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吞咽障碍康复路径式护理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吞咽障碍康复路径式护理。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干预2周、干预4周后的吞咽功能情况、血清白蛋白、皮下脂肪、体质量、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和营养缺乏发生率。结果干预2周和4周后,观察组吞咽功能正常患者分别为15例和30例,明显多于对照组的7例和21例(χ2值为4.013、4.381,均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吞咽功能异常患者2例少于对照组的9例(χ2值为5.165,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三头肌皮褶厚度和体质量分别为(39.46 ± 2.84) g/L、(19.28 ± 2.20) mm、(64.56 ± 3.72) k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71 ± 2.59) g/L、(17.06 ± 2.35) mm、(62.48 ± 4.29) kg(t值为12.752、4.362、2.317,均P<0.05);且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和营养缺乏发生率分别为12.50%(5/40)和2.50%(1/4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0%(13/40)和32.50%(13/40)(χ2值为4.588、12.468,均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应用吞咽障碍康复路径式护理,能明显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改善其营养状况,并降低吸入性肺炎和营养缺乏的发生率。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康复路径式护理 吞咽功能 营养状况
  • 作者: 王亚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4期
  • 机构:安徽省泾县中医院,安徽 宣城242500
  • 简介:目的:观察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例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所取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5月到2022年12月就治于我院的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例40例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例划归为两个组别,对照组接受用药管理、饮食照护、认知管理、心理支持等常规式照护,试验组加用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吞咽障碍样本吞咽障碍护理见效率高于对照组,心境评分(焦虑抑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例之中,有促升吞咽功能恢复度、宽解焦虑抑郁心境的积极作用。

  • 标签: 脑卒中;吞咽障碍;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吞咽障碍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患者进食难度大,易发生饮食饮水呛咳、误吸及营养不良,甚至发生吸入性肺炎,导致患者死亡。脑卒中患者在短时间内机体神经系统可塑性较大,积极的治疗和康复护理能够促进受损神经系统的恢复,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目前关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较多,该文对国内外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评估、基础训练、摄食训练及并发症预防等康复护理干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康复护理提供依据。

  • 标签: 卒中 吞咽障碍 康复 护理 肺炎,吸入性 营养支持 预后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吞咽功能障碍训练配合构音障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接受吞咽功能障碍训练和构音障碍训练,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治疗效率为89.74%(35/39),对照组为69.23%(27/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不同时点洼田饮水、NHISS评分不断降低(均P<0.05),VFSS、FOIS评分不断升高(均P<0.05),且研究组在治疗1、2、4周的洼田饮水、NHI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VFSS、FOIS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吞咽功能障碍训练配合构音障碍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及神经功能,对患者言语功能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障碍训练 构音障碍训练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应用吞咽康复训练措施对其吞咽功能以及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患者在此研究中共计纳入50例,研究时间从2017年6月开始至2020年12月截止,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至两组,组别名称分别为对比组和试验组,每组纳入患者的例数均为25例,前者利用常规护理法,后者以此为基础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法,对比研究结果。结果试验组护理吞咽功能障碍评分(20.36±1.01)明显低于对比组(31.28±1.21)(P<0.05),试验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各项指标(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关系和物质生活)均高于对比组(均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92%(23/25)]明显高于对比组[60%(15/25)](P<0.05)。结论通过运用吞咽康复训练措施能够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产生积极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吞咽康复训练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究脑卒中口腔期吞咽障碍患者采取综合吞咽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从2021年1月到2022年8月时间段内,我科室收治的脑卒中口腔期吞咽障碍患者中选取58例,通过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常规组(n=29)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干预,研究组(n=29)给予综合吞咽康复治疗干预。对比2组病人的吞咽功能、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SSA评分,均明显比常规组低,组间差异明显可见(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可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取综合吞咽康复治疗脑卒中口腔期吞咽障碍效果理想,可以使症状得到改善,提升治疗效果,使患者吞咽能力提升,临床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综合吞咽;康复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动研究理论健康教育联合吞咽康复护理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12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吞咽康复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行动研究理论健康教育,对两组吞咽功能、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的吞咽功能量表(SSA)、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及吞咽生活质量问卷(SWAL-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的SSA评分低于护理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WAL-QOL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实施行动研究理论健康教育联合吞咽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升自我护理能力,并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卒中 吞咽障碍 行动研究理论健康教育 吞咽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吞咽障碍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吞咽障碍会导致误吸和吸入性肺炎,同时也会造成进食量减少、脱水、电解质紊乱及营养不良,增加脑卒中患者病死率、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医疗费用。研究表明,护士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识别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本文综述了脑卒中吞咽障碍相关的护理措施:吞咽障碍筛查(包括时间、执行者和工具);床旁进食评估;营养状况评估;饮食指导(包括食物的选择、进食护理);口腔护理。目前没有公认的脑卒中吞咽障碍筛查工具,可开发适合我国的信效度较好的工具。同时,可基于国际吞咽障碍食物标准行动委员会饮食框架探究不同吞咽功能患者适合的食物等级以及不同等级的食物制作方法。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在吞咽造影检查(VFSS)的评估下进行吞咽障碍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选取山西省汾阳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吞咽障碍康复训练,观察组在VFSS评估下对不同时期吞咽障碍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两组治疗前均采用洼田饮水试验与容积-粘度吞咽测试(V-VST)对其吞咽功能进行评定分级及安全、有效性测试,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定与V-VS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后,观察组吞咽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Z=2.46,P < 0.05);观察组吞咽功能恢复[64%(16/25)显著高于对照组[28%(7/25)](χ2=4.00,P < 0.05);观察组误吸程度评分[(1.76±0.6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16±0.62)分](t=2.20,P < 0.05);观察组V-VST安全性[88%(22/25)]、有效性[92%(23/2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0%(15/25)、56%(14/25)]](Z=5.09、5.42,均P < 0.05)。结论VFSS能直观、准确地评估口腔期、咽期和食管期的吞咽情况,有助于发现吞咽障碍的病因、部位、严重程度以及代偿情况,为选择有效地治疗措施及观察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康复护理 误吸 症状评估 碘海醇 造影 误吸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质控康复护理在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2021年3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质控康复护理。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吞咽生命质量问卷(SWAL-QOL)评价干预效果。结果122例患者中,3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自动放弃治疗,2例患者因其他原因造成研究数据无参考意义被剔除,最终纳入115例患者,其中观察组58例,对照组57例。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SA评分低于对照组,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控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其生命质量。

  • 标签: 卒中 吞咽障碍 早期康复 护理 质量控制
  • 作者: 江荣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1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第5期
  • 机构:盱眙县人民医院,江苏盱眙 211700
  • 简介:目的:研讨罹患脑卒中同时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择取本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45例,经随机数字表法的操作分配,22例施以基础护理患者纳入对照组,23例进行预见性护理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吞咽障碍改善情况和总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吞咽功能分值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和对照组相比占比更高,两组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可提升满意度,同时调整吞咽状态。

  • 标签: 脑卒中;吞咽障碍;预见性护理;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吞咽-摄食管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实施吞咽-摄食管理。比较两组吞咽功能改善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呛咳、吸入性肺炎及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吞咽障碍性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吞咽-摄食管理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吞咽-摄食管理 脑卒中 吞咽障碍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开展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识别的循证护理实践。方法依据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循证护理中心的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图,包括证据获取、现状审查、证据引入及效果评价4个方面。获取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识别最佳证据并制定相应审查标准。采用现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查阅护理记录进行资料收集。证据应用前后各有80例患者及18名护士纳入。分析每条证据应用存在的障碍及可解决方案。比较证据应用前后,各审查指标依从性、吞咽障碍筛查率、筛查准确率、筛查记录率及护士知识知晓情况。结果证据应用前审查指标依从性为0~33.3%,应用后审查指标依从性达到95.0%~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士对吞咽障碍识别知识问卷得分由40~80(60.56 ± 10.69)分上升到60~100(82.78 ± 10.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39,P<0.05)。吞咽障碍筛查率由7.5%上升至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19.10,P<0.05),筛查准确率100%,筛查记录率97.4%。应用后24例吞咽障碍风险患者仅4例发生肺部感染。结论将吞咽障碍识别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可提高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筛查情况,规范护士行为,改善吞咽障碍护理实践。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识别 循证护理 最佳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义乌市中心医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吞咽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SAWL-QO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吞咽功能(Burk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SAWL-QOL评分为(83.35±1.62)分,高于对照组的(74.41±2.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95,P<0.05);观察组NIHSS评分、Burke评分分别为(2.09±0.52)分、(0.48±0.0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87±1.03)分、(3.09±0.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977、30.869,均P<0.05)。观察组总改善率为93.33%(3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42/45)(χ2=6.480,P<0.05);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8.89%(4/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12/45)(χ2=4.865,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吞咽功能的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卒中 吞咽障碍 康复 问题和练习 日常生活活动 综合疗法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心理康复护理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维普、万方数据网、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1956年6月至2020年8月发表的关于心理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采用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和治疗疗效调查心理康复护理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影响及生命质量影响对照研究文献7篇,共660个样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康复护理干预后心理功能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权均数差(WMD)=-16.66,95%CI -18.09~-15.22,P<0.001];在躯体功能得分中,干预组表现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4.10,95%CI -16.26~-11.95,P<0.001);心理康复护理干预后社会功能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3.52,95%CI -15.64~-11.41,P<0.001);在生命质量评分中,对照组较干预组表现差(WMD=-14.58,95%CI -15.86~-13.31,P<0.001);干预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R)=0.16,95%CI 0.08~0.32,P<0.001]。结论通过心理康复护理的干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获得缓解同时,生命质量也会得到改善。

  • 标签: 卒中 Meta分析 心理康复护理 吞咽困难 生命质量核心量表
  • 作者: 胡雪斐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中国药理学报》2023年第3期-51篇
  • 机构: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甘肃兰州730010
  • 简介:目的:分析脑卒中吞咽障碍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接受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把2022.1月至2023.1月收治的5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分组办法,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各组有29例患者,研究组接受康复护理,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常规组干预后的SSA评分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护理后常规组的感染程度评分(体温、分泌物)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会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让患者的肺部感染症状逐步消退,值得运用。

  • 标签: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肺部感染;康复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心理康复护理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维普、万方数据网、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1956年6月至2020年8月发表的关于心理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采用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和治疗疗效调查心理康复护理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影响及生命质量影响对照研究文献7篇,共660个样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康复护理干预后心理功能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权均数差(WMD)=-16.66,95%CI -18.09~-15.22,P<0.001];在躯体功能得分中,干预组表现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4.10,95%CI -16.26~-11.95,P<0.001);心理康复护理干预后社会功能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3.52,95%CI -15.64~-11.41,P<0.001);在生命质量评分中,对照组较干预组表现差(WMD=-14.58,95%CI -15.86~-13.31,P<0.001);干预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R)=0.16,95%CI 0.08~0.32,P<0.001]。结论通过心理康复护理的干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获得缓解同时,生命质量也会得到改善。

  • 标签: 卒中 Meta分析 心理康复护理 吞咽困难 生命质量核心量表
  • 作者: 戈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6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9期
  • 机构:盱眙县人民医院,江苏盱眙 211700
  • 简介:目的:探讨优质护理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42例,其中男22例,女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吞咽专科护理联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吞咽训练进行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吞咽专科护理。结果研究组吞咽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针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吞咽专科护理联合吞咽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吞咽专科护理 吞咽训练 脑卒中 吞咽功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食管理示教视频》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作《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食管理示教视频》,选取2019年1~3月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视频式教育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21 d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陪护人员进食管理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血浆白蛋白值均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吞咽障碍康复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给予视频式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陪护人员的进食管理知识掌握程度,降低患者进食时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血浆白蛋白水平。

  • 标签: 视频示教 健康教育 脑卒中 吞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