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测井自动识别程序(MATIDEN)是将自动确定岩性程序(CLLOG)处理所得到的岩性剖面进而划分测井的程序。首先需要选择工区内相同沉积单元中的纯泥岩段,做为对比的标准层,将所有井的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后应用CLLOG程序对标准化的的测井曲线进行处理,得到主成分曲线PC1,再以此为依据建立工区的测井相识别模式(识别矩阵)。MATIDEN程序是通过识别矩阵对未知测井进行识别,确定其归属类型。由于该程序运行时,不对未知测井特征值进行计算,所以不需输入未知测井的全部特征值,只用数字“1”、“2”分别表示未知测井“有”、“无”相应的特征,“3”表示对应的特征“未纪录”。通过X-5井的实际应用说明该程序有较高的识别能力。

  • 标签: 测井相 自动识别程序 识别模式 识别矩阵 归类算法 积沉相
  • 简介:莺歌海盆地具有烃类水运移特征:它生成并聚集的油气(崖13-1气田)有高含量的联苯系列,具水运移的化学组成特征:经物质平衡计算有足够的烃类水运移效率。烃类水运移机制必须具备特定的地质条件:以充裕的水源和气源;存在一个温度、压力和渗透率骤降的物理界面;有一垂直断层或裂缝带,起“垂向高速”运移的作用。崖13-1气田诸多的地质和地化异常,如油气的化学组成、温度、压力和有机质成熟度等资料都是水运移的佐证.饱含天然气的地质水从盆地高温高压的深部通过断层向上运移,抵崖13-1气田储层时有大规模的气水分离,烃类在储层聚集,而地层水继续沿上倾方向运移。

  • 标签: 莺歌海盆地 烃类 水相运移 物质平衡 计算
  • 简介:通过比较关键井的测井数据,取心资料及其它地质信息,提出了识别河流沉积5种微的测井曲线形态,利用高分辨率倾角测井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处理了研究区的测井资料,结合曲线形态分析,对河流沉积微的测井识别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和观点,并与地质家的结论吻合较好。

  • 标签: 综合利用 测井资料 河流 沉积微相 测井曲线 高分辨率倾角测井
  • 简介:近年来,在渤海海域陆续发现了几个陆多油层大油田.国内外对陆多油层大油田的开发,已在先导开发区;井网、井距和开发层系部署;实施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储层再研究;驱替机理和开采规律研究;重要措施现场试验;开发中后期提高产液量和稳油控水手段运用;开采工艺不断完善等方面,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借鉴这些经验对今后海上陆多油层大油田的开发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陆相多油层油田开发 渤海海域 先导开发区 井网 井距 开发层系
  • 简介:选择热解气色谱中的特定化合物nC7(正庚烷、烯烃)、nC8(正辛烷、烯烃)和甲苯,并计算相应的参数nC7+8/甲苯×2和甲苯/nC7,确定类生油岩的划分界限为:Ⅰ型,nC7+8/,甲苯×2>3.25,甲苯/nC7<0.25;Ⅱ型,nC7+8/甲苯×2=1.10~3.25,甲苯/nC7=0.5~0.8;Ⅲ型,nC7+8/甲苯×2<1.10,甲苯/nC7>0.8。近百块次样品经过与元素分析、Rock-Eval分析结果对比,并实际应用于划分珠江口盆地生油岩类型,证实方法简便易行。

  • 标签: 应用 热解气相色谱参数 判别 生油岩 类型 甲苯/nC7
  • 简介:从层序地层学研究入手,将珠江口盆地(东部)21-16.5Ma地层(大致相当于珠江组)划分为2个级层序、5个体系域和16个准层序组。探讨了砂岩储层的物性、非均质性及其分布规律。通过岩心描述、遗迹古生态、测井及地震相分析,结合本区沉积演化特点,对按体系域或准层序组划分的7个层开展了沉积相对空演化规律的研究,分别建立了相应的沉积相模式。剖析了不同沉积微相对砂岩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沉积环境对砂岩油田产能及开发效果也具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沉积环境研究为制订合理的开发方案建立了良好的地质基础。

  • 标签: 珠江口盆地 砂岩油田 沉积相 研究 应用 层序地层学
  • 简介:莺歌海盆地中中新统梅山组地层是盆地的主要烃源岩,它在盆地沉积中心的厚度达2000米。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说明该地层有机质丰度高,且完全成熟;它处在深,热、封闭、含水和高压系统中。这种系统有利于烃类的生成、保存和运移,并且形成独特的模式——石油的深热成因和水运移。

  • 标签: 莺歌海盆地 梅山组 石油 深热成因 水相运移
  • 简介:八面河油田北区、广北区沙河街组主要为湖泊——角洲沉积体系,发育有前角洲湖泥岩、远砂坝、河口砂坝、角洲前缘席状砂、支流间湾、分流间湾、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滨浅湖滩砂、粒屑滩、滨浅湖砂坝、滨浅湖泥岩等微相类型,本文重点对北区、广北区沙段、沙四段沉积微的展布与演化进行描述。

  • 标签: 八面河油田 沉积微相 沉积时期 沙四段 展布 演化
  • 简介:综合考虑陆源碎屑物供给,内源碳酸盐沉积,沉积物侵蚀与再沉积,重力流沉积以及构造升降和水平位移等诸多地质因素,建立了一个能够模拟各型盆地层序地层的综合数学物理方程式,采用自行研制的定量层序地层模拟系统,以断陷湖盆陡坡带(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为例,在假定湖平面变化呈-正弦函数曲线,物源供给速率中等,匀速的条件下,分别模拟了盆地加速沉降和减速沉降两种过程的陆层序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一个构造沉降旋回过程控制着一个陆层序及其体系域的发育和形成。

  • 标签: 构造因素 断陷湖盆 陆相层序 影响 机理 计算机模拟
  • 简介:珠江口盆地前-早第纪洼陷(指有一定沉积厚度的低凹及深陷地区,非构造单元)分为4种类型,即半地暂型、拗陷型、残留型及过渡型。着重对残留型和过渡型洼陷在地震剖面上反映的上、中、下大构造层进行对比,认为下构造层为海相中生界,中构造层为陆下第系,上构造层为海相上第系。研究了海相中生代地层的分布、结构、构造及含油气特征,指出东沙隆起东部及其相邻的潮汕拗陷东北部和珠一拗陷东部地区是寻找中生代海相油气藏的新领域。

  • 标签: 珠江口盆地东部 前第三纪 早第三纪 洼陷特征 油气前景 构造层
  • 简介:由于70年代中期引入的维地震技术取得成功,使得人们一旦在钻井获得油气后,维地震测量已成为圈定储层边缘的最常用工具。除去维的地下成像技术优于常规的二维方法外,该技术运用的迅速增长还在于维测量工作的周期和成本降到最低限度。1988年,当Geco公司在使两艘地震船的作业成为一体时,给海上维地震勘探又新增加了一维。作业中的这两艘地震船,每艘都装备了一对地震源和一对等浮电缆。这种作业模拟了一种使用四个震源的测量技术,这四个震源依次点火将信号传向四根等浮电缆,可同时产生12个独有的共中心点(CMP)地下剖面。

  • 标签: 油气勘探 勘探效率 成本 海上三维地震勘探
  • 简介:通过深入剖析恩平凹陷下第系陆地层,认为可以引入层序地层学的思路(以基准面的变化代替海平面的变化)来认识陆层序地层,并将二级层序作为勘探低成熟区陆层序地层分析的基本单元。以恩平凹陷为例,在实践中总结了陆地层层序划分和对比的标准,以及凹陷评价的步骤和方法。

  • 标签: 层序地层学 陆相沉积凹陷 应用 珠江口盆地 恩平凹陷 湖相
  • 简介:肇地区是松辽盆地北部深层(泉头组二段及其以下地层)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地区.以深层天然气成藏基本条件和天然气分布特征分析为基础,结合天然气成藏过程研究结果,提出了该地区深层天然气的4种成藏模式:沿不整合面短距离运移至基岩风化壳圈闭;自源岩区内一次运移至火山岩体;沿砂体侧向运移至地层超覆圈闭;沿不整合面和断层长距离运移至古隆起之上的各种圈闭.并指出,肇凹陷西缘及东南缘古隆起尚未钻探的基岩风化壳、地层超覆圈闭和沙河子-营城组源岩内的火山岩体,是该地区下一步深层天然气勘探的有利目标.

  • 标签: 三肇地区 深层天然气 成藏模式 成藏条件 分布特征 成藏过程
  • 简介:'海上维地震勘探技术研究'经过4年多的努力,于1990年圆满完成科研任务。1991年4月24日至26日在塘沽召开评审鉴定会,由海洋石油总公司科技发展部主持,经专家评审认为'海上维地震勘探技术研究'项目发展、改进、研制了一系列方法和软件,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海上特色的维勘探系统工程。该系统工程在绥中36-1油田等近

  • 标签: 海上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研究 通过鉴定 三维勘探系统工程 绥中36-1油田
  • 简介:渤中地区第系主要含油层位储层类型丰富.通过测井、岩心和实测资料分析,探讨了不同层段储层的沉积学、非均质性、成岩作用和物性等特征.馆陶组储层为河流沉积体系,砂体规模大,砂岩结构成熟度较高,成岩作用相对较弱,是渤中地区最为有利的储层.东营组储层以东北部大型角洲沉积体系为主.沙河街组储层以扇类沉积体系为主,地层埋藏深,砂体分散、规模小,储层质量差.

  • 标签: 渤中地区 第三系 储层地质特征 研究 沉积学 非均质性
  • 简介:1下第系浅部油气藏形成条件1.1下第系埋藏浅是形成浅部油气藏的首要条件渤海辽东湾、莱州湾的第纪沉积与渤海西部和中部的第纪沉积有显著的差异.渤海西部和中部的广大地区,是渤海湾盆地在晚第纪和第四纪的强烈拗陷区,地层最大厚度达4800m,下第系埋深在2000m以下,不具备形成下第系浅部油气藏的条件.而辽东湾与莱州湾地区具有早第纪强烈断陷和晚第纪轻微拗陷的特点,晚第纪和第四纪地层厚度仅1000m左右(图1),千米之下即可钻到下第系东营组或沙河街组目的层,这是辽东湾、莱州湾地区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辽东湾、莱州湾地区与辽河断陷的西部凹陷、济阳坳陷的东营凹陷等有相似的沉积特点,可成为寻找下第系浅部油气藏大有前景的地区.

  • 标签: 渤海 下第三系 浅部油气藏 油气勘探前景
  • 简介:业已证明角洲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区。迄今,全世界至少有17个角洲区发现了储量可观的油气,其估算最终储量为500亿桶原油和320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已生产近300亿桶原油和100万亿立方英尺以上的天然气。近年来,角洲研究在以下两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第一,进一步认识到角洲前缘不稳定性和滑塌作用的重要性。滑坡、崩塌和生长断层在许多现代和古代角洲都很常见,它们对岩相的分布起重要作用。角洲前缘的不稳定性在确定海上钻井位置和采油设施方面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第二,进一步认识到粗粒角洲和扇角洲在地层记录中的意义。由于角洲具有以下大属性,因此角洲相成为重要的勘探目标。(1)角洲常常具有大量的储集砂岩。角洲还是沉积物因受海洋地质作用而在盆地内发生再分配的点源,因此,它们对与滨岸和滨外体系有关的油气有利带的分布有所影响。(2)高有机质产能常与角洲沉积有关。在角洲平原的沼泽环境堆积的大量陆源有机质可能成为重

  • 标签: 三角洲区 世界 油气勘探 储量 估算量
  • 简介:通过对珠坳陷有机包裹体的初步研究,将其有机包裹体分为6种类型。其中文昌A凹陷主要是气态烃包裹体和含气态烃包裹体,文昌B凹陷则以纯液态烃和含烃不混溶包裹体为主,分析了油气运移的温度,计算了油气运移的深度,并推算出油气运移的主要时期,认为珠坳陷油气大量运移的时期为晚中新世到第四纪,运用有机包裹体的色谱/质谱分析结果,判断了珠坳陷有机包裹体中烃类的主要来源。

  • 标签: 珠海口盆地 珠三坳陷 有机包裹体 研究 均一温度 油气运移
  • 简介:长期以来,沙垒田凸起、庙西凸起前第纪变质花岗岩被笼统地划归前寒武纪,对两凸起有代表性的4口井的变质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变质花岗岩成岩年龄为2047~2483Ma,属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五台期-吕梁期的产物.对C1井井深1406~1443m钻遇的灰岩地层进行了采样分析,首次获得了大量微体古生物化石,并证实灰岩地层属古生界下寒武统,从而为沙垒田凸起古生代地层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沙垒田凸起 庙西凸起 前第三纪 地层 锆石U-Pb同位素测年 油气地质
  • 简介:届国际石油工程会议于1988年11月1日—5日在天津召开,有来自13个国家约400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会上交流了118篇论文,其中外方80篇。论文内容涉及较多的是石油地质、地震勘探、钻井工程、油藏工程、采油工程,海上开发等。就有关海洋石油方面的主要技术内容简介如下:最近资源评价发展了一个新方法,约瑟夫、E沃伦公司的总裁J·E·沃伦先生在'油气远景带的评价'报告中介绍了一种估算未勘探远景带的总经济储量的方法,并且可用对比方法近似求得其净现值价值。首先,假定这个远景带是存在的,然后根据这个远景带的所有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资料,和一个(或多个)相似该远景带的已知带的分析资料为基楚进行下述估计和模拟:①基本远景探区规模的分布假定等于油气田规模的分布;②远景带中油气田数量的分布;③远景带中最小(经济的)和最大油气田的规模。

  • 标签: 第三届国际石油工程会议 SPE 1998年11月 石油地质 地震勘探 钻井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