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氏祖孙三代一门三俊。敛之是《大公报》创办人,他是满族人,天主教友,世居北京。他学识修养均佳,亦为辅仁大学的创始人,在中国新闻界、教育界素有地位。敛之很开明,他把儿子千里送到英国留学。千里毕业于伦敦大学。千里教友精通、法、西班牙等国文字,保持中国人本色。抗战期间,千里参加抗日地下活动,曾被日寇逮捕。抗战胜利后任北平市教育局长。40年代末期,千里去台湾,夫人及儿女留在大陆。千里在台湾主持台湾大学外文系,著名的台湾作家白先勇、陈若曦、余光中、於黎

  • 标签: 英敛之 《大公报》 台湾大学 伦敦大学 陈若曦 外文系
  • 简介:君冈先生近日有首诗,其中有四句是:“斗室彻夜侧寒枕,长街终日理乱麻。纵有诚心致忘我,难防恶口竞含沙。”诗中感慨不平之气颇盛。然而,读了《而今知免》这篇文章,人们却发现他气归气,做起事还是那么认真,对佛教文化事业还是那么充满憧憬与希望。这一份真诚实在感人,即便“恶口含沙”,有如污泥壅于其下,洁白的莲花不是仍要清香四溢地怒放么?且把平常对不平!

  • 标签: 恶口 清香四溢 文化事业 得意之作 平生之志 活着
  • 简介:访问法国拉多修会有感吕培申1997年6月,我有幸被邀请访问法国天主教拉多修会,深受教育。该修会培育司铎的方法,确实与众不同,多有独到之处。它不象其他修会会士常过集体生活,也不同于教区的培育方式,而是采用定位辅导,边学习、边实践的途径。它虽是修会,...

  • 标签: 访问法 国教会 法国天主教 现代生活方式 会士 耶稣的话
  • 简介:死亡,是哲学与宗教产生的重要根源。唐初道士成玄通过对先秦道家死亡智慧的自觉回归,指出人类自我死亡具有必然性和本然性,并在生存是牢狱、死亡是解脱思想的指引下,要求人们安生顺死以尽天命。

  • 标签: 成玄英 死亡思想 道士 道家
  • 简介:里昂那多·鲍是拉丁美洲天主教解放神学的著名神学家,受世界天主教、基督教神学界景仰。三年前他曾来华访问。由于鲍对梵蒂冈的批评,他受到梵蒂冈以及他所属圣芳济修会的多方责难和处分。他最后为了忠于自己的良心,于1992年宣布脱离神职,同时脱离修会。下面是他就此事发表在巴西圣保罗日报的公开信。在任何人的一生中,每每有作出重要决

  • 标签: 天主教 梵蒂冈 解放神学 拉丁美洲 神职 基督教神学
  • 简介:日本大东文化大学国际关系学部教授、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宗教学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日本著名中国道教研究专家蜂屋邦先生,于2003年11月10日至17日在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研究所、四川道教胜地老君山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并作专题讲座。其讲座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标签: 蜂屋邦夫 日本 道教 民族文化 中国文化
  • 简介:10月1日至5日,是一年一度的国庆假期,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马林主教借此假期前往福建教会巡视教务。马林主教自北京飞到福州后,在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副主席、福建省天主教爱国会主任、闽东教区詹思禄主教陪同下前往莆田。马主教首先来到莆田市中心的城关天主堂考察,在听取了莆田市教会和爱国会的工作汇报后,与莆田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领导就天主教工作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 标签: 中国天主教主教团 福建省 教务 巡视 莆田市 宗教事务
  • 简介:郑颂老居士于1917年8月11日(阴历六月廿四日)诞生于浙江镇海,2000年8月26日下午2时40分往生于上海市长征医院,享年八十四岁。

  • 标签: 郑颂英 生平 佛教信仰 人格修养
  • 简介:邓殿臣先生的《“巴三藏”略说》,从“巴三藏”的集成、特点、主要内容和几种字体的“巴三藏”、几种语言的译本以及译介、研究“巴三藏”的意义等五个方面述说了南传“巴三藏”,为《南传大藏经》的翻译工作提供了方便。

  • 标签: 南传大藏经 上座部 律藏 第二次结集 巴利语 摩晒陀
  • 简介:巴”,意思是空头盈余,高额利息。伊斯兰教初期,禁止“巴”系专对阿拉伯蒙昧时期遗留并风行的高利贷而言。“巴”的形式大致有:1.甲向乙购物,双方言明限期付款,到期甲却不能付,则协商延缓支付,但要比原货款增加数额,其增加部分即是“巴”。2.债主与借贷者立字协议,贷款有一定期限,并商定利率,按月计息,偿期一到,借贷者应将本利一并还清。借贷者如不能按期归还,则要将所欠本利悉数转为新的本

  • 标签: 蒙昧时期 高额利息 借贷者 穆圣 高利贷者 《古兰经》
  • 简介:蒋通(1886-1963),“籍隶海盐,居沪邑庙区数十余年,擅诗书画,兼通碑版、金石、篆刻,尤究心于地方掌故。与之谈论,则上下古今,原原本本,口若悬河,倾筐倒箧而出,娓娓无倦容。(尤志逵《序》)据蒋自述:“我在福佑路住四十年”。他是豫园书画善会的老会员之一。据他记述:“豫园书画善会,会址由高邕之商借环龙桥布业公所绮藻堂前埭楼面五间,楼下中间一间出入走路,又名海天鸿雪社”。

  • 标签: 书画 金石 古今 记述 会址 掌故
  • 简介:2013年6月3日至6日,马林主教、刘元龙副主席带领华东六省一市天主教“两会”有关负责人,到江西省南昌、抚州和鹰潭,就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民主办教“三个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调研。

  • 标签: 中国天主教 江西省 调研 教会 民主办教 负责人
  • 简介:2002年4月24日,汪毅副省长在省民族宗教厅、省民政厅、省法制办领导的陪同下深入省基督教两会、福州西禅寺调研宗教工作。在省基督教两会,汪副省长听取了省、市基督教两会关于落实宗教房产政策有关情况的汇报后指出,落实宗教房产政策的遗留问题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宜粗不宜细”的原则予以妥善解决。

  • 标签: 福州市 宗教工作 宗教房产政策 宗教问题 佛教徒遗体火化问题
  • 简介:香港有条些街。“些”是不是“一些利润”的意思?若从字面意思理解,再看看繁忙的商业街道,“些”的确是一语双关。做生意者,多数都是要点利润的。然而“些”是因“Shelley”而得名的,属英文直译。所以,问到香港本地人,一般都毫不犹豫地说,“哦,ShelleyStreet”。至于其根源与意义则无从追究。

  • 标签: 香港 清真寺 字面意思 一语双关 利润
  • 简介:文殊菩萨是大乘佛教的首席菩萨,那么,关于他的佛教经典有多少?是什么呢?按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展开》第二十一章第一节说:“佛为文殊说的有4种;以文殊为主体或参加问答的有8种;文殊所说部分者有3种;以经文体裁长行或偈颂诵出的:以文殊为主体的有3种;文殊所说一部分的有11种、以神咒的有3种;文殊未参与论议,也被提到的有42种,共计74种。”

  • 标签: 文殊菩萨 大乘佛教 佛教经典 法师 印顺 经文
  • 简介:宋朝宰相张商(公元1043—1121年),为人雄辩敢言,又深于佛法教乘,喜与僧徒游从,时人戏称为“相公禅”。张商早年追随王安石主持的熙丰新政,大观、政和年间作为宰辅绍述新政,是新党的代表性人物。他能秉忠直言,屡屡与新党权力核心发生冲突,一再被贬斥,颇有“忧国而不惜官”的贤士风范。他自幼学习儒学,早年沾染道风,中年开始向佛,禅学修养较高,与黄龙派禅僧交往非常密切,是北宋佛教最得力的外护居士。

  • 标签: 张商英 宰相 护法 辟佛 禅学修养 代表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