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菲律宾“穆斯林问题”是殖民统治所造成的。独立后菲律宾政府“整合政策”失败的教训说明:发展中国家赢得独立之后,在处理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问题时,居于主导地位的民族必须在政治上鼓励少数民族积极参预国家政治生活,在经济上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生产,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使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抹煞少数民族传统,无视少数民族正当权利和要求的改策必将把国家引向纷争不断、内战不息的灾难之中。

  • 标签: 菲律宾 少数民族发展 穆斯林 民族问题 国家政治生活 殖民统治
  • 简介:与传统的“国家安全”观相比,“人的安全”观是非传统安全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人的安全受多维度影响。其中一个或几个维度出现问题,人的安全就受到威胁;威胁达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导致冲突。这些维度构成冲突诱因。冲突诱因呈现多元化。有的诱因与冲突相关度较低,有的诱因对诱发冲突具有乘数效应。就触发状态而言,冲突可能由单一因素诱发,亦可由多种因素叠加引发。如果治理失当,会导致冲突恶化。一个国家要有效地治理冲突,就应当对导致冲突的诱因及相关度有深刻理解,如此方可对症下药。人的安全概念、国家保护责任与新干预主义是相继形成的三个概念。应当说,尽管以人为中心的安全框架日益被全球关注,但应当采取何种治理形式,何种治理形式属于最优方案,在国际社会中并未达成共识。但是,根据《联合国宪章》的精神,保护人的安全的责任首先在于当事国政府。主权原则仍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解决人的安全问题必须遵守的根本准则。

  • 标签: 国家安全 人的安全 国家保护责任 新干预主义 全球治理
  • 简介:就世界体系思想而言,1500—1800年间的东南亚地区已被西方力量强行“嵌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外部领域,正处于朝贡体系和资本主义经济体两种世界体系相互竞争、利用与共存的复杂历史时期。本文试就上述历史背景下的东南亚地区国家关系及其影响下的华侨华人体系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

  • 标签: 1500—1800年 东南亚地区国家关系 华侨华人体系发展特征 世界体系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