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起病于发育早期、不同程度地影响儿童发展的复杂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早期规范诊断是个体化干预和康复的重要基础。本共识阐述了ASD病史采集、临床访谈、评估工具、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共患病诊断以及病因学检查等,重点为6岁以下低龄儿童ASD的诊断提供指导及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哮喘预测指数(API)在基层医院低龄喘息儿童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启东市人民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诊治的反复喘息儿童137例,进行API评估,API阳性46例(治疗组)患儿按照儿童哮喘进行规范化治疗,API阳性43例(观察组)和API阴性48例(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间断抗炎、平喘治疗);给予所有患儿喘息健康教育与管理,随访观察喘息控制情况。结果治疗组有1例患儿退出治疗,治疗组、观察组、对照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6.7%(39/45)、9.3%(4/43)、43.8%(21/48),治疗组、对照组完全缓解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39、14.78,均P<0.05)。结论API可有效帮助基层医院儿科医生管理低龄喘息儿童,提高完全缓解率。

  • 标签: 哮喘 哮喘预测指数 医院,县 疾病管理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OME)宽频声导抗(wideband tympanometry,WBT)声能吸收率(energy absorbance,EA)特点,探讨其在低龄儿童OM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诊断为OME且有完整WBT测试结果的95例(190耳)低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2例(104耳),女43例(86耳),年龄1~72月龄。另选取61名(121耳)行WBT测试且听力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1名(81耳),女20名(40耳),年龄1~72月龄。两组儿童均按照月龄分为1~6月龄、7~36月龄和37~72月龄三个年龄段。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不同月龄OME患儿和对照组儿童在WBT峰压下的EA参数特点,运用接受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WBT对OME的诊断价值。结果OME患儿500~2 000 Hz的EA在不同月龄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1~6月龄组OME患儿峰压下EA在4 000 Hz以下频率明显下降(P<0.05),7~36月龄组OME患儿峰压下EA在545~1 600 Hz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7~72月龄组OME患儿峰压下EA在545 Hz以上频率明显下降(P<0.05)。OME组总体特征:ROC曲线显示EA在1 000 Hz处诊断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90,其次为1 500 Hz以及500~2 000 Hz(AUC分别为0.883和0.881)。运用约登指数(Youden index)计算出截断值为0.56的1 000 Hz处EA具有最佳的OME诊断敏感性(90.8%),高于传统单频声导抗诊断OME的敏感性(85.8%)。组合使用WBT的EA、峰压值以及226 Hz声导抗声顺值作为预测因子,可以获得最大的AUC(0.932)。结论OME患儿WBT的EA与听力正常儿童相比显著降低。与传统单频声导抗相比,WBT对低龄儿童OME的预测更为准确,且与226 Hz声导抗联合应用时,预测准确率更高。

  • 标签: 中耳炎, 伴渗出液 声阻抗试验 宽频声导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身麻醉下接受龋齿治疗的重度低龄儿童龋(severe early childhood caries,S-ECC)患儿行前瞻性随访研究,分析其治疗前后患龋特点,并探究治疗后再次患龋的风险因素。方法纳入83例2~4岁、于2012年12月至2014年8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接受全身麻醉下龋齿治疗的S-ECC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7、13个月采集其口腔检查、临床诊疗内容和调查问卷信息。统计分析治疗前龋坏程度、临床诊疗内容、患儿及家长基本情况和口腔保健习惯等在治疗后无龋和再次患龋儿童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统计分析治疗后再次患龋特点及龋坏类型(分为再发龋和继发龋,前者指对原发龋病灶进行修复后在同一牙齿其他部位发生的龋,后者指在已有修复体边缘或底部发生的龋)。结果在完成7~13个月随访的70例患儿中,29例(41%)在13个月观察期内保持无龋,41例(59%)在13个月观察期内出现个别牙再次龋坏。全身麻醉下龋齿治疗后除下颌乳切牙外其他牙位均有不同程度的再次患龋,其中上颌乳切牙以继发龋为主(再发龋和继发龋牙数分别为1和12),上下颌乳尖牙及第一乳磨牙再发龋和继发龋牙数均较高(上下颌乳尖牙再发龋和继发龋牙数分别为12和6,上下颌第一乳磨牙再发龋和继发龋牙数分别为16和12),上下颌第二乳磨牙以再发龋为主(再发龋和继发龋牙数分别为19和5)。治疗后再次患龋牙面数从高到低依次为乳磨牙邻面(37)、乳磨牙面(28)、乳尖牙邻面(13)、乳磨牙颊舌面(12)、乳前牙唇舌面(10)、乳尖牙唇舌面(8)和乳前牙邻面(5)。治疗前龋坏程度、临床诊疗内容和患儿及家长基本情况在治疗后保持无龋和再次患龋的两组儿童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和口腔保健习惯方面,治疗后7和13个月随访时患龋组甜食摄入频率均显著高于无龋组(P<0.05)。结论2~4岁S-ECC患儿全身麻醉下治疗后有较高的再患龋风险,定期复查维护十分必要;复查中应着重预防和治疗乳磨牙新发和继发龋坏,以及乳前牙继发龋坏;较高的甜食摄入频率是治疗后再次患龋的重要风险因素。

  • 标签: 龋齿 重度低龄儿童龋 麻醉,全身 患龋风险 前瞻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儿童言语感知和空间听觉能力发育规律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31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儿童,男16例、女15例,年龄(2.3±1.2)岁(x¯±s,下同),分别在术前、开机6个月以及开机12个月,应用普通话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 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IT-MAIS)/普通话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MAIS)和普通话早期言语感知测试(Mandarin Early Speech Perception test,MESP)评估听觉能力和言语感知能力发展,应用言语空间听觉质量量表父母版问卷(Speech,Spatial,and Other Qualities of Hearing Scale for Parents,SSQ-P)评估空间听觉能力的发展。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开机时间延长,31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IT-MAIS/MAIS、MESP得分率持续提高,术前、开机6个月及开机12个月三个时间节点的得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SSQ-P(Speech)和SSQ-P(Spatial)得分:术前分别为(0.9±0.2)、(0.8±0.3)分,开机6个月为(4.6±0.2)、(2.6±0.3)分,开机12个月为(6.2±0.2)、(6.3±0.3)分,两项得分在术前、开机6个月、开机12个月三个时间节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SSQ-P(Spatial)从术前至开机12个月的增长率为675.3%、开机6个月至12个月期间的增长率为140.6%,明显高于IT-MAIS/MAIS、LV-MESP及SSQ-P(Speech)的增长率。CI开机后12个月,SSQ-P(Speech)得分与SSQ-P(Spatial)得分呈中度相关(r=0.465,P=0.008)。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儿童随开机时间延长,其听能、言语感知能力、空间听觉能力均呈现持续性显著进步。开机12个月时空间听觉能力增长率大于言语感知能力,且空间听觉能力在人工耳蜗开机6个月后仍呈现快速发育特点。

  • 标签: 耳蜗植入术 言语知觉 空间听觉 儿童,学龄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单中心低龄婴儿双供肾移植给成人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7月至2017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实施的所有儿童双供肾移植给成人受者共22例临床资料和随访数据。22例供者年龄(2.9 ±1.7)个月,体重(4.9±1.4)kg,其中15例小于3月龄。受者多为低体重女性成人,体重(46.3±5.6)kg。总结早期移植失败及随访期间移植肾失功或受者死亡原因。根据是否发生单侧移植肾血栓,移植肾功能恢复者又进一步分为双肾存活组和单肾存活组,比较移植肾中-长期功能。结果4例受者在术后早期出现移植失败,包括双肾血栓2例、移植肾破裂切除1例和受者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18例受者移植肾功能恢复出院,随访期间因移植肾新生肿瘤切除双肾1例、因复杂全身原因死亡1例、因间质性肺炎死亡1例,余15例受者双肾均存活者10例(中位随访59个月),单肾存活者5例(中位随访48个月)。移植1年时双肾存活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为(95±27)ml/(min·1.73 m2),显著高于单肾存活组(61±24)ml/(min·1.73 m2)(P<0.05),但3年时分别为(95±21)ml/(min·1.73 m2)和(69±31)ml/(min·1.73 m2),差异缩小,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12)。结论低龄婴儿双供肾移植虽然可以扩大供肾来源,但发生早期移植失败和单肾栓塞的风险较高。在单肾存活的情况下,受者仍具有相对满意的中-长期移植效果。

  • 标签: 肾移植 儿童供肾 存活率
  • 简介:摘要家庭干预是在专业人员的科学指导下、家长介导的以自然环境为基础、融入日常互动的干预模式,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于发育障碍和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康复的重要方法。本共识阐述了ASD低龄患儿家庭干预前的准备原则,介绍了家庭训练中环境安排、活动选择、训练内容及实施方法等,重点为6岁以下低龄ASD患儿的家庭干预提供指导及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少数民族地区低龄孕产妇孕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初步了解影响低龄孕产妇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年龄<20岁的697例单胎孕产妇,作为低龄组;按1∶4比例选取同期住院分娩、年龄20~25岁的2 592例单胎孕产妇,作为适龄组。比较2组孕产妇的一般特征、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妊娠结局。采用χ2检验、t检验、非参数检验及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低龄组分娩前体重指数低于适龄组[(24.7±3.4)与(25.1±3.1)kg/m2,t=-2.062,P=0.039],低龄及适龄组中侗族占比分别为48.06%(335/697)和52.04%(1 349/2 592)。低龄组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比例高于适龄组[95.41%(665/697)与90.27%(2 340/2 592),χ2=45.086,P<0.001]。(2)低龄组妊娠合并贫血[24.25%(169/697)与15.20%(394/2 592)]、早产[7.17%(50/697)与4.55%(118/2 592)]、胎膜早破[13.34%(93/697)与9.10%(237/2 592)]、羊水过少[9.76%(68/697)与7.02%(182/2 592)]发生率均高于适龄组(χ2值分别为31.683、7.786、10.731及5.848,P值均<0.05)。(3)低龄组剖宫产率[27.26%(190/697)与38.04%(986/2 592),χ2=27.791,P<0.001]及新生儿出生体重[(3 047.3±453.5)与(3 131.0±472.4)g,t=-4.188,P<0.001]均低于适龄组,但会阴侧切率[40.17%(280/697)与8.72%(226/2 592)]及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比例[10.76%(75/697)与3.82%(99/2 592)]均高于适龄组(χ2值分别为417.439及52.816,P值均<0.001)。(4)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低龄孕产妇剖宫产(aOR=0.62,95%CI:0.51~0.75)的风险降低,但会阴侧切(aOR=6.20,95%CI:4.99~7.71)及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aOR=2.68,95%CI:1.92~3.75)的风险增加。结论本研究地区孕产妇少数民族居多,其中侗族占比高,且孕产妇文化水平偏低。低龄妊娠的孕产妇发生贫血、早产、胎膜早破等风险较高。因此要加强低龄孕妇围产期保健管理,减少不良围产结局的发生。

  • 标签: 青少年期妊娠 妊娠结局 少数民族
  • 简介:摘要目的对SCN2A基因突变钠离子通道相关癫痫低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报道,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应用拉考沙胺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例于2021年7、10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癫痫患儿,总结其症状体征和血液、脑脊液、影像学、电生理检查结果及其诊疗过程等临床资料及患儿的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分析应用拉考沙胺治疗低龄婴儿SCN2A基因突变钠离子通道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同时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2例患儿均为女性,均于出生后3个月内起病,因频繁抽搐并发育落后入院。血液生化及脑脊液检查、血尿代谢筛查无异常,头颅影像学检查无结构异常。病例1基因检测结果显示SCN2A基因(chr2:166152333-166246334)杂合缺失,SCN1A基因(chr2:166847754-16693013)杂合缺失,缺失大小约为5.72 Mb。4 h动态脑电图检测到局灶性电/临床发作35次(持续状态?),予咪达唑仑及左乙拉西坦治疗后,发作不能控制,加用拉考沙胺后发作完全控制。例2基因检测结果提示SCN2A基因存在新发错义突变(c.1285G>A,p.Glu429Lys),患儿每日发作数十次,脑电图监测到3次左侧颞区起源局灶性发作,先后予苯巴比妥、丙戊酸、奥卡西平、左乙拉西坦治疗,发作不能控制,加用拉考沙胺后第3天起未再发作。2例患儿门诊随诊半年余无发作,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钠离子通道相关癫痫脑病发病年龄早,发作频繁,可同时伴有精神运动发育落后。慢钠通道阻断剂拉考沙胺对SCN2A基因突变或同时合并SCN1A基因突变的钠离子通道相关癫痫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 标签: 婴儿 癫痫 钠通道 钠通道阻滞剂 拉考沙胺
  • 作者: 张愉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07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年第2期
  • 机构:自贡市妇幼保健院,四川自贡643000
  • 简介:每个父母都非常关注儿童的健康。父母必须对子女的身心和心理健康有充分的认识,才能保证子女的健康。那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又该怎样进行呢?父母应该学习什么急救知识?儿童们的健康需要注意什么?

  • 标签: 世界儿童日;儿童健康
  • 作者: 王钊平 倪晓琳 高丹妮 孙亮 朱小泉 焦娟 周起 杨泽 原慧萍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北京大学医学部第五临床医学院,北京 100730 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检验科,北京 10070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龄和高龄老年人体格相关指标与血压和空腹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基于广西自然人群队列中筛选出1 516名(65~110岁)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分别检测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高比(WHtR)、空腹血糖(FPG)和血压,并对其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超重老年人和超重低龄老年人组与BMI正常的老年人和低龄老年人组相比,其患高血压合并空腹血糖受损的风险均增加(OR=2.66,95%CI:1.90~3.72;OR=3.03,95%CI:2.11~4.34),一般肥胖老年人和一般肥胖低龄老年人组患高血压(OR=5.25,95%CI:2.07~13.28;OR=4.75,95%CI:1.84~12.21)、空腹血糖受损(OR=2.95,95%CI:1.00~8.69;OR=3.06,95%CI:1.04~9.02)以及患高血压合并空腹血糖受损(OR=7.94,95%CI:3.04~20.72;OR=8.68,95%CI:3.28~22.94)的风险均增加,过轻的低龄老年人组患高血压的风险降低(OR=0.27,95%CI:0.09~0.80);中心性肥胖组(WC)老年人与非中心性肥胖组老年人相比,其患高血压(OR=1.39,95%CI:1.04~1.84)、高血压合并空腹血糖受损(OR=2.39,95%CI:1.75~3.27)的风险增加,中心性肥胖低龄老年人组患高血压(OR=1.46,95%CI:1.07~2.00)、空腹血糖受损(OR=1.62,95%CI:1.14~2.28)以及患高血压合并空腹血糖受损(OR=3.03,95%CI:2.13~4.32)的风险均增加;中心性肥胖组(WHtR)老年人与低龄老年人组患高血压(OR=1.35,95%CI:1.03~1.76;OR=1.55,95%CI:1.13~2.14)、空腹血糖受损(OR=1.42,95%CI:1.04~1.94;OR=1.62,95%CI:1.13~2.31)以及患高血压合并空腹血糖受损(OR=2.20,95%CI:1.60~3.02;OR=3.22,95%CI:2.14~4.84)的风险均增加。高龄老年人组中,BMI与舒张压相关;且WHtR与空腹血糖水平具有相关性。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老年人群的血压和空腹血糖水平随体格相关指标(BMI、WC、WHtR)的升高而升高,一般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老年患者患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损以及高血压合并空腹血糖受损的风险明显增加,其中低龄老年患者的患病风险更高。

  • 标签: 中心性肥胖 空腹血糖受损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气管插管麻醉与喉罩麻醉对低龄手术患儿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杭州市儿童医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行全身麻醉手术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气管插管组和喉罩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儿术后24 h呼吸道感染症状(鼻塞、咳嗽、痰鸣音、啰音、排痰)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同时对两组感染病原菌以及围手术期、预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气管插管组患儿鼻塞[56.0%(28/50)]、咳嗽[42.0%(21/50)]、痰鸣音[14.0%(7/50)]、啰音[38.0%(19/50)]、排痰[16.0%(8/50)]等发生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38.00(19/50)]均显著高于喉罩组患儿[28.0%(14/50)、14.0%(28/50)、4.0%(8/50)、24.0%(12/50)、4.0%(2/50)、6.0%(3/50)](χ2=12.18、21.47,均P < 0.001);两组患儿共检出病原菌34株,其中喉罩组4株,气管插管组30株;革兰阳性菌7株(20.6%),革兰阴性菌23株(67.6%),真菌4株(11.8%);两组患儿病原菌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P=0.310);喉罩组患儿苏醒时间[(10.3±3.1)min]及拔管时间[(13.5±2.4)min]均显著短于气管插管组患儿[(16.1±5.1)min、(19.5±4.1)min](t=3.17、7.19,均P < 0.05);两组患儿延长住院及非计划再入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喉罩麻醉较气管插管麻醉操作简单,能够显著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安全性更高,是低龄患儿全身麻醉气道支持方式的首选。本研究具备显著创新性和科学性。

  • 标签: 麻醉,全身 麻醉,气管内 插管法,气管内 呼吸道感染 围手术期 细菌 真菌 儿童
  • 简介:摘要一名2岁男孩排便费力且排便困难,这让他的父母很担心。他们用了2个星期的聚乙二醇治疗,但是因为苦恼用药会弄脏裤子,就很快停药了。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全球范围内烧伤发病率、烧伤严重程度、患者住院时间和病死率呈降低趋势。但是儿童烧伤发病率降低趋势却不明显,有的地区甚至有所升高。烧伤是导致儿童意外伤害的第2位致伤因素。全球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烧伤占比最高,其中尤以1~3岁为高发年龄,占比高达70%。我国尚无全国性儿童烧伤数据库,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4 000万中小学生遭受各种伤害,而儿童烧伤占儿童意外伤害的比例高达21%。烧伤及后期多次整形康复治疗给儿童、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心理与经济负担。因儿童独特的生理特点,创面愈合能力强,愈合后常有增生性瘢痕形成,同时还要兼顾对其发育的影响,这就决定了儿童烧伤治疗的复杂性。严重的儿童烧伤患者依然面临生存瓶颈:重度烧伤儿童中,年龄越小,生存率越低;儿童烧伤休克发生率高,烧伤面积>10%总体表面积即有发生休克的可能性。有研究表明,在低龄阶段反复多次及长时程的手术对儿童大脑发育不利,因此,对于儿童烧伤的创面处理应把握好手术指征。浅Ⅱ度烧伤、预计愈合时间在4周以内的深Ⅱ度烧伤创面,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对于深Ⅱ度和部分Ⅲ度烧伤创面,如创面范围小、位于非功能部位或患者年龄过小、家属无手术意愿,也可选择非手术治疗,外用含银离子药物是创面抗感染治疗的有效手段,创面敷料可选用甲壳胺膜、生物护创膜及辐照猪皮等,也可用水胶体或泡沫型敷料等新型敷料覆盖。广泛深度烧伤创面应积极行手术治疗,削除创面坏死组织,自体皮片移植修复。抗瘢痕治疗是儿童深度烧伤创面康复的重要环节,可采用药物、压力治疗(弹力套及支具)、光电治疗及其他治疗(放射治疗、按摩等)等手段综合治疗。经严格抗瘢痕治疗仍有功能不佳或者外观畸形的患者应行手术整复治疗。我国目前儿童烧伤预防尚缺乏系统的、国家层面的指导文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非常重视儿童烧伤的预防教育,采用各种形式进行科普教育。经常深入学校与学生们进行互动,宣传预防烧伤措施及烧伤急救处理知识。科室医师自导自演的小品——"'烧伤三宝’之婆媳大战"获得第五届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普大赛一等奖。科室医师通过报刊、电台、广播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科普宣传教育。发动社会力量,引入慈善基金会资助贫困烧伤儿童。同时,科室每年举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烧伤儿童夏令营,帮助烧伤的孩子们重返校园等。建立全国性的儿童烧伤数据库,发布年度儿童烧伤流行病学的研究和指导报告,为儿童烧伤预防和救治工作提供全面、客观、系统的流行病学依据是烧伤医务工作者下一步工作的核心。

  • 标签: 儿童 烧伤 伤口愈合 康复 数据库 预防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弱视儿童治疗前后对比敏感度(CS)改变及与正常儿童CS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的弱视患儿作为弱视组。根据弱视程度诊断标准将患儿弱视眼分为轻、中、重3组;对弱视组中的单眼弱视患儿再细分为弱视眼组和对侧眼组。选择同期就诊的视力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共纳入弱视组83例(137眼),对照组26例(52眼)。双眼弱视54例(108眼);单眼弱视共29例(29眼),即弱视眼组29眼,对侧眼组29眼。轻、中、重度弱视组分别为45、69、23眼。检查单眼弱视对侧眼组及轻、中、重各组治疗前、治疗后1年及正常对照组的CS。采用配对t检验、LSD-t检验、Spearman相关性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各空间频率上,各组治疗前CS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均P<0.05)。同一组内,治疗后CS均比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在空间频率18.0 cpd下,对侧眼组和轻度弱视组治疗后CS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空间频率下治疗后CS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空间频率6.0、12.0、18.0 cpd上,中度弱视组治疗后CS与正常组仍有差别(P<0.05),在空间频率3.0 cpd下,中度弱视组治疗后CS与正常组无差别。各空间频率下重度弱视组治疗后与正常组仍有差别(P<0.05)。弱视治疗前,在各空间频率下,弱视眼CS与弱视程度呈负相关(r=-0.52、-0.60、-0.55、-0.54,均P<0.001)。结论:不同严重程度的弱视患儿的CS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CS会有一定程度提升,其中轻度弱视眼比中、重度弱视眼更容易恢复。

  • 标签: 弱视 对比敏感度 正常对照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北京儿童医院住院儿童胸腔积液的病因。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住院的胸腔积液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因将患儿分为感染组(肺炎旁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膜炎及脓胸)及非感染组,同时按照年龄进一步分为≤3岁、>3~7岁和>7岁组,分类统计,回顾分析胸腔积液患儿的病因。结果1 165例胸腔积液患儿中,感染性胸腔积液746例(64.0%),其中肺炎旁胸腔积液697例(697/746例,93.4%)。肺炎旁胸腔积液中肺炎支原体感染457例(61.3%)。感染性胸腔积液多见于7岁以上儿童(339/479例,70.8%),非感染性胸腔积液主要见于3岁以下儿童(188/324例,58.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33,P<0.05)。非感染性胸腔积液419例(36.0%),其中多系统疾病239例(57.0%)、恶性胸腔积液97例(23.2%)。18例死亡患儿均为非感染性胸腔积液者。结论儿童胸腔积液的主要病因为感染,感染中最多见的为肺炎旁胸腔积液,主要病原为肺炎支原体。

  • 标签: 胸腔积液 病因 住院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参考肾移植有关质量控制指标,分析儿童器官捐献供者给儿童受者肾移植临床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2011年9月至2019年9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器官移植科接受儿童供肾的147例儿童肾移植临床资料,分别就供、受者一般情况、受者/移植物存活率和手术并发症等有关方面进行小结。147例移植受者中位年龄130个月(21~207个月),中位体重26.0 kg(8.5~71.5 kg)。120例供者中位年龄12个月(4d~180个月),中位体重9.3 kg(2.5~50.0 kg)。结果经过10 d~9年的随访,受者/移植物累积存活率分别为97.3%和88.8%,其中双肾整块移植受者和移植物累积存活率为95.7%和60.9%,单侧肾移植受者和移植物累积存活率为96.8%和94.2%。双肾整块移植的主要并发症是移植物血栓形成(47.8%)和输尿管并发症(17.4%),而单侧肾移植则以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18.6%)和急性排斥反应(10.5%)为主。双肾整块移植和单侧肾移植中导致移植物丢失的主要原因均为移植肾血栓形成。受者死亡4例,其中2例因供者来源感染死亡,1例因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肺炎合并肝炎导致死亡,1例因癫痫大发作呼吸心博骤停死亡。结论儿童供肾儿童肾移植总体疗效良好。做好供、受者匹配及手术方式最优化选择非常重要。预防术后血栓形成避免早期移植物丢失仍是儿童供肾儿童肾移植移植研究的重点。

  • 标签: 肾移植 儿童 血栓形成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何珊 左泽兰 许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0年第02期
  • 机构: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重庆 400016
  • 简介:摘要谵妄是一种急性、波动性的大脑机能障碍的状态,其特征是意识改变,注意力集中、维持或转移的能力降低,可导致认知或感知障碍,幻觉的出现以及睡眠-觉醒障碍,无法用预先存在、已发生或发展中的疾病更好地解释。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与多种因素有关。早期有效识别与评估是儿童谵妄防治的前提基础,儿童谵妄防治临床实践策略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儿童谵妄 危险因素 预防 治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