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十一三中全会以来,八大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据不完全统计,直接关于八大的研究,公开发表的论文就达数十篇。本文试图对八大研究的主要成果作一些评述。一、关于八大的历史功绩、地位问题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三中全会,其公报指出:全党工作着重点从一九七九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同时在阶级斗争方式、经济建设方针、国家民主和法制建设、党的建设上均作了一系列正确规定,实际上继承并发展了八大路线。1979年9月29日,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明确肯定了八大功绩:八大的主要文献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

  • 标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研究综述 中共八大 “毛泽东思想” 八大路线 中共党史研究
  • 简介: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该讲话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为题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在文章的题解中被称作“实际上是十一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处在历史转折时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导文件。原国家科委负责人于光远在他刚出版的新著《1978:我亲历的那次历史大转折》公布了一段秘闻:这篇邓小平亲自写的重要讲话的起草提纲原件找到了。

  • 标签: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主题报告 《邓小平文选》 出台 中央工作会议 历史转折
  • 简介:不让后人知道历史真相,就不能深刻地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这是一种对历史对后人极不负责的态度。我自始至终参加了中央工作会议和全会,作为这次历史转折的见证人,我觉得应该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和自己当时以及现在的想法写下来。

  • 标签: 十一届三中全会 历史真相 历史转折 亲身经历 见证人
  • 简介:十一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视反腐法制建设,形成了包括党内法规、党内规范性文件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在内的,由规范从政行为、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惩处违法违纪行为、反腐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等方面法规制度构成的反腐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反腐法制建设体现出坚持党内法规与国家法规相衔接、注重制定反腐败的基础性法规制度、注重制定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法规制度等特点。

  • 标签: 反腐败 法律法规制度 建设 特点
  • 简介: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三中全会,拉开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帷幕,从此我们党和国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一三中全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划时代的。今年是十一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纪念它的召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十一届三中全会 历史意义
  • 简介: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当时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继续推祟一系列“左”的思想和错误,受到党内外干部群众不同程度的抵制。陈云以大无畏的革命气魄,与“两个凡是”和“洋跃进”等“左”的思想和错误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政治、经济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正确主张,不仅为十一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的形成,为十一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的实现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今天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领导干部仍有重大的启示作用,本文就此作一粗浅探析。

  • 标签: 一届三中全会 “两个凡是” 陈云 文化大革命 中央工作会议 “跃进”
  • 简介:1956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三中全会,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两次会议都是在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关头召开的。八大是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重大历史转折时刻举行的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会;十一三中全会是在粉碎“四人帮”后,党的工作处于徘徊前进的局面下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实践证明,这两次会议所确立的路线、方针及对国内形势的客观分析都是正确的。从1956年到1978年,相距22年,可是只要将这两次会议的文献作一比较,就会发现两会所提出的思想和制订的方针、政策,很多方面几乎一致。下面就其相同点或相似之处,谈谈个人看法。第一,两会均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一贯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毛泽东在八大的开幕词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

  • 标签: 一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毛泽东 文化大革命 阶级斗争 全国代表大会
  • 简介:干部队伍“青黄不接”书记处平均年龄达到60多岁1978年12月,陈云在十一三中全会上重新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这时他已经73岁。在奋力工作的同时,他和叶剑英、邓小平等老同志,都对干部“青黄不接”的严重状况产生了极大的担忧。

  • 标签: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央副主席 年轻干部 选拔 平均年龄 干部队伍
  • 简介: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1935年1月党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这在党的革命...

  • 标签: 遵义会议 一届三中全会 “左”倾教条主义 共产国际 中国革命 文化大革命
  • 简介:党的领导制度可以分为个层次: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党的领导制度的两个主要方面是党内民主和党政关系,发展党内民主以推动人民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条重要途径。党政关系是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首要问题。十一三中全会以来,党的领导制度改革实际上是以法制化为取向,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法制系统。一、党内民主法制化,党内民主法制化就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 标签: 法制化取向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党的领导制度 党政关系 制度改革 民主法制化
  • 简介:在我国改革进程不断深入的过程,一种代表改革理念的话语体系逐渐形成。十一三中全会与十八届全会前后出现的改革话语,在阐述所要达成的改革宏愿方面意义重大,成为了阐述改革理念的先行官,充当了党和政府的改革信使。

  • 标签: 改革 话语 三中全会
  • 简介:中国共产党第十一三中全会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地位的会议,本文就思想解放运动、社会发展的转折、政党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四个方面来论述它的重大的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党的十一三中全会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

  • 标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共产 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思想路线 中国近现代史
  • 简介: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西方发达国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发展的科学和技术,所积累的各种有益的知识和经验,对整个人类的文明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中国必须学习和继承的,但从人类整体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来看,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当我们能看清这一点时,我们对资本主义的学习其实就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