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正>一、银行金融绵延至今次贷危机、美债危机、欧债危机等一系列金融危机,对身处全球经济一体化中中国造成了深远影响。在此背景下,银行金融领域理论研究得以进一步推动,学者们围绕基本理念、金融监管、危机处置、民间金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较以往更为丰富。(一)基础理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学者们对金融价值理念进行了深入研究,金融公正、公平理念成为比较一致认识。有学者认为,从公正理念维度,重新审视现代金融价值取向与功能定位,推进中国金融法制现代化进程,须对西方现代性范式扬善抑恶,以求实现金融自由与社会秩序良性互动。①有学者认为,法律赋能理论正好为金融进化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和进路,即通过法律制度确认金融市场主体权利,并构建有效权利实现机制,促进市场主体"权利自觉",从而提升其参与金融市场活动并实现自身发展能力。从法律赋能到金融公平进路,不再像传统金融

  • 标签: 证券投资基金法 金融法律 信托法 商业银行法 民间金融 金融消费者
  • 简介:<正>一、票据立法理念转变票据作为一种代货币出现在商业交易中,票据制度是随着商业模式不断创新而不断地发展。在一定时期,票据制度是商品经济中必不可少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票据在经济上有诸多功能。而这些功能随着商业模式不断创新,产生了不同侧重点。(一)以汇兑、支付为中心票据制度中世纪法国,由于商人们定期汇集在一起进行贸易交易,为了可以避免在不甚安全途中转运现款,汇票作为某种可以支付手段出现了。公元167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颁布《陆上商事条例》或称《商事敕令》(OrdinancesurIeCommerce),其中第五、第六章,即为有关票据规则,这是近代各国票据立法开端,也是法国票据法体系基础,也是近代票据制度成文法化典范。法国大革命之后,1807年拿破仑主持编纂了《法国商法典》(Codedeommerce),其中第一编第八章即为票据内容(第110条至第189条)。但这里票据只包括汇票与本票两种。1865年,法国又制

  • 标签: 票据法 持票人 立法理念 票据债务 票据权利 商法典
  • 简介:<正>经过了几十年争论和市场经济长足发展,一个无可争辩事实是商法是一个独立法律部门,可以说,商法是在经济阻拦中站立起来,商法业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重要法律部门。但是,商法独立并非意味着商法与经济天各一方、老死不相往来,相反,商法正是在与经济纠缠中凸显了它思维本质特性。一、商法思维与经济思维——曾经纠缠商法是规定商人和商行为,一般指商事私法,但是私法中存在公法因素现象明显地体现在商法中。因此商法学必定涉及某些相关商事公法问题。①商法以商事关系作为调整对象,形成

  • 标签: 商法体系 经济法体系 商行为 商事关系 社会整体利益 商事法律
  • 简介:<正>证券实施十多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与国际经济一体化市场机制逐步对接,证券实施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证券执法环境与范围、犯罪识别与控制、交易机制与风险、监管定位与规范、对实体经济作用困境等都遇到了一些挑战。一些学者对证券法律环境、内容重构、风险识别、犯罪防止、机制完善、监管强化、经验借鉴等均作了有益探讨。一、证券相关立法修改与完善(一)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12年12月28日修订通过,自2013年6月1日起施行。

  • 标签: 金融法 消费者保护 金融消费者 内幕信息 经济体制改革 国际经济一体化
  • 简介:<正>我国《企业破产》修改5年来,广大破产研究者与实践者充分把握机会,达到引领债权人、债务人理性表达诉求,节约成本,促进矛盾在破产法律框架内及时解决理想效果,并随着破产业务国际化脚步,也出现了一些新理论与实务问题迫切需要做出新探索。一、破产一般理论问题研究有学者认为,破产是私法,其制度构建指向以债权人权益保护为核心功能体系,其功能实现需依赖市场机制完成。在我国破产未来发展中去行政化在所难免,与此同时大力加强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完善破产功能发挥所倚重市场机制,用市场调节机制替代政府权力直接干预

  • 标签: 破产法 债权人保护 破产重整 破产程序 破产撤销权 债务人财产
  • 简介:<正>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我国法学界对票据法相关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也出版了一些书籍,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综合相关研究成果,学界研究视野主要集中在票据性质、票据行为理论、票据交付效力等问题做出了相应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一、关于票据性质问题学者们围绕着我国票据方向性问题——票据是公法还是私法展开讨论。我国现行票据具有浓厚行政管理色彩,几近公法。然而,不管是国内学界还是国际公约抑或境外立法,票据权利均为财产权、私权,票据是私法。当今我国已经实现了由高度集权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步转型,脱胎于计划经济票据法理应回归其私法本性。~①因此,立足于票据是私法性质,对于票据立法宗旨、不必要监督管理条款、票据具体规则修改已刻不容缓。具体表现在:第一,完善立法宗旨。票据应在立法宗旨中体现维护私权利,促进和保障票据流通性。②第二,开放票据融资功能。受市场内在驱动力影响,我国票

  • 标签: 票据法律关系 票据行为 票据权利 票据无因性 负担行为 出票人
  • 简介:<正>2012年5月~2013年6月,我国法学界对于电子商务开展了一些研究,发布了一些论文,出版了一些书籍,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学界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知识产权审查义务标准、电子商务平台服务提供者商标间接侵权责任、电子商务中格式条款认定及其效力、电子商务商业方法专利等方面,并取得了一定发展。一,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知识产权审查义务标准讨论电子商务是指调整电子商务活动中所产生社会关系法律规范总称,是一个新兴综合法律领域。近年来,我国审理涉及电子商务知识产权案件逐年增多,主要类型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件。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知识产权侵权责任认定对各国法院都是一个难题,值得深入研究。

  • 标签: 知识产权侵权 商标间接侵权 电子商务法研究 格式条款 服务提供者 审查义务
  • 简介:<正>一、"软"在商事活动中适应力"软"概念与机制主要形成于公共治理领域,那么"软"在商事活动中是否具有运行可能性与必要性呢?下文对这个前提性问题予以阐明。(一)软倚靠利益导向机制与商事活动营利性相契合商事主体通过商事活动追求营利,这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重要动力之一,而商事规范正是认可并保障这种营利活动制度规则。前文已经论证,无论是硬还是软,其约束力根本来源是利益导向机制,而软因为缺乏国家强制力支持,显得更为依赖利益导向机制。在不同法域中,这种驱动当事人行为利益可以是精神或物质利益、经济或政治利益等各种形式,尤以经济利

  • 标签: 商事活动 当事人行为 商事立法 制度规则 前提性 法域
  • 简介:<正>一、保险2012年下半年至2013年上半年,保险法学界主要围绕保险本质、保险功能、保险基本原则、保险合同诸论、保险弃权制度和比较等主题等开展研究。此外,为正确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若干问题解释(二)》,成为保险法学及其审判实务研究热点。(一)保险总论有学者以法学分析为进路,对保险本质和功能进行了研究。①对于保险本质,在归纳保险本质不同学说,区分保险与合同、保险与行为、保险与法律关系三个范畴后,认为保险核心在于构造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乃至受益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采用法律关系说更为妥当。

  • 标签: 保险合同 法律关系 船舶碰撞 审判实务 救助报酬 海上货物运输
  • 简介:<正>《票据》第10条规定:"票据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具有真实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从"法意解释"角度来说,立法者之所以在《票据》第10条中将票据行为(票据签发、取得和转让)同票据关系基础关系挂钩,在于他们认为"鉴于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机制商在发育和完善中,人们信用观念尚未普遍确立,票据法律意识也比较淡薄。"①因此,立法者希望通过第10条对票据基础关系"真实性"强调和"诚实信用"原则规范,实现"保障票据流通安全性"功能。然而,自《票据》公布之目起,学界对第十条规定批判多于赞扬,特别是2010年10月9日,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票据修改研讨会上,专家学者

  • 标签: 票据法 票据权利 持票人 票据债务人 信用观念 中国民法典
  • 简介:在国家版权局最新公布《著作权修改建议稿》中,此前倍受争议“制作录音制品法定许可”条款被予以删除,但此举是否能够真的平衡各方利益关系仍值得商榷。从我国现实国情看,应当对“制作录音制品法定许可”采取批判性保留态度,在肯定其利益平衡价值基础上,立法者应通过制度完善尽量弥补该项制度所固有的缺陷。

  • 标签: 著作权 音乐作品 法定许可 录音制品
  • 简介:<正>一、问题之提出基本案情①:迟×于2001年5月11日从张×处购买黑B-51765号货车,但未办理过户手续。同年5月21日13时许,迟×雇用司机驾驶该车行驶至沈丹公路东陵区五三乡教场公路桥时与他人驾驶三台车辆发生碰撞事故,迟×车辆负交通事故全部责任;迟×购车前,车主张×已于2000年9月14日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市苏家屯支公司签订了机动车辆保险合同一份。现迟×要求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市分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市苏家屯支公司赔偿其车辆清障费690元及诉讼费用。在诉讼过程中,迟×增加诉讼请求,要求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市分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市苏家屯支公司赔偿车损险28,633元、第三者责任险39,000元。

  • 标签: 保险标的 保险合同 保险利益 第三者责任险 保险车辆 通知保险
  • 简介: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对广播体操案判决结果,引发了学者对体操、瑜伽、健美操等功能性肢体动作是否构成著作权所保护作品争论。从著作权所保护作品类型、著作权明确排除保护范畴以及思想与表达二分角度分析,体操、瑜伽、健美操等功能性肢体动作并不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作品,因此并不应受到著作权保护。

  • 标签: 功能性肢体动作 作品 独创性 “思想与表达”
  • 简介:<正>一、交易习惯意义交易习惯是指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在交易行为当地或者某一领域、某一行业通常采用并为交易双方订立合同时所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做法,或者当事人双方经常使用习惯做法。①早期商法主要由商习惯构成。中世纪时期,地中海沿岸一些城市商业贸易和海上运输业比较发达,在广泛商业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商业活动中一些习惯规则。这些习惯规则最初由商人组成商业团体根据商业活动习惯,通过订立自治规则形式表现出来,这些自治规则即是当时商习惯。这些商习惯仅适用于商人团体内部。商事习惯在中世纪时是调整商事关系基本规则,但是,由于社会变迁迅速,习惯形成不易,再加上随着后来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开展大规模商事立法活动,习惯作为一种源,已丧失其重要性,商事习惯逐步被商成文法所取代。客观地说,由于制定法本身具有不可克服局限性,再加上商事交易方式不断变化,导致商成文法不足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商事习惯仍然有补充适用余地。在交易上一些惯性,虽

  • 标签: 交易习惯 商法通则 商事交易 强制性规定 违反法律 中世纪时期
  • 简介:<正>一、"商法典无物"定律"商法典无物"作为商法典结构体系一般规律肇始于由中世纪商法发展而来近代商法。在1807年《法国商法典》首创商法法典化之后,1897年德国颁布《德国商法典》,前者采取商行为主义,而莪后者采取商人主义,1899年日本颁布《日本商法典》。其采取介于《法国商法典》与《德国商法典》折衷主义。在商法之中,区分为商事交易与商事组织法二大群组或规范集合。商行为是商事交易标的,而商人则是商事组织法载体。在商事交易之中,所涉及标的物为有价值,可用货币衡量所有物品,包括有体物和权利。而在商事组织法之中,所涉及物体现为资本或资产或资金(金钱)。在大陆法系国家,以实行民商分立为典型方式,因此,尽管商法典之中无物与物权之规定,但依照民法与商法系一般与特别之关系,在特别并无规定之时,仍可适用民法典中规定。因此,可以说,近代商法典基本范畴可概括为"商法典无物"之定律。而在民

  • 标签: 商法典 法上 商事交易 民商分立 有体物 大陆法系
  • 简介:作者在作品上“署名”内含两层观念:确认作者与作品精神联系;公示作者对作品所有权。对后一观念遗弃是署名权陷入困境根本原因。

  • 标签: 署名 署名权 著作人格权 作者 作品
  • 简介:<正>商法思维,说到底是商法理念和本质观点。而这种思维并不是凭空创造学术思想。首先,商法思维是从商事交易实践以及商事交易问题调解等商人共同体衡平经验和需求逐步总结而来,可以说,商法思维是反映商事活动实践一种理念,是一种实践性思维,并不单纯是一种思想成果。经过时间推移和商事活动复杂化,商人共同体逐步形成了一些规律性习惯或规章,并将此抽象为理念或理论。它具有非理性、非纯粹逻辑推理、实践导向性强特征。

  • 标签: 商事交易 商事活动 思想成果 实践导向 市场支配力 经过时间
  • 简介:鉴于网络时代特殊性,我国应适时引入版权补偿金制度。在性质上,我国应当把其定位成一种合理补偿请求权;在制度构建上,对征收对象、收费标准和分配标准三个变量设计将对利益平衡起到关键作用,立法者应当谨慎为之;目前,我国首先应建立健全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为引入版权补偿金制度做好基础性准备。

  • 标签: 版权 补偿金 利益平衡 私人复制
  • 简介:<正>一、我国司法实践中案例——民法思维特点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着手重建民事法制,采"民商合一"立法体制。但是,"民商合一"从法典编纂模式改为以民法取代商法。与民国时期"民商合一"一样,不再区分商人与普通人,将民法直接适用于全体。但有所不同是,原有商法中许多制度,不再将其纳入民法,而完全取消。由于许多特有的商法制度在我国难觅踪影,故而现实中只能通过解释民法而适用于商事活动。但当我们大踏步地开始"民法商法化"进程时,商法思维却因此难以冲出民法界限。例如,企业职员,如店员、柜台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甚至副经理等,是否有作为企业代理人法定代理权?从我国现有法律制度分析,并未见直接法律规定,但司法实践中,曾有过解决这些问题案例。大致有两种思路:

  • 标签: 民商合一 代办权 权利外观 立法体制 企业职员 商事活动
  • 简介:6月20日,上海银行间隔夜利率首次超过10%,报13.4440%,飙升578.40个基点;1周利率也首次突破10%,大涨近300个基点,达到11.0040%。这两个数字说明,中国银行业资金已经紧张到让人不寒而栗程度。

  • 标签: 实体 钱荒 中国银行业 银行间 利率 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