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上海合作组织”成立5周年来的历程表明,它一戍为世人普遍关注且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国际组织。“上海精神”不仅丰富了当代国际关系的理论和实践,而且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普遍要求。

  • 标签: “上海合作组织” “上海精神” 国际组织 国际关系
  • 简介:冷战结束后,国际安全体系发生剧烈变化,非传统安全成为损害国家利益及世界安全的重要威胁.传统安全观逐渐向新安全观转变。上海合作组织在安全观转型的背景下诞生。同时也是新安全观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上合组织始终把打击“三股势力”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组织内的联合军演是打击恐怖主义的重要方式.其在“上海精神”的指引下通过成员国相互合作增加互信与沟通,为实现地区和平与稳定发挥巨大作用。面对外界部分媒体对其性质的质疑,从安全观角度对其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解读,对打消西方疑虑、推动上合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和平使命”系列军演是上合组织框架下规模最大、影响力最深的安全合作项目,对其进行深度解析,是认识上合组织安全观的重要途径。

  • 标签: 安全观转型 上海合作组织 联合军演 和平使命
  • 简介:中国西北周边的安全形势是形成中国西北周边安全战略的现实基础。当前,中国西北周边地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价值不断提升,对中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而深刻。中国西北周边安全形势相对平稳,但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呈现出新形势。基于理论和现实的需要,中国西北周边安全战略成为当下值得探讨的问题。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在维护区域安全和促进区域合作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上海合作组织具有安全功能,其成立和发展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中国西北周边安全战略需求,可以将其作为中国区域安全战略的支撑平台之一,但不能作为中国西北周边安全战略的独立支撑平台。这是由中国西北周边安全战略需求、中国西北周边安全形势以及上海合作组织自身状况和多边机制特点所决定的。中国在与周边国家打交道时,如果需要各国共同协作才能解决的问题,就在多边机制下进行合作;如果在双边条件下更有利于解决的问题,就拿到双边机制上来解决。为了更好地构建中国西北周边安全环境,应该以更高、更广的视野观察中国西北周边安全局势,以更加开阔的战略思维来思考应对策略。

  • 标签: 西北周边安全 上海合作组织 中国周边战略 俄罗斯 中亚
  • 简介:时间1997年11月25日地点加拿大西部城市温哥华参加成员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美国总统克林顿、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韩国总统金泳三、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新西兰总理博尔格、菲律宾总统拉莫斯、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泰国总理川·立派、文莱苏丹博尔基亚、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智利总统弗雷、墨西哥总统塞迪略、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朱利亚斯·陈等16个主权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中国香港行政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和中国台北代表辜振甫也出席了这次会议。

  • 标签: 亚太经合组织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金融危机 亚洲价值观 亚太地区
  • 简介:随着驻阿美军撤离,阿富汗局势进入一个新阶段。阿政府须在安全及重建方面承担更多任务与责任,但其能力有限,从而导致阿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及风险增加。这必然对与之毗邻或地域接近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整体上看,上合组织成员国将面临阿富汗局势不稳所带来的国际恐怖势力反弹、地区极端势力威胁和毒品走私等安全方面的挑战。各成员国关切不同,应对挑战的政策措施也各异。美国撤军的影响和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的不同应对方式给地区局势增添了新的变数,不可避免地给中国带来影响,中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 标签: 阿富汗局势 上海合作组织 “丝绸之路经济带”
  • 简介:时间:1998年17至18日。地点: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参加成员: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印尼、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中国台北、泰国、美国和越南。会议内容:加强国际合作,制止东亚金融危机蔓延,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恢复经济增长,进一步推动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加强经济技术合作。

  • 标签: 亚太经合组织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贸易自由化 国际金融体制 经济增长 贸易投资自由化
  • 简介:当亚太经合组织决定把它“部门性提前自愿自由化”计划交给世界贸易组织实施时,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在促进贸易自由化方面的相对效能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世界贸易组织放宽贸易限制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明确规定的责任、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义务、互惠和无差别待遇。这些特性有助于世界贸易组织阻止其成员国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而且,它们还有助于各国政府解决与贸易自由化有关的国内政治经济学问题。相比之下,亚太经合组织依赖于自愿遵守单方规定的义务,就难以确定伙伴国的

  • 标签: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WTO 贸易自由化 战略性贸易理论 普惠原则
  • 简介:治理族群叛乱的目标既包括土地的控制,也包括人的控制,这是治理族群叛乱区别于其他形式叛乱的特点之一。人的控制实际包含两个内容,既包括人心向背,也包括人员数量的控制。人心向背关乎民众支持,而争取民众支持的必要性在于,虽然拥有民众支持并不必然导致叛乱的平息,但是没有民众支持是不能平息叛乱的。在族群叛乱已经发生的情况下,国家政府只有赢得更多当地民众的支持,才能成功治理叛乱。根据冲突各方的暴力行为方式及其对当地民众支持的影响,成功平息叛乱应具备国家政府有区别使用暴力、叛乱组织无区别使用暴力、当地温和派主导平叛行动等三个必要条件,以争取更多民众支持。这三个条件构成的条件组合,可以有效控制和减少叛乱组织能够招募到的人员数量,只要国家政府的平叛战略能够有效控制叛乱组织所招募的叛乱人员数量,叛乱组织就将走向衰败并最终消亡,也就是说这一条件组合能够成为国家政府成功平叛的一个充分条件。通过对结合俄罗斯、印度和西班牙等国家治理族群叛乱的经验和教训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以上观点。

  • 标签: 族群叛乱 族群恐怖主义 有区别暴力 无区别暴力 治理族群叛乱
  • 简介:俄联邦共产党是当今俄罗斯最大的左翼反对派政党,在议会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普京执政八年的时间里.俄共经历了由盛转衰的发展历程。梅德韦杰夫任总统后俄罗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梅普组合”新时期,俄共将面临新的挑战且发展道路将不会平坦。

  • 标签: 俄联邦共产党 梅普组合 政治
  • 简介:民族意识的重新强化,是当今世界一种引人注目的政治和文化现象。俄罗斯哲学家索洛维约夫站在基督教普世理想和全人类价值立场上,认为俄罗斯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三种力量,俄罗斯民族作为第三种力量应该与西方的天主教会联合起来,东西方取长补短,而不是一方吞没另一方,才能实现人类的统一事业。索洛雏约夫倡导通过联合所有肯定的力量、所有机构、所有组织、所有民族和种族来拯救人类。

  • 标签: 万物统一 索洛维约夫 俄罗斯哲学
  • 简介:世界对能源的需求。根据世界能源组织披露的数字,世界每年需要的能源相当于107.23亿吨石油,而1973年仅为62.铝亿吨,即在30年里增加了71%。预计到2030年这一需求将达到163亿吨,即在未来不到30年的时间里增加51.5%,增速有所放缓。目前,能源价格的快速上涨迫使消费者合理使用能源,许多国家都出台了节约能源的国家政策。在这种情况下,未来近30年的能源需求增长速度可能从原来预测的51.5%下降到37%。

  • 标签: 能源 俄罗斯 碳氢化合物 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