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刘锋、黄斌、刘如菲近期撰写报告指出,我国近期出现的大范围雾霾天气引起各界广泛关注。西方发达国家也曾出现过重大空气污染事件,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治理。通过推动环境立法,明确污染防治的主体、标准和措施;控制工业污染,

  • 标签: 国家治理 大气污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经验 西方发达国家 人力资源
  • 简介: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兰州市共减少用煤275万吨,使城区用煤量由2011年的1300万吨减少到725万吨,由此减排二氧化硫20186吨、二氧化氮6801吨、烟粉尘4191吨,分别占全年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5%、11.3%和14.5%。

  • 标签: 兰州市 治理经验 大气污染 环保 污染物排放总量 推广
  • 简介:4月10日上午,河北省秦皇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诉秦皇岛方圆玻璃包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圆公司”)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判处被告方圆公司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赔偿150余万元,并在全国性的媒体上就其污染环境行为向社会公众刊登致歉声明。

  • 标签: 大气污染物 诉讼案 河北省 公益 污染环境行为 生物多样性保护
  • 简介:政策扩散是政策创新在地方政府间传播被其他地方政府接受并采纳的过程,也是公共政策过程研究的关键方向。府际关系在政策扩散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力作用。文章以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过程中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为例,分析政策创新在全国迅速扩散过程中府际关系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自主空间的拓展是政策创新的行动前提;中央政府"东重西轻"的倾斜分权在"大气十条"政策扩散的时空特征中体现明显;尽管地方政府在中央放权让利过程中获得了较多的自主权限,但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仍是"中央主导"型,中央政府在政策创新和政策变迁过程中依然占有绝对多的主导权。此外,随着政策系统的逐渐开放,公众、非官方组织等力量在政策扩散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

  • 标签: 政策扩散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 简介:以某广州市轨道交通线地铁隧道下穿道路路基段的工程实例为背景,设计道路路面沉降的现场监测,建立盾构隧道下穿城市道路施工的数值模型并进行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对比现场监测数据与数值分析结果,验证数值方法的有效性,分析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引起路面沉降的竖向位移变化规律,为优化地铁隧道施工的支护和辅助施工方案、控制隧道开挖引起地表沉降提供参考。

  • 标签: 隧道 地铁 盾构施工 监测 数值计算
  • 简介:本文结合郑西客运专线湿陷性黄土路基试验工程,对柱锤冲扩桩、水泥土挤密桩、强夯三种措施处理的湿陷性黄土地基以及改良黄土路基的试验效果进行了检测评价。通过现场沉降观测试验分析了湿陷性黄土路基沉降特点,并用双曲线法对路基工后沉降进行预测。预压258天后,柱锤冲扩桩法和水泥土挤密桩法处理过的地基上路基工后沉降均小于15mm,可以卸除预压土并铺设无砟轨道。

  • 标签: 湿陷性黄土 客运专线路基 质量检测 沉降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