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区域气候模拟温市耕(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气候变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们所关注重大问题。近十多年,世界范围内气候异常给许多国家粮食生产、水资源和能源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能否预测气候这些异常变化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

  • 标签: 区域气候模拟 气候变化 气候灾害 全球大气环流模式
  • 简介:本文根据车贝雪夫展开系数物理意义.结合物理量诊断分析,归纳出用环境背景场预报暴雨概念模式,对环境背景场描述客观、定量、自动化,同时给出了1993年试报结果.

  • 标签: 车贝雪夫展开系数 物理诊断 暴雨概念模式
  • 简介:按照国家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利用甘肃省酒泉区域6个测风塔不同高度层资料,计算分析了该区域各种风能参数,并给出了该区域风能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按照我国学者研究成果划分,除2号地区属于风能较丰富区以外,其他测风塔对应区域属于风能丰富区。文章给出了酒泉地区有效风功率密度空间分布图,对进一步了解、应用甘肃酒泉区域风能有较好参考作用。

  • 标签: 酒泉区域 测风塔 风能参数
  • 简介:区域气候变化信息是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基础.在发展全球气候模式同时,发展高分辨区域气候模式是获取区域气候变化信息重要途径之一.作者介绍了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START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发起和主持,有中、美、韩、日和澳大利亚10个研究组参加亚洲区域气候模式比较计划目的、意义、工作任务和试验设计等主要内容,给出了该国际比较计划第1阶段(连续18个月积分)和第2阶段(1988~1998年连续10年积分)初步结果,讨论了区域气候模式在亚洲应用中一些共性问题以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标签: 区域气候 模式比较 地面气候 气候变化
  • 简介:利用1968~2007年共40年福州区域9个气象站历史地面观测资料,分析福州区域能见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不论是08时、14时、20时,还是日平均能见度,平潭站均最小;08时平均能见度罗源最大,14时、20时、日平均能见度永秦最大。(2)40年来,除永泰站外,其余各站全天候能见度和霾雾天气能见度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近年来下降趋势趋缓,霾雾天气能见度下降幅度小于全天候能见度。(3)前20年,福州区域各站08时能见度主要集中在6级、7级和8级;后20年,6级能见度出现概率明显上升,8级能见度出现概率明显减少,3级以下能见度(〈1Km)出现概率有所减少。(4)全天候能见度年变化为单峰型,能见度最低值出现在春季3月或4月,峰值出现在7月;雾霾天气能见度年变化与全天候能见度年变化相类似,但其变化幅度小于全天候能见度。

  • 标签: 能见度 雾霾天气 变化特征
  • 简介:基层台站是区域自动气象站三级保障单位,担负着辖区内自动站日常维护工作。本文主要针对El常维护工作中常出现故障现象,浅谈区域自动站故障诊断及处理方法,供台站在维护中参考,为当地预报服务提供准确气象资料。

  • 标签: 区域 气象站 维护
  • 简介:基于海陆风环流形成机制,在研究分析海陆风环流形成物理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海陆风环流数学模型。以大连地区海陆风环流为计算实例,模拟了海陆风形成压力场、速度场、温度场和湍流动能场日变化及太阳辐射日变化过程中地面能量变化及导致湍流动能变化,预测出海陆风环流水平湍流扩散系数和动量、温度和湍流动能垂直湍流扩散系数,为求解海陆风中污染物扩散浓度以进行环境污染损失评价提供参考。应用此模型,对大连地区海陆风环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定性与定量地给出了海陆风场中速度、压力、温度及湍流动能分布情况和主要参数值。结果表明:海陆风环流大气压力场局地日变化较小,温度场变化较明显。在中午前后,动量、温度和湍流动能垂直扩散系数达到了最大值。模拟结果与其他文献模拟结果对比表明,本文建立模型模拟与实验结果相符,但预测精度仍需要进一步检验。

  • 标签: 海陆风环流 湍流动能 扩散系数 空气污染损失 大连海域
  • 简介:为分析气温随海拔高度分布规律,在四明山区域不同海拔高度代表性地段设置5个气象站,经连续8a对比观测,得出如下结果:1)四明山区域年平均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直减率为0.51℃/100m;夏季直减率最大,春季和秋季直减率较大,冬季直减率最小。2)四明山区域平均气温直减率日变化呈单峰型分布,最大直减率出现在下午17时,最小直减率出现在早晨5—6时,直减率变化上升速率较下降速率快。3)四明山区域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随海拔高度变化趋势与平均气温相似,但平均最高气温直减率较平均气温大,平均最低气温直减率较平均气温小。4)日平均气温≥0℃、≥5℃和≥10℃积温变化趋势相似,均随着海拔升高变化十分明显,且成二次曲线性下降显著。

  • 标签: 气温 直减率 积温 垂直变化 四明山区域
  • 简介:运用旋转主分量方法对分布于全国621个站点候降水量和2214个站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进行分析。得到4个季节降水气温主特征模态及其相对应时间变率。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分解得到特征模态较好地反映了全国不同区域降水温度演变差别,依据各模态相关系数将全国划分为不同降水温度天气区。最后。获得表征全国不同天气特点252个代表站,这些站资料可作为提高要素客观预报、扩展服务领域基本资料。

  • 标签: 候降水量 旋转主分量 特征模态 天气区 代表站 降水天气过程
  • 简介:分析了区域自然环境、经济状况和雷电灾害情况,根据江西省雷电灾害资料和年平均雷暴日统计资料,选取雷击密度、雷电灾害频数、经济易损指标、生命易损指标作为雷灾易损性评价指标。对江西省各设区市雷灾易损性进行了综合评估,初步形成了江西省雷灾易损度区划。提出了区域雷灾易损性分析和区划模式,为区域防御和减低雷电损失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雷电灾害 易损性 评估指标 区划
  • 简介:采用一个基于流体静力平衡动力学诊断模式对大亚湾核电站厂址区域气象场进行实际模拟,研究了复杂地形和下垫面对流场动力和热力作用。数值实验表明:模式能很好地模拟中尺度局地环流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在模拟气象场基础上.利用MonteCarlo多源模式计算了污染物时空分布和干湿沉积量。模拟结果显示:模式很好地反映在海陆风和山谷风环流及排牙山影响下大气参数非均匀性和非平稳性。

  • 标签: 气象场 中尺度 海陆风 热力作用 下垫面 时空分布
  • 简介:截至11月底,自治区气象局已建成区域自动气象站509个,单要素站44个、两要素站385个、四要素站以上站80个。通过区域自动站网建设,使自治区地面气象观测能力明显提升,在2007年汛期服务和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气象保障服务中,全部区域自动站实行5分钟加密观测,提供了大量实时气象观测数据,在气象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站网建设 气象保障服务 气象观测数据 自动气象站 自治区 观测能力
  • 简介:为保障区域自动气象站正常运行,及时解决区域自动气象站出现故障,加强对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是非常重要。通过总结在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维修中经验,提出合理便捷解决方法,提出日常维护中应注意问题。

  • 标签: 区域自动气象站 故障处理 日常维护
  • 简介:1概述2013年1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了持续雾霾天气,环保部监测信息显示,北京、石家庄、济南、西安、天津、上海、郑州、南京、沈阳、哈尔滨等地均被雾霾天气笼罩,其中北京雾霾天气多达25天。持续雾霾天气严重影响着人们生产和生活。因此如何防治雾霾天气再次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 标签: 天气 治理 国外 中东部地区 信息显示
  • 简介: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完成了历时4年德班平台谈判进程,达成了以《巴黎协定》(简称《协定》)为核心一系列决定。《协定》确立了一种全缔约方参与,以“自主贡献+审评”为中心,全面涉及减缓、适应及其支持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模式。这一模式在继承《公约》原则基础上,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责任,通过国家自主贡献方式充分动员所有缔约方采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促进可持续发展。《协定》还鼓励除缔约方外其他主体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进程,鼓励市场和非市场机制加入,动员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在制度安排上,《协定》体现了激励、透明、非对抗、非惩罚性特点。《协定》达成标志着全球气候治理进入了新发展阶段,传递出全球推动实现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和可持续发展强有力信号。然而由于《协定》全面平衡了各方利益,在未来遵约细节和实施落实方面将会有更多难题,如果处理不当,将可能会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尤其是发展中大国。

  • 标签: 巴黎协定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 简介:利用中国区域1992~2010年土壤湿度观测资料,对欧洲航天局(EuropeanSpaceAgency)卫星遥感反演(以下简称ESA)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CentreofMedium-RangeWeatherForecasts,ECMWF)ERA-Interim(ECMWFReanalysis-Interim,以下简称ERA)两套再分析土壤湿度数据在典型区域可靠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两种土壤湿度均能较好描述观测区域总体土壤干湿变化,但均值和趋势一致性存在时间和空间差异。ESA、ERA资料都能较好描述中国区域春、夏、秋3个季节土壤湿度干、湿分布格局。在干湿程度上,ESA在北方地区较观测偏干,在江淮和西南较观测偏湿;ERA在北方和西南地区较观测偏湿,在江淮较观测偏干;在江淮、华北部分区域,ERA与观测数据相关性要高于ESA。ESA、ERA与观测在秋季时相关性最好(大部分站点大于0.7);在全国大部分区域,ESA偏差要小于ERA且在大部分地区都表现出与观测一致变化趋势。在空间上,ERA在东北、华北、西南变干范围明显大于观测;然而,ERA能更好体现观测土壤湿度年际变化。相对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ERA与观测一致性最好,而ESA在受降水、植被、地形等因素影响较小时段或区域与观测一致性更好,对秋季土壤湿度描述比春、夏季更准确。

  • 标签: 中国区域 土壤湿度 数据比较 时空特征
  • 简介:气候变化带给臭氧层消息是喜忧参半。根据一项新研究,由于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和气流改变,北半球中部(包括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在内)臭氧层可能会提前恢复;同时,整个热带地区以及南半球中部(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秘鲁)臭氧层恢复可能会延迟。

  • 标签: 气候变化 臭氧层 区域性 二氧化碳浓度 澳大利亚 热带地区
  • 简介:利用中国气象局160个站1951~2010年月降水和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最近定义一种干旱指数——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在我国不同等级降水区域适用性,并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湿润指数H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我国年均降水量大于200mm地区,各种时间尺度SPEI分析均适用;在干旱区(年均降水量小于200mm),只有12个月以上大尺度SPEI分析适用性较好;其中12个月尺度SPEI分析在各区适用性最好。2)由于干旱区冬季潜在蒸发量和降水量0值均较多,导致1、3、6个月小尺度SPEI分析在该区不适用。3)与SPI和H指数相比,SPEI既能充分反映1997年气温跃变以后增温效应对干旱程度影响,又可作为监测指数识别干旱是否发生和结束,能较准确地表征干旱状况。

  • 标签: 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 干旱 干旱指数 全球变暖 适用性
  • 简介:高空槽配合低空切变线和地面低压,在渤海水汽通道建立,强烈辐合上升运动和大气层结不稳定条件下,使锡林郭勒盟南部产生大雨天气。

  • 标签: 切变线 大气层结 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