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2 个结果
  • 简介:一、泰国毒品犯罪的现状1、毒品生产泰国是一个毒品生产国,其生产的毒品主要有:鸦片、大麻、安非他明及海洛因。2、国内的毒品运输通道泰国毒贩也从其他重要的毒品生产国走私毒品,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总是能通过不同的边境通道抵达目的地。3、非法使用毒品的程度根据泰国发展研究所的一项关于泰国瘾君子数目的调查,确认除了安非他明、大麻和海洛因外,消费量最大的是液体毒品。二、毒品交易情况和东南亚及欧洲国家间的国际性辛迪加组织海洛因和大麻是东南亚国家向欧洲供应得最多的毒品。来自金三角的部分海洛因经由泰国走私出来,而大麻则是经老挝、泰国和柬埔寨等国运出,在其未能确定目的国时,几乎途经了亚洲的各个国家。

  • 标签: 泰国 毒品犯罪 刑事犯罪 毒品生产 毒品交易
  • 简介:克林顿总统在1993年10月23日、11月13日和21日就美犯罪问题发表公开讲话称,“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危险的大国”,“犯罪和暴力的爆炸已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使许多人成天担惊受怕,往往在需要勇往直前的时候因恐惧而瘫痪”;“现在,美国人越发感觉到,他们在家里、在街头、甚至在学校里都不安全,成天生活在恐惧之中。每年有3万多人死于

  • 标签: 犯罪情况 犯罪问题 克林顿总统 克林顿政府 密歇根州 打击犯罪
  • 简介:<正>以部落和种姓为特色的犯罪活动是印度历史上长期遗留的问题之一。十九世纪初期,英国殖民政府对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犯罪部落“汰旗”进行了镇压,可是其他犯罪部落和种姓的活动仍有增无减。殖民政府无力单靠镇压对付难以计数的犯罪团伙,只好镇压和遏制双管齐下,于是“犯罪部落法”应运而生。该法给这些部落和种姓打上了屈辱的烙印,但却无功于从根本上制止其犯罪活动。独立后印度政府对殖民时期的“犯罪部落法”和犯罪部落进行

  • 标签: 犯罪团伙 部落法 种姓制 犯罪活动 印度政府 印度教
  • 简介:<正>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世界性的严重社会问题,为世界各国所关注。尽管与西方发达家国相比,东南亚各国青少年犯罪还未达到严重恶化的程度,但仍然为东南亚各国所担忧。那里同样存在着犯罪年龄相对提前,手段恶劣,团伙作案,再犯罪率高等趋势。因此,东南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法律对策 东南亚 团伙作案 社会问题 再犯罪
  • 简介:“编辑”、“专家”、“学者”三个概念的层次不同:“编辑”处于职业层面上,“专家”处于专业层面上,“学者”处于文化层面上。“编辑专家”与“编辑学者”的含义和目标不同:“编辑专家”追求知识和能力,“编辑学者”追求真理和智慧。

  • 标签: 编辑 专家 学者 编辑专家化 编辑学者化
  • 简介:今天,泰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体系密切地联系起来。在八十年代后半期,外国投资的迅速增长、制成品的出口和旅游业共同导致了泰国经济的日益国际。这种迅速的国际要求泰国必须对汇率、利率和贸易政策实行自由,以便保持由1985年9月的普拉扎协定(PlazaAccord)所造成的经济增长势头。

  • 标签: 经济自由化 经济增长势头 世界经济体系 国际化要求 金融机构 税制改革
  • 简介:在东盟的30年历程期间,世界经济活动明显地朝着地区和全球的方向发展。本文(1)论述这种世界性趋势及其对东盟的影响;(2)把东盟内部的贸易发展动态同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地区进行比较;(3)从亚太经济合作的角度论述东盟;(4)认为东盟作为一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在有效地促进贸易发展方面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 标签: 东盟 内部贸易 地区化 非成员国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贸易集团
  • 简介:欧元的启动已经并且还将继续改变欧洲银行业的竞争版图,全能银行占统治地位的金融局面也已受到空前的冲击。本文将就欧元对欧元区国家银行的战略影响、全能银行与专业金融机构的比较作一讨论,重点探讨两个问题:1.欧洲金融并购浪潮是否代表了金融业的长期发展趋势,

  • 标签: 欧元 战略调整 全能银行 金融机构
  • 简介:欧洲是美国的盟友,近期却表现出较强的“去美元”倾向:不仅支持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和调整,而且力推中欧货币合作和人民币国际。欧洲“去美元”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是欧美历史上货币竞争关系的延续,也受金融危机后美国对欧洲经济冲击的推动,更是国际经济和货币格局变化趋势的反映。随着欧元区体制机制的完善和一体程度的提升,未来欧洲的“去美元”倾向可能更为明显,欧美在中东石油货币、人民币国际等问题上存在冲突风险。但是,鉴于欧洲尚缺乏挑战美元全球地位的实力和意志、在周边安全问题上仍无法摆脱对美依赖、美也无意压垮欧元区等因素,未来美欧在货币问题上仍有望谨慎管理分歧、避免发生“货币战争”。

  • 标签: 去美元化 币权 欧元区 国际货币体系
  • 简介:其实,早在1986年,菲律宾军方就已经提出军事现代的计划,但到目前为止,这个计划,几乎还停留在纸上。1991年,美军在菲律宾政府的强烈要求下,被迫从菲律宾的军事基地撤退。随后,菲政府于1995年通过了国防现代法,全面启动菲军的现代进程。

  • 标签: 现代化进程 菲律宾 1986年 军事现代化 1991年 国防现代化
  • 简介:<正>印度的城市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目前,印度城市人口已达1.9亿,占总人口的23.7%。虽然城市在一定程度上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显著标志,但也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本文拟对印度城市的特点、原因、后果和政府采取的对策作一初步探讨,权当抛砖引玉一印度城市的主要特点根据莫尼斯·拉扎的研究,早在1586年,印度就有3200座镇和120座城市,但直到本世纪初,城镇的规模也没有多少扩大。因此我们考察印度城市的过程一般从本世纪初开始。

  • 标签: 人口城市化 城市人口 印度政府 城市地区 城市化水平 社会经济问题
  • 简介:一、引言进入21世纪后,信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为深刻,加快信息建设是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并运用所获取的信息有效地整合和运用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就成为企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全面认识工业、信息、城镇、市场、国际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同时指出“大力推进信息与工业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 标签: 信息化发展 全球信息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 经济社会发展 会计 信息化建设
  • 简介:<正>印度在现代问题研究中具有典型的意义。近两百年的殖民统治使印度深受西方影响,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在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领域打下了很深的烙印。西方的影响直至今天仍反映在诸多方面。同时,印度又是一个传统凝聚力极强的民族。文化教育的不平衡发展,宗教对社会生活无所不在的渗透,多语言多民族的排他性,种姓等级制度的顽固,都在表明传统主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由于印度的历史和文化的复杂性,要从根本上理

  • 标签: 现代化进程 印度教 传统主义 西化 印度社会 文化心理
  • 简介:城市的建设要靠人来进行,城市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要靠人来制定,所以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在推行城市进程中,大城市的主导作用不能抹杀,要重视城市经济带的连环影响,发展区域城市的经济实力;要重视城市的内涵发展,关注城市内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的提高,在城市进程中,注意协调其外延和内涵的合理发展.

  • 标签: 以人为本 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内涵
  • 简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向新闻界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非机关报性质的新闻业已经失去国家财力的支撑,被逼向商品市场,不得不建立自负盈亏的经营体制,把自身变为信息产业。在这一过程中,新闻腐败被视为有偿新闻,而规范性的有偿产品报道和新闻道德又受到扭曲,稚嫩的新闻产业需要不断克服危机。新闻产业之后,行政主体在国家和人民利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允许其自我约束,独立报道,新闻业面临着如何正确驾驭报道方向的种种问题。新闻业进入市场,导致激烈的新闻竞争,新闻业的破产和垄断也将频频向我们袭来。以上种种走向,除要求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外,还呼唤一部新闻成文法尽快诞生。

  • 标签: 新闻产业 新闻业 新闻媒介产业化 信息产业 新闻自由 有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