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897年,美国大法官O·W·Holmes在波士顿大学法学院发表了对美国20世纪法理学影响深远的著名演讲:《法律的道路》。一百年后,R·波斯纳法官在哈佛大学Holmes讲座上作了题为《道德和法律理论的难题》的演讲,波斯纳的演讲主要涉及霍姆斯提出的支配美国法理学的其中主题之一:法律和道德。众所周知,围绕这一主题,二战后,新分析法学派的哈特和新自然法学派的富勒展开过一场著名的争论。时隔几十年后,法律和道德这一西方法理学上永恒话题再次引人注目。不过,这次争辩是在当今美国法理学中经济分析法学(或新实用主义法学)代表人物波斯纳和权利与原則学派代表人物德沃金之间展开,限于篇

  • 标签: 法律 道德 波斯纳 道德相对论 道德主观论 德沃金
  • 简介:近年来,特别是在裁判员制度的推动下,量刑理论成为日本刑法学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为实现量刑科学化的目标,日本的量刑理论不仅需要基于犯罪论、刑罚论的立场构建量刑解释论的基础框架,还必须结合裁判员制度下的量刑实务,解决量刑事由的确定以及裁判员、被害人对于量刑的影响等现代课题.

  • 标签: 量刑 责任主义 量刑事由 裁判员裁判
  • 简介:法律与发展研究运动大致包含三种基本的理论取向:现代化理论倾向以社会进化论为基础,接受发展研究的现代化理论,认为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必须引进和移植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制度和观念,才有可能使其法律现代化,从而引导其社会的现代化;批判现代化理论认同发展研究的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反对现代化理论的基本主张,不赞成法律移植,要求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走独立自主的法律发展与社会发展之路;而多元主义理论倾向则反对从任何单一角度来看待法律与发展问题的做法,主张从多重视角和不同层面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提出既有实践操作意义又有理论价值的政策建议。

  • 标签: 发展研究 现代化理论 法律文化 理论倾向 法律制度 第三世界国家
  • 简介:<正>过失犯罪论作为刑法理论中的一大板块,应当在整个刑法学理论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受社会性质、人类认识水平以及刑法思潮等因素的影响,过失犯理论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只是到了近现代,随着社会生产、生活领域的高度复杂化、现代化,过失犯才作为一个突出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过失犯理论才得以发展

  • 标签: 过失犯罪 生活领域 认识水平 过失行为 社会生活 性问题
  • 简介:<正>一、"自然的权利"理论的提出随着环境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关注,环境法律规范越来越体系化,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发展观念、战略目标在世界各国不断推进,环境伦理不断被倡导和普及,环境主义者们所宣讲的"自然的权利"理论又开始在思想界和实践界产生重要的

  • 标签: 权利理论 社会契约 环境伦理 人类社会 古典自然法学派 法律规范
  • 简介:日本从战后废墟中快速重建,但其工业经济的发展却是以人们的生活环境为代价的,在一连串的公害事故后人们才觉醒到环境的重要,并将环境作为刑法上的重要法益。但是由于环境本身的特殊性,以保护个人利益为基础的传统刑法理论在处理环境犯罪方面明显不足,因此不得不提出相应的修正理论。例如客观归责上的疫学因果关系说,乃至于主观归责上的危惧感说。然而,在面临举证困难的同时,为了有效预防环境犯罪,提早保护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身体乃至于财产安全,日本最终在立法上采用了危险犯的立法模式。日本环境犯罪的刑法理论发展,对我国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 标签: 公害 环境犯罪 疫学因果 危惧感说 危险犯
  • 简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和全球公民社会的发展使商人习惯法的发展再次驶入快车道,有人认为已经进入崭新的商人习惯法阶段。饱受批评的商人习惯法的确定性因规范的编纂而增强,相应地,商人习惯法的理论研究也活跃起来。有学者提出商人习惯法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独立于国家法和国际法之外的法体系,并用"自创生"理论加以论证。但反对者甚至从商人习惯法的历史基础入手来解构这一论点,指出中世纪商人习惯法就不是自治法而独立于其他正式法运行和发展。支持商人习惯法的学者和反对者之间展开了激烈论战,这些论战加深了人们对商人习惯法体系的认识,也使这一法律部门进一步为跨国商业界所熟悉。

  • 标签: 商人习惯法 自创生理论 跨国民间法
  • 简介:刑事执行监督部门的工作成果与维护刑事执行公平、提高法律公信度密切相关,如果要提高执行监督部门的工作成果,就必须完善刑事执行监督理论,做好这项工作对促进国家法治体系的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正确认识与了解刑事执行监督理论,令其成为监督部门工作人员的理论指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刑事执行监督理论以及在实践中理论完善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执行监督理论

  • 标签: 刑事执行监督 监督权 实践 发展
  • 简介:仲裁协议是商务仲裁的基石,其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从当事人的角度看,要想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纠纷,必须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仲裁机构不受理案件;对法院而言,有效的仲裁协议排除了法院的管辖权,也就是说,如果当事人达成了仲裁协议。

  • 标签: 仲裁协议 法院 当事人 管辖权 仲裁机构 受理
  • 简介:传统的国家责任研究主要来自于侵权责任法的框架,以公权力违法行使带来损害,对损害进行有效填补作为中心。然而,20世纪以来,梳理两大法系的制度和判例,我们发现国家责任研究领域得到了极大扩展,新的问题意识不断涌现,以损害填补和受害人权利救济的国家责任研究在理论基础、责任构成、规范体系、程序设计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趋势,成为当代法学研究学术创新的一个理论富矿。

  • 标签: 国家责任 发展趋势 责任理论 损害填补 侵权责任法 20世纪
  • 简介:公司契约概念内涵模糊,忽视了国家在创设中的作用,否定了公司的主体地位。同时,其对公司法具体制度的解释力和对公司的立约、履约和后续修改表现出天生的孱弱。公司宪政理论的引入,对法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反思与批判,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契约理论者的目标有限,公司契约理论只是研究公司本质的一个视角,法学研究者需审慎对待。公司法应从多维度对公司本质理论进行阐述和解读,客观回应公司作为独立实体的法益。

  • 标签: 公司契约论 契约连锁 法经济学 宪政理论 公司利益
  • 简介:法律的规范性是法律理论中最为重要的法律概念之一,并且学者通常以“应当”作为规范性的核心含义。然而,如果进一步追问何谓“应当”,那么就会逐渐引出“可辩护性”的概念。哈特的法律理论之所以是重要的,就因为是他首先意识到可辩护性的重要意义。不过,可辩护性背后隐含着“道德善”的概念,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法律实证主义主张是错误的?并不必然,要想系统说明应当、可辩护性与道德善这三个概念,就必须借助对于“理性化框架”的整体说明,而法律实证主义在这其中就存在着诸种成立的可能性。

  • 标签: 规范性 哈特 应当 可辩护性 道德善
  • 简介: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没有正确的理论引导,就不会有好的检察工作实践。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离不开正确的检察理论指导。结合检察工作实践,加强理论研究,深入探讨检察工作中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做好检察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法律政策研究r作的重要责任。

  • 标签: 检察理论 科学发展 检察工作 动工 法律政策 实践
  • 简介:“法学理论前沿博士论坛”到今年已经是第四届了,张文显是这个“论坛”的创始人。它是由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主办、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及特邀专家共同主持、每届博士生轮流组织的一项制度化的重大学术活动。“论坛”的宗旨主要是为法学理论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们创造一个自由、开放、严谨的学术环境,

  • 标签: 专业 博士生导师 博士研究生 学术环境 前沿 大学
  • 简介:仲裁协议的契约性决定了其效力的相对性。随着合同相对性突破理论的提出,仲裁协议的范围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实践中主要有以下情形:代理、第三受益人和合同的担保、权利义务的全部或部分转让、约定上禁反言、揭开公司面纱等。这些实践中的运用,实际上是对仲裁协议相对性理论的突破。

  • 标签: 仲裁协议 非签约方 契约性 第三受益人 合同担保 仲裁机构
  • 简介:在国际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有关“国家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理论争论旷日持久,但终因各方观点不一而予以回避。学者对该问题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家主权与国家的对世义务、国家犯罪和刑事责任的合法性、集体犯罪和集体惩罚的合法性、实现国家犯罪刑事责任的可行性、国家作为抽象实体有无犯罪意图、国家责任的性质六个方面,分为支持与反对两种观点,彼此针锋相对。基于国际政治现实与国际法治追求的考虑,为了有效遏制最严重的国际犯罪,在国际司法实践和学术研究中出现以“政府犯罪”代替“国家犯罪”的新思路。

  • 标签: 国家犯罪及其刑事责任 国际社会 学术研究 理论争论 新思路
  • 简介:在当代医疗过错理论发展中,违反组织义务所带来的组织过错责任与诊疗过错责任共同构成了医疗过错责任的二元体系。诊疗过错涉及到诊疗行为中的过错,主要依据医疗科学知识来进行评价;而组织行为则是对诊疗行为的保障,该组织行为中的过错主要依据管理科学知识来进行分析。《侵权责任法》中规定了医疗损害的过错责任,但是我国《侵权责任法》第54条并没有对判决中出现的组织过错问题作出具体回应,制度上的漏洞导致了司法上的正义缺位。医疗机构中存在许多组织义务,如首要的组织义务、次要的组织义务、抽象的组织义务和具体的组织义务等等。基于医疗责任中绝大多数都是间接侵权责任,而对组织义务的违反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医疗机构的组织过错责任与诊疗活动中的医疗缺陷责任构成的二元责任对于科学构建医疗责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侵权法 组织过错 组织义务 医疗责任
  • 简介:开展检察理论研究既是推动检察工作深入发展的需要,也是应对检察实践面临的各种挑战的要求。近年来,检察理论研究成果不断丰厚,许多难点疑点问题都得到了理论上的充分论证。但在这一过程中,也产生了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研究相脱节、理论对实践指导性不够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检察理论研究中的一些原则性和方向性问题加以厘清,使理论研究更加符合检察工作发展的客观需要,更充分地发挥指引检察工作未来发展的作用。

  • 标签: 检察理论 科学发展 检察工作 检察实践 研究成果 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