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教育倔犟孩子,对家长来说,确是一件麻烦事。但你应该看到,倔犟孩子往往有他独立见解和个人意志,孩子能坚持自己意见主张,即表示孩子具有强烈自我意识,是为了加强和发展自己地位表现。你若以粗暴

  • 标签: 自我意识 儿童心理学家 华实
  • 简介:孩子会慢慢确立她自己价值观。世上所有观念都不是一成不变,后代必须与前代不—样,必须更适合她自己,这样社会才有进步。

  • 标签: 医学心理学 心理卫生 心理健康 保健法
  • 简介:本文通过对一名战士求助者咨询案例实践,结合咨询过程对求助者心理问题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运用系统脱敏对求助者焦虑症状进行了治疗并取得了成功说了系统脱敏法相关技术使用和效果评估问题。

  • 标签: 案例报告 考核焦虑 系统脱敏
  • 简介:在物理、化学以及数学等各门科学中,都存在有不少历史上遗留下来重大问题,有待后人去解决。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也不例外,研究人心理基本方法问题,就是其中一个。

  • 标签: 心理学 自我分析 内省 方法问题 科学
  • 简介:随着军事斗争准备逐步深入,官兵意志品质成为影响战斗力生成直接因素,如何帮助官兵培育良好意志品质,随之成为当前军队关注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培养军人良好意志品质必要性入手,探讨了利用国家、军队和个人三级联动模式来培养军人良好意志品质实现途径。

  • 标签: 军人 意志品质 实现途径
  • 简介:刀切是统计学家Quenouille提出一种参数估计方法,由Miller等在1998年首次将刀切应用在单侧化准备电位(LRP)启始时间点(onset)测量中。相对于以往单个被试而言,它是较新一种统计方法。本文综述了刀切统计原理和基本使用过程,并和单个被试进行了差异比较,最后对这一方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 标签: 刀切法 LRP 启始时间点
  • 简介:<正>一、眼动分析历史眼动分析是研究儿童在阅读过程中,每一时刻所加工信息是什么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眼动仪来记录阅读者眼动轨迹,然后依据记录资料,分析阅读者思维活动。这种方法是反应时深入。在阅读时,人眼睛做了什么样活动?对这个问题,早在1978年法国眼科专家贾瓦尔就进行了研究,结果是:“阅读时眼睛不是连续运动,而是跳跃式运动”。1908年哈伊出版《阅读教学和心理学》一书中许多研究资料就是用眼动分析所取得。例如:“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眼动过程中注视和跳动有所不同。”到30年代左右,精确摄影技术发展,眼动分析方法被广泛地在心理学研究中使用。这一时期代表人物是布斯维尔,他

  • 标签: 眼动过程 儿童 阅读过程 眼动仪 心理学研究 注视时间
  • 简介:<正>发明家认为,他试验过了他所知道技术设备一切可能组合,并分析了完成自己课题一切方法,但是,却没有想出自己所需要结构。这些毫无结果探索使他精疲力尽,他只好停下来,去从事其它工作。有一次,他在完成另一项看来与使其烦恼技术课题毫无关系工作时,却突然间

  • 标签: 创造性思维 启发法 启发式 控制论 技术课题 解决问题
  • 简介:采用自编问卷对长三角地区145名教师进行调查,并将其职业价值观与实现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教师现实工作情况不能满足教师职业价值需求,教师职业价值观理想与现实差距无论是在总体上还是在一般精神价值、特有精神价值、物质价值等各个方面都存在极其显著差异。

  • 标签: 教师 价值观 满足程度
  • 简介:一、我们未来并不决定于我们过去爸爸从小跟我说,孩子,你要好好读书,以后就不要像我这样辛苦做生意了。虽然现在我们日子好了,但总过得很累。

  • 标签: 自信 自我意识 成功方法 人才培养
  • 简介:<正>有的同志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只是教师通过言语行为对学生施加系统影响。其实不然。有一位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大量试验得出了这样一个有趣结论:言语行为只占学生获得信息总效果38%,非语言行为则占信息总效果62%。这一结论说明非言语行为在教学过程

  • 标签: 教师 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非言语行为 情绪
  • 简介:后悔是一种基于认知高级复杂社会性消极情绪。文章根据张洁海(1999)对事件类型划分,在kahneman关于后悔做/不做效应(1982)和标准理论(1986)基础上,结合以往研究证据,认为一类事件后悔表现为“做效应”,二类事件后悔表现为“不做效应”。

  • 标签: 后悔 做/不做 事件类型
  • 简介:对于面子渴望和追求是全人类共有的基本心理特质,面子在个体行为选择过程中所发挥作用实质上可归结为一种行为激励。本文沿着面子运作心理基础和社会基础两条径路,对于面子激励作用形成机制做出了深入剖析。

  • 标签: 面子 特殊自我价值 公众自我觉知 价值观 社会文化
  • 简介:基于机会同化模型,采用催化范式,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比较有准备阶段和无准备阶段汉字字谜理解过程中准备效应脑内变化。结果发现,在200ms-900ms内,准备效应引起了一个正ERP成分(P200—900),大部分脑区得到激活;在900ms-1400ms内,准备效应主要在额区、中央区引起了一个P900—1400成分,在枕区引起了一个N900—1400成分。结果表明,准备期加工影响了对字谜理解,准备效应对字谜理解作用是促进与抑制作用并存。

  • 标签: 准备效应 理解 字谜 ERP
  • 简介:通过仔细回顾自己成长过程,结合心理学相关知识,了解和分析自我个性形成过程和心理变化情况,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进一步分析自己职业能力,明确今后从事心理咨询努力方向,坚定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信心。

  • 标签: 个人成长 职业行为 分析报告
  • 简介:为探讨大学生冒险性、感知创业文化与创业意向之间关系,采用Kogan—Wallach困境选择问卷(CDQ)、感知创业文化问卷和大学生创业意向量表调查了996名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结果表明:男大学生创业目标意向和创业执行意向水平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冒险性、感知创业文化能够直接正向预测大学生创业目标意向;感知创业文化能够调节冒险性与创业目标意向之间关系,具体来讲,对于感知创业文化水平较高大学生,冒险性能够积极预测创业目标意向,而对于感知创业文化水平较低大学生,冒险性与创业目标意向之间不存在联系。

  • 标签: 大学生 冒险性 感知的创业文化 创业意向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讨流动儿童亲子依恋与城市适应关系,并探讨心理韧性在其中是否起到了中介作用。采用城市适应问卷、亲子依恋问卷、心理韧性量表,对北京市3所小学三到六年级665名流动儿童进行了调查。经分析发现:(1)女生、低年级、父母教育水平高、公立学校、未转学流动儿童能更好地城市适应;(2)亲子依恋、城市适应和心理韧性各维度两两相关;(3)亲子依恋中自我模型和父母模型对城市适应均有直接预测效应。亲子依恋中自我模型通过心理韧性进而间接影响城市适应;亲子依恋中父母模型通过心理韧性进而间接影响城市适应;亲子依恋中自我模型和父母模型可以共同通过心理韧性进而间接影响城市适应;心理韧性在其中均起到显著部分中介作用。总的来说,亲子依恋可以直接影响城市适应,也可以通过心理韧性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城市适应。

  • 标签: 流动儿童 亲子依恋 城市适应 心理韧性
  • 简介:也许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这么体会过担心、紧张和不安了,而非典让我们和这些情绪有了一次亲密接触,也让我们学会了怎么更好地爱自己。

  • 标签: 身体健康 体育锻炼 生活习惯 身体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