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田李星 万凌辉 朱俊宇 梁华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3年第02期
  • 机构:陆军军医大学边防卫勤训练大队军事预防医学教研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呼图壁 831200,陆军军医大学边防卫勤训练大队基础医学教研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呼图壁 831200,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战伤感染与特需药品研究室,重庆 40004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 1A1(CYP1A1)对巨噬细胞吞噬大肠杆菌(E.coli)能力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①体外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株RAW264.7(RAW),用感染复数(MOI)为30的E.coli刺激细胞40 min,并设甘油对照组,观察感染时CYP1A1的表达变化。②体外培养CYP1A1过表达RAW细胞(CYP1A1/RAW)、CYP1A1敲除RAW细胞(CYP1A1 KO/RAW),用MOI为30的E.coli刺激细胞40 min,并以阴性对照RAW细胞(NC/RAW)为对照,观察细胞吞噬功能与CYP1A1表达的关系,以及CYP1A1对吞噬受体〔清道夫受体A(SR-A)〕及其信号通路〔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的调控作用。③体外培养NC/RAW、CYP1A1 KO/RAW细胞,用1 μmol/L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抑制剂U0126预处理2 h后,再用MOI为30的E.coli刺激细胞40 min,并设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观察CYP1A1是否通过调节MAPK通路调控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④体外培养RAW细胞,用100 nmol/L的CYP1A1羟化酶活性产物12(S)-羟基二十碳四烯酸〔12(S) - HETE〕预处理2 h后,再用MOI为30的E.coli刺激细胞40 min,并设PBS对照组,观察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是否与CYP1A1羟化酶代谢产物有关。⑤体外培养CYP1A1过表达且羟化酶活性位点突变的RAW细胞(CYP1A1m/RAW),用MOI为30的E.coli刺激细胞40 min,并设CYP1A1/RAW对照组,观察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是否与CYP1A1羟化酶活性有关。结果①与甘油对照组相比,E.coli刺激后RAW细胞中CYP1A1 mRNA表达显著增加(2-ΔΔCt:7.79±0.71比1.00±0.00,P<0.05),提示CYP1A1可能参与调控感染进程。②与NC/RAW细胞相比,E.coli刺激40 min后CYP1A1/RAW细胞吞噬E.coli菌落数明显降低(×103 CFU/mL:4.67±3.06比15.67±5.03,P<0.05),而CYP1A1 KO/RAW细胞吞噬E.coli菌落数则显著增加(×103 CFU/mL:46.00±5.29比15.67±5.03,P<0.05),说明CYP1A1可负性调控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同时,与NC/RAW细胞相比,CYP1A1/RAW细胞中SR-A mRNA表达明显下调(2-ΔΔCt:0.31±0.03比1.00±0.00,P<0.05),且ERK的活化水平明显降低;而CYP1A1 KO/RAW细胞中SR-A mRNA表达明显上调(2-ΔΔCt:3.74±0.25比1.00±0.00,P<0.05),且ERK活化增强,说明CYP1A1可以负性调控吞噬受体及其信号通路。③与PBS相比,U0126预处理可显著抑制CYP1A1敲除诱导的SR-A mRNA表达上调(2-ΔΔCt:0.62±0.05比4.38±0.39,P<0.05),ERK活化水平也被抑制,同时可阻遏CYP1A1敲除导致的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增强〔细胞吞噬E.coli菌落数(×103 CFU/mL):12.67±1.15比45.33±4.16,P<0.05〕,说明CYP1A1可通过抑制ERK活化而减弱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④与PBS相比,12(S)-HETE预处理后,RAW细胞的吞噬功能并无明显变化〔细胞吞噬E.coli菌落数(×103 CFU/mL):17.00±1.00比16.33±2.52,P>0.05〕,说明CYP1A1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调控作用可能并非通过其羟化酶代谢产物12(S)- HETE实现。⑤与单纯过表达CYP1A1的RAW细胞相比,CYP1A1m/RAW细胞的吞噬功能并无明显变化〔细胞吞噬E.coli菌落数(×103 CFU/mL):3.67±1.15比3.33±0.58,P>0.05〕,说明CYP1A1也并非通过其羟化酶活性来调控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结论CYP1A1可通过抑制ERK活化降低SR-A表达,从而负性调控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但此调控效应与CYP1A1羟化酶活性及其致炎产物12(S)- HETE均无关。

  • 标签: 细胞色素P450 1A1 大肠杆菌 巨噬细胞 吞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 17(CYP17)基因多态性与尿道下裂的关系。方法使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就诊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和贵阳市妇幼保健院的尿道下裂患儿和正常对照组儿童各206例,按年龄进行配对,进行体格检查,同时对尿道下裂组患儿进行临床分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内切酶(RFLP-PCR)对CYP17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采用自动双向测通的方法对目的基因进行测序;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尿道下裂组与对照组患者A1A1、A1A2和A2A2 3种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er遗传平衡法则;两组间患者基因型分布频率存在差异(χ2=4.673,P<0.05);两组间野生型和突变型的分布不同,对尿道下裂的患病可能产生影响(χ2=6.77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野生型CYP17(A1A1)基因型可能增加了尿道下裂的患病风险[比值比(OR)=0.111,95%可信区间(CI)=1.140~71.038,P<0.05];CYP17A1A1基因型增加前段型尿道下裂的风险性(OR=2.271,95%CI=1.231~4.846,P<0.05);尿道下裂组T/E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YP17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尿道下裂的有密切关系;CYP17(A1A1)可能是尿道下裂易感基因型。

  • 标签: 尿道下裂 儿童 基因多态性 细胞色素P450 17 性激素
  • 简介:摘要甘草酸作为甘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病毒、镇咳祛痰、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近年来又陆续发现很多临床新用途,并且会对人和动物的细胞色素P450产生影响。笔者对甘草酸的临床应用及其对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进行了整理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甘草酸制剂提供参考。

  • 标签: 甘草酸 甘草 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新用途 动物 细胞色素P45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 1A1(CYP1A1)对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生成一氧化氮(NO)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10 mg/L的LPS诱导野生型C57BL/6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PMs)建立炎症反应模型,检测细胞中CYP1A1的mRNA和蛋白表达。体外培养CYP1A1过表达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CYP1A1/RAW),用10 mg/L的LPS刺激细胞,并设阴性对照细胞株(NC/RAW),检测细胞中激活蛋白-1(AP-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蛋白与mRNA表达以及细胞上清中NO含量。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用10 mg/L的LPS和100 nmol/L的12(S)-羟基二十碳四烯酸〔12(S)-HETE〕单独或联合刺激RAW264.7细胞,并设空白对照组,检测细胞中iNOS mRNA表达及细胞上清中NO含量,观察CYP1A1对LPS诱导巨噬细胞生成NO的影响是否与于其代谢产生的12(S)-HETE有关。体外培养CYP1A1过表达同时羟基化酶活性突变的RAW264.7细胞(CYP1A1m/RAW),用10 mg/L的LPS刺激细胞,并设CYP1A1/RAW细胞对照组,检测细胞中iNOS mRNA表达及细胞上清中NO含量,观察CYP1A1羟基化酶活性是否参与CYP1A1对LPS诱导巨噬细胞NO生成的调控。结果与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比较,LPS刺激2 h起小鼠PMs细胞中CYP1A1 mRNA表达即明显升高,并持续至12 h到达峰值〔CYP1A1 mRNA(2-ΔΔCt):6.41±0.98比1.00±0.00,P<0.05〕,6 h CYP1A1蛋白表达也显著增强,并在24 h达高峰,说明LPS诱导巨噬细胞炎症反应时CYP1A1表达水平发生变化。与NC/RAW+LPS组相比,CYP1A1/RAW+LPS组细胞中iNOS mRNA表达及NO的生成均显著增加,分别于12 h和24 h达峰值〔12 h iNOS mRNA(2-ΔΔCt):54.42±8.21比24.22±3.89,24 h NO(μmol/L):66.52±4.09比41.42±2.09,均P<0.05〕,同时iNOS蛋白和AP-1磷酸化亦明显增强,说明CYP1A1可能通过促进AP-1活化和iNOS表达增加,从而使NO生成增多。给予LPS单独或联合12(S)-HETE刺激RAW264.7细胞后,细胞中iNOS mRNA表达和NO的生成并无明显改变,12(S)-HETE+LPS组与LPS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 h iNOS mRNA(2-ΔΔCt):34.24±4.07比34.35±4.01,24 h NO(μmol/L):44.02±3.14比44.56±3.21,均P>0.05〕,说明CYP1A1对NO生成的调控作用可能并不是通过12(S)-HETE而实现的。与CYP1A1/RAW+LPS组相比,CYP1A1m/RAW+LPS组细胞中iNOS mRNA表达及NO的生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 h iNOS mRNA(2-ΔΔCt):52.11±6.84比50.21±5.19,24 h NO(μmol/L):60.42±4.14比52.01±5.12,均P>0.05〕,说明CYP1A1对NO的调控与其羟基化酶活性无关。结论LPS可显著上调巨噬细胞中CYP1A1表达水平。CYP1A1过表达可通过活化AP-1/iNOS通路促进活化的巨噬细胞生成NO,这种作用与其羟基化酶活性及代谢产物12(S)-HETE无关。

  • 标签: 细胞色素P450 1A1 脂多糖 巨噬细胞 一氧化氮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毛囊黑色素细胞(McSCs)是一种特殊的干细胞群,存在于毛囊隆突区中,调控含色素毛囊的再生。复杂的外部微环境和宏观环境结合内部因素,调控着生理性毛发再生和病理损伤中McSCs的静止和激活。McSCs的研究是一个新兴领域,有助于探索正常黑色素细胞发育的潜在分子机制,以及干细胞系统缺陷所导致的疾病病理过程。该文通过综述McSCs生存、维持、增殖分化的重要调节因子和信号通路,以及在色素沉着障碍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展示McSCs在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中作为通用供体的巨大潜力。

  • 标签: 黑素细胞 干细胞 毛囊黑色素干细胞 色素沉着障碍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特殊面容、性发育障碍、怀疑为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缺陷症的患儿及其同症姐姐进行临床和遗传学分析,为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提取先证者及其父母、姐姐基因组DNA,应用二代外显子目标区域捕获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基因变异分析,并对疑似致病性变异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和家系分析。结果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和姐姐的POR基因存在c.1370G>A和c.517-19_517-10delGGCCCCTGTGinsC复合杂合变异,其中c.517-19_517-10delGGCCCCTGTGinsC变异未见报道。患儿母亲携带POR基因c.517-19_517-10delGGCCCCTGTGinsC杂合变异,父亲携带POR基因c.1370G>A杂合变异,因此两个变异分别遗传自父母。结论POR基因变异分析结果明确了姐弟二人为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缺陷症。新发现的c.517-19_517-10delGGCCCCTGTGinsC变异扩大了POR基因的变异谱。

  • 标签: 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缺陷症 POR基因 性发育障碍 骨骼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盘黑色素细胞瘤(MCOD)的超声形态、超声造影特点,观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收治的MCOD患者35例(35只眼,35个病灶),分析病灶的超声检查形态、大小、内部回声、边界、伴随表现、病变内部血流灌注情况等。其中13例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9例患者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形态:6个病灶(17.1%)超声表现为视盘前半球形强回声,29个病灶(82.9%)表现为视盘前局限隆起强回声;大小:病灶最大基底径(4.0±0.8)mm,高度(1.9±0.4)mm;内部回声:8个病灶(22.9%)内部回声均匀,27个病灶(77.1%)内部回声欠均匀;边界:35个病灶(100%)边界均清晰;伴随表现:15个病灶(42.9%)伴有不同程度的玻璃体混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19个病灶(54.3%)内可见与视网膜中央动脉、静脉相延续的血流信号,16个病灶(45.7%)内未见异常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检查:13个病灶中11个(84.6%)内可见造影剂微泡填充。结论超声检查可为临床诊断MCOD提供可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超声造影 视盘黑色素细胞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滇南地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细胞色素P450 2C19(CYP2C19)基因分布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滇南中心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诊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45例的资料,分析CYP2C19基因分布情况,分析其与民族、年龄、性别、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的关系,并与其他地区进行比较。结果245例患者CYP2C19基因的7种表型*1/*17、*1/*1、*1/*2、*1/*3、*2/*2、*2/*3、*3/*3所占比例分别为2.86%、38.37%、39.18%、5.31%、9.39%、4.08%、0.82%,超快代谢者占2.86%,快代谢者占38.37%,中间代谢者占44.49%,慢代谢者占14.29%。CYP2C19基因的多态性位点突变频率观察值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P > 0.05),具有恒定性及群体代表性。使用Fisher检验发现滇南地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CYP2C19基因分布与民族、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血脂及心脑血管疾病种类无明显关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滇南地区人群与东莞、江西、福建、川北、赤峰、厦门、陕西、昆明地区人群CYP2C19基因分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 0.001、0.045、0.008、0.001、0.005、< 0.001、0.016)。结论滇南地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CYP2C19基因分布与民族、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血脂及心脑血管疾病种类无明显关联。CYP2C19基因分布与地区分布相关,可以指导不同地区个性化用药。

  • 标签: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基因表达 基因频率 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 冠状动脉疾病 脑缺血 性别因素 年龄因素 滇南地区
  • 简介:摘要美托洛尔和普罗帕酮是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2药均通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CYP)2D6代谢,但普罗帕酮不仅是CYP2D6底物,也是CYP2D6抑制剂,与美托洛尔联用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发生。这种相互作用也取决于CYP2D6基因型。对于CYP2D6基因表型为慢代谢型(PM)和中间代谢型(IM)的患者,美托洛尔和普罗帕酮联用时可因普罗帕酮对CYP2D6的抑制而导致美托洛尔血药浓度升高。因此,应尽量避免美托洛尔与普罗帕酮联用。对于需要2药联合治疗的患者,用药期间应注意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心电图变化,有条件者应检测CYP2D6基因型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药物剂量。

  • 标签: 美托洛尔 普罗帕酮 药物相互作用 基因 细胞色素P450 CYP2D6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顺铂对肝癌细胞衰老的诱导作用。方法使用2 μg/ml顺铂处理人肝癌细胞系HepG2,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系检测细胞周期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衰老相关基因p19、p21表达量、免疫荧光法检测p21表达情况;裸鼠移植人肝癌模型腹腔注射相应药物,检测肝癌生长转移及p21蛋白表达。结果随着顺铂处理时间延长,顺铂组增殖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58,P<0.05)。流式细胞检测显示,顺铂组和对照组G2期细胞分别为19.90%±0.42%、12.57%±0.84%,细胞停滞于G2期(t=14.415,P<0.05)。顺铂组与对照组p19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23±0.05)、(1.00±0.02);p21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26±0.11)、(1.00±0.02),p19及p21表达均升高(分别t=43.750,56.541,均P<0.05);顺铂组裸鼠瘤体体积较对照组缩小,p21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顺铂可通过p19/p21相关途径诱导肝癌细胞衰老。

  • 标签: 癌,肝细胞 细胞衰老 顺铂
  • 简介:摘要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oxidase,mt-COX,E .C .1.9.3.1)是线粒体呼吸链的复合物Ⅳ(complex IV),是呼吸链末端的限速酶,参与能量供应、细胞凋亡、新陈代谢、活性氧产生等重要的生理过程。由于哺乳动物中95%的氧是通过mt-COX催化处理后被利用的,mt-COX在能量产生与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表明,细胞色素C氧化酶异常涉及多种疾病,尤其mt-COXI是其核心基团,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的研究进展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 标签: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 呼吸链 线粒体相关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miR)-643调控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11B1(CYP11B1)对小儿骨肉瘤增殖的临床与机制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天津市天津医院收治的18例小儿骨肉瘤患者,年龄(12.04±2.68)岁,男12例,女6例,同期收集18例性别和年龄配对的健康儿童。应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转染细胞株,共分为五组:空载组,正常生长组,miR-643模拟物组,miR-643抑制剂组,CYP11B1抑制剂组,每组重复3次。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miR-643相对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YP11B1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增殖与毒性(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能力,小鼠体内实验探究miR-643对肿瘤体积的影响。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健康者(0.53±0.06)比较,骨肉瘤患者(3.24±0.81)血清miR-643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在24、48、72 h时,与空载组[吸光度(A)值0.36±0.04、0.44±0.03、0.56±0.05]和正常生长组(0.35±0.06、0.45±0.04、0.58±0.07)比较,miR-643模拟物组(0.51±0.05、0.75±0.07、0.93±0.06)MG-63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增强(P<0.05),miR-643抑制剂组(0.24±0.05、0.28±0.06、0.33±0.06)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5)。与空载组[(7.65±0.47)%]和正常生长组[(7.80±0.51)%]比较,miR-643模拟物组[(3.12±0.22)%]MG-63细胞的凋亡能力显著下降(P<0.05),miR-643抑制剂组[(24.32±2.25)%]凋亡能力显著增高(P<0.05)。与空载组(1.04±0.06)和正常生长组(0.98±0.05)MG-63细胞CYP11B1蛋白水平比较,miR-643模拟物组(0.41±0.04)和CYP11B1抑制剂组(0.45±0.05)均显著下降(P<0.05),miR-643抑制剂组(1.64±0.13)显著增高(P<0.05)。皮下注射稳定转染sh-miR-643的MG-63细胞小鼠的肿瘤平均体积为[(621.74±38.63) mm3],显著低于对照组[(1104.36±57.01) mm3,t=4.017,P<0.01]。结论miR-643可促进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其机制与调控靶基因CYP11B1密切相关。

  • 标签: 骨肉瘤 微小RNA 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11B1 增殖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不同剂量中波紫外线(UVB)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早衰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0、20、50、80和100 mJ/cm2UVB分别照射HaCaT细胞,于照射后72 h采用姬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早衰细胞比例,利用溶酶体红色荧光探针Lyso-Tracker Red检测照射后24、48、72 h细胞内溶酶体数量变化,划痕实验检测照射后24、48 h细胞迁移能力变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早衰相关蛋白P53和P16的表达变化。结果20、50、80和100 mJ/cm2UVB照射后,HaCaT细胞出现早衰相关表型,照后72 h细胞体积增大(F=115.18,P<0.05),增殖能力降低(F=410.32,P<0.05),β-半乳糖苷酶活性增高(F=16.31,P<0.05),照后24、48、72 h溶酶体数量增多(F=17.65、38.36、13.66,P<0.05),照后24、48 h迁移能力降低(F=8.21、11.48,P<0.05)。照后72 h早衰相关蛋白P53和P16表达增加。结论UVB照射可诱导HaCaT细胞发生早衰,其机制可能通过引起HaCaT细胞P53和P16蛋白表达增加实现。

  • 标签: 中波紫外线 早衰 角质形成细胞 P53 P1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肺癌A54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肺癌A459细胞(购自中科院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为研究对象,使用TGF-β1建立EMT模型,分为正常组、TGF-β1处理组(TGF-β1,10 ng/ml)、PEDF处理组(TGF-β1,10 ng/ml;PEDF,20 nmol/L)和氯化锂(GSK-3β抑制剂,LiCl)处理组(TGF-β1,10 ng/ml;PEDF,20 nmol/L;LiCl,20 mmol/L)。光镜下观察各组A549细胞的形态变化;划痕实验观察细胞的迁移能力;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观察和检测各组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和分布。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TGF-β1促使A549细胞呈狭长纺锤形变化,显著增加其迁移能力;PEDF部分逆转A549形态改变和迁移能力的增加;LiCl消除了PEDF的逆转作用。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结果显示,TGF-β1组α-SMA(0.973±0.081)、p-GSK-3βSer9(0.875±0.065)和snail(0.562±0.049)高于正常组α-SMA(0.594±0.041)、p-GSK-3βSer9(0.267±0.043)、snail(0.222±0.041,t=7.283、13.886、11.634,P值均<0.05),TGF-β1组E-cadherin(0.442±0.066)低于正常组E-cadherin(0.892±0.052,t=10.378,P<0.05);PEDF组α-SMA(0.712±0.063)、p-GSK-3βSer9(0.566±0.067)和snail(0.354±0.056)低于TGF-β1组α-SMA(0.973±0.081)、p-GSK-3βSer9(0.875±0.065)和snail(0.562±0.049,t=4.383、6.256、5.927,P值均<0.05),PEDF组E-cadherin(0.785±0.071)高于TGF-β1组E-cadherin(0.442±0.066,t=6.845,P<0.05);LiCl组α-SMA(1.021±0.083)、p-GSK-3βSer9(0.750±0.050)和snail(0.687±0.032)高于PEDF组α-SMA(0.712±0.063)、p-GSK-3βSer9(0.566±0.067)和snail(0.354±0.056,t=4.868、4.276、9.667,P值均<0.05),LiCl组E-cadherin(0.385±0.056)低于PEDF组E-cadherin(0.785±0.071,t=8.633,P<0.05)。结论PEDF通过调节p-GSK-3βSer9/snail信号通路抑制TGF-β1诱导的A549细胞EMT进程。

  • 标签: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肺癌 上皮-间充质转化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Snail通路
  • 简介:摘要近年来,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移植在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疾病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移植细胞根据来源和类型分为自体RPE细胞、自体虹膜色素上皮细胞、异体胎儿RPE细胞、异体成人RPE细胞、胚胎干细胞衍生的RPE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衍生的RPE细胞;根据移植方式分为RPE细胞悬液移植和RPE细胞片移植。自体RPE细胞和虹膜色素上皮细胞因其取材受限等缺点,相关研究已减少。胎儿RPE细胞具有低免疫原性,并能产生大量供体RPE细胞,是理想的移植细胞来源;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衍生的RPE细胞具有致畸性和基因不稳定性的风险。未来可能建立移植细胞的综合评价体系,以筛选出相对合适的供体细胞。本文主要回顾了近年来RPE细胞移植相关的实验研究、临床移植的效果及所存在的问题。

  • 标签: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干细胞 移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888-3p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表达及对细胞恶性表型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4月白求恩医院行手术切除治疗的68例ESCC和癌旁组织,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ESCC和癌旁组织以及细胞中miR-888-3p表达,将抗miR-NC、抗miR-888-3p转入细胞,分别记为抑制miR-NC组、抑制miR-888-3p组,噻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生物信息学预测miR-888-3p和程序性死亡蛋白5(PDCD5)靶向关系,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两者靶向关系;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DCD5及其下游蛋白p5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表达。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iR-888-3p表达较癌旁组织显著增加(4.57±3.27、1.28±0.82,t=8.047,P<0.01);上皮细胞-18(EC-18)、上皮细胞-1(EC-1)、上皮细胞-109(EC-109)中miR-888-3p表达较正常食管上皮细胞NEEC显著增加(分别为1.74±0.19、2.56±0.27、2.85±0.29、1.06±0.11,t=8.047,F=38.52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抑制miR-NC组相比,抑制miR-888-3p后EC-1和EC109细胞增殖显著降低(分别为0.48±0.05、0.35±0.04,t=3.517,P<0.05;0.71±0.07、0.51±0.05,t=4.027,P<0.05;和0.49±0.05、0.33±0.03,t=4.753,P<0.05;0.74±0.07、0.47±0.05,t=5.436,P<0.05),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EC-1分别为15.54±0.45、27.68±0.51和EC109分别为9.52±0.24、22.25±0.31),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EC-1分别为4.35±0.87、18.59±1.92和EC109分别为4.26±0.83、15.34±0.83, t=11.701、8.327,P<0.05);PDCD5是miR-888-3p靶基因,抑制miR-888-3p可显著升高细胞中PDCD5及其下游蛋白p53、bax、Caspase-3表达,降低bcl-2表达(PDCD5分别为0.44±0.04、0.97±0.09;p53分别为0.42±0.04、0.95±0.09;bax分别为0.40±0.04、0.92±0.10;Caspase-3分别为0.34±0.03、0.94±0.08;bcl-2分别为0.79±0.08、0.33±0.03,t=9.321、9.321、8.362、12.163、9.32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iR-888-3p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高表达,抑制其表达可通过上调PDCD5激活p53依赖凋亡信号途径,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 标签: 微小RNA-888-3p 食管鳞状细胞癌 程序性死亡蛋白5 增殖 周期 凋亡
  • 简介:摘要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是由一层六角形、高度专业化的色素上皮细胞构成的上皮组织。其顶侧与感光器相互作用,基底侧与Bruch膜和脉络膜毛细血管相连接,以维持视网膜光感受器功能。分布在RPE细胞间的多种连接蛋白是RPE执行正常功能的基础,确保RPE的完整性和生理功能。病理状态下,RPE功能发生异常前首先出现连接蛋白异常,导致细胞间、细胞与基底膜间失去附着,随后出现一系列异常生物行为,如RPE细胞游离、迁移、转分化以及蛋白表达变化等,成为触发诸多眼底疾病的重要原因。本文将近年关于RPE连接复合体在正常和疾病状态中的作用进行概述,通过RPE细胞间连接蛋白的组成和相互关联,阐述其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

  • 标签: 视网膜色素上皮 细胞间连接 增生性视网膜病变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