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通过研究分析Si和水温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变化和其集群结构的改变影响,探讨了砗和水温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变化和其集群结构的改变,本文研究发现,浮游植物生长的变化和其集群结构的改变的过程,营养盐硅和水温影响浮游植物生长变化和其集群结构改变的机制,确定了营养盐硅和水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的动力。

  • 标签: SI 水温 浮游植物生长 集群结构 机制 生态系统
  • 简介:从7月龄的F1群体随机取样120个体,测量表型性状并进行相关和路径分析。所测量的表型性状包括壳长、壳高、壳宽、壳重和仝湿重共5个指标。结果表明:(1)壳长、壳高、壳宽、壳重和全湿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全湿重与壳长、壳高、壳宽和壳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8970、0.6974、0.6521和0.5486。(2)壳重、壳高、壳宽和壳长对全湿重具有正直接影响,其值分别为0.6356、0.1872、0.1814和0.0599。结果说明了通过直接选择或间接选择可以改良马珠母贝选群F1的壳长、壳高、壳宽、壳重和全湿重等生长性状。

  • 标签: 马氏珠母贝 F1选群 生长性状 相关 路径分析
  • 简介:新出《南宋太常寺主簿周汝士墓志》是一方颇具文献史料价值的墓志,可与地方史料互相补充佐证,为研究墓主的生卒年月、家族渊源以及南宋年间嵊县一带经济社会情况提供了珍贵的信息,同时也为我们考察宋代科举考试中的官年问题提供了一个著例。另外,通过这方墓志也可揭示周家族与南宋温州状元王十朋之间的一段因缘。

  • 标签: 周汝士 生平 墓志 王十朋 官年
  • 简介:从7月龄的F1群体随机取样120个体,测量表型性状并进行相关和路径分析。所测量的表型性状包括壳长、壳高、壳宽、壳重和全湿重共5个指标。结果表明:(1)壳长、壳高、壳宽、壳重和全湿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全湿重与壳长、壳高、壳宽和壳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8970、0.6974、0.6521和0.5486。(2)壳重、壳高、壳宽和壳长对全湿重具有正直接影响,其值分别为0.6356、0.1872、0.1814和0.0599。结果说明了通过直接选择或间接选择可以改良马珠母贝选群F1的壳长、壳高、壳宽、壳重和全湿重等生长性状。

  • 标签: 马氏珠母贝 F1选群 生长性状 相关 路径分析
  • 简介:污损生物是影响贝类养殖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附着在养殖生物贝壳上的污损生物影响养殖生物的生长和存活。大部分污损生物是滤食性捕食者,这些污损生物附着在养殖生物贝壳上竞争食物与空间导致贝类生长速度减慢。本实验主要研究有污损生物附着的扇贝及没有污损附着的扇贝在摄食及排泄上的差异,用以说明污损生物对养殖生物摄食及排泄的影响。本研究对chlorophylla和TPM的吸收速率进行了测定,对NH4-N,NO2-N,NO3-N,PO4-P的排泄速率进行了测定,对摄食的浮游植物进行了种类鉴定。研究结果表明,有污损生物附着的扇贝及没有污损附着的扇贝在对浮游植物及颗粒物的吸收速率上存在明显差异(P〈0.001)。在氨及亚硝态氮排泄速率上也存在明显差异(P〈0.001)。两者吸收NO3-N,且吸收速率无差异。通过对摄食的浮游植物种类的鉴定表明,有污损生物附着的扇贝摄食的浮游植物种类要高于没有污损附着的扇贝,且摄食种类有重叠。对同一类的某些浮游植物,有污损生物附着的扇贝的摄食要高于干净扇贝。本研究结果表明,污损生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及水中氨氮浓度的提高贡献很大,与养殖生物之间存在食物竞争。

  • 标签: 扇贝 华贵栉孔扇贝 污损生物 食物吸收 营养盐释放
  • 简介:为研究盐度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carinicauda)生长及肌肉营养品质的影响,对不同盐度(0~30)环境下养殖的脊尾白虾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及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各盐度组脊尾白虾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15、20盐度组脊尾白虾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肌肉的水分和粗脂肪随环境盐度升高出现显著下降(P<0.05),而粗蛋白含量随环境盐度升高而升高(P<0.05);粗灰分含量随盐度升高有一定的上升趋势;脊尾白虾肌肉粗蛋白含量在盐度15时为18.02,显著高于0~10盐度组(P<0.05),与盐度20组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各盐度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风味氨基酸总量,15~30盐度组显著高于0~10盐度组(P<0.05),且盐度组15~30之间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因此,脊尾白虾淡化养殖最低盐度应该保持在15以上,以保证其风味。

  • 标签: 盐度 脊尾白虾 存活率 特定生长率 营养成分
  • 简介:本研究从浙江某高校2015级大学生中选取学业不良组和学业优良组,在大一期间进行了两次人格特质与生命意义感的测量,发现人格的尽责性、生命意义感都和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学业不良组与学业优良组大学生人格的开放性和尽责性、生命意义感差异显著。研究结果说明人格的尽责性和生命意义感是大学生学业成绩的预测指标。进入大学后,学业不良组和学业优良组大学生人格的尽责性和生命意义感发生了变化,导致了学业成绩的差异。

  • 标签: 学业不良 人格特质 生命意义感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