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燃料电池冷却水入堆前的三通管路既要保证流量分配的均匀性,又要求管路压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针对某燃料电池冷却系统三通管压降较大的问题,设计两种优化方案,优化方案1是主管路底部采用光滑的圆弧过渡,方案2在方案1的基础上把主管路底部做成内凹的半球体结构。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两种方案均满足流量分配均匀性的要求,但方案2比方案1的压力损失降低8.2%,因而选择方案2作为最终的优化结构,能更好地满足设计要求。

  • 标签: 冷却系统 三通管 设计 优化
  • 简介:甲醇汽油的推广运用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能源危机,但由于甲醇汽油的蒸发性,甲醇的引入将增大气阻产生的可能性。虽然低比例的甲醇汽油可以在发动机不做改动的条件下直接使用,但混合燃料的蒸发性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对几种低比例的甲醇汽油的蒸发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面,低比例甲醇汽油的蒸发性变化不大,理论上发动机不易产生气阻。

  • 标签: 甲醇汽油 蒸发性 气阻 馏程 饱和蒸汽压
  • 简介:基于Simulink平台,利用Thermolib工具包搭建Ballard公司的MarkVPEMFC分析模型,模型包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exchangemembranefuelcell,PEMFC)电堆模块、阴极供气系统模块、阳极供氢系统模块、冷却循环系统模块及控制系统模块等部分,通过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利用搭建的模型研究电堆运行控制参数,如电堆温度、膜湿度、进气压力及压差等对PEMFC输出电压及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揭示各运行控制参数对PEMFC电堆性能的影响,对PEMFC控制策略的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运行控制参数 影响因素 仿真分析
  • 简介:7月2日-3日,由山东交通学院主办,运输车辆检测诊断与维修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承办的“首届氢燃料电池汽车高峰论坛”顺利召开。交通运输部科技司综合处处长甘家祥、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研平台秘书处副秘书长罗凯、山东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徐文广、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科技处调研员鲁杰、山东交通学院院长陈松岩、副院长孙云早以及来自国内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代表等共计1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 标签: 氢燃料电池汽车 高峰论坛 交通运输行业 交通行业 重点实验室 企事业单位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了6210双燃料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电液联控天然气喷射系统、性能试验等。并浅析了该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情况,主要参数是最高燃烧压力、排气温度。同时,本文引入了另一型号的双燃料发动机与6210双燃料发动机进行了对比。

  • 标签: 双燃料发动机 天然气 燃烧
  • 简介:以柴油机为原型,增加了天然气供气系统,开发了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采用闭环控制系统对天然气进气量进行实时控制,发动机采用双阶段双燃料模式运行,实现了全负荷工况下天然气对柴油85%左右的替代率,在保持原机动力性的基础上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性。

  • 标签: 双阶段双燃料工作模式 天然气供给系统 柴油替代率
  • 简介:本文基于车载排放测试系统对一辆国Ⅳ柴油公交车燃用不同比例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道路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市内典型道路到市郊公路再到高速路,公交车的气态物及颗粒物排放率依次升高;不同道路条件下,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CO、THC、PN及PM平均排放率低于纯柴油,CO2及NOx平均排放率略高于纯柴油,并且生物柴油掺混比例越大,对应降幅及增幅越显著.全路况条件下B5(生物柴油体积占比5%)、B10(生物柴油体积占比10%)的CO平均排放率较D100(纯柴油)分别低14.84%、20.60%,THC平均排放率较D100分别低6.12%、13.98%,PN平均排放率较D100分别低17.35%、23.75%,PM平均排放率较D100分别低22.19%、26.60%,CO2平均排放率较D100分别高5.07%、8.08%,NOx平均排放率较D100分别高6.44%、15.69%,

  • 标签: 公交车 不同比例生物柴油 气态物 颗粒物 实际道路排放
  • 简介:本文在某六缸柴油机上,完成了不同EGR率下汽柴油双燃料均质引燃燃烧与排放特性的试验探究。试验结果表明,双燃料均质引燃模式具有与纯柴油模式完全不同的特性:随着EGR率的增加,双燃料模式的汽油燃烧品质改善,不完全燃烧产物生成减少,燃烧效率上升;由于滞燃期缩短,燃烧持续期基本不变,指示热效率上升,在大比例EGR下,双燃料模式的燃油经济性具有优势;双燃料模式对EGR并不敏感,随着EGR率的增加,NOx排放降低而Soot基本不变,可采取适当增大EGR率的策略,同时实现NOx与Soot的极低排放;双燃料模式存在THc与CO排放偏高的问题,但可通过加装DOC后处理装置解决。

  • 标签: 汽柴油 双燃料 均质引燃 EGR
  • 简介:在柴油机试验台架上,研究了进气道口电控喷射乙醇,缸内直喷柴油引燃乙醇的方式,开发了电控乙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研究了乙醇/柴油双燃料模式的燃烧及排放特性.随着引燃柴油量的降低,最大爆发压力下降,NOx和排烟下降幅度加大,但THC和CO排放均有升高.通过调整控制参数如乙醇/柴油的喷射比例,可使发动机达最佳燃烧状态及较低的有害排放,因此说乙醇/柴油双燃料模式是一种有前途的、可行的发动机发展方向.

  • 标签: 双燃料发动机 燃烧特性 排放特性
  • 简介:在240型单缸柴油机上进行了0号轻柴油和4号燃料油的不同喷油器的对比试验:通过对两种燃料示功图曲线以及放热率曲线的分析,对比研究了轻柴油和4号燃料油的缸内燃烧情况;改变喷油器喷孔参数,比较了不同喷油器参数对燃油喷射雾化以及缸内燃烧的影响;最后进行了不同进机粘度的4号燃料油性能试验;240系列多缸机若要燃用4号燃料油时只需改变喷油器规格。

  • 标签: 240单缸柴油机 4号燃料油 喷油器 缸压曲线 放热率曲线
  • 简介:在8240ZC型柴油机的成熟技术基础之上设计开发了8240ZCDF型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本文介绍了8240ZCDF型双燃料发动机的主要技术参数、试验系统以及性能开发试验等内容。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8240ZCDF型双燃料发动机已完成了中国船级社型式认可试验。

  • 标签: 柴油-天然气 双燃料发动机 开发试验
  • 简介: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具有良好的使用特性,它是将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后引入气缸内,形成可燃混合气,与喷入气缸内的柴油共同作用输出功率。本文重点介绍了大功率190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配置原理以及试制试验过程,并对双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做了分析。

  • 标签: 双燃料发动机 动力性 经济性 可靠性
  • 简介:将有限元法应用到淄博柴油机总公司的6210双燃料发动机连杆小头的强度校核之中,采用Pro/E软件对连杆进行了三维实体造型,并利用ANSYS软件对连杆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了连杆在最大拉伸、最大压缩两种工况下的应力、应变分布,确定了连杆小头的最大应力部位和疲劳安全系数,验证了连杆小头的可靠性。

  • 标签: 双燃料发动机 连杆小头 有限元分析 强度
  • 简介:在发动机气缸体的框架设计开发过程中,由于主轴承盖结构承载着曲柄连杆机构往复运动所施加的交变载荷,主轴承盖结构的疲劳强度直接影响着气缸体的使用寿命。本文阐述设计阶段通过模拟发动机实际工作状态,对零件进行疲劳安全性能的计算,以便有效地降低框架实际生产后裂纹、断裂等失效形式的发生。

  • 标签: 主轴承盖 模拟分析 优化设计
  • 简介:本文直接采用ANSYS软件所支持的APDL参数化设计语言,建立一个直列四冲程发动机的曲轴三维实体模型,同时添加合理的约束,通过静力分析和优化设计,确定了其危险区域和得到了曲轴的尺寸优化方案,为更合理的设计曲轴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曲轴 参数化 有限元 ANSYS 优化设计
  • 简介:研究集成排气歧管(integratedexhaustmanifold,IEM)缸盖的技术特点,对IEM缸盖排气道的结构选型、水套流场分布及结构优化、排气道热应力分析及结构优化、排气系统和冷却系统的热管理优化以及IEM缸盖与发动机在排放与暖风性能上的优化匹配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制定IEM缸盖的设计和结构优化措施。试验表明,优化后的缸盖热负荷明显降低,排放、冷起动阶段暖风性能得到改善。

  • 标签: IEM缸盖 排气歧管 结构优化 流场分布 热应力 排气系统和冷却系统热管理
  • 简介:本文通过对配气机构凸轮—摇臂副的接触应力和油膜厚度的分析计算,阐明了如何用多重多项式法设计凸轮,并通过调整其中部分变量,使配气机构在适当的负载和润滑条件下,通气能力最大。

  • 标签: 丰满系数 多重多项式法 零分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