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高校教育惩戒具有两面性,运用恰当可以起到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作用,运用不当则会侵害学生权利。当前,高校教育惩戒设定权存在越权设定、表述模糊等问题;惩戒实施权存在过度惩戒、违反法定程序等问题。要实现教育惩戒权与学生权利的平衡,首先应当从立法上完善教育惩戒设定权,将身份性惩戒等事项交由权力机关进行立法。此外,还应当在教育惩戒实施过程中引入比例原则、正当程序原则,将高校教育惩戒实施行为纳入法治化轨道,避免造成对学生权利的不当侵害。

  • 标签: 高校教育惩戒 法律保留 比例原则 正当程序
  • 简介:司法拍卖是执行程序中财产变现的最普遍方式。但无效司法拍卖认定一直是理论上争议颇多,实践中各行其是的问题。《网拍规定》第31条、《执行异议复议规定》第21条与《拍卖法》第65条对此语焉不详。这不仅带来了执行实务难题,也限制了强制拍卖制度立法宗旨的实现。通过检索司法判决发现,司法实务中无效司法拍卖认定标准不一、认定程序缺乏独立性,与可撤销拍卖存在混同。为统一立法体例、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及保障当事人程序选择权,应从维护司法拍卖的程序安定性角度出发,严格限定司法拍卖无效认定事由,从无效认定的启动方式、认定主体、时间期限和适用程序等方面完善无效认定程序。

  • 标签: 民事执行 效力 无效拍卖 认定程序
  • 简介:“互联网+”行动计划已经上升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旨在实现传统业态和网络新兴业态的融合发展和共赢发展。随着网络媒介的多元化发展,自媒体成为互联网的一支生力军,而微信又是这支生力军中的主力军。在微商改变着社会生活范式和消费模式的同时,微商欺诈行为也使得微商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为危害社会经济秩序的“危商”。厘清微商欺诈犯罪的现状,研判微商欺诈犯罪的侦查难点及法律难点,进而提出侦防对策,是规范微商行为、净化互联网商业环境的迫切需要。

  • 标签: 微信 微商 移动支付 欺诈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