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有很多想法,比如有一天可以去国外旅游,也比如拍一些属于自己东西,非常希望有一天我梦想都能成为现实。常常回想起大学日子,那个时候快乐很单纯。

  • 标签: 医学心理学 心理卫生 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师
  • 简介:<正>本刊是中国心理学会另一种刊物,是由浙江省心理学会和杭州大学心理学系在浙江省科协领导下承办。我们对浙江省有关领导部门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对浙江省心理学会和杭州大学心理学系克服困难、积极承担任务精神表示钦佩。我国心理学发展主要靠自力更生,但也要积极学习外国。我国心理学向外国学习

  • 标签: 中国心理学会 浙江省 外国 克服困难 外文资料 自力更生
  • 简介:思维压制指的是个体有意识、有目的地将某一目标思维从意识中移除心理过程。压制某目标思维会产生矛盾效应,即试图压制反而会激活被压制目标。本研究采用思维压制即刻测量(onlinemeasure)范式,通过两个实验对压制是否会产生即刻激活效应(immediateenhancementeffect)以及目标效价如何影响该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压制负性时出现了即刻激活效应,而压制正性时并未出现上述效应。由此推论,被压制目标威胁性,可能是影响即刻激活效应是否出现一个因素。

  • 标签: 思维压制 即刻激活效应
  • 简介:采用眼动记录方法,考察在偏向句子语境中,不同类型词汇歧义消解不同。结果发现,歧义不同意义相对频率影响了不同类型歧义加工。当语境支持歧义主要意义时,被试加工同形同音歧义要快于同形异音歧义;当语境支持歧义次要意义时,被试加工同形同音歧义要慢于同形异音歧义。无论语境支持歧义主要意义还是次要意义,被试都要为同形同音歧义从语境中寻找更多信息来通达词义。实验证明,在偏向语境中,同形同音歧义与同形异音歧义歧义消解过程不同。

  • 标签: 歧义消解 眼动 同形同音歧义词 同形异音歧义词
  • 简介:采用即时记忆和延迟记忆任务,考察了双语信息加工对偶呈现空间位置对词义记忆影响,结果表明:(1)对偶呈现空间位置对词义记忆存在影响,且这种影响只出现在延迟记忆中;(2)在延迟记忆任务中.变换对呈现空间位置,对对偶记忆效果要显著地优于固定空间位置条件;(3)对偶呈现背景不同对词对记忆没有影响。

  • 标签: 双语信息加工 即时记忆 延迟记忆 空间位置 对偶词
  • 简介: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和语义启动范式,考察身体清洁刺激启动后对道德纯洁加工影响及其内在神经机制,探讨身体清洁信息与道德纯洁信息认知加工特征。研究通过启动词(清洁VS非清洁)与目标(道德纯洁VS非)四类刺激类型在N400波幅和潜伏期上有无差异来进行判断。结果发现,启动词(清洁VS非清洁)与目标(道德纯洁VS非)四类刺激类型所诱发N400成分差异显著,与非清洁-道德纯洁相比,清洁-道德纯洁所诱发了更小N400波幅。结果表明:身体清洁与道德纯洁之间存在紧密语义联结。身体清洁启动后,个体更关注道德纯洁信息。

  • 标签: 身体清洁 道德纯洁 N400
  • 简介:采用重复启动范式和词汇判断任务考察了汉英双语者英语复合词汇通达机制。结果表明,在语义透明英语复合词汇通达中词素和整均有促进作用,首、尾词素促进作用相同但弱于整促进作用;在语义不透明英语复合词汇通达中词素和整均有影响,首、尾词素起相同抑制作用,整产生促进作用;词素在英语复合词汇通达中起作用并与整作用于词汇通达同一阶段。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英语复合中词素义与整词义相关程度(语义透明度)是影响其词汇通达重要因素,语义透明复合中词素与整连接是兴奋性.语义不透明复合中词素与整连接是抑制性。本研究结果支持词汇通达IIC模型和心理词典混合存储观。

  • 标签: 重复启动 英语复合词 词汇通达 透明度
  • 简介:使用自由分类法探查了300名日本大学生对11个基本颜色分类,并用多维标度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个基本颜色被分为两大类4个子类:(1)暖色;(2)白色;(3)暗色;(4)冷色。日本大学生基本颜色词概念结构包括两个维度:(1)亮色/暗色;(2)暖色/冷色。日本大学生基本颜色词概念结构维度和对颜色分类与中国大学生明显不同,反映了日本语言和文化对颜色认知影响。

  • 标签: 颜色词 分类 日本大学生
  • 简介:选取24名日-汉和24名汉-日双语者.采用EyeLink2000眼动仪.探讨日-汉和汉-日双语者阅读有切分线索日语文本眼动特征,研究切分线索对日-汉和汉-日双语者日语句子阅读影响。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采用三种切分方式:正常条件、间空格条件和非词条件。为了确保三种切分条件下旬子空间分布一致,实验二采用灰条标记作为或非边界。结果表明,日语文本中加入间空格促进汉-日双语者日语文本阅读。

  • 标签: 词切分 日-汉双语者 汉-日双语者 日语 眼动.
  • 简介:信息整合理论是人事决策判断研究一种新思路。本研究①根据信息整合理论及其测量方法,以142名大学生为被试,对164个人格特质形容“喜爱度”和“意义度”进行了测定,取得了这些形容信息特征,并与国外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我国大学生被试在人格特质形容特征评价中趋中和极化特点。文章分析了这种趋中与极化特点,文章分析了这中趋中与极化特点性质,并讨论了人格特质形容特征在人事决策判断信息整合中意义。

  • 标签: 形容词 人格特质 整合理论 喜爱度 信息特征 人事决策
  • 简介:中西方的人格结构既存在相似性,又有明显差异性。该研究根据杨国枢和王登峰探讨中国人人格结构“大七”模型时所用中文人格特质形容词表,经过化简,由410个形容压缩为273个;并扩大了被试量,由原来733人(项目与人数比为1:1.8)扩大为1511人(项目与人数比为1:5.5)。采用相同评定方法、评定程序和统计方法,得到了完全相同的人格结构。采用另外样本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也确认了中国人人格七因素结构。由此揭示了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及其与西方理论差异,为系统研究中国人的人格特点和编制测量量表奠定了扎实基础。文中还比较了大学生被试和社会人士在各个因素上分数差异。

  • 标签: 人格结构 词汇学假设 形容词评定 跨文化比较
  • 简介:实验采用消失文本范式,操纵注视点上字、消失单元和呈现时间,探讨字词视觉呈现、字词识别加工对中文阅读眼动过程影响。结果发现:(1)0ms延迟时间消失文本均严重影响总阅读时间,其中单字消失、单词消失与双字消失对阅读效率影响没有差别;各消失条件都导致较多回视次数;相对于其他消失条件,单字消失和双字消失导致较多再注视词数。(2)120ms延迟时间消失文本均不影响总阅读时间,但会通过取消部分眼跳方式导致注视持续时间增加,字消失单元(单字消失和双字消失)迫使读者取消部分词内再注视眼跳。综合两种延迟时间下各消失文本数据可见,字识别和词汇识别相互影响,在中文阅读内再注视眼跳选择目标环节起到蕈要作用。

  • 标签: 中文阅读 消失文本 眼动 字词识别
  • 简介:采用重复启动范式,通过两个实验,考察语义透明度和词素构词频率对动词多词素识别的影响。结果发现:(1)语义透明度影响多词素动词识别,识别高语义透明度动词快于识别低语义透明度动词。(2)词素构词频率影响低语义透明度动词识别,不影响高语义透明度动词识别。对低语义透明动词,词素构词频率低动词反应时显著短于词素构词频率高动词。研究结果支持汉语多词素多层次双系统选择加工模型。

  • 标签: 动词多词素词 语义透明度 构词频率 多层次双系统选择加工模型
  • 简介:一、我们未来并不决定于我们过去爸爸从小跟我说,孩子,你要好好读书,以后就不要像我这样辛苦做生意了。虽然现在我们日子好了,但总过得很累。

  • 标签: 自信 自我意识 成功方法 人才培养
  • 简介:<正>有的同志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只是教师通过言语行为对学生施加系统影响。其实不然。有一位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大量试验得出了这样一个有趣结论:言语行为只占学生获得信息总效果38%,非语言行为则占信息总效果62%。这一结论说明非言语行为在教学过程

  • 标签: 教师 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非言语行为 情绪
  • 简介:后悔是一种基于认知高级复杂社会性消极情绪。文章根据张洁海(1999)对事件类型划分,在kahneman关于后悔做/不做效应(1982)和标准理论(1986)基础上,结合以往研究证据,认为一类事件后悔表现为“做效应”,二类事件后悔表现为“不做效应”。

  • 标签: 后悔 做/不做 事件类型
  • 简介:在物理、化学以及数学等各门科学中,都存在有不少历史上遗留下来重大问题,有待后人去解决。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也不例外,研究人心理基本方法问题,就是其中一个。

  • 标签: 心理学 自我分析 内省 方法问题 科学
  • 简介:对于面子渴望和追求是全人类共有的基本心理特质,面子在个体行为选择过程中所发挥作用实质上可归结为一种行为激励。本文沿着面子运作心理基础和社会基础两条径路,对于面子激励作用形成机制做出了深入剖析。

  • 标签: 面子 特殊自我价值 公众自我觉知 价值观 社会文化
  • 简介:基于机会同化模型,采用催化范式,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比较有准备阶段和无准备阶段汉字字谜理解过程中准备效应脑内变化。结果发现,在200ms-900ms内,准备效应引起了一个正ERP成分(P200—900),大部分脑区得到激活;在900ms-1400ms内,准备效应主要在额区、中央区引起了一个P900—1400成分,在枕区引起了一个N900—1400成分。结果表明,准备期加工影响了对字谜理解,准备效应对字谜理解作用是促进与抑制作用并存。

  • 标签: 准备效应 理解 字谜 ERP
  • 简介:通过仔细回顾自己成长过程,结合心理学相关知识,了解和分析自我个性形成过程和心理变化情况,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进一步分析自己职业能力,明确今后从事心理咨询努力方向,坚定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信心。

  • 标签: 个人成长 职业行为 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