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精神分析是从神经症和精神病的治疗实践中发展出来的一个非学院的心理学派,它强调用临床观察法研究人的病态行为,探索无意识、情欲、动机等人的深层心理,并以此对人的心理和人格做出解释。弗洛伊德、弗洛姆和埃里克森等精神分析大师,通过人的病态心理,探讨了宗教与人的心理的密切关系,从而得出宗教对人心理建设的重要性的结论。

  • 标签: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 弗洛姆埃里克森
  • 简介: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已的角色,而且他所扮演的角色不是单一固定的,多种角色集于一身是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一大特征.本文从犯罪人角色扮演入手,根据角色地位,角色期望,角色要求和角色技能等理论去阐述犯罪行为,分析和研究犯罪人,使案情分析最大限度地逼近犯罪人的实际,为侦察人员提供帮助。

  • 标签: 犯罪人 角色分析 角色扮演 社会角色 案情分析 犯罪行为
  • 简介:在西方宗教的研究脉络中,多数学者认为,只有少数人的宗教信仰是在经过一番研究和慎思之后,通过有意识地追求而获得的,大多数人的宗教认同基本是通过家庭的宗教社会化而获得的。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发现:中国社会的宗教徒,其宗教认同是一个在自我发现和自我指导中不断建构的过程,其中,人际网络的导引是认同建立的初始媒介,个人特定的宗教体验则是认同建立的关键要素。

  • 标签: 宗教信仰 宗教认同 教义 宗教皈依 人际网络
  • 简介:为研究大学生心理资本就业能力的关系,运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和《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对河西学院6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研究发现:1.大学生心理资本总体均值大于量表的理论中值;在心理资本的各因子上,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在韧性因子上差异非常显著(p〈0.05),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自我效能感、韧性和希望因子上差异显著(p〈0.05),文理科大学生在韧性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2.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总体均值及各因子的均值均大于量表的理论中值;在就业能力各因子上,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在实践能力适应能力上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级大学生在人际沟通能力、适应能力上差异显著(p〈0.05),不同专业学生在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人际沟通能力、适应能力上差异显著(p〈0.05)。3.大学生心理资本就业能力显著相关,且大学生心理资本各因子对就业能力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积累进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资本 就业能力
  • 简介:以自制“横竖尺时间、距离测定器”,对体育专业大学生30人(男15女15)进行了手动时机反应的测试,结果发现,在时机反应时,男被试重速度,女被试求准确,从手动时空指数(距误×反应时间)上看,男被试左、右手有差异,女被试则差异甚微,同时,求出理想时机,以寻求发展合理的自我时机控制能力.

  • 标签: 控制能力 时机 反应时间 距离测定器 手动 距离误差
  • 简介:通过眼动分析可以比较深入地考察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活动过程,并且可以比较专家和新手的差异。该文对国内外的运动心理学的眼动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同时对这个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展望。

  • 标签: 运动心理学 眼动 视知觉
  • 简介:大学生的迷信及信仰宗教现象及其人格基础备受关注。将迷信和信教的两个群体进行区分,并比较其人格特征发现,迷信大学生在神经质、内控性、机遇和有势力的他人等维度及总分上都显著高于信徒,回归分析发现,迷信和信教大学生在人格基础和作用机制上也存在差异。揭示了教育中的不同对策需求。

  • 标签: 迷信 宗教 人格 大学生
  • 简介:本文闸述了对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根据对大连市某三所高校学生进行恋爱心理问卷调查的结果,对当前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提出了要重视教育和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恋爱观,引导大学生性意识健康发展,积极开展团体咨询和个体咨询,促进大学生人格完善和顺利成才。

  • 标签: 大学生 恋爱心理 分析 思考
  • 简介:基于相关认知理论和前人研究结果建立了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授课、学生学习和学习绩效因素结构模型。采用问卷和量表法获取在杭6所高校的多媒体教学实践数据,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证实了3个假设模型的适宜性和合理性。文章以所建的3个模型为框架,用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和认知负荷理论分析了当前高校多媒体教学状况,并为高校多媒体教学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心理学建议。

  • 标签: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认知负荷理论 验证性因素分析
  • 简介:<正>青年时期,由于生理、心理的迅速发展,使他们产生了许多新的、重大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对友谊和交往的需求,就是青年时期最为突出的心理特征之一当代青年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心理特点:主要为以下几方向:一、青年初期是结交朋友的高峰期一个研究曾对500名犯罪青年和500名一般青年作过“什么时候结交朋友最多”的调查[1],结果表明。无论是犯罪青年还是一般青年,大多数人部认为自己结交朋友最多的时候是中学时代(分别为58.1(?)和54.4(?)),二者没有显著差异(P(?)0.05)。另一项研究对500名青年工人和大学生的交友情况进行了调查[2],结果表明,最多的人(35.4(?))认为

  • 标签: 心理特点 心理特征 友谊 人际交往 生理 知心朋友
  • 简介:编制区分参照对象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问卷,检验其信度和效度.在文献和实证研究基础上,构建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理论维度,编写问卷条目.先对385名被试实施初测,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再对766名被试实施再测,进行结构验证和信度检验.结果发现,区分参照对象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问卷是包含价值选择和行为理念的两维结构,由19个条目组成.该问卷构想效度和信度良好.因此,区分参照对象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问卷可以作为测量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有效工具.

  • 标签: 个体主义 集体主义 参照对象
  • 简介:本研究以“Y-G人格测验”为工具,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山东省部分地区公民心理素质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该省公民心理素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情绪不够稳定;(2)社会适应性较差:(3)偏于内向。文章提出了改善公民心理素质的教育对策和建议。

  • 标签: 人格 测量
  • 简介:荣格通过收集大量的人类经验材料,用深邃的智慧描绘出一幅全新的“心”之整体,其集体无意识、原型、人格发展理论不仅构建了一个新的人格理论体系,其心理学影响更延伸至艺术、宗教、人类学、医学、文学等领域。佛教唯识学是印度大乘佛教兴起后出现的理论体系,它在原始佛教理论的基础上对心识进行了更加系统精致的分析,从而成为瑜伽行学派实际修行的理论指导。通过对心识结构和功能的分析,唯识学同样为我们展现出一个“心”的整体,并且其中很多观点能与荣格的心理学沟通。本文主要是对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和佛教唯识学理论进行分析比较,在沟通中探索差异,从而为当代心理学研究提供更丰富的灵感资源。

  • 标签: 荣格 唯识 集体无意识 原型 阿赖耶识
  • 简介:自我价值感权变性是近年在西方关于自尊的研究中出现的新概念。为了探讨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的作用和性质,特别是其对行为产生的调控作用,以90名大学本科生为被试进行测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了自我价值感、性别、家庭所在地等变量的情况下,自我价值感权变性对被试的活动或任务选择产生显著影响。结果表明,自我价值感权变于个人目标的个体较少愿意参加助人活动,较少选择难度大但有利自身成长的任务。

  • 标签: 自我价值感 自尊 自我价值感权变性 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 自我调控
  • 简介:<正>由王玉琴、王树茂译,李作祥审校的《心理分析艺术创作》一书,将于1985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心理分析艺术创作》是苏联学者Л.Т.列夫楚克的一部学术专著,1980年由苏联基辅国成立

  • 标签: 心理分析 艺术创作 学术专著 资产阶级 出版社 陕西人
  • 简介:运用自尊量表和背景资料调查问卷对甘肃省两大戒毒所242例吸毒女性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水平等因素吸毒女性自尊评分无显著相关;(2)回归分析显示,人际关系因子对吸毒女性自尊评分有显著影响,认知、行为因子对其自尊评分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3)文化程度不高,无固定的经济收入,失恋或离婚等因素是吸毒或吸毒成瘾的重要关联因素。

  • 标签: 毒品 自尊 吸毒女性
  • 简介:研究采用元分析技术探讨儿童青少年心理弹性心理健康关系。通过文献搜索检查获得了27项研究和42个独立效应量,共包含25911名被试。通过随机效应模型元分析发现,儿童青少年心理弹性心理健康正性指标有显著的正相关(r=0.47),心理健康负性指标有显著的负相关(r=–0.38)。调节效应分析表明,群体类型和消极结果类型会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弹性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心理弹性干预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减少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 标签: 儿童青少年 心理弹性 心理健康 元分析
  • 简介:大学新生自我意识心理健康密切相关,自画像可以作为一种投射测验来了解自我意识。本研究对238名大学新生“自画像”主题心理图画分析并进行访谈,结果发现:图画呈现“非全身”、“重视头部”、“强调发型”、“缺少手脚”等明显特征;大学新生心理整体呈现积极健康趋势,少数有较明显的逃避、退缩倾向;大学新生自我意识尚处于动态发展中,不够完善、客观,缺乏之相应的行动力,需要科学有效的心理引导。绘画测验可以作为心理普测的补充手段。

  • 标签: 自我意识 绘画测验 自画像 投射技术
  • 简介:编制一套“成就动机问卷量表”对成就动机研究、人员培训与人员选拔等各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本量表主要依据高成就动机者的十三个方面特征确定测验项目.以某地区机械、电子、轻纺等九家单位抽取了138名管理人员进行了施测,为了比较,抽取了工人(50名)、大专生(48名)进行施测,结果表明,本量表折半信度和重测信度和结构效度都达到要求,测验得分评定结果有相关,企业管理人员测验平均得分大专生、工人的测验平均得分有显著差异,而大专生工人之间无显著差异,根据因素分析结果,抽取了八个因素作为企业管理人员成就动机结构的主要成分.

  • 标签: 成就动机理论 企业管理人员 高成就动机 大专生 显著差异 问卷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