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1924年国民党"一大"所确立的党制体系其实是在苏共顾问鲍罗廷的影响之下建立起来的。通过借鉴苏共的模板,国民党从原来的松散状态被改造成组织严密的现代政党。国民党在总章中规定党员必须恪守党章、服从决议、严守秘密,并且设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监察委员会,作为党纪治理的机关.

  • 标签: 以党治国 松散状态 党治 现代政党 监察委员会 开除党籍
  • 简介:今年7月16日,国家版权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召开新闻通气会,正式启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18”专项行动.在“剑网2018”专项行动重点专项整治领域中,“坚决整治自媒体通过‘洗稿’方式抄袭剽窃、篡改删减原创作品的侵权行为”的工作布置引人关注,这是“洗稿”首次被执法机关提及,这也反映了解决“洗稿”问题的现实性和迫切性.

  • 标签: 洗稿 稿乱象
  • 简介:投资基金有两种类型:契约型与公司型。两种投资基金的治理结构所依据的法理不同,契约型基金是依据信托而构造的,公司型基金当然是依据公司法而构造的。但是,两种基金的治理结构仍有相似处,一般的基金治理结构都包含基金投资人、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究其实,公司型基金是基金主体化的类型。文章针对我国在大力发展基金业中出现的各种观点作了简单的剖析,力图从法学的角度澄清概念间、主体间的关系。

  • 标签: 基金 契约型基金 公司型基金 基金管理人 基金托管人
  • 简介:<正>"企业要有社会良知,担负沉重的提供就业机会、消灭歧视、避免污染等责任。"公司革命和伴随而来的管理革命要求公司培养"公司良知",这动摇了股东利润最大化原则,确立了利益相关者思想,从而推动了公司社会责任的立法和实践。一、公司社会责任之产生:公司革命与管理者革命

  • 标签: 股东利益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原则 公司兼并 少数股东 信义义务 公司事务
  • 简介:<正>合作社治理结构是合作社制度的重要方面,合作社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治理机制和治理结构中所蕴含的约束和激励措施。我国长期以来合作社事业的失败也在很大程度上由合作社治理结构的失败所导致。按照国际通行规则构建我国合作社治理结构对于发展壮大我国的合作社事业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试图对合作社治理结构的若干问题进行粗浅探讨。

  • 标签: 合作社法 章程规定 国际通行规则 社员大会 农业合作社 合作社内部
  • 简介:近来,在政府的严厉打击下,肆意泛滥的非法音像制品已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环境开始逐步出现转好迹象。但从总体来看,市场状况依然严峻,非法音像制品氆仍随处可见,打击盗版任重道远。当前,盗版音像市场又出现了一些新动态、新特征,值得关注。

  • 标签: 综合治理机制 反盗版 非法音像制品 市场环境 市场状况 音像市场
  • 简介:<正>一、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公司治理问题的提出与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鉴于早期公司的经营基本上在海外进行,加上交通的不便利,众多股东无法参与公司的经营活动,从而形成了股票所有权和管理公司的控制权相分离的局面,并确立了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人员的经营制度。到18世纪中叶,股份公司内部

  • 标签: 职工参与 职工监事 小股东权益 职工董事 债权人利益 社会责任理论
  • 简介:<正>一、商法理念的内涵界定(一)法理念的一般学说所谓理念,根据我国《辞海》的解释,是指"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普遍范型"。《现代汉语词典》关于"理念"一词的解释,其一为信念;其二为思想和观念。因此,理念是一种理性认识和思想观念,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果。在西方语境中,"理念"(idea)一词则包括思想、观念、观点、见解、想法、意见、计划等多重含义。西方最早

  • 标签: 思想观念 现代汉语词典 实现机制 商事立法 词则 商事通则
  • 简介:<正>在10年前,笔者在《比较商法导论》一书中,把商事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作为商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加以确认。这在当时尚属于理念性的探索。2005年修改《公司法》时,在第5条关于公司从事经营活动的基本原则中,已明确规定应"承担社会责任"。这样,企业的社会责任原则便得到立法的首肯。

  • 标签: 企业破产 理念性 社会本位 有道 股东权利 履行债务
  • 简介:<正>一、问题的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出现在20世纪中后期,该理论强调除企业投资人之外,其他社会主体对于企业的存在具有利害关系;为确保企业的繁荣与发展,投资人及其代理人即经营者必须与职工、债权人、消费者、客户、当地社区甚至全社会的老百姓密切合作。这样,企业就成为一个利益的连接点,企业在从事各种商业活动时,必须要考虑该活动对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影响和他们的利益。企业不能再是投资人获利最大化的工具,也不能始终以投资人利益为终极关怀,而应当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

  • 标签: 破产重整 立法理念 破产法 利害关系人 股东责任 企业投资
  • 简介:<正>一、问题的提出:确立与适用加重责任理念的必要性理论界对商主体所应承担的严格义务与责任所做学理概括主要有"严格责任理念"①、"严格责任主义"②、"责任的加重"③等称谓。应当说,严格责任理念的概念颇为形象,但由于不少学者都是从归责原则的角度使用这一概念,而商法对商行为实施主体的义务与责任从严规定的制度并不同于归责原则意义上的严格责任,因而笔者将其改称为"加重责任"理念。本文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需要适用商法中的加重责任理念的问题加以论证。二、加重责任理念在表见代理判断标准中的司法应用

  • 标签: 责任理念 立法构想 表见代理 商主体 义务与责任 商行为
  • 简介:<正>有学者把现代公司比作现代法治国家的缩影,笔者对此深感赞同,这是因为公司治理制度中分权制衡理念与法治国家中权力制约的理念同宗同源。但除此以外,两者的实现路径与过程也惊人相似,使笔者不得不惊叹这个比喻的贴切。西方近代民主革命与现代法治建设曾几经反复,至今仍在完善之中,我们作为东方大国在旧封建集权主义传统的阴霾下法治建设同样步履维艰,从法治国家的提出到法

  • 标签: 法治国家 分权制衡 公司治理制度 权力制约 东方大国 公司自治
  • 简介:<正>一、困惑之门:从无船承运人签订的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效力说起自1984年大连、上海等首批海事法院成立以来,我国专门化的海事审判走过了近三十年的历程。海事审判职能由海事法院行使,具有诉讼主体多元化、法律关系复杂化、国际化、专业化和适用法律多元化等特征。海事法院审理发生在海洋和通海水域的与船舶关系和运输关系相关的船舶碰撞等海事侵权案件和运输合同等海商合同纠纷案件。从其受案范围看,海事审判是商事审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殊(广义)的商事审判,在司法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几十年来,海事法院及其上诉审高院正确行使海事司法管辖权,积极开展海事审判工作,共审理各类一审海事、海商案件76000多件,诉讼标的金额近800亿元,受理的海事海商案件数量和类型在全球海事司法领域首届一指。随着经贸航运事业的迅速发展,海事海商纠纷不断增加,海事法

  • 标签: 海事法 海商 无船承运人 船舶碰撞 受案范围 标的金额
  • 简介:<正>关于商人的社会责任,从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多德和伯尔之争以来,无数学者的心血和智慧被投入到了该理论的研究中。国内外许多法学家试图通过不同的逻辑维度和标准去阐释商人社会责任的含义、性质及其实现路径,但却始终难以达到共同的认识起点和价值归宿。至今尚无人作出努力把这

  • 标签: 社会责任成本 价值归宿 内在化 社会责任观 慈善捐赠 伯尔
  • 简介:<正>引言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第5条首次明确使用了"社会责任"的概念,规定公司应当承担社会责任。我国法学界一般认为,公司法规定的公司社会责任是一项道德倡导性原则,该责任实为一项道德义务,并且在关于企业是否应当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含义方面均已达成基

  • 标签: 商事立法 职工董事 道德义务 职工监事 立法理念 成基
  • 简介:<正>长期以来,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主要价值在于强化交易安全、维护债权人利益。这种观点也成为我国公司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基本指导思想。我国《公司法》对股东出资形式的规定对此也有着明显体现。但,严苛的资本制度,并未很好地保护交易安全及债权人利益,反而,抑制了资本的自由逐利空间。在当今域外各国公司资本制度逐渐走向宽松、灵活的背景下,从公司的商事本质出发,认真审视和检讨我国现行的股东出资制度,进而做出有利的制度安排极为必要。一、商事理念下我国公司股东出资形式的检讨

  • 标签: 股东出资 公司资本制度 债权人利益 出资形式 出资义务 非货币财产
  • 简介:<正>在商事立法领域,我国继2005年通过了修改的《公司法》和《证券法》之后,于2006年又通过了《合伙企业法》和《破产法》。至此,在商事法领域,几乎一半以上的商事单行法已重新修订,相信巳时过境迁的票据、保险等法律制度,其修改已为时不远。我国

  • 标签: 商事主体 合伙企业法 《破产法》 单行法 商事通则 商事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