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对于古代教育的研究,人们多以孔子、苏格拉底乃至后世教育家为研究对象,而对佛陀的教育特色则有所忽视。事实上,佛陀所开创的教育模式有其鲜明的特征,其精进不止的终生教育宗旨、一视同仁的平等教育理念、因材施教且又苦口婆心的教育态度、充满艺术特色的全方位的教育手段乃至严密、科学的教育体系皆有其恒久之价值。

  • 标签: 佛陀 圆善 教育
  • 简介:2005年10月7日,江苏海门教区郁成才主教在狼山镇天主堂主礼,为李守慈、袁卫红、苏卫华、邱卫菊4位修女举行了终身愿仪式。6位神父参加了共祭,市委统战部、宗教局等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了发愿典礼。

  • 标签: 终身愿 修女 教区 海门 部门领导 统战部
  • 简介:天台宗的止观,博大精深,能含摄并诠释一切佛法。因此灌顶大师说:“摄一切佛法,靡所不赅。”菩提心,作为大乘佛法入门之关键,同样与止观有着密切的联系。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中说:“菩提心即是观,邪僻心息即是止。”又说:“止观即菩提,菩提即止观。”本文将遵循智者大师这一思想,尝试以止观来诠释菩提心的内容与层次,普愿见者闻者,同种善根,同发菩提大愿,同证无上佛果。

  • 标签: 菩提心 佛法 智者大师 天台宗 诠释 联系
  • 简介:菩提心,一向专念”,是一个意思,还是两个意思呢?我以为是一个意思,即菩提心,要一向地(不间断)专一地(不杂乱)忆念不忘地发下去。也就是说,菩提心要随在何处、刹那刹那、对任何一个有情、在任何状况下做到不忘失心。如《地藏经》中婆罗门女救母一段,她无论是在供养、瞻视、哭泣时,

  • 标签: 菩提心 随笔 意思 不间断 婆罗门
  • 简介:慧远判教观的核心是四宗判教。四宗判教在慧光等人提出之后,由于其自身的张力,分别按照“浅深”和“平等”两个原则展开。其发展主流是“浅深”这一原则。慧远则坚持“平等”的原则,倡导平等大乘经教观,认为大乘经教只有法门的差异,而无浅深之别。但同时慧远又坚持大乘二宗具有浅深之分。由此,慧远大乘二宗的判教依据不是某部经典,而是大乘经教阐明的具有浅深的义理及二宗对这些义理的理解层次。平等的大乘经教观是慧远判教观的特色所在,代表着慧远消弭当时大乘教派纷争的努力,但由于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悖论,这一努力并未成功。

  • 标签: 慧远 判教观 四宗判教 平等大乘经教观
  • 简介:2005年10月4日,重庆万州教区徐之玄主教在圣母无原罪圣堂主礼,为陈慧萍、周汉英、张传梅、张泽琼、张英、陈光清、梁光桃、周琼、潘凤霞9位修女举行了终身愿大礼。来自北京、重庆、武汉、贵州、南充、西昌等地的22位神父,34位修女参与了共祭,1000多位教友参加发愿礼。

  • 标签: 修女 教区 万州区 重庆 圣母 主教
  • 简介:为进一步发展中国伊协同伊斯兰发展银行的合作,利用该银行的援助,发展我国穆斯林教育事业,中国伊协于2008年5月10日至19日接待了由伊斯兰发展银行工程师阿布杜·拉希目·塞米尔·欧勒塔尼和艾哈迈德·哈利德·伊布拉辛·吉阿瓦尼等二人组成的代表团。访华期间,代表团对该银行在我国宁夏、陕西、河南、山东、河北、黑龙江等地的援助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考察,并对部分省区援助项目的建筑工程实施进行了具体指导。

  • 标签: 发展银行 伊斯兰 工程师 中国 援助项目 教育事业
  • 简介:本文以达生阿訇为例,具体分析了其生平实践中蕴含的民族认同、宗教认同、国家认同生成的社会框架,以及其个体实践中三种认同的互嵌与互惠。这展现了近代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特征,揭示了现代背景下伊斯兰教中国化道路成功的原因,彰显出达生阿訇不愧为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典范。

  • 标签: 民族认同 宗教认同 国家认同 伊斯兰教 中国化
  • 简介:在五祖寺,除了每日精进修行的憎人,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为人知,却默默无闻地精心护持着寺院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他们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却甘愿为了追求信仰,不求回报地心奉献自己,供养三宝……

  • 标签: 东山 黄梅 行人 修行 寺院
  • 简介:11月3日上午,佛门圣物——释迦牟尼佛螺髻舍利供奉法会在杭州净慈寺隆重举行。海峡两岸众法师及居士近三干人双手合十,虔诚恭敬,唱起高亢梵呗。在台湾佛光山星云长老,中国佛教协地副会长、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普陀山方丈戒忍、允观、诚信、定本、界源、继云等诸山长老、高僧大德及仪仗队的护送下,五彩幢幡簇拥,释迦牟尼佛螺髻舍利被恭敬地安放在佛坛上。

  • 标签: 佛教协会 佛教文化 杭州市 舍利 法会 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