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位于多伦多市中心,是加拿大最大的博物馆,该馆拥有世界各地的藏品,馆藏藏品500万件,堪称是世界性的博物馆。其中有一个名为“BishopWhiteGallery”的中国庙宇艺术馆,四周墙壁上展示了元代中国道教和佛教的巨幅壁画,厅中展出了大量中国流失文物,如洛阳汉代墓室画像石,山西离石汉桓帝画像石,北京肃王府狮子,石家河风格两面玉神像,河南安阳出土的青铜器,河南温县的多尊宋代木雕菩萨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弥勒说法》。这铺壁画与国内山西稷山青龙寺的《弥勒说法》有惊人的相似处。针对这两铺壁画进行研究挖掘他们背后的流转渊源,进而探讨如何对国内珍贵的壁画进行统计记载、学术考究及技术保护。

  • 标签: 《弥勒说法图》 博物馆 文物
  • 简介:"苗"的视觉范式与其所处时代背景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结构关联,其图像与文字的空间组织与建构基于各少数民族族群的"集体无意识"和其原生的族源情感,同时又受到清帝国处理"苗疆"边务和文明进程的影响,最终呈现出较为清晰的文化意义指向。这种"图文互译"的视觉范式是18至19世纪中国南方(尤其是贵州)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图像再现与视觉表征。

  • 标签: “苗图” 视觉 表征 图文互译 审美叙事
  • 简介:文徵明是明代著名山水画家,“吴门画派”的领袖,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在文氏的山水作品中,以园林为题材的创作占有相当的比重,其中《拙政园三十一景》堪称精品。

  • 标签: 拙政园 文徵明 山水画家 吴门画派
  • 简介:中国民间老银饰品的艺术风格与我们民族文化的其它瑰宝同出一脉,既有“同根相似”,但又因材质、工艺、用途的不同而彰显出“独特”。丰富多彩的装饰纹饰,既美观又神秘,并与器物的造型高度统一,成为一件件完美的艺术品,构成了独特的中国民间老银饰品装饰艺术。其中汉字纹饰化作为装饰题材在老银饰品中颇为常见,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现在,从未间断。

  • 标签: 老银饰品 装饰纹饰 汉字图案
  • 简介:普劳斯的《一坛金子》是一部重要的作品,它在欧洲戏剧舞台上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和非凡的历史价值。"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泰门对颠倒乾坤的金钱的诅咒和恐惧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感情。这种感情莎士比亚时代有,早于莎士比亚时代的古希腊、罗马时代有,晚于莎士比亚时代的资本主义时代也有。《一坛金子》就是古代社会对金钱力量的破坏性所作的一次虽然片面然而不失深刻的形象展示。

  • 标签: 金子 金钱 图斯 恐惧 莎士比亚 历史价值
  • 简介:清代乾隆时期在绥远城任副都统的画家兼画论家布颜的绘画及其绘画思想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少数民族书画理论。布颜告诉我们,面对所画之物,要画的有生气,不要类同死物。要养气,养浩然正气,以传达自然物象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态,只有这样整幅作品才"活"了。"情景者境界也"是布颜绘画美学的重要观点。他分析了"笔墨""情""景"三者之间的关系。布颜的绘画思想主要是从师古法与师造化、意与境、笔墨与情景、情景与境界、隐与显等方面体现出来。

  • 标签: 绥远都统 蒙古族 布颜图 绘画思想
  • 简介:大筒属中国三类弓弦乐器之一,主要流传于中国西南的湘、川、赣、贵、粤(粤北)、桂、陕(陕南)等地。在湖南,除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外,大筒几乎分布所有的汉族集聚区。湖南大筒演奏的音乐作品就被称作"湖南大筒音乐"。依据湖南大筒音乐的流传地域和风格特点,它大致被划分为湘北、湘中、湘南三大流派。事实上,其形成这种"三派六支"的区域分布主要原因如下:(一)其形成始终贯穿着秦汉时期的楚文化、唐宋明清形成的流寓文化和近现代岭南文化影响下湖湘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二)俯瞰湖湘大地,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赋予湖湘特殊的文化意义,也为湖南大筒音乐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三)极具特点的湖南方言奠定了湖南大筒"三派六支"音乐的风格基础。

  • 标签: 湖南大筒 三派六支 历史地理 语言基础
  • 简介:  21世纪的艺术,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越发变得多元、多样,甚或令人"费解";21世纪的各类图像、影像触目可及……美术教学,鉴于其形象性、直观性的学科教育特点,教人如何甄选当前及未来生活中的影或艺术现象,并作出属于自己的分析和判断,相信应是美术教育的应有之义.……

  • 标签: 应走进 批评应 美术批评
  • 简介:康德论述崇高是“绝对大”观点时展现出两条思路、三个层次.两条思路:崇高之大不是什么;崇高之大是什么.三个层次即康德认为崇高所说的绝对大不是数学意义上的大;崇高之大存在于人的观念之中;崇高之大意在赞美人的道德力量之大.

  • 标签: 康德 崇高 道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