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双马甲包裹根部加固重建方法近端修复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近期疗效。方法2018年1月到2019年10月,455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双马甲包裹根部加固重建(DJW)343例(其中11例同时行瓣叶悬吊),Bentall手术81例,Wheat手术15例,未处理根部12例, David手术4例。对比分析接受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患者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近期生存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无手术死亡,DJW组和Bentall组术后30天死亡比例分别为10.5%和7.4%(P=0.403);体外循环(218.8±68.4)min对(240.2±59.8)min,P=0.011;主动脉阻断(150.6±47.9)min对(181.3±45.6)min,P=0.000。手术时间和深低温停循环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随访(11.7±6.4)个月,随访期间9例死亡,DJW组7例,Bentall组2例,死因均与主动脉根部无关。DJW法术后主动脉瓣反流度为0.7±0.5,较术前显著降低(P=0.000)。结论DJW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根部修复方法,早期疗效良好。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根部 心脏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影像学检查通过人体脏器的扫查,提供重要的解剖学信息,而超声心动能够实时评价心脏解剖结构、功能以及血流动力学信息。三维超声心动、应变成像等定量评估方法以及超声增强显影不再是纸上谈兵,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且为患者的诊断和预后提供了丰富信息。本文主要通过超声心动新技术在心脏移植等新领域的应用来阐述其重要性,从而指导治疗。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增强显像 超声心动描记术,经食管 心脏移植
  • 简介:摘要树与是两种重要的数据结构,而树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它的两两结点之间存在唯一简单路径。利用其特殊性质,人们创造了许多算法来处理数据结构问题和程序调用问题。而树与的遍历算法也是数据结构中重要的算法之一。本文从树与的概念出发,简单的介绍了树与的主要存储方式,并重点对二叉树的简单遍历算法、哈夫曼树的生成和的深度优先遍历及广度优先遍历做出了介绍。

  • 标签: 数据结构 二叉树 遍历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基于《本草纲目》对《经本草》有关内容的引据,探析李时珍对《经本草》的著录方式、首载于《经本草》药物品种、对《经本草》有关药物“校正”、具体引据内容之用途和引据文献特点,认为李时珍对《经本草》的引据既全面又科学,汲取了《经本草》精华,为李时珍成功编撰《本草纲目》贡献巨大,同时李时珍又本着“复者芟之,阙者缉之,讹者绳之”。客观地对《经本草》中“但与说异,两不相应。或有无说,或有物失,或说是非”作了实事求是的纠正。

  • 标签: 李时珍 《本草纲目》 苏颂 《图经本草》
  • 作者: 耿庆碧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7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9期
  • 机构:泸州市中医医院 超声科,四川泸州646000
  • 简介:心脏病属于常见疾病,对病人生活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情况严重时甚至将危害病人生命安全。因此为预防心脏疾病,需要定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超声心动在心脏病检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率,能够直接观测心脏功能。但目前多数群众对超声心动的认知有限,认为其存在负面作用,从而抗拒超声心动检查。为提高群众认知,下文围绕超声心动展开探讨,并对如何通过超声心动检查心脏病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 标签: 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合成MRI定量参数直方图特征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直方图特征预测乳腺癌Ki-67表达状态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经潍坊市中医院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146名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活检或手术前均行MRI常规序列成像、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 DCE-MRI)及合成MRI序列扫描成像。使用PyRadiomics软件提取合成MRI定量参数T1、T2、质子密度(proton density, PD)值及ADC值这四个数值的直方图特征。根据Ki-67表达情况将乳腺癌患者分为高表达组(≥30%)与低表达组(<30%)。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合成MRI定量参数(T1-mapping、T2-mapping、PD-mapping)、ADC的直方图特征差异。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Ki-67表达状态与MRI定量参数直方图特征之间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比较各直方图特征对Ki-67表达状态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Ki-67高、低表达组间,ADC直方图特征、临床及病理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P=0.13;最大径,P=0.09;形态,P=0.94;边缘,P=0.23;强化方式,P=0.13;纤维腺体类型,P=0.26),T1-平均值、T1-10th位数(T1百分之十位数)、T2-平均值、T2-10th位数(T2百分之十位数)、PD-熵值和PD-峰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T1-10th位数及T2-10th位数是Ki-67表达状态的独立预测因素,两者联合构建模型预测乳腺癌Ki-67表达状态的AUC为0.809,敏感度为64.8%,特异度为87.5%,准确度为72.8%。结论合成MRI定量参数有助于预测乳腺癌Ki-67的表达状态,为术前无创性评估乳腺癌的肿瘤增殖情况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

  • 标签: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定量 合成磁共振 细胞增殖指数
  • 简介:摘要概念是一种有效的知识可视化工具。为了提高对概念的认识、促进其更好地应用于医学教育,本文对概念的特点,其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等进行了梳理。概念作为一种教与学工具和策略,其在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学习评估等多个教学环节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领域和模式也日趋广泛和多样,其突出的优势在于可以促进学习者有意义的学习的和自主学习。

  • 标签: 概念图 医学教育 有意义学习 可视化工具 自主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卵圆孔未闭(PFO)的经胸超声心动声学造影(cTTE)及经食管超声心动(TEE)诊断数据进行分析,探讨cTTE和TEE检查的结果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8月至2019年6月疑诊PFO相关疾病、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超声诊断科行cTTE及TEE检查的患者1164例。分析TEE、cTTE及二者联合方法对PFO的检出率,cTTE对右向左分流起源以及分流量的诊断评估结果,TEE对PFO形态结构特点的诊断结果。结果1164例患者分为先兆偏头痛(MA)组314例、无先兆偏头痛(MO)组219例、隐源性脑梗死(CCI)和(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279例和其他病变组352例。cTTE和(或)TTE检出PFO 282例(282/1164,24.2%)。4组不同临床分组间PFO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4,P<0.001),其中MA患者PFO检出率最高(98/314,31.2%)。1164例患者中764例接受了cTTE检查,检出PFO170例(170/764,22.3%);816例患者接受了TEE检查,检出PFO 221例(221/816,27.1%)。412例患者接受了cTTE和TEE联合检查,检出PFO125例(125/412,30.3%)。接受cTTE检查的764例患者中,cTTE检出右向左分流者474例(474/764,62.0%)。其中170例PFO右向左分流患者中,分流量为大量者居多(101/170,59.4%);383例肺循环右向左分流患者中,分流量为少量者居多(185/383,48.3%);79例二者合并存在者,分流量为大量者居多(54/79,68.4%)。TEE检出的221例PFO患者中,均可记录PFO宽度,平均宽度为(1.61±0.92)mm,狭长形态PFO78例,平均长度为(10.53±3.52)mm。TEE检出分流132例,其中左向右分流122例,右向左分流1例,双向分流9例;检出房间隔膨胀瘤14例,左心房房间隔袋20例,瓣膜丝状物41例。结论MA、CCI和(或)TIA患者PFO检出率高于MO和其他疾病患者。TEE与cTTE联合应用可提高PFO检出率。cTTE对于右向左分流的检出以及右向左分流起源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PFO相关疾病患者中,PFO右向左分流多为大量,半数以上存在肺循环右向左分流,在检查中需注意鉴别。

  • 标签: 超声造影 超声心动描记术,经食管 卵圆孔,未闭
  • 简介:摘要《本草图经》草部、木部共有药568幅,占总药的60%,占植物药的76%。这些药可分为“原植物”“药材”“植物与药材”“植物及其生境”4个类型。“原植物”中又可细分为“有根部的完整植株”“有根的局部地上部分”“绘有地面线的植株”“无根植株”“折枝”5个类型。其中,“折枝”“有根部的完整植株”等药的取材与今采集植物标本的基本原则完全一致;“植物与药材”与“药材”这两种药类型反映出《本草图经》的编者是在依据药材市场调查或征集到的药材标本绘制的。这些药对物象刻画细致入微,不仅反映了药用植物和药材的特征,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本草图经》药与“经”内容相辅相成,将绘画艺术与自然科学相结合,是为早期植物科学画的雏形。

  • 标签: 《本草图经》 草部 木部 药图 本草考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圆锥角膜患者及其亲代的角膜地形特征及对应指标相关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于青岛眼科医院就诊的圆锥角膜患者父母48人(96只眼)为试验组,男性23人,女性25人,年龄(44.14±1.70)岁;纳入无圆锥角膜的屈光不正患者父母44人(88只眼)为对照组,男女各22人,年龄(42.81±4.03)岁;并进一步在两组中按性别进行分组。另将试验组子代26例(49只眼)圆锥角膜患者纳入研究,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18.83±2.74)岁。两组受试者及圆锥角膜患者均行视力及Pentacam角膜地形检查,并做Belin分析。收集基础指标包括:平坦曲率K1、陡峭曲率K2、最大曲率Kmax及散光,角膜最薄厚度(TP)及前/后表面高度(Ef/Eb);及Belin分析指标:角膜前/后表面高度偏差值(Df/Db)、厚度进展偏差值(Dp)、最薄点偏差值(Dt)、相关厚度偏差值(Da)、总偏差值(Do);最小/最大/平均厚度进展指数(PPImin、PPImax、PPIave),及Ambrósio平均/最大相关厚度指数(ARTave/ARTmax)。并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差异的统计意义;对比两组诊断指标异常值的比例,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对比各诊断指标对圆锥角膜亲代的鉴别价值。采用偏相关分析发现圆锥角膜患者与其亲代间参数的相关性,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通过亲代指标推测子代患病情况。结果试验组中筛查出1例(2.08%)阳性患者;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前表面参数K1、K2、Kmax、散光度数、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角膜厚度分别为522.00(493.00,542.75)、540.00(523.25,559.50)μm,角膜后表面高度分别为8.00(4.00,11.00)、5.00(3.00,8.00)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415,-3.307;P<0.05)。另外,两组除Df外,其余Belin分析指标如Do(Z=-4.551,P=0.000)、PPImax(Z=-3.959,P=0.000)、ARTave(Z=-4.792,P=0.000)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elin分析指标中试验组可疑指标比例为对照组的1.5倍,病理指标则近3.0倍。ARTave指标对圆锥角膜亲代人群的整体鉴别价值最大(ROC曲线下面积为0.705),而PPImax灵敏度最高(0.854),Eb特异度最高(0.837)。圆锥角膜患者与其亲代间多个角膜地形指标具有强相关性,二分类回归分析发现母亲Do、Eb 、TP指标及父亲Do、Kmax指标是影响子代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子代中表现出85.6% 的诊断率。结论圆锥角膜患者亲代的角膜地形检查结果中角膜前表面指标正常,但角膜厚度较薄、后表面高度增高;Belin分析指标除Df外均出现异常,可疑及病理指标占比升高;该人群角膜地形检查结果拥有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特征。相对传统指标,ARTave对该人群的亚临床圆锥角膜鉴别价值最高。圆锥角膜患者与其亲代之间的多个角膜地形指标强相关,母亲指标的Do、Eb、TP与父亲指标中Do、Kmax预测子代患病情况价值较高。(中华眼科杂志,2020,56:456-464)

  • 标签: 圆锥角膜 角膜地形图 眼前半段 角膜 成像 三维 角膜测厚
  • 简介:摘要地形测量技术在科技的带动下实现了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地形测量质量的因素,然后介绍了地形测量的方法与技术要求,最后给出了提高地形测量质量的方法的建议,通过对地形测量技术的研究为水利工程的高质量建设提供参考。

  • 标签: 水利工程 地形图 测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肌致密化不全是一种发育不全的心肌表型,病理特征是心室内异常增多的突出的肌小梁和深陷的小梁间隐窝。目前主要检查方法包括超声心动、心脏磁共振成像以及心脏CT,其中超声心动是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技术,但其各个标准并不统一,尚无金标准。现就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超声心动诊断技术的进展进行回顾和综述,以期对该病的诊断有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肿瘤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直方图的纹理参数对鉴别卵巢上皮肿瘤良性、交界性、恶性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经过术后病理证实为卵巢上皮肿瘤且术前在我院行常规MRI检查的患者病例71例,在Fire Voxel软件上导入ADC并手动勾画病灶整体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软件自动生成直方图纹理参数(熵、偏度、峰度、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来评估ADC各纹理参数在良性、交界性及恶性卵巢上皮肿瘤之间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评估各参数对鉴别良性、交界性及恶性卵巢上皮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在ADC纹理参数中,熵、偏度、峰度、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在卵巢上皮肿瘤良性、交界性及恶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3、<0.001、0.007、0.005、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UC值最大的是熵(AUC=0.75)。结论全肿瘤ADC纹理分析的应用可以提高对良性、交界性、恶性卵巢上皮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尤其是交界性与恶性的鉴别诊断,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并且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卵巢上皮肿瘤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扩散加权成像 纹理分析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Somnolyzer系统在多导睡眠(PSG)自动评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诊断实验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0月在中日友好医院睡眠诊疗中心行整夜PSG监测的患者138例。分别由2名睡眠技师进行人工判读(M1、M2),Somnolyzer分析系统自动判读(S)及同样2名睡眠技师分别对自动评分进行编辑修正,获得人机协作的判读分析(SM1、SM2)。应用同类相关系数(ICC)评价各判读评分方法的一致性。睡眠分期和呼吸事件的判读依据2007年美国睡眠医学学会标准。结果5种方法对睡眠结构和呼吸事件判读一致性良好,其中睡眠结构相关指标的平均ICC及95%CI分别为:N1% 0.973(0.965~0.979);N2% 0.898(0.869~0.923);N3% 0.951(0.937~0.963);R% 0.964(0.954~0.973);总睡眠时间0.991(0.988~0.993);睡眠潜伏期0.933(0.913~0.949);睡眠效率0.972(0.964~0.979);觉醒指数0.991(0.989~0.994)。呼吸事件各指标的平均ICC及95%CI分别为: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0.989(0.986~0.992);中枢性呼吸暂停指数0.994(0.992~0.995);混合型呼吸暂停指数0.998(0.997~0.998);低通气指数0.988(0.984~0.991);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0.992(0.990~0.994);氧减指数0.999(0.998~0.999);最大氧减持续时间0.913(0.888~0.934);呼吸努力相关微觉醒指数0.964(0.953~0.972)。结论Somnolyzer自动评分系统对睡眠结构参数和呼吸事件的判读结果与人工评分判读无显著差异,二者一致性良好。鉴于人工评分相关的负担,自动评分系统在PSG评分的具有补充应用价值。

  • 标签: 睡眠 多导睡眠图 睡眠结构参数 呼吸事件 Somnolyzer系统 自动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乳和配方奶两种喂养方案下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胃电的变化特点。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喂养方案分为母乳组和配方奶组,在出生时(第1天)、1周(第7天)、2周(第14天)、3周(第21天)分别进行餐前、餐后胃电监测,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电特点,并比较两组患儿胃电差异。结果共纳入7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乳组40例,配方奶组38例,两组患儿生后2周、3周餐后胃电平均幅值高于餐前,并且随着日龄增加平均幅值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餐后正常慢波百分比随着生后日龄增加而增加,母乳组生后1~3周餐后胃电正常慢波百分比高于配方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胃电主频均较低,且两组不同时间餐前、餐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餐后主频均会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P<0.05)。结论生后早期肠内喂养可能会增强极低出生体重儿胃主动收缩能力,故提倡生后尽早开奶;母乳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电成熟的作用优于配方奶,故提倡极低出生体重儿开奶尽量选择母乳。

  • 标签: 婴儿,极低出生体重 母乳喂养 胃电图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与制作门诊预检分诊的思维导,为门诊分诊护士培训提供参考。方法成立思维导小组,查阅文献,结合工作实际初步拟定门诊预检分诊所包含的内容,借助绘图软件制作门诊预检分诊思维导的初稿,经专家咨询和验证后定稿。结果门诊预检分诊思维导由头颈胸症状、腹部症状和其他症状3部分组成,头颈胸和腹部症状思维导均包括6个模块,其他症状思维导包括5个模块,每个模块包含不同的疾病症状与相应分诊科室。结论该思维导图内容全面,易于掌握,进一步规范了门诊预检分诊工作,可用于指导门诊分诊护士培训。

  • 标签: 门诊 预检分诊 思维导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全面概述耳蜗电的电生理及其历史,讨论其在人工耳蜗植入中新近的应用,并探讨在这个不断深入领域中所开展的研究。耳蜗电是一种记录内耳不同组分和外周蜗神经对声刺激反应产生电位的电生理技术。耳蜗电可解析为:① 耳蜗微音电位,② 听神经音电位,③ 总和电位,④ 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数十年来,随着技术上的不断改进,对记录电位的理解也在不断更新。耳蜗电历来主要应用于梅尼埃病的诊断评估。然而,近十年来耳蜗电的应用聚焦到人工耳蜗植入上。具有残余听力的患者在人工耳蜗植入后,联合电声刺激可以改善听力和言语。尽管术者在电极插入过程中尽量减轻组织损伤,但患者术后听力保存率各异。在植入耳蜗期间,当术者插入电极阵列时,实时耳蜗电可以检测耳蜗局部区域诱发的频率特异性耳蜗微音电位。在耳蜗外记录耳蜗电,记录电极可以放置于鼓岬、镫骨或鼓膜。耳蜗内耳蜗电图记录可以通过将记录电极插入耳蜗,或者使用人工耳蜗中的1个电极作为记录电极。术中耳蜗电信号的丧失可能提示电极插入导致的耳蜗损伤,然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尚存在争议。在人工耳蜗电极植入时监测耳蜗损伤有望改善听力保留结果、改良手术技术以及改进电极设计。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