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正>《中国药典》1985年版“一部”处方有种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熨剂叫“坎离砂”(天津市医疗器材厂制有此物),不少人不知为何取了这样一个名字。其实,此名可以说来源于《周易》。汉代的魏伯阳著有《周易参同契》一书,书中称乾坤二卦为鼎炉,坎离二卦为药物。故“坎离砂”即谓药物砂。《周易》为大道之源,亦为不少成语、典故、格言、熟语之源,不少词语可以说成于此书。洋洋一百七十余万言的《周易辞典》(吕绍纲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收有“经传词语”一单元,但非从源于《周易》的成语典故等着眼,一些人读到有关词语时往往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本文则列举有一定难度的源于《周易》的成语典故等举例以说之,于《周易》研究、于汉语词汇研究或者不无小补。

  • 标签: 孔颖达 周易参同契 六十四卦 后汉书 词语 三国志
  • 简介:《周易》成说(三)徐传武三十一、咸卦咸,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其义为感应、感化。《咸·》:“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因以“咸感”为阴阳相感,夫妇相和。唐杨钜《册淑妃何氏为皇后文》:“观柔刚咸...

  • 标签: 《周易》 六十四卦 孔颖达 损上益下 羝羊触藩 家人卦
  • 简介:<正>管夷吾字敬仲,出于姬姓而居于齐;齐,姜太公封国,姬姜联姻乃宗周之传统。齐桓公得国后,厚礼管仲以为大夫,与鲍叔矛、隰朋、高傒等其修国政。盖春秋时代,生产趋于发达,井田崩溃,公社瓦解,而民多游离,于是管仲重定安民之策,定人之居,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有工商之乡乃齐之

  • 标签: 法家 管子 管仲 齐桓公 道家 老子
  • 简介:忧时伤乱、仕途惆怅,是元代前期的主要内容;地域文化背景、特殊社会现实、词人生活心态,决定了元代前期的艺术特色;元代前期从文化背景、艺术风格等方面奠定了元发展方向。

  • 标签: 元代前期词 内容 风格 影响
  • 简介:<正>《论语·阳货篇》记载孔子谈诗(指《诗经》,下同)的一段话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又《泰伯篇》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中关于“诗可以兴”“兴于诗”的“兴”义,古今学者多有分歧。“诗可以兴”的“兴”,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兴,引譬连类。”朱熹《四书集注》曰:“感发志气。”“兴于诗”一句的“兴”,《集解》引包咸注:“兴,起也,言修身当先学诗。”现代学者对“兴”的解释也不尽一致。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对“诗可以兴”的“兴”义,采取朱熹的解

  • 标签: 孔子 朱熹 论语 社会作用 道德修养 政教
  • 简介:<正>诸位学者:两千多年前,春秋时代,当孔子六岁的时候,在一个小国宋国的都城举行了一个会议,那是一个政治性的会议。谈论的主题是“弭兵”。各国都委派代表参加,大国的代表优先入坐。经过数日的舌战,终究达致协议,宣布了“弭兵”的公报。会议的主脑人物宋国的向戌于是向国王提出“立功”的奖赏。他不但未能如愿以偿,反而被训了一顿。弭兵之论是不实际的梦想。战争并没有因之而废除,军备仍是各国贯注的事务。一场历史性的会议,就此结束。一千多年以后,在山明水秀的浙江绍兴举行了一个颇有文化价值的雅集,是时少长咸

  • 标签: 学术会议 闭幕词 春秋时代 文化价值 孔子学说 历史性
  • 简介:哲学存在论的政治性和政治本身具有的存在论意义这两个方面的内在统一,使得政治哲学成为哲学存在论的当代形态。政治哲学成为第一哲学不仅是哲学形态变迁的结果,而且是政治作为社会历史维度的当代转型在思想上的一种体现和要求。哲学在政治权力的运作中形成,政治权力应该在哲学理念的引导下运行,政治与哲学相互规定并相互构成。

  • 标签: 政治哲学 第一哲学 当代形态 政治权力 存在论 内在统一
  • 简介:本文经分析指出,在王阳明那里,作为本体的良知有其多方面的内涵:在心物关系上,它是意义世界存在的根据;从成圣过程看,构成了德性的本原;就心之条理(内在的规范体系)而言,展示为先天的理性原则,从而,良知的本体义即表现为存在的根据、德性的本原、先天的理性原则诸方面的统一。良知的以上诸义不是彼此不相关,而是相互联系的。

  • 标签: 王阳明 意义世界 本体论 道德原则 理性原则 黑格尔
  • 简介:<正>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者就要“爱人”。而“爱人”的关键是实行“忠恕”之道。所谓“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亦即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 标签: 心理换位 “忠恕” 思想道德教育 人际交往 教育对象 心理位置
  • 简介: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个人的日常行为大多属于交换行为,这种行为不同于市场行为,但也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个人与群体、组织、社会之间的交换行为也是如此。作为农村健康传播者的乡村医生,在被社会赋予相关的角色定位时,必须提供合理的社会报酬——经济收入、社会地位、职业声望等,与乡村医生进行“等价交换”,只有这样,乡村医生才能很好地扮演其乡村健康传播者的角色。实证调查表明,社会与乡村医生之间的“等价交换”还未实现。

  • 标签: 社会交换理论 健康传播 乡村医生
  • 简介:社会契约不论在政治哲学史上或是作为一种正义理论,都有着悠久历史和重要地位。后来的研究又将其作为一种基于组织理论的个体权利来加以研究,即它是一种将伦理和道德的合法性与合作的战略和行动进行整合的途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它又作为经济伦理而被提出来。沿着唐纳森和邓菲的研究途径进行追寻表明,如果社会契约被意识到并被作为网络治理过程加以对待,那么其将适用于组织设置过程。这一洞悉有利于行政学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因为它能够引起人们对行政程序的关注,在这一程序中,信任在持续的契约交往中得以创设,并长期稳定地保持下去。同时,我们也需要一种应用于行政自由裁量的新途径(如道德代理),以认识组织的新兴网络形式及其竞争力和道德潜能。

  • 标签: 社会契约 网络治理 信任建构 道德代理
  • 简介:国内学术界对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的研究大都是一种静力学的或日静态的考察。这种研究方式不符合马克思“历史地思”的运思特点,遮蔽了价值的历史展现性质,从而妨碍了对其本真性的揭示。按照马克思的运思方式,只有价值范畴当作一种历史的规定加以追问才是恰当的。价值同理性的分裂不过是一个历史的现象或事实,它在本质上属于现代维度。“价值”被作为一个自觉的问题提出,意味着价值同理性的分裂及其对立已然在历史基础层面上实际地发生了。从历史上看,价值理想是一“双刃剑”,提供批判的尺度,要求“从后思索”,但若脱离了历史基础,就有可能沦为“乌托邦”,从而酿成历史悲剧。

  • 标签: 历史维度 价值范畴 哲学范畴 运思方式 历史基础 “双刃剑”
  • 简介:概称句的形式刻画涉及到知识表达和常识推理,由人工智能研究首先提出。之后出现了多种类型的理论,对于更为合理的概称句形式刻画方案的探讨也仍在继续。Delgrande首先开始用条件句逻辑处理概称句,并由Asher、Morreau和Boutilier等继续发展,其要点是将“鸟会飞”理解为“正常情况下鸟会飞”,毛翊继而提出双正常解读,将“鸟会飞”理解为“正常情况下,正常的鸟会飞”。以此前工作为基础,周北海提出概称句是揭示概念内涵的句子,“鸟会飞”表示的是“鸟”这一概念的内涵有“会飞”这一内涵项。

  • 标签: 词项逻辑 算法 树图 形式刻画 概称句 知识表达
  • 简介:自我决定权是权利人针对自己具体人格要素进行自我决定和塑造的权利,其性质是对于具体人格权权能进行抽象的一种相对独立的权利,以保护权利人的意志人格为目的。具体内容包括对于生命、身体、健康和姓名的塑造与决定。对于自我决定权的侵害表现为欺诈、胁迫和未履行告知义务等,侵害自我决定权产生实际损害的,要进行完全赔偿,未产生实际损害的,要对于权利人自我决定机会的丧失进行象征性赔偿。

  • 标签: 人格权 自我决定 意志人格 权能 抽象
  • 简介:<正>各位来宾、学者先生们: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和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联合在曲阜召开的国际儒学讨论会现在隆重开幕了。前来参加今天开幕式的,有来自四大洲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特别是有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的领导人王鼎昌先生和吴庆瑞博士;有中国孔子基金会名誉会长谷牧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首席名誉顾问周谷城教授;有联邦德国阿登纳基金会主席赫克博士;澳中理事会

  • 标签: 基金会 联邦德国 名誉顾问 周谷城 四大洲 国际学术讨论会
  • 简介:舒茨的现象学始于对社会世界的探索,在现象学运动中以社会现象学为其标识。在舒茨那里,社会世界具有首要的理论关联性,分析和研究它对社会科学具有根本的理论意义。社会世界即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处的常识世界,其内涵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基本上相同。

  • 标签: 社会现象学 社会世界 科学基础 舒茨 现象学运动 日常生活
  • 简介:6月29—30日在吉林松原召开,由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办。来自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辽宁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4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类社会发展”、“马克思哲学与哲学的未来”,以及“马克思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诸多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 大学哲学 学术研讨会 马克思哲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吉林大学
  • 简介:<正>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由山东大学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讨论会”。在多方友人的大力协助下,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今天正式开幕了!本届《周易》学术讨论会,在“《周易》与哲学文化”的主题下,将对《周易》的经与传、易学发展史、易学与中华传统哲学文化的关系、易学与当代文化建设及经济建设、易学与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现代知识体系的整合、触通,以及易学研究的方法论等一系列新老问题,展开广泛深入的讨论。《周易》号称传统儒学最高的哲学典籍,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活水,它对绵延达数千年之久的伟大中华文化慧命的生衍,产生过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现代文化学、人类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周易 海峡两岸 易学研究 中华文化 知识体系
  • 简介:<正>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首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讨论会”在山东省政府和济南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台湾易学界同仁的大力协助下,在学术界前辈先生们的亲切关怀下,在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五天紧张而又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到今天上午止,已经顺利完成了大会预期的各项讨论议题,获得了圆满成功!参加本次大会的正式代表共计85人,其中,台湾代表25人,香港代表2人,韩国代表1人,大陆代表62人。就职称而言,高级职称(正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即占55人,因此,是一次水平相当高的学术会议。本次大会,共收到提交的论文65篇,专著10部。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海峡两岸 周易 易学研究 中国哲学史 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