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40 个结果
  • 简介:应用常规和自动加密站观测资料,对2009年4月29日发生在河西走廊的一次区域沙尘暴天气过程,从天气学成因、物理量要素等方面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冷锋后大风引发的沙尘暴;沙尘暴发生在气压梯度区;地面气象要素对冷锋过境及沙尘暴爆发有强烈反应,可以在沙尘暴预报中作为一个参考依据;沙尘暴爆发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有明显的上升运动;锋生函数和螺旋度对沙尘暴爆发区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 标签: 沙尘暴 物理量 冷锋 诊断分析
  • 简介:民用爆炸物品库作为一类防雷建筑物,雷电防护工作非常重要。从直击雷防护、闪电感应、等电位连接、防静电设施入手,介绍防雷检测中应注意的细节、原则,检测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力求防雷装置规范完整,经济实用,安全系数高。

  • 标签: 爆炸物品库 雷电 检测
  • 简介:瓦斯爆炸是煤矿生产中的恶性事故,它不仅严重影响着煤炭工业的正常生产,更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煤矿瓦斯爆炸的物理机制.气象诱因,以利采取新的防爆措施,减免事故的发生.1煤矿瓦斯爆炸的物理机制及防爆破状据国内外研究认为,引起瓦斯爆炸的三

  • 标签: 煤矿瓦斯爆炸 自然风压 瓦斯浓度 防爆措施 瓦斯超限 生命财产损失
  • 简介:文章分析了冲击波、声波、扰动气流场和超声气流等爆炸产物对环境气流场和云、降水质粒的影响及效应,结果表明:在人工播云中,含有爆炸效应的催化作业要比单纯的静力催化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爆炸 冲击波 声波 扰动气流场 超声速气流
  • 简介:传统的扩大地网可以降低阻值,实现等电位连接,减少雷击电位差的危害。由于电化厂自身排放的废物,还有生产中的物料,都是腐蚀极强的介质,土壤被不同程度污染。因此,将厂区内不同地块接地网相连接,或者通过各种金属管线、桥架自然串接,构成联合地网的同时,就形成了多种腐蚀电池。本文利用腐蚀电池原理,分析了电偶腐蚀、电极地位、面积效应和主要浓差对地网腐蚀机理。结果表明,电化厂地网的联合增加了腐蚀的复杂和多重;联合地网面积越大,腐蚀电池越多,腐蚀作用越强。这是在土壤腐蚀控制中应注意和需解决的问题。

  • 标签: 电化厂 接地网连接 腐蚀电池 机理分析
  • 简介:根据2002—2007年北京朝阳医院逐月慢性阻塞肺病(COPD)入院患者例次和北京朝阳气象站同期逐月地面气象资料,利用统计方法,进行相关分析,旨在探讨慢性阻塞肺病与气候因素、气候变化的关系,分析人类免受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和气候资源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结果表明:慢性阻塞肺病与气温、相对湿度、气压和风速等气象因子有密切的相关,当平均温度大于等于19.5℃时,慢性阻塞肺病的发病例数较低;当平均温度小于19.5℃时,发病例数较高。当平均相对湿度大于等于53%时,慢性阻塞肺病的发病例数较低;当平均相对湿度小于53%时,发病例数较高。当平均气压大于等于1009hPa时,慢性阻塞肺病的发病例数有升高的趋势;当平均气压小于1009hPa时,有下降的趋势。当平均风速大于等于3.0m/s时,慢性阻塞肺病的发病例数较高;当平均风速小于3.0m/s时,发病例数较低。慢性阻塞肺病发病的高发期相对于风速极大值滞后15d。慢性阻塞肺病发病存在着明显的月际变化和年际变化,从月际变化曲线来看,慢性阻塞肺病发病最高例数出现在4月,最低例数出现在7月;从年际变化曲线来看,慢性阻塞肺病发病例数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根据气候变化、季节变化对慢性阻塞肺病进行预测预防,以减少慢性阻塞肺病的发生,可为该病的气象预报预警提供参考。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气候变化 气象要素 相关分析
  • 简介:本文针对2004年5月初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发生的寒潮(降温)、霜冻天气过程,从天气系统演变、气候背景、天气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西西伯利亚横槽转竖与高原槽叠加形成锋区,地面有鞍型场形成,过程前期增暖显著的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出现了寒潮(降温)雪灾天气,并由此引起平流辐射霜冻。另外,本文介绍了甘肃平凉市寒潮(降温)、霜冻预报模型及其在这次过程预报中的作用。

  • 标签: 寒潮 强霜冻 成因分析 预报模型
  • 简介:在前面的章节里,我们给出了几条特别的建议,这些建议针对的,是国家多用途中尺度观测系统来自私人、公共和学术界的利益攸关人。这些建议的范围,从特别的数据应用到应该纳入国家综合网的观测和基础设施的特殊类型都有。

  • 标签: 多样性 基础设施 数据应用 中尺度 学术界 综合网
  • 简介:混合云天的观测姚新琪(张家川县气象局741500)在夏秋季,稳定性云层中混有Cb云的情况较多见。但由于处在稳定性云层之中,同时多受降水等天气现象影响,通常Cb云所特有的砧状和底部悬球状结构无法直接观测到,尤其在无雷的情况下闻雷之前要对天空状况有一...

  • 标签: 气象要素 混合性 稳定性降水 降水特征 要素变化 层状云
  • 简介:人工增雨是京津地区风沙源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技含量高,在乌盟地区大规模实施"进、退、还"战略和生态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针对乌盟生态环境现状,对开展人工增雨工作的必要、可行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结果可供其它地区参考.

  • 标签: 生态环境 水土流失 荒漠化 水资源 乌盟地区 人工增雨
  • 简介:亚洲高山地区的喀喇昆仑山脉一带的大部分降雨和降雨都在冬天发生,虽然附近的其他山脉受季风影响,多数是在夏天发生降水,这是在线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上的一项研究给出的结论。喀喇昆仑山脉因为其冰川异常稳定而一直受到科学家的关注,这次研究意味着这种不寻常的年降水模式或许保护着喀喇昆仑山脉的冰川不受气候变化影响而发生大量流失。

  • 标签: 昆仑山脉 冬季降水 冰川 稳定 气候变化影响 高山地区
  • 简介:"717"雷电是在十分有利对流的天气形势背景下产生的,在卫星云图、雷达回波上都有较明显的特征.通过这个例子的分析,发现高温高湿天气、层结异常不稳定、前倾槽结构、亮温区、回波伸展高度、"逆风区"和"正速度快速增大区"等特征十分明显,是预报分析雷电天气的着眼点.

  • 标签: 强雷电 天气背景 分析
  • 简介:1991年12月26~30日,受暖湿气流和强冷空气的影响,我市先后出现了大到暴雪和剧烈持续的降温天气。27日湖州积雪深度达10cm,28日_日达-5.7℃,30日T_L降至-8.5℃,安吉山区达-12.4℃。这次寒潮大雪和冰冻天气过程影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降温幅度之大,极端温度之低是历史同期所罕见。

  • 标签: 过程分析 天气过程 降温幅度 次强 积雪深度 极端温度
  • 简介:1.雷达定量遥感2009年利用多普勒谱方法和实验室的毫米波雷达资料,分析了毫米波测云雷达反演云水/云冰含量方法,并与其它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了双线偏振雷达资料质量控制和降水观测方法,与新一代天气雷达测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算法,研发了双线偏振雷达资料处理和产品生成软件系统;在新一代天气雷达台风监测方面,

  • 标签: 灾害性天气 新一代天气雷达 雷达资料 双线偏振 定量遥感 观测方法
  • 简介:一、概述所谓连续暴雨是指安康地区(10站)连续两天以上出现至少一站日雨量(20~h—20~h)大于等于50mm的降水过程.按此标准统计,连续暴雨从6月到10月在安康均有发生.且主要集中出现在7到9月,其中又以7月出现的频数最高,9月次之.本文以暴雨日为特征日,采用(0,1)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了安康7月连续暴雨的预报方程.

  • 标签: 暴雨预报 暴雨日 降水过程 预报方程 不稳定能量 南支槽
  • 简介:微机的常规预防维护孟雅文(陕西省气象台西安·710015)影响微机性能的因素主要有六个(不包括微机自身的品质),即:电源、温度、湿度、清洁度、腐蚀、振动等。下面就从这六个因素谈谈微机的常规预防维护。1电源对微机来说,平稳的电源是极为重要的环境,现...

  • 标签: 微机 预防性维护 空气相对湿度 稳压电源 元器件 有害气体
  • 简介:1.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组织的评估2010年4月受科技部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专家对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评估。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科技部评估,并获得好评。评估专家对实验室的评估意见如下: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和学科前沿开展应用基础研究,

  • 标签: 灾害性天气 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灾害天气 科技部 基础研究
  • 简介:结合翁牛特旗实际,经过两年对比试验,总结出适合北方旱作农田区的保护耕作方式。对改革目前传统耕作技术,保水培肥,省工节能,增产增收,促使农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保护性耕作 耕作方式 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