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范围和大容量脂肪抽吸术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21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收治的单次抽吸范围超过15%总体表面积和(或)抽吸量达5 L及以上的脂肪抽吸塑形患者的临床资料。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联合0.025 2%低浓度利多卡因肿胀液分次注射,手术方式为系列脂肪抽吸形体雕塑术。对肿胀液注射量、抽吸总量、抽吸脂肪量、抽吸液体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统计,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共纳入313例患者,男5例,女308例,年龄(30.6±8.2)岁,体质量指数(23.9±3.5) kg/m2。其中271例行1次手术,37例行2次手术,5例行3次手术,共进行了360例次手术。术中肿胀液注射量为(8 741.6±1 559.8) ml;利多卡因最大注射量为3 200 mg;抽吸总量为(6 582.4± 1 515.0) ml,其中抽吸脂肪量为(3 662.1±1 230.8) ml,抽吸液体量为(2 936.0±765.4) ml;注射量/抽吸总量比率为1.37±0.23。抽吸总量≥10.00 L者共13例次(3.61%),7.50~9.99 L者73例次(20.28%),5.00~7.49 L者259例次(71.94%),<5.00 L者15例次(4.17%)。1例患者(0.28%)因术后贫血需输入红细胞悬液纠正,其余患者均无大量失血导致的贫血,亦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轻微并发症10例(2.78%),主要包括术区凹凸不平(5例)、局部血清肿(2例)、切口愈合不良或瘢痕增生(2例)、射频紧肤术中烫伤导致轻度色素沉着(1例)。术后患者满意率为97.2%(350/360)。结论大容量和(或)大范围脂肪抽吸术安全而有效,患者满意度高;使用0.025 2%低浓度利多卡因肿胀液分次注入皮下脂肪行肿胀麻醉可以有效减少利多卡因中毒风险。

  • 标签: 脂肪组织 脂肪抽吸术 肿胀麻醉 大容量吸脂 安全性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范围肝切除术后肝癌患者行过渡性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监护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48例大范围肝切除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进行过渡性ICU监护,分为ICU组(92例)和非ICU组(456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大量腹水、肝功能衰竭、胆漏、感染、出血等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CU组患者总住院费用明显高于非ICU组[(72 019±24 516)元比(67 002±21 37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4,P=0.046)。多因素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是患者术后行过渡性ICU监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过渡性的ICU监护不会降低大范围肝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反而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

  • 标签: 肝切除术 重症监护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鼻唇沟皮瓣联合修复鼻下部大范围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其疗效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9年6月,收治发生于鼻下部面积在3.0 cm×3.0 cm以上并跨多个(≥3个)亚单位的鼻缺损12例,其中基底细胞癌3例,鳞癌2例,巨大良性肿瘤2例,各类外伤致鼻缺损者5例。缺损范围3.0 cm×3.0 cm ~5.0 cm×4.5 cm,其中3例为皮肤、软骨及鼻黏膜全层缺损。所有患者接受双侧鼻唇沟皮瓣联合修复。术后定时返院或微信随访。结果12例患者均一期修复,皮瓣全部成活,未出现感染坏死。所有患者随访6~36个月,皮瓣外形良好,肤色与周围皮肤一致,质地及触感较佳,双侧鼻唇沟对称。5例恶性肿瘤患者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结论双侧鼻唇沟皮瓣重建鼻下部大范围组织缺损可获得较为满意的功能和美学效果,且技术简单易行,为良好的可替代手术方案。

  • 标签: 鼻缺损 鼻唇沟皮瓣 双侧 修复
  • 简介:摘要恶性胸腺瘤侵犯血管以外生性的肿块压迫为主,确诊依靠影像学、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肿瘤侵袭性强,进展隐秘,治疗上手术根治性切除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术后放疗与否也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之一。回顾分析1例恶性胸腺瘤侵犯静脉血管并管腔内瘤栓扩大生长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恶性胸腺瘤/化放疗法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大范围肝切除术后肝癌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32例大范围肝切除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应用乌司他丁情况,分为治疗组(105例)和对照组(127例),对两组患者术后炎症因子、肝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3 d治疗组患者炎症指标和肝功能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RP:t=4.520,P=0.000;IL-6:t=17.982,P=0.000;TBIL:t=9.843,P=0.000;ALT:t=11.913,P=0.000;AST:t=4.520,P=0.000)。治疗组患者大量腹水发生率(χ2=4.212,P=0.040)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t=9.994,P=0.00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应用乌司他丁可有效抑制大范围肝切除术后肝癌患者炎症因子的生成,保护肝功能,降低大量腹水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 标签: 肝切除术 炎症 肝功能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减张增强术(mLSRS)治疗大范围肩袖损伤患者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四科收治的大范围肩袖损伤患者111例。男性45例,女性66例,年龄(58.0±6.9)岁(范围:40~72岁)。行mLSRS术患者39例,行双排线桥缝合术(SB)患者72例,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mLSRS组和SB组患者进行1∶1最近邻匹配。成功匹配39对患者。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评估患者肩关节疼痛情况,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肩胛骨平面上肢外展90°力量评估法检查患者双侧肩关节外展肌力,Sugaya超声下肩袖愈合分类标准评估术侧肩袖愈合情况。采用t检验、χ2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重复测量及多变量方差分析对组间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匹配后,mLSRS组较SB组术后第4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更低[1(2)分比2(2)分,F=5.32,P=0.02];术后1年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均较术前提高,但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1±5.7)分比(87.6±7.3)分,t=1.00,P=0.32],两组患者术侧外展肌力较对侧均下降,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4.28±1.61)分比(4.54±1.64)分,t=-0.70,P=0.49]。根据Sugaya分类标准,mLSRS组患者愈合32例,未愈合7例,SB组患者愈合30例,未愈合9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P=0.58)。结论mLSRS术可降低大肩袖损伤患者术后疼痛,提高肩关节功能,早期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肩关节 治疗结果 肩袖修复 改良减张增强技术 双排线桥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范围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发生食管顽固性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2013年7月—2017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病变范围≥3/4食管环周的186例患者(共212处食管早期癌或癌前病变)纳入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内镜下食管球囊扩张次数分为顽固性狭窄组(69例,扩张≥6次)和非顽固性狭窄组(117例,扩张0~5次)。单因素分析使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多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结果与非顽固性狭窄组比较,顽固性狭窄组在病变纵径、人工溃疡(ESD术后创面)纵径以及病变位置、病变环周范围和固有肌层损伤构成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剔除人工溃疡纵径这一因素后(因人工溃疡纵径与病变纵径在临床上存在明显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纵径>5 cm(P=0.003,OR=3.531,95%CI:1.547~8.060)、病变位于胸上段(与胸下段比较:P=0.001,OR=36.720,95%CI:4.233~318.551)、颈段(与胸下段比较:P=0.003,OR=24.959,95%CI:2.927~212.795)、全周病变(P<0.001,OR=10.082,95%CI:4.196~24.226)和存在术中固有肌层损伤(P<0.001,OR=7.128,95%CI:2.748~18.486)的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行ESD术后易发生食管顽固性狭窄。结论对于大范围(病变范围≥3/4食管环周)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病变纵径>5 cm,病变位于胸上段、颈段,全周病变,以及存在术中固有肌层损伤均是ESD术后发生食管顽固性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食管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顽固性食管狭窄 内镜下球囊扩张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报告Q法自牵引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Q-ESD)应用于大范围早期食管癌(EE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在福建省立医院接受ESD治疗的82例大范围EEC(单发病灶>1/2周径或纵径长度>5 cm)患者病例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传统ESD组(n=44)和Q-ESD组(n=38),比较两组操作面积、操作时间、操作速度、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并发症情况。结果82例病灶均于内镜下成功整块切除。Q-ESD组和传统ESD组在操作面积[779.8(329.9~2 552.5)mm2比875.7(417.8~1 914.8)mm2,U=155,P=0.636]、操作时间[63(41~177) min比59(42~169)min,U=171,P=0.167]、完整切除率[94.7%(36/38)比93.2%(41/44), χ2=0.086,P=0.769]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Q-ESD组操作速度快[14.9(5.4~20.8)mm2/min比9.0(5.0~19.5)mm2/min,U=142,P=0.035],固有肌层损伤发生率低[7.9%(3/38)比27.3%(12/44), χ2=5.123,P=0.023],术后狭窄发生率低[5.3%(2/38)比20.5%(9/44),χ2=4.051,P=0.044]。除传统ESD组有1例穿孔外,未发生其他不良事件。结论Q-ESD是治疗大范围EEC安全有效的可选策略。

  • 标签: 食管肿瘤 早期食管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牵引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道恶性肿瘤患者行大范围肝切除联合肝外胆管切除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和围手术期病原谱。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9年3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连续收治的78例行大范围肝切除联合肝外胆管切除的胆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围手术期病原谱,并通过多因素分析探讨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45(57.7%)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男性(OR=7.765,95% CI=1.895~31.815)为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前红细胞计数(RBC)增加(OR=0.151,95% CI=0.038~0.592,最佳截断值3.7×1012/L)和术后第一天总胆固醇升高(OR=0.227,95% CI=0.083~0.626,最佳截断值3.5 mmol/L)为术后感染的保护因素(均P<0.05)。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5(95% CI=0.707~0.902,P<0.05)。286份胆汁样本培养出病原体205株,依次为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不动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和假单胞菌属。681份潜在感染部位的样本培养出病原体230株,依次为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克雷伯菌属、念珠菌属和黄单胞菌属。61.5%的患者感染部位病原学培养结果与术前或术中胆汁培养结果一致。结论男性是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前RBC增加和术后第一天总胆固醇升高则是术后感染的保护因素。无阳性胆汁培养结果的患者术前可考虑使用三代头孢菌素作为预防性抗生素。积极监测术前、术中和术后病原学培养,对于围术期抗生素选择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胆道肿瘤 肝切除 胆肠吻合 术后并发症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证据总结是循证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范围性综述是一种最大范围地纳入研究主题相关文献的证据总结方法。每个范围性综述都涉及大量资料,因此始终遵循最优的方法来完成范围性综述是个巨大的挑战。目前多数范围性综述的制订方法中仅描述了完成研究的框架性或概括性的步骤,很少提供实施研究的详细步骤。本团队完成过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范围性综述,基于此本团队针对范围性综述的制订方法提出以下5条优化建议:①全程需要文献检索专家的参与;②实施真正的系统全面检索;③加强团队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④尝试使用新工具或老工具新用;⑤检测制订过程的每个步骤。以上5条为制订范围性综述的每个步骤提供了详细而具体的建议,有利于增加纳入研究的数量。本团队提出此5条建议的目的在于给正开展范围性综述进行证据总结的研究团队提供帮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国医师执业范围的设置依据和注册规则等进行分析,并结合各省自设执业范围的现状等,提出我国医师执业范围修改的建议。方法自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等数据库中搜索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设置相关文献并查阅相关国家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于2020年6—12月,对7个省份的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现场调研并与相关管理人员和不同岗位医师进行座谈与专题访谈,了解我国医师执业范围设置现状及修改建议;梳理上述资料形成对我国医师执业范围的修改建议,并通过专家咨询法进一步修改完善。结果我国医师执业范围设置存在原则不明确、国标范围设置较粗、省级范围设置标准不统一、不允许跨类别注册、变更执业范围困难等问题。执业范围的设置应解放人力、释放活力、下放权力。建议将执业范围分为"学科类""学科+技术类""综合类"3类,医师可单独注册"学科类""学科+技术类"执业范围,"综合类"执业范围采取加注方式进行。结论医师执业范围的设置和修改宜粗不宜细,应促进相关专业的发展,同时要充分考虑释放我国医师资源活力,并且满足平急结合和医防结合的要求。

  • 标签: 诊疗工作管理,医学 医师 执业范围 设置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髓样癌手术切除范围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诊治的39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9例患者中男13例,女26例,年龄26~72岁。术前基础降钙素均升高,21.5~20 000 ng/L。肿瘤分期:Ⅰ期35.9%,Ⅱ期23.1%,Ⅲ期25.6%,Ⅳ期15.4%。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比例53.8%(21/39);侧颈区淋巴结转移比例43.6%(17/39),与术前降钙素水平是否≥200ng/L相关。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生化治愈率达66.7%,解剖治愈率33.3%;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暂时性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分别为2.6%、23%、2.6%。无术后出血、感染、乳糜漏,无死亡病例。结论甲状腺髓样癌建议采用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至少单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如术前影像学怀疑或降钙素水平≥200 ng/L,需要进行侧颈淋巴结清扫,可达到较高的完全生化治愈率。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癌,髓样 降钙素 淋巴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管癌在线CT引导放疗不同部位脊髓分次间摆位误差和残差,探讨脊髓分段外放的必要性。方法依照食管癌患者放疗部位选颈、胸、腹段脊髓各20例。颈胸膜或真空袋固定,IMRT技术,采用CTVision获取治疗前位置验证CT图像,每例收集连续20次。在MIM软件上导入CT图像,处理并提取摆位参数。勾画验证和计划CT脊髓,处理并提取勾画脊髓的Dice系数、Hausdorff距离最大值、质心坐标值。采用配伍方差分析数据,外扩值计算公式为MPRV=1.3∑总群体+0.5σ总群体。结果残差质心方法,非在线和在线CT引导颈、胸、腹段脊髓x、y、z轴向外扩值分别为3.86、5.37、6.36 mm,3.45、3.83、4.51 mm,4.05、4.83、7.06 mm和2.85、2.19、2.83 mm,2.32、2.20、2.16 mm,2.86、2.21、2.83 mm。残差Hausdorff距离方法,非在线和在线CT引导颈、胸、腹椎脊髓脊髓x、y、z轴向外扩值分别为3.10、5.33、6.15 mm,3.30、3.77、4.61 mm,3.35、4.76、6.87 mm和2.12、2.06、2.32 mm,2.12、2.06、2.32 mm,2.12、2.06、2.32 mm。结论各段脊髓摆位误差、残差均不同,应给予不同外扩范围

  • 标签: 食管肿瘤/放射疗法 危及器官外扩 脊髓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检索国内外患者护理难度评估工具,比较其发布机构、形成过程、适用人群、评估方法、主要内容等。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与患者护理难度评估工具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7月2日。采用Excel 2019表格提取评估工具的名称、发布机构、评估方法、主要内容等信息并比较评估工具的内容特点。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6种患者护理难度评估工具,涉及37篇文献,主要为观察性研究。26种工具的发布机构主要为高等院校,适用人群多为普通住院患者,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疾病严重程度、治疗项目、精神认知功能、心理健康、社会经济支持及依从性。结论国内外患者护理难度评估工具主要用于评价普通成人住院患者,用以评价儿童、老年、ICU等特殊类型患者的工具较少,且缺乏相关干预研究。国内患者护理难度评估工具涉及精神认知功能相关指标的工具较少,提示护理人员在今后构建相关评估工具时可考虑患者的精神认知功能。此外,未来应验证该类工具在患者的风险识别及安全管理、护理人力资源分配等领域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护理 综述 护理难度 评估工具 范围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尸体标本解剖的方法确定前锯肌下筋膜平面阻滞的范围。方法甲醛固定的尸体标本4具,年龄18~64岁,身长163~170 cm,男女各2具,以其一侧胸壁为一研究对象,4具尸体共8个研究对象。尸体置于仰卧位,行超声引导下前锯肌下筋膜平面阻滞,注入亚甲蓝甘油果糖溶液40 ml。30 min时逐层解剖胸壁,记录不同体表标志下蓝染情况。结果胸壁解剖可见第2~6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呈蓝染。于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和腋后线蓝染范围分别为:9.95(1.18)、11.90(1.32)、12.80(1.32)和11.35(1.22) cm。第2~9肋于腋前线、腋中线和腋后线均呈蓝染,第1肋于各个体表标志下均无蓝染,锁骨中线下,各肋骨蓝染率分别为,第2肋为0,第3肋为7/8,第4肋为7/8,第5肋为6/8,第6肋为6/8,第7肋为5/8,第8肋为4/8和第9肋为0。结论前锯肌下筋膜平面阻滞可阻滞第2~6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 标签: 神经传导阻滞 药用制剂 扩散
  • 简介:摘要近视眼矫正手术在我国发展近30年,手术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眼内屈光手术因具有矫正范围广、无需去除角膜组织、视觉质量稳定等优点,在临床得到逐步推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针对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适应证,在眼部条件、年龄范围、屈光度数等方面给予了指导意见。本文通过阐述中、低度近视眼不应推荐眼内屈光手术,部分特殊职业目前不接受行眼内屈光手术者,眼内屈光手术并发症及应对措施,提出近视眼矫正手术个性化选择原则,强调眼内屈光手术在近视度数、职业需求、眼部个体差异及并发症等方面,临床应以更加谨慎的态度选择适应证。(中华眼科杂志,2020,56:89-92)

  • 标签: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近视 晶体植入,眼内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力衰竭患者安宁疗护准入评估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明确国内外心力衰竭患者安宁疗护准入评估指标及对应的评估标准或评估工具。方法以范围综述方法为框架,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网,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4月30日。纳入心力衰竭患者安宁疗护准入评估相关的原始研究及综述,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和提取资料。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5篇。文献整合结果显示,心力衰竭患者安宁疗护准入评估指标包括疾病进展、患者需求、医疗资源利用及医疗机构情况4个类别,包含患者预计生存期、心脏功能、高危生物标志物、运动状态、并发症与合并症、晚期治疗、患者主观意愿、复杂症状缓解需求、社会支持需求、多次非计划入院、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机构软硬件资源12个评估指标及对应的评估标准或评估工具。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安宁疗护准入评估指标内容全面,但部分指标评估标准不明确,整体缺乏共识。未来研究者可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遴选敏感性较好的评价指标,构建心力衰竭患者安宁疗护准入评估标准,并在临床实践中加以验证,以促进安宁疗护在心力衰竭患者的疾病管理中的应用。

  • 标签: 心力衰竭 安宁疗护 准入评估 范围综述
  • 简介:摘要状态检修是根据设备当前的实际工作状况,利用先进的状态监测和诊断手段、寿命预测手段以及可靠性评价手段来判断设备的健康状态,识别故障的早期征兆,对故障发生的严重程度和故障发展趋势做出判断,并根据分析诊断结果,在设备性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或故障将要发生之前确定最佳检修时机,主动实施维修。状态检修包含层含义设备状态监控、设备诊断、检修决策。状态监控是状态检修的基础。设备诊断是以状态监控为依据,综合设备历史信息,利用专家诊断系统、神经网络等技术来判断设备健康状况。在线检测与诊断之后,检修决策分析设备及系统的技术应用要求,确定具体的检修计划或策略。本文对于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不同的潜在故障提出了对应的实施原则。

  • 标签: 保护装置 可靠性 状态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