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精索静脉曲张(VC)的最佳手术方式尚不清楚,目前临床医生最常开展的是腹腔镜和显微镜手术。本研究旨在对比VC患者术前及术后精液指标、症状改善、并发症等方面数据,探讨显微镜手术疗效是否优于腹腔镜手术。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V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显微镜组和腹腔镜组,每组35例。显微镜组患者年龄(22.56±5.11)岁,腹腔镜组患者年龄(24.36±7.12)岁。显微镜组采用显微镜静脉结扎,行日间手术流程,门诊完善术前检查,麻醉评估通过后,预约手术日期,患者手术当日清晨空腹入院完成手术;腹腔镜组采用双孔双通道腹腔镜静脉高位结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术前,两组VC患者精液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VC患者精液量指标较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精子密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等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显微镜组手术时间(75.25±22.37)min,明显长于腹腔镜组(28.39±17.56)min,住院日为(1.45±0.69)d,短于腹腔镜组(3.27±0.7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显微镜组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较腹腔镜组更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显微镜及腹腔镜静脉结扎手术均有助于改善VC患者的精液质量,同时能减轻患者阴囊疼痛及坠胀等症状。与腹腔镜手术相比,显微镜手术治疗VC更安全,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改善精液异常指标疗效确切,可作为VC患者的优选手术方式。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显微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腹腔镜辅助下超选择静脉高位结扎对于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治疗的作用及优势。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3例(34侧)精索静脉曲张患儿的临床资料,以Dubin分级、患儿自觉症状及超声诊断阳性为纳入标准;以亚临床型及继发性精索静脉曲张为排除标准。所有病例均接受由亚甲蓝辅助识别淋巴管,由罂粟碱辅助识别动脉的腹腔镜下超选择静脉高位结扎。术前及术后6个月进行性激素和静脉及睾丸超声检查,对比术前术后睾丸容积及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利用SPSS 20.0软件进行对数据进行t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术前的性激素检查中发现随着精索静脉曲张分级升高,卵泡刺激素(follicular 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逐渐升高,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和睾酮(testosterone,TT)水平逐渐降低;术后6个月FSH明显回落,LH和TT水平则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且各分级术后6个月性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意义。术前、术后以及各分级间睾丸容积均存在差异。术后超声复查未发现精索静脉曲张复发及鞘膜积液发生等情况。结论术后性激素水平的改变及睾丸容积的增长,均证明了应用亚甲蓝和罂粟碱识别和保留淋巴管以及动脉的超选择腹腔镜下静脉高位结扎,对于治疗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切实有效且安全可靠。且这种保留淋巴管及动脉的技术为患儿成年以后可能在接受其他手术时避免睾丸萎缩以及阴囊水肿提供了保障。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睾丸 性激素 罂粟碱 亚甲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高选择性静脉高位结扎在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中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于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高选择性腹腔镜下静脉高位结扎的419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腔镜组(n=289)和开放组(n=130)。腔镜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静脉高位结扎,开放组患者采用经腹股沟切口行静脉高位结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应用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复发情况和术后精液质量改善情况。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本组419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全部患者中、术后生命体征平稳。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26.78±5.14) min比(61.45±9.75) min]、住院时间[(4.14±0.39) d比(10.62±1.19) d]优于开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中出血量比较[(18.32±3.05) mL比(29.14±2.41)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腔镜组患者的术后镇痛药应用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12.5%(36/289)、2.1%(6/289)、0.7%(2/289),对照组分别为13.8%(18/130)、7.7%(10/130)、5.4%(7/13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精液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精液质量明确好转者357例,其中腔镜组231例,开放组126例,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选择性腹腔镜下静脉高位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操作快捷,高位结扎曲张静脉,不损伤睾丸动脉血供,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精索静脉曲张 高位结扎术 精液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静脉高位结扎中保留睾丸动脉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97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由同一者行腹腔镜静脉高位结扎。其中,初期(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静脉高位集束结扎35例为对照组,后期(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行保留睾丸动脉的静脉高位结扎62例为观察组。观察组年龄(21.9±6.7)岁;病变共74侧,位于左侧47例,右侧3例,双侧12例;精索静脉曲张分度Ⅰ度22侧,Ⅱ度28侧,Ⅲ度24侧;临床表现为阴囊不适、疼痛及阴囊静脉团块等症状35侧(47.3%);不育24例(38.7%);精子密度(23.7±5.9)×106/ml;精子活动度(a级+b级)(33.9±4.1)%。对照组年龄(23.7±4.6)岁;病变共42侧,位于左侧26例,右侧2例,双侧7例;精索静脉曲张分度Ⅰ度10侧,Ⅱ度17侧,Ⅲ度15侧;临床表现为阴囊不适、疼痛及阴囊静脉团块等症状19侧(45.2%);不育14例(40.0%);精子密度(22.3±6.2)×106/ml;精子活动度(a级+b级)(32.6±4.8)%。两组术前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按照游离、分离睾丸动脉、结扎静脉的程序化步骤进行手术,中通过分离钳和电钩的配合分离睾丸动脉,以分离钳夹住筋膜起固定作用,持电钩(不需通电)钝性分离内血管和淋巴管。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复发率、阴囊症状改善率、精液质量改善率,不育患者2年内配偶自然妊娠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长[(35.8±7.7)min与(16.5±5.5)min,P<0.001],术后急性附睾炎发生率低[1.4%(1侧)与11.9%(5侧),P<0.05],睾丸萎缩发生率低[0与7.1%(3侧),P<0.05],阴囊症状改善率高[77.1%(27侧)与47.4%(9侧),P<0.05],精液质量改善率高[72.6%(45例)与51.4%(18例),P<0.05],不育患者2年内配偶自然妊娠率高[70.8%(17例)与50.0%(7例),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鞘膜积液和阴囊水肿发生率[9.5%(7侧)与9.5%(4侧),P>0.05]、精索静脉曲张复发率[8.1%(6侧)与7.1%(3侧),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静脉高位结扎中使用分离钳和电钩配合有助于分离睾丸动脉;保留睾丸动脉的静脉高位结扎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优于静脉高位集束结扎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睾丸动脉 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泡沫硬化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82例按照交替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其中A组接受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B组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及手术相关指标,对比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治疗后静脉曲张改善程度优于B组(P<0.05);与B组相比,A组中出血量较少且手术、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A组下肢肿胀、酸胀程度、下肢溃疡及色素沉着得分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88%)低于B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相比,泡沫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更佳,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 泡沫硬化 大隐静脉 高位结扎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睾丸动脉的曲张静脉高位结扎对少弱精子症患者睾丸血流变化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精索静脉曲张少弱精子症患者26例,均行腹腔镜下保留睾丸动脉的曲张静脉高位结扎,最终获得19例(24侧)资料完整者,另7例因随访资料不完整而丢失。评估19例患者精液常规以及睾丸血流改变情况。结果19例(24侧)患者术后3、6个月时精子质量和精子活力较术前1周改善(P=0.001);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比较,精子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但精子活力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441)。术前1周与术后3个月比较,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差异未见统计学差异(P=0.160、0.180),但阻力指数(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比较,PSV、EDV、RI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730、0.130、0.120)。结论腹腔镜下保留睾丸动脉的曲张静脉高位结扎可降低血流阻力,改善睾丸血流供应,有利于精子生成,且改善效应在术后3个月即可达峰值。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弱精子症 腹腔镜 曲张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索静脉曲张(VC)术后复发的病因,探讨经外环口以下途径显微镜下静脉结扎(MV)治疗复发V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6例VC术后复发患者的病例资料。中位年龄27(18~36)岁。5例既往曾行静脉高位结扎,11例曾行腹腔镜静脉结扎;16例于术后1~3年复诊时诊断为VC复发。复诊病因包括婚后未育10例、阴囊疼痛12例,其中婚后未育合并阴囊疼痛者6例。本组16例复发后,术前评估VC临床分级Ⅲ级13例(左侧8例,双侧5例),Ⅱ级3例(均为左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中位值为2.5(0~4)分。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分度:Ⅲ度12例(左侧7例,双侧5例),Ⅱ度4例(均为左侧)。12例临床分级和CDFI分度均为Ⅲ级(度)者的左肾血管CDFI检查提示合并胡桃夹现象(NCP)。术前血清睾酮(16.2±4.9)nmol/ml,精子浓度(11.8±3.9)×106/ml,前向运动精子比例(PR)(24.4±4.2)%。本组16例均行经外环口以下途径的MV手术。全麻,患者取平卧位。中取腹股沟管外环口以下斜切口,分离显露,其下方插入纱布条并垫高。使用手术显微镜放大野4~6倍,彻底结扎并切断扩张迂曲的外和静脉所有分支,注意保护内动脉和淋巴管。中11例仅行左侧MV手术,5例行双侧MV手术,所有患者中均探及明显扩张迂曲的外及静脉,通过MV手术可以清晰解剖并充分保护内动脉及淋巴管。中每例平均结扎左侧静脉(2.1±0.6)支、静脉(10.1±1.1)支,解剖出左侧内动脉(1.3±0.5)支、淋巴管(3.0±1.0)支,结扎右侧静脉(1.4±0.5)支、静脉(6.6±0.5)支,解剖出右侧内动脉(1.4±0.5)支、淋巴管(2.6±0.5)支。记录患者术后6个月的VAS、阴囊触诊情况、CDFI、精液分析、血清睾酮等指标,并与术前比较。结果本组16例21侧MV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6个月复查,所有患者查体阴囊无明显迂曲血管团,Valsalva试验呈阴性。VAS中位值为0(0~2)分,较术前显著降低(Z=-2.994,P<0.05)。精子浓度(16.2±4.6)×106/ml,PR(34.5±4.1)%,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血清睾酮水平(16.6±4.4)nmol/ml,较术前无显著变化(P>0.05)。复查CDFI提示静脉无明显反流。16例术后随访期内均未发生睾丸萎缩、鞘膜积液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3年,10例因婚后未育就诊者中5例术后随访期内完成生育。结论VC术后复发与静脉漏扎有关,特别是对于Ⅲ级VC或合并NCP的VC患者,采用内环口以上的传统高位结扎或腹腔镜手术极可能漏扎较细的静脉和外环口以下水平的静脉。经外环口以下途径的MV手术,通过彻底结扎内和静脉,同时保护内动脉和淋巴管,不仅可有效避免VC术后复发及并发症,而且可以缓解阴囊坠痛症状和改善精液质量。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复发 显微外科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TEP)联合静脉高位结扎治疗腹股沟疝合并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5月湖北省公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腹股沟疝合并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9例,TEP治疗)和试验组(33例,TEP联合静脉高位结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精液参数、精索静脉曲张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196、6.893,均P<0.001)。术后7 d比较,试验组精子密度、A级精子比例均高于同期对照组,畸形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精索静脉曲张疗效(Z=15.444,P<0.001)及并发症发生率(χ2=7.009,P=0.00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相比于单纯TEP手术,TEP联合静脉高位结扎治疗腹股沟疝合并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也相对较短。

  • 标签: 疝,腹股沟 腹腔镜 结扎 精索静脉曲张 精液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静脉结扎(MSV)在日间病房结合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青海红十字医院行MSV治疗的60例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MSV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行日间病房并结合应用FTS理念。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总输液量、住院总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精液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总输液量、住院总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精子浓度、精子活动率、精子活力及术前精液分析检查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SV日间病房结合FTS理念安全可靠,大幅度缩减了患者住院时间、输液量及住院总费用,未增加术后睾丸萎缩、睾丸鞘膜积液、伤口感染的发生率,不影响精液质量改善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开展。

  • 标签: 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 术后加速康复 日间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腔入路腹腔镜高选择性静脉结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8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352例行腹腔镜高选择性静脉结扎治疗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术后6个月与术前的症状、精液质量改善情况,统计术后1年时配偶怀孕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术后成功随访患者341例,失访11例。术前因阴囊坠胀疼痛症状就诊者87例,术后症状消失者55例(63.21%),缓解29例(33.33%),无改善3例(3.44%)。因婚后不育就诊者254例,其中少弱症者225例,术后6个月平均精液质量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其中无精子症29例,术后6个月8例(27.58%)精液中出现精子,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配偶怀孕91例(35.82%),复发12例(3.51%),并发鞘膜积液5例(1.46%),阴囊水肿2例(0.58%),附睾炎0例,睾丸萎缩0例。结论经腹腔入路腹腔镜高选择性静脉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腹腔镜 精索静脉结扎术 不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腹腔镜静脉精准结扎治疗成人原发性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月符合条件的241例原发性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其中123例行2D腹腔镜手术(2D组),118例行3D腹腔镜手术(3D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内动脉识别率、术后精液质量改善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D组的手术时间长于3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的内动脉识别率显著高于2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7% vs.74.8%,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3D组的睾丸鞘膜积液发生率显著低于2D组(P<0.05),两组的附睾炎、阴囊水肿、睾丸萎缩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6~12个月,3D组的精液质量改善率明显优于2D组(87.3% vs.74.0%,P<0.0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 vs. 5.9%,P>0.05)。结论与2D腹腔镜相比,3D腹腔镜静脉精准结扎手术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精液质量改善率更高,有条件的医院可将其作为腹腔镜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首选方法。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结扎术 腹腔镜检查 成像,三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动脉的显微静脉结扎联合少腹逐瘀汤治疗精索静脉曲张(VC)致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显微静脉结扎手术联合少腹逐瘀汤,日服一剂,分早晚服,连续服用3个月;对照组只行显微静脉结扎手术。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症状消失,精子浓度、精液量、精子活力明显提高,畸形精子百分率明显降低,较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3个月后患者各项精液参数改善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显微静脉结扎手术联合少腹逐瘀汤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所致少弱精子症疗效满意,精液质量改善明显。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弱精子症 结扎术 中成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行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的4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干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复苏、排气及住院时间,术后舒适度、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复苏时间[(19.7±9.0)min]、排气时间[(8.6±3.7)h]及住院时间[(1.5±0.27)d]、舒适度[(72.4±16.7)分]、疼痛情况[(1.11±0.14)分]均优于对照组的(32.5±10.3)min、(13.9±4.1)h、(2.6±0.41)d、(50.6±11.3)分和(2.89±0.17)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90.5%比76.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3%,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期护理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儿舒适度和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阻滞麻醉对疝囊高位结扎患儿术后FLACC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接受疝囊高位结扎治疗的患儿,将数字随机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5例;实验组于术前选择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麻醉,对照组选择生理盐水注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为(3.8±1.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1±1.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3 d的曲马多平均用量为(14.3±5.4)mg,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8.2±6.8)m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4 h、12 h、24 h的FLACC评分分别为(2.1±1.4)分、(1.5±0.3)分、(1.3±0.3)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1.2)分、(2.7±0.6)分、(3.3±0.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4 h、12 h、24 h的Ramsay镇静评分分别为(2.5±0.5)分、(2.4±0.5)分、(2.3±0.4)分,实验组分别为(2.6±0.4)分、(2.3±0.4)分、(2.2±0.4)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疝囊高位结扎患儿中应用超声引导阻滞麻醉,能对术后疼痛进行有效缓解,让镇痛剂用量减少,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超声引导 阻滞麻醉 疝囊高位结扎术 镇痛效果 镇静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孔与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福建省石狮市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126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单孔组(38例)与二孔组(88例),比较2组患儿下床时间、切口大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发生阴囊水肿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的下床时间、切口大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阴囊水肿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与二孔法比较,具有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单孔腹腔镜 二孔腹腔镜 疝囊高位结扎术 腹股沟斜疝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显微镜下血管鞘膜内分离技术在静脉结扎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67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均采用了显微镜下血管鞘膜内分离技术用于游离结扎静脉,记录手术时间、中游离出来的静脉数目、动脉数目,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统计患者术后精液改善百分率。结果67例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2.8 min,游离静脉9.2条,侧支3.6条,保留动脉1.1条,术后没有并发睾丸萎缩、鞘膜积液等病例,没有复发病例,精液改善率是85.1%。结论显微镜下血管鞘膜内分离技术在静脉结扎中应用是安全可行及有效的,可降低手术难度,保护动脉,降低手术并发症。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显微镜手术 血管鞘膜
  • 作者: 施旭聪 翁建彬 陈鸣艳 张泽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心脏外科,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杭州 31005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杭州 31005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杭州 31005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并在心脏外科进行手术干预的49例PDA超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22例;均为胎龄<28周的早产儿,平均出生胎龄为26+5周,胎龄范围为24+5~27+6周;多胎妊娠占38.8%(19/49);出生体重为(930±148) g;术前超声评估PDA直径为(4.0±0.8) mm;术前约有1.6次药物治疗疗程。观察患儿的基本临床资料、手术治疗的早期预后、住院期间病死率、手术相关并发症,比较术前和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脱离氧疗的时间等,总结PDA结扎治疗超早产儿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儿的手术时间为(52±16) min,手术时平均日龄为42.4 d,手术时平均体重为1.68 kg,术前PDA直径的中位数为3.8 mm,出院时平均纠正年龄为42+6周,出院时平均体重为3.47 kg。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所有患儿术后无残瘘,均达到即刻闭合。2例患儿术前已存在左侧声带麻痹,术后无新增神经损伤的病例;术后气胸占10.2%(5/49)。出院前非手术相关死亡4例,院内病死率为8.2%(4/49)。术前有创机械通气支持占85.7%(42/49),无创正压通气支持占14.3%(7/49)。住院期间有创机械通气总时间为(42±37) d,总的呼吸机支持(有创机械通气+无创正压通气)时间为(73±34) d。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的呼吸机支持时间在术前和术后的差值分别为(12.4±26.5 )d和(32.2±35.0) 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P=0.003和P<0.001。生存分析发现多胎妊娠、手术时体重≥1.5 kg、PDA直径<3.8 mm的患儿术后可以更早撤离呼吸机治疗及脱离氧疗。结论运用动脉导管结扎治疗超早产儿PDA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动脉导管未闭 超早产儿 动脉导管结扎术 安全有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双侧腹直肌鞘阻滞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中应用效果。方法收集盐城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1月至6月择期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的患儿56例,随机分为常规麻醉+双侧腹直肌鞘阻滞(腹直肌鞘阻滞组)和常规麻醉组,每组28例。记录切皮前(T1)、切皮时(T2)和腹腔镜镜头固定后(T3)3个时间点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MAP)。观察并记录拔除喉罩的时间、停留在麻醉复苏室的时间、手术后疼痛和躁动情况和麻醉使用芬太尼总量。结果常规麻醉组3个时间点MAP(F=23.76,P<0.001)和心率(F=21.53,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T2时间点MAP和心率高于T1和T3时间点(P均<0.05),而腹直肌鞘阻滞组3个时间点MAP(F=0.41,P=0.53)和心率(F=2.14,P=0.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直肌鞘阻滞组T2时间点MAP和心率低于常规麻醉组(t=10.72,P<0.001;t=7.83,P<0.001);2组拔除喉罩时间、停留在麻醉复苏室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常规麻醉组FLACC评分、躁动情况评分、使用芬太尼总量均明显高于腹直肌鞘阻滞组(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双侧腹直肌鞘阻滞可以减少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中脐部操作时血压和心率的波动,术后疼痛轻,芬太尼用量少,苏醒质量佳。

  • 标签: 腹直肌鞘阻滞 小儿 超声检查 血流动力学 芬太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下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阴囊型鞘膜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泌尿外科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6例应用脐部单孔腹腔镜下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治疗的腹阴囊型鞘膜积液患儿的临床资料,对中局部解剖、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疗效、并发症及术后随访进行分析。结果治愈率100%,其中1例中转腹股沟切口手术,中见腹股沟阴囊囊性肿物经腹股沟管向腹腔内延伸成"葫芦"状或菜花状,其中合并对侧内环口未闭合的患儿20例,单侧手术时间(15.4±2.8)min,合并对侧内环口未闭合的手术时间(19.6±3.5)min,中出血量1~2 mL,术后患侧阴囊包块明显缩小,1~2周后完全吸收,均未发生阴囊血肿、损伤、肠黏连、腹腔内脏器官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未见睾丸萎缩、鞘膜积液复发等。结论单孔腹腔镜下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阴囊型鞘膜积液疗效确切,且较传统手术而言,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阴囊 鞘膜积液 腹腔镜检查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在前位肛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于德州市肛肠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前位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行传统肛瘘切除,51例),观察组(行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69例),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肛门失禁Wexner评分、肛门直肠测压变化、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3、7 d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高于对照组,直肠静息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可缓解前位肛瘘患者疼痛程度,降低Wexner评分,控制肛门直肠测压变化,同时预后情况良好,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前位肛瘘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疼痛程度 肛门失禁Wexner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