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吸收剂量校准是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特别是当前普遍开展的精准放疗,对吸收剂量测定的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水吸收剂量校准因子的吸收剂量测定规程,相对基于空气比释动能/照射量校准因子的吸收剂量测定规程,具有吸收剂量测定不确定度更小、无需量的转换计算、物理概念更简单、计算公式更简化等优势。本指南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对医用直线加速器高能射束基于水吸收剂量校准因子的吸收剂量测定方法及相关要求作出了规定,为国内医疗机构基于水吸收剂量校准因子测定外照射高能光子束和高能电子束的吸收剂量提供指导,为精确放疗的广泛开展提供支持。

  • 标签: 水吸收剂量校准因子 高能光子束 高能电子束 吸收剂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tellar光子源CT检查在痛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美国风湿病学会痛风的诊断指南,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在揭阳市人民医院诊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痛风患者40例为观察组,以同期在该院诊治的骨关节炎患者40例为对照组,患者均予以Stellar光子源CT及相应生化指标检测,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的尿酸、血肌酐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尿酸、血肌酐、尿素氮、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显著升高[对照组:尿酸为(310.45±61.40)μmol/L,血肌酐为(86.22±13.12)μmol/L,尿素氮为(6.82±1.75)mmol/L,总胆固醇为(4.75±0.56)mmol/L,甘油三酯为(1.98±0.85)mmol/L;观察组:尿酸为(519.38±97.91)μmol/L,血肌酐为(110.21±18.29)μmol/L,尿素氮为(12.21±3.29)mmol/L,总胆固醇为(6.49±1.22)mmol/L,甘油三酯为(3.45±1.89)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43、6.741、9.148、8.198、4.486,均P<0.05)。经Stellar光子源CT检查,对照组及观察组各有3例、36例检测到尿酸盐结晶(影像显示绿色),检出率分别为7.5%(3/40)、90.0%(36/40),两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93,P<0.05)。对照组均无明显骨质、肌腱、韧带破坏,少部分患者有尿酸盐沉积,总体积为(1.023±0.83)cm3,主要沉积于足、膝关节。而观察组中有30例患者伴有尿酸结晶和不同部位的骨质破坏,其中第一跖趾关节6例,胫骨、腓骨远端分别为7例、3例,距骨、跟骨近端分别为4例、6例,腕关节4例;20例患者伴有韧带或肌腱的破坏,其中三角韧带2例,跟腱及伸、屈肌腱分别为10例、53例。尿酸盐结晶总体积(32.22±5.83)cm3;手、肘、足、膝关节尿酸盐结晶体积分别为(8.00±4.92)cm3、(5.32±2.75)cm3、(36.00±15.54)cm3、(13.31±9.14)cm3。结论Stellar光子源CT诊断痛风的敏感性较高,且能对尿酸盐沉积部位和体积的准确定位、定量,对痛风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痛风 骨关节炎 尿酸 诊断
  • 简介:摘要能X线吸收测量仪已被广泛应用30多年,其相应的技术不断进展,现已证实了其临床应用的可靠性和可行性。能X线吸收测量仪除用于骨质疏松症的骨密度测量外,技术的改善还可使其进行椎体骨折、腹主动脉钙化、非典型股骨骨折、骨小梁指数评估、髋关节结构分析、有限元分析、体成分等方面的测量和评估。据此,本文就上述测量功能分别进行综述。

  • 标签: 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 简介:摘要通过试验找出大泡吸收吸收空气中氨的影响条件,分析温度、大泡吸收管封口、大泡吸收管不封口对空气中氨吸收的影响,为建立起最佳的样品储存条件提供参考。

  • 标签: 大泡吸收管 分光光度计 靛酚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吸收倒刺线在镜联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中的临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行镜联合治疗的胆囊息肉患者10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可吸收倒刺线缝合胆囊壁的65例为观察组,采用普通可吸收缝线缝合胆囊壁的38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胆囊缝合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胆漏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12、0.114)。观察组胆囊缝合时间[(5.58±1.14)min]、手术时间[(60.71±11.03)min]均短于对照组[(6.32±1.04)min、(68.24±9.61)min],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3、3.50,P=0.002、0.001)。观察组术后未发生胆漏,对照组发生胆漏4例(1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P=0.032)。结论可吸收倒刺线用于镜联合治疗胆囊息肉术中缝合胆囊壁安全可行,其可明显缩短腹腔镜下胆囊缝合时间和手术时间并降低胆漏发生率,临床优势明显。

  • 标签: 胆囊疾病 息肉 腹腔镜 胆道镜 缝线 缝合技术 手术时间 胆瘘
  • 简介:摘要牙根吸收是正畸治疗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其高发性已引起正畸医师的关注。膦酸盐一类骨吸收抑制剂,能调节体内钙代谢。近年来,有研究证实膦酸盐能有效缓解正畸导致的牙根吸收。本文就膦酸盐的生物学性状和应用,以及对牙根吸收和修复相关细胞的影响进行综述。

  • 标签: 双膦酸盐 牙根吸收 牙根修复 口腔正畸
  • 简介:摘要肌肉减少症(简称肌少症)是以广泛的、渐进的骨骼肌质量和力量减少或丧失为特点,并可能导致机体残疾、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死亡的综合征。肌少症可导致罹患者行动障碍、跌倒及骨折风险增加,从而造成日常生活能力丧失和残疾等严重后果。能X线吸收法(DXA)具有经济、快速、可重复性强、辐射剂量小及能同时呈现肌肉、脂肪和骨量等优点,现已成为研究及临床应用中估测肌肉质量的首选方法。笔者就DXA肌肉质量测定在肌少症诊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吸收测定法,光子 肌肉减少症 肌肉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特发性髁突吸收伴前牙开患者行侧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术或颌手术后上气道的二维及三维变化。方法本研究属于回顾性研究,筛选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颌及关节外科的特发性髁突吸收伴前牙开患者,选择行侧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治疗病例8例(R组),行颌手术治疗病例9例(O组)。收集患者术前1个月(T1)及术后1年(T2)内的螺旋CT影像学资料,进行上气道总体积(total volume of airway,VT)、上气道矢状面最大面积(maximum sagittal area,MSA)、上气道横截面最大面积(maximum cross-sectional area,MACA)、上气道横截面最小面积(minimum cross-sectional area,MICA)、腭平面气道横截面面积(the area of the most posterior plane,PPA)、软腭平面气道横截面面积(the area of soft-palate plane,SPA)、舌根平面气道横截面面积(the area of the most posterior point of tongue base plane,PTA)、会厌根平面气道横截面面积(the area of the root of epiglottis plane,EA)、口咽部气道体积(oropharyngeal airway volume,VO)、舌咽部气道体积(glossopharyngeal airway volume,VG)、喉咽部气道体积(laryngeal airway volume,VL)测量,对测量结果统计分析(除R组术后VO、术后SPA、术前术后VO差值、术前术后MACA差值,O组术前PTA、术后EA应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外,其余项目均使用t检验),比较同组患者术前与术后上气道不同维度与不同分段的改变情况以及不同术式对上气道改变情况的差异。结果与术前相比,R组患者术后1年内VT、VO、VG、VL、MSA、MACA、MICA、PPA、PTA、EA均显著增加(P<0.05),O组患者术后VT、VO、VG、MSA、MACA、MICA、PPA、SPA均显著增加(P<0.05)。R组与O组治疗前后上气道改变量对比显示,R组VT增加的绝对值[(6 854.80±3 197.82)mm3]显著大于O组[(3 367.91±3 124.62)mm3](t=2.27,P=0.038);R组VL增加绝对值[(2 252.85±1 527.96)mm3]显著大于O组[(413.21±1 244.44)mm3](t=2.74,P=0.015)。结论侧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术或颌手术治疗特发性髁突吸收伴前牙开对患者术后上气道的面积与体积改变有一定积极意义。相较于颌手术,侧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术对患者气道中下部分的拓宽和改建更显著。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气道 全关节置换 正颌手术
  • 简介:摘要近年来,基于光子计数探测器(PCD)的能谱CT技术日渐成熟,并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中。PCD-CT较传统CT具有能量和物质识别优势,且能在保持图像质量的同时明显降低图像噪声和扫描剂量。因此,笔者重点对PCD-CT在人体各系统应用的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PCD-CT的临床发展提供参考,并对可能的应用情景进行阐述和探讨。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光子计数探测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牙根内吸收是由破牙本质细胞活动引起的根管内牙本质缺失的病理性过程。由于其发病具有隐匿性,发现时往往已形成较大病损。前期牙本质层受损是始发因素,持续的牙髓炎症刺激是促进因素。牙外伤、牙髓的慢性炎症、活髓切断术和牙再植术等多种因素均可诱导牙根内吸收的发生。本文针对牙根内吸收的病因和致病机制进行阐述,以期为牙根内吸收的早期阻断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牙根吸收 牙根内吸收 破牙本质细胞 前期牙本质 牙外伤 牙髓炎
  • 简介:摘要牙根吸收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的牙根吸收不仅会影响牙体牙周组织,甚至影响牙齿稳定性和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介绍了临床上常用的有关牙根吸收的诊断测量方法以及文献报道的不同测量方法的准确性研究。

  • 标签: 正畸 牙根吸收 诊断 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计划靶区(PTV)的前列腺癌质子调强放疗(IMPT)计划与光子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计划的剂量学特性,评估其计划质量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10例前列腺癌患者,分别用RayStation和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基于PTV设计IMPT和快速旋转容积调强(RapidArc)计划,前者采用两平行对穿野进行多野优化(MFO),分别用笔形束(PB)和蒙特卡罗(MC)进行最终的剂量计算,数据模型源于IBA Protues Plus(IBA Group,比利时)笔形束扫描(PBS)质子治疗系统;后者采用双全弧计划,数据模型源于美国瓦里安Clinac iX直线加速器。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和剂量分布等比较两种治疗技术靶区和危及器官受量。结果对于靶区而言,PB-IMPT和MC-IMPT计划的均匀性指数(HI)均要略优于RapidArc计划,但适形度指数(CI)均要略低于RapidArc计划;PB-IMRT计划的D1%要明显的优于MC-IMPT和RapidArc计划,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805、-2.803,P<0.05);PB-IMPT和MC-IMPT计划在直肠V30(Z=-2.191、-1.988,P<0.05)和Dmean(Z=-2.599、-2.497,P<0.05),膀胱V30(Z=-2.701、-2.701,P<0.05)、V40(Z=-2.395、-2.395,P<0.05)和Dmean(Z=-2.701、-2.701,P<0.05)的保护上要优于RapidArc计划,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前列腺癌PB-IMPT和MC-IMPT计划,除了靶区D1%(73.86±67.34)Gy(RBE)vs.(75.45±2.01)Gy(RBE)和HI(0.040±0.010 vs. 0.058±0.020)有较明显差别外,其余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的治疗技术均能满足临床治疗的要求,但IMPT计划相比RapidArc计划明显地降低了危及器官的受量,更好地保护了周围正常组织,提高了计划的质量,具有较为明显的剂量学优势。

  • 标签: 前列腺癌 质子调强放疗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快速旋转容积调强 笔形束扫描
  • 简介:摘要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各个领域重金属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测定样品时,一般是采用厂家标准配置的进样系统及预设方法进行测定。而在不同行业的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优化方法,如使用特殊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进样技术及设备联用技术等,才能解决常规原子吸收光谱法遇到的各种应用难题。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多种优化方法实例,大略分析其优化的目的、意义和原理,提供了方法相应的检出限、精密度、线性范围和回收率等参数,并对其应用范围及优缺点进行分析,供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使用者参考借鉴。

  • 标签: 原子吸收光谱法 优化方法 样品前处理技术 进样技术 设备联用技术
  • 简介:摘要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各个领域重金属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测定样品时,一般是采用厂家标准配置的进样系统及预设方法进行测定。而在不同行业的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优化方法,如使用特殊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进样技术及设备联用技术等,才能解决常规原子吸收光谱法遇到的各种应用难题。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多种优化方法实例,大略分析其优化的目的、意义和原理,提供了方法相应的检出限、精密度、线性范围和回收率等参数,并对其应用范围及优缺点进行分析,供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使用者参考借鉴。

  • 标签: 原子吸收光谱法 优化方法 样品前处理技术 进样技术 设备联用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脑胶质瘤光子调强放疗(IMRT)计划与质子调强放疗(IMPT)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4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离子医学中心接受IMRT治疗的15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治疗计划系统中分别为每例患者图像设计IMRT及IMPT计划,比较两种计划靶体积(PTV)、靶区适合度指数(CI)、靶区剂量均匀性指数(HI)、危及器官的最大剂量(Dmax)及平均剂量(Dmean)差异。结果IMRT计划组PTV1、PTV2的Dmax、Dmean、CI及HI与IMPT计划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IMRT计划组相比,IMPT计划组脑干Dmean[6.92 GyE(0.09 GyE,12.58 GyE)比24.41 GyE(2.59 GyE,34.18 GyE)]、左侧视神经Dmax[0.78 GyE(0.04 GyE,25.18 GyE)比20.42 GyE(6.38 GyE,37.17 GyE)]、左侧视神经Dmean[0.10 GyE(0.01 GyE,11.63 GyE)比9.74 GyE (2.99 GyE,20.87 GyE)]、右侧视神经Dmean[1.57 GyE(0.13 GyE,14.90 GyE)比14.08 GyE(2.66 GyE,23.67 GyE)]、左侧晶体Dmax[0 GyE(0 GyE,2.91 GyE)比4.84 GyE(1.42 GyE,5.48 GyE)]、左侧晶体Dmean [0 GyE(0 GyE,1.73 GyE)比3.84 GyE(1.25 GyE,4.30 GyE)]、右侧晶体Dmax[0.25 GyE(0.04 GyE,4.55 GyE)比4.28 GyE(1.58 GyE,5.84 GyE)]、右侧晶体Dmean[0.16 GyE(0.01 GyE,1.95 GyE)比3.73 GyE(1.04 GyE,4.86 GyE)]、垂体Dmax[6.97 GyE(0.18 GyE,39.70 GyE)比36.60 GyE(2.74 GyE,45.19 GyE)]、垂体Dmean[1.36 GyE(0.06 GyE,13.85 GyE)比24.74 GyE(2.42 GyE,32.80 GyE)]、海马Dmax[5.10 GyE(0.24 GyE,26.52 GyE)比35.83 GyE(5.03 GyE,46.11 GyE)]、海马Dmean[0.36 GyE(0.04 GyE,25.65 GyE)比18.79 GyE(2.37 GyE,28.10 GyE)]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MPT计划组与IMRT计划组脑干Dmax[51.98 GyE(0.66 GyE,53.43 GyE)比53.29 GyE(3.87 GyE,53.48 GyE)]、右侧视神经Dmax [9.60 GyE(0.01 GyE,43.32 GyE)比25.37 GyE(3.45 GyE,41.25 Gy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脑胶质瘤放疗中,IMRT与IMPT计划均能满足放疗临床剂量要求,IMPT计划能更好保护周围危及器官,减少海马、脑干、视神经、晶体、垂体的照射剂量。

  • 标签: 脑胶质瘤 质子调强放疗 光子调强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质子调强和光子容积旋转调强在胰腺癌大分割放射治疗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回顾性选取10例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别使用Eclipse和RayStation进行容积旋转调强治疗(VMAT)和质子调强治疗(IMPT)的计划设计。完成计划后的剂量文件统一导入MIM软件以提取评估参数。主要评估参数包括计划靶区(PTV)的Dmin、Dmean、Dmax、适形指数(CI)和新适形指数(nCI)、均匀指数(HI)、梯度指数(GI)、覆盖率(coverage)和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结果靶区方面两组的适形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MAT组取得了更高的PTV Dmin、Dmax、D98%、D2%、HI和覆盖率以及更优的剂量梯度GI和D2 cm(t/Z=-4.63~5.32,P<0.05),IMPT组则获得了更低的10%_PD(t=-7.47,P<0.05)。危及器官方面,两组的空回肠最大剂量Dmax、胃Dmax、十二指肠Dmax以及左肾的平均剂量D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PT组在空回肠的体积剂量D5 cm3、胃的D10 cm3、十二指肠的D5 cm3及D10 cm3、左肾的D2/3、右肾的Dmean及D2/3上均低于VMAT组(t/Z=-8.12~-2.60,P<0.05),但是IMPT组脊髓的Dmax和D0.35 cm3均高于VMAT组(t=7.30、6.77,P<0.05)。结论VMAT和IMPT都能实现满足临床要求的胰腺癌大分割放射治疗计划。二者在在毗邻胰腺靶区的胃肠道组织最大受量上的保护无差异,在胃肠道的体积受量保护上IMPT拥有更大优势,但对射束肿瘤靶区前缘的危及器官保护上可能弱于VMAT。

  • 标签: 胰腺癌 光子 质子 直线加速器 剂量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射波刀、螺旋断层治疗(Tomo)、Edge加速器、Trilogy加速器和伽马刀5种设备在胰腺癌立体定向放疗中剂量学上的优劣。方法回顾分析10例射波刀治疗的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别由5家单位5种设备按照统一计划设计要求进行计划设计。完成后的计划统一导入MIM软件平台提取评估参数。主要参数包括计划靶区的Dmin、Dmean、Dmax、适形指数(CI和nCI)、均匀指数(HI)、梯度指数(GI)、覆盖率和胃肠Dmax及体积剂量等。结果Trilogy获得最优CI和nCI (P<0.001);伽马刀HI最差(P<0.001);GI射波刀最优,伽马刀次之,Tomo和Edge相对最弱(P<0.001);Edge加速器和Trilogy加速器获得最大PTV Dmin值,射波刀和Tomo组获得较小PTV Dmin值(P<0.001);伽马刀组获得了最大的PTV Dmax、Dmean(P<0.001)。危及器官方面,射波刀组获得最低的空回肠Dmax及D5cm3(P<0.001)、胃Dmax(P=0.003)、十二指肠Dmax(P=0.001)、D5cm3(P<0.001)及D10cm3(P=0.005)、脊髓Dmax及D0.35cm3(P<0.001);伽马刀组空回肠Dmax最大;Edge加速器组十二指肠D5cm3最高(P<0.001);Tomo组脊髓Dmax及D0.35cm3最高(P<0.001)。结论5种放疗设备均能很好地完成满足临床要求的胰腺癌立体定向放疗计划。射波刀和伽马刀拥有更优的剂量跌落梯度,Trilogy加速器和Edge加速器拥有更优的靶区适形性,射波刀胃肠道剂量保护相对更优。

  • 标签: 射波刀 螺旋断层疗法 直线加速器 伽马刀 剂量分布 胰腺肿瘤/体部立体定向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2塑料闪烁体探测器在兆伏级光子束和电子束辐射中的性能。方法采用直线加速器提供的光子束和电子束能量对W2闪烁体进行数据采集。研究内容包括静电计读数稳定性、W2剂量和剂量率线性以及角度响应,同时研究W2校准系数给剂量测量带来的不确定度。结果静电计读数稳定性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在0.03~0.47之间;W2剂量的线性回归因子均为1.0;剂量率线性的最大偏差为0.61%;6和10 MV的切伦科夫校准因子(CLR)分别为0.741和0.746,6、9、12和15 MeV的CLR分别为0.750、0.753、0.757和0.757。照射能量为15 MeV时剂量不确定度最大,偏差为3.15%。结论经双通道信号测量修正得到的信号不随角度变化而变化,即使是在高能电子束流下也成立。证实切伦科夫校准因子线性良好,该探测器可应用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非共面射野剂量学测量。

  • 标签: W2塑料闪烁体 切伦科夫校准因子 角度响应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生物电阻抗法(BIA)与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7~17岁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的一致性。方法对1 431名儿童进行BIA和DXA检测。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和Bland-Altman分析评价方法间所测去脂体重和脂肪量的一致性。Bland-Altman分析在对数变换的数据中进行。结果男、女生中BIA与DXA所测去脂体重的ICC分别为0.986和0.974,脂肪量的ICC则分别为0.854和0.926。男生中BIA与DXA的去脂体重比值均值及一致性界限(LoA)分别为1.04和0.95~1.14,女生中则为1.02和0.90~1.15。男、女生中去脂体重的LoA范围均随年龄增长而变窄。男、女生中两种方法的脂肪量比值LoA范围均较宽,分别为0.40~1.27和0.48~1.48。此外,男、女生中均可看到各成分的比值LoA范围随BMI等级增高而变窄。结论BIA所测去脂体重与DXA的一致性良好,但BIA测量脂肪量的误差较大。肥胖儿童的BIA与DXA一致性优于消瘦和正常体重儿童。

  • 标签: 生物电阻抗法 双能X线吸收法 去脂体重 脂肪量 一致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