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正>中等师范教育是为培养初等教育师资服务的。中师心理学教材,应提供师范生作为一个合格小学教师必备的有关心理学基础知识。五十年代我们学习苏联,讲授普通心理学内容,毕业生难以应用心理学知识于教育实践。鉴于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应以儿童心理和教育心

  • 标签: 基础知识 教材体系 教育心理学 心理学课 儿童心理学 教育改革
  • 简介:<正>七十年代,苏联先后出版了几本体育学院心理学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现作一些简单的介绍,籍以了解七十年代苏联体育学院心理学教材内容、体系的发展和变化以及出现的新兴学科、新的研究领域、新成果、新动向,供我们借鉴参考。《心理学》本书出版于1974年,鲁吉克著,是苏联体育学院的一本主要教学参考书。共分三个

  • 标签: 运动心理学 运动员 体育学院学生 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教材 七十年
  • 简介:<正>教育部正在主办编写全国统编教材心理学史及文选包括西方心理学史及文选,苏联心理学史及文选和中国心理学史及文选等一批专著。目前《西方心理学史》初稿已经写完,不久即可出版。教育部高教司委托杭州大学主办的《苏联心理学史》(大纲)讨论会,已于81年7月在杭州召开。参加讨论会的有来自全国十多所高等院校以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有关人员等30多人。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心理学会理事长、杭州大学校长陈立教授参加了大会,他指出心理学史教材建设的重要性,对于编写苏联心理学史教材,他提出

  • 标签: 中国心理学史 西方心理学史 统编教材 苏联心理学 中国心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
  • 简介: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D.P.奥苏贝尔曾提出意义学习的两个内在条件分别是,学习者有同化新材料的认知结构和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前者涉及教学中的认知因素,与学生对新学习材料的可接受性有关,后者则涉及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与学生对新学习材料的乐接受性有关。但奥苏贝尔本人也仅提出教材内容的认知处理策略——先行组织者策略,而未提出影响学生学习心向的教材内容的情感处理策略,这其实也反映了现时教学心理学在教材内容处理上重知轻情的倾向。鉴此,本文从情感维度上提出教材内容处理的超出预期策略,以冀与认知策略一起共同优化处理教材、呈现教学内容环节,并阐明超出预期策略的内涵、机制、作用和实践运用。

  • 标签: 教学心理学 情感维度 教材处理 超出预期策略
  • 简介:数学教学能力结构孙敦甲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教师素质的提高,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自一九八四年以来,在研究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的同时,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教改实验和教师培训工作。通过这一实践,对教师的能力结构...

  • 标签: 数学教学过程 数学教学能力 数学能力 数学学习 心理活动 数学教师
  • 简介:<正>一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应用题教学对于理解各种数学概念、数量关系和算理是极为重要的,对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起着重要作用。虽然目前“简易方程”已下放到小学,无疑,代数解法较算术解法更

  • 标签: 数学认知结构 数学结构 数学概念 小学数学教学 代数解法 数量关系
  • 简介:<正>数学认知是一种重要的智力活动,形象地说,“数学是人类思维的体操。”儿童的数学认知能力是不断发展的。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儿童的活动中,儿童的数学认知图式的发生、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数观念的发生、心理数字线的形成、数字概念稳定性的发生、发展与部分——整体关系图式的形成,以及开放的、动态的数学能力系统的形成。下面对诸阶段作简要的分析。

  • 标签: 儿童心理学 数学认知能力 数学能力 稳定性 数学概念 数字概念
  • 简介:<正>思维品质,也即思维的智力品质,它是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提供一切机会去促使、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把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作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突破口,就能有效地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既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在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着重培养的思维品质是: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深刻性与思维的独创性(简称“四性”)。下面就自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四性”的做法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 标签: 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教学 敏捷性 学生思维 独创性 培养学生
  • 简介:儿童数学认知策略是当前认知发展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在认知策略的发展形态上,凯斯提出的阶梯模型受到了希格勒重波模型的挑战,陈英和等的研究证实了后者关于策略发展多样性与渐进性的观点;儿童数学认知策略的选择在不同题目类型与任务情境之间,表现出了鲜明的适应性特点;而数学焦虑、工作记忆及概念性理解等是影响儿童数学认知策略选择和执行的重要因素,这些研究为进一步探明儿童数学认知策略的发展规律提供了证据.

  • 标签: 儿童 数学 认知策略
  • 简介: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探讨了主要可控心理因素对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所纳入的可控心理因素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可控心理因素对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的影响机制主要体现为数学学习动机、策略意识、积极归因和困难应对感对数学学习策略有显著的直接效应.研究提示,数学学习策略的教学应重视可控心理因素的作用并处理好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初中生 数学学习策略 可控心理影响机制
  • 简介:<正>引言自80年代以来,教师课堂行为效能研究一直是教育领域研究的焦点(Gage,1985,BrophyandGood,1986).研究表明,家庭、学校、教师能力水平共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其中,学校和教师能力水平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而教师的能力水平又主要体现在课堂行为上.本研究试图从教师的认知、操作、监控三种能力来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并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干预训练,探讨提高教师课堂行为功效的方法与途径.

  • 标签: 教师课堂行为 中学数学教师 教师教学能力 控制组 课堂教学能力 认知能力
  • 简介:<正>在数学学习中,知道怎样解决问题比具有知识更重要,而学校的数学教学为学生学习解决问题提供了极好的机会。进入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 标签: 解决问题 数学教学 问题教学 数学学习 学生学习 认知心理学
  • 简介:解决学前与小学数学教学存在问题的一项改革实验成子娟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在几年来从事学前数学教学研究和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学前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中存在着极其普遍而又不容忽视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一个“误区”,不走出这一误区,将给儿童...

  • 标签: 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内容 儿童心理发展 存在问题 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 简介:<正>从1978年开始,我在改革传统教学上作了一定的努力,先后进行了小学数学改革的两轮实验,并取得了初步成果和经验。我认为,为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灵活地发展学生的智力,为了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就应该将学习中的两个心理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学习良性循环。

  • 标签: 非智力因素 学习兴趣 数学改革 学习积极性 小学数学教学 传授知识
  • 简介:本研究运用实验法和临床访谈法对某普通小学的123名2~4年级学生进行了数学应用题测验,以考察数学学优生和学差生在解决比较应用题时表征策略的差异.结果表明:(1)从2~4年级儿童解答一致和不一致应用题上看,学优生较多地使用问题模型策略对问题进行表征,学差生较多地使用直接转换策略对问题进行表征;(2)除学差女生的解题正确率低于学差男生的正确率,学差女生自我报告中直接转换策略的使用多于学差男生外,在其它方面,性别差异并不显著;(3)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优生在使用问题模型策略上越来越成熟,学差生并没有学会使用更加有效的问题模型表征策略,仍然停留在直接转换策略上,但他们在关于策略使用的认识上有所提高.

  • 标签: 学优生 差生 策略 数学应用题 年级 女生
  • 简介: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运用自编思维训练教程及元认知监控提问单对初二年级学生进行有关解答数学应用题的思维策略训练及其元认知训练.结果表明:(1)不同层次学生(优、中、差生)的思维策略训练效果显著,中、差生的效果尤为显著.(2)在思维策略训练的基础上再加上元认知训练,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解答数学应用题思维训练的效果.

  • 标签: 中学生 数学应用题 元认知训练 思维策略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