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解橡胶粉尘的爆炸危险性,采用20L球爆炸测试装置对常温常压下、粒径75μm以下的橡胶粉尘在质量浓度50-700g/m3范围内的爆炸特性进行试验研究,测定其最大爆炸压力及爆炸指数随质量浓度的变化规律,进而对其爆炸危险性程度进行分级。结果表明:橡胶粉尘质量浓度为300g/m3时,爆炸压力达到最大值0.49MPa;在橡胶粉尘质量浓度为250g/m3时,爆炸指数达到最大值5.04MPa·m/s,根据ISO6184粉尘爆炸烈度等级分级标准,其粉尘爆炸危险性分级为St-1级。

  • 标签: 安全工程 橡胶粉 粉尘爆炸 最大爆炸压力 爆炸指数
  • 简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通过考察不同注水模式、注水速率、注水位置、盐度和孔隙度下CO2的分布特性和溶解行为,系统地分析了注水对CO2溶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态CO2呈倒锥形分布于注入井附近的盐水层顶部,并随时间延长缓慢向外扩展。注水虽不明显改变CO2的分布,但能促进CO2的溶解,降低超临界态CO2的量。增大注水速率、靠近盐水层顶部注水、在注CO2的过程中同时注水均可有效提高CO2的溶解率。在一定范围内,CO2的溶解量随盐水盐度降低而提高,但几乎不随岩石孔隙度变化。研究表明,通过优化注水条件可以显著促进CO2的溶解封存。

  • 标签: 环境学 数值模拟 CO2地质封存 注水 安全性
  • 简介:为了解北京城市街区PM10浓度日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利用2003年10月BECAPEX(BeijingCityAirPollutionExperiment)街道、街区及周边小区4个测点PM10浓度的对比观测试验资料和同期街道机动车流量、采样点附近自动气象站风速及探空资料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通过天气诊断和统计学分析相结合,初步分析了北京市城区街道大气污染物PM10浓度日变化特征及机动车排放污染、气象条件对PM10浓度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北京市城区街道PM10浓度日变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交通源污染物PM10浓度日变化具有单峰与双峰型差异的特殊性。工作日PM10浓度日变化出现双峰,周末PM10浓度日变化仅有单峰出现;交通污染源和气象条件对城市街区PM10浓度日变化特征的影响程度存在空间差异。离交通污染源较近的街区PM10浓度日变化受机动车排放污染的影响程度较大,而离交通源较远的小区PM10浓度受机动车排放污染的影响相对较小;不稳定天气条件下交通污染源影响范围较小,在特定天气条件下,气象条件的影响强度可显著超过交通污染源的影响。

  • 标签: 环境气象学 PM10 日变化 机动车排放 气象条件 北京街区
  • 简介:通过在生物滴滤塔中接种脱硫杆菌,以H2S和NH3为研究对象,选用合适的循环液喷淋量、循环液pH值以及进气中目标污染物的质量浓度,考察NH3的存在对系统净化H2S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循环液喷淋量为120~160mL/h,pH值为6~7.5,停留时间为34s,进气中NH3的质量浓度小于80mg/m3,H2S的质量浓度在800~1500mg/m3时,进气中H2S和NH3的去除效率为99%和70%以上。说明该系统对H2S具有较好的处理能力,同时低质量浓度NH3的存在不影响生物滴滤塔对H2S的净化效果。在该生物净化装置中,H2S通过生物降解作用主要转化为SO42-,NH3则主要以(NH4)2SO4的形式被去除。低质量浓度NH3存在时,系统无需对pH值进行调节。

  • 标签: 环境学 生物滴滤塔 硫化氢 氨气
  • 简介:利用自制可视化试验装置,研究了初始压力7MPa下,3种浓度的四氢呋喃(THF)溶液(0.10mol·L^-1、0.20mol·L^-1和0.30mol·L^-1)对两组高体积分数瓦斯气样Ⅰ和Ⅱ的水合物临界生成热力学条件的影响,获取了瓦斯水合物生成过程的压力-温度-时间曲线。对水合物临界生成相平衡模型与试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浓度的THF溶液能够很好地改善水合物热力学条件,THF溶液浓度为0.30mol·L^-1时,气样Ⅰ和Ⅱ的瓦斯水合物临界生成压力比相平衡计算压力分别小0.41MPa和0.06MPa,对改善高体积分数瓦斯水合物生成热力学条件效果最好。

  • 标签: 矿山安全 高浓度瓦斯 水合物 固化储运 四氢呋喃
  • 简介:为了研究华北平原北部区域不同类型站点光化学前体物的共性与差异,在华北平原北部地区西南-东北主导风向上选取间距大于100km的3个站点,即中国气象局(CMA)、上甸子(SDZ)和固城(GCH)依次代表北京城区、华北本底地区和相对污染的农村地区,进行了近地面NOx和CO观测。结果表明,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CMA、SDZ和GCH3站NOx体积分数的年均值依次为(42.4±21.8)×10-9、(13.8±5.5)×10-9和(26.9±15.2)×10-9,CO体积分数的年均值依次为(1.13±0.37)×10-6、(0.67±0.17)×10-6和(1.11±0.62)×10-6。3站的NOx月均值体积分数及CMA、GCH两站的CO月均值体积分数呈现出冬季高夏季低的特点,而SDZ站的CO6月均值体积分数(1.03×10-6)为一年中最高。SDZ站的NOx和CO体积分数在中午12时前后出现一个低谷,比CMA和GCH站的提前3~4h,此后呈上升趋势,体现了午后西南风输送对SDZ站的影响。尽管不同的源排放和大气输送影响导致3站的NOx和CO体积分数在日变化特征上有所差异,但3站的NOx和CO日平均体积分数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性,体现了区域性污染和气象条件共同影响的特征。

  • 标签: 环境学 北京 NOx CO 区域性污染
  • 简介:大量温室气体CO2的存在严重影响环境,而咪唑型离子液体具有独特的气体溶解性,在CO2捕集方面的应用较为广泛。基于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QSPR)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描述符——拓扑指数(TopologicalIndex,TI)描述符,研究了咪唑类离子液体捕集CO2的性能与其拓扑指数描述符之间的内在定量关系。应用遗传算法获得与捕集量最为密切相关的一组拓扑指数描述符,将其与温度和压力一起作为输入参数,分别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算法及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了咪唑类离子液体捕集CO2性能与其拓扑指数描述符之间的非线性模型。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算法得出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771和0.754,由支持向量机算法得出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90和0.981。对预测模型进行了评价验证及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和预测能力。根据拓扑指数描述符所建立的预测模型为工程应用提供了一种预测咪唑类离子液体捕集CO2性能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离子液体 二氧化碳 拓扑指数 预测模型
  • 简介:通过实验及动力学理论分析,对生物膜填料塔系统净化低质量浓度甲醛废气的适用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研究。生物膜生化反应动力学分析显示,甲醛废气的生物净化有与其他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不同的生化反应动力学特征,其反应类型判别准数M值远小于1(M=0.004≤1.0),即生物膜中甲醛的生化反应速率远远小于其在液膜中的扩散速率,为慢速生化降解反应。针对净化低质量浓度甲醛废气的生物膜填料塔实验系统的研究表明,应用“吸收-生物膜”理论模型得到的甲醛净化效率、甲醛生化去除量和出口气体甲醛质量浓度的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尺分别到达了0、87、0、96和0.89,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而“吸附-生物膜”理论模型对应的相关系数尺分别仅为0、64、0.84和0.64。与“吸附-生物膜”理论模型相比,“吸收-生物膜”理论模型描述甲醛废气生物净化过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研究结果对生物法废气净化技术的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环境工程 甲醛废气 动力学模型 生物膜填料塔
  • 简介:十分感谢海峡读者对本刊信任。本刊特意请教专家之后,对你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

  • 标签: 氢浓度 立方 硫化
  • 简介:为了解在不同氧气浓度下污泥的热解燃烧行为和动力学机理,利用热蕈差热分析仪,在不同氧气浓度下.对经过不同干燥温度干燥的污泥样品进行热重差热实验。通过分析氧气浓度和干燥温度刘样品热分析曲线的影响发现,干燥温度对污泥样品热分析的影响很小,但氧气浓度对其有明屁的影响;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热分析曲线有规律的向左偏移。在此基础上,提出污泥在不同氧气浓度条件下3种物质独立反应的热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在该模型中,3个阶段分别对应3种小同的物质独立反麻。在各种氧气浓度条件下,这3种物质的反应过程均符合一级反廊模型。随着氧气浓度的上升,3个阶段对应的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呈现上升趋势。

  • 标签: 环境工程 污泥 热解 燃烧 动力学 氧气浓度
  • 简介:对2010年10月和11月北京市区粒径小于2.5pm(PM2,)和2.5~10μm之间(PM2.5-10)的气溶胶粒子质量浓度进行了观测和分析,同时研究了同期的Angstrom指数和散射系数等气溶胶特性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粒径颗粒物的质量浓度与气溶胶特性参数的逐时日变化明显。PM:,质量浓度在凌晨5时至6时取得最小值,夜间20时至21时取得最大值;PM2.5-10质量浓度则在9时至10时和20时至21时出现双蜂。气溶胶Angstrom指数在下午明显高于上午,最大值出现在16时左右;散射系数高峰出现在17时至18时。2010年10月7—9日出现了显著的灰霾天气,灰霾天气下PM2.5,和PM2.5-10质量浓度均有明显增加。细粒子增多是导致PM25增加和Angstrom指数增大的主要原因。另外,灰疆天气期间散射系数迅速增大,非灰霾天(10月11日)的散射系数只有灰霾天(10月8日)的1.27%。

  • 标签: 环境学 北京 PM2 5 PM2 5-10
  • 简介:一、引言四川美丰(集团)全资子公司四川美青氰胺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改项目"200kt/a合成氨联产300kt/a尿素"工程已全面竣工。2009年7月12日合成氨装置点火,7月29日尿素装置化工投料,30日产出颗粒尿素,装置实现了一次投料开车成功。笔者有幸参加

  • 标签: 尿素装置 CO2 汽提塔 合成氨装置 甲铵液 四川美丰
  • 简介:基于2014年京津冀地区电力统计数据,引入多情景分析方法设定了不同的燃煤发电、燃气发电和可再生能源装机比例情景,测算了相应情景下的SO2、NOx和CO2排放量,分析了该地区电力行业装机比例与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发电总装机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对燃煤发电和燃气发电来说,随其装机比例增加,SO2、NOx和CO2排放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但相对于燃煤发电机组,燃气发电机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SO2、NOx和CO2的排放量,减排效果显著。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来说,随其装机比例增加,SO2、NOx和CO2的排放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电力结构调整 污染减排效应 温室气体减排 京津冀 情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