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6 个结果
  • 简介:受有关方面委托,上海天文台于1991年研制成功车载式工程型氢原子钟。该标准于去年经多种运输工具转运,长途跋涉运到我国西北某地执行任务。实地使用表明,该标准结构可靠,性能良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本文简述该车载式工程型氢原子标准设计特点和性能指标。

  • 标签: 氢原子钟 设计 工程车 工作原理
  • 简介:分析表明,卫星轨道偏差对预报影响主要表现在M和Ω这两个轨道根数上。本文给出了M、Ω修正公式,并结合LAGEOS测距数据,对卫星短期预报进行修正,取得了满意结果。

  • 标签: 轨道理论 卫星轨道 预报 轨道根数 修正公式
  • 简介:本文研究了行星掩星精密预报有关问题,主要讨论了:(1)对象选择标准问题,(2)尽可能使接触时刻精确决定问题,(3)关于两者视位置问题。最后对1989年4月2日(UT)小行星(4)号Vesta掩星计算结果,与国外预报值进行了比较,结果使人满意。

  • 标签: 行星掩星 行星星历表 接触时刻 预报 视位置
  • 简介:给出了高实时性距离门控实现方法,该方法基于高性价比Spartan-3XC3S200FPGA芯片实现。相比传统距离门控设计将距离门控计算放在计算机内进行,该方法把运算任务从计算机中抽调出来放在FPGA内部进行,最大程度地保证距离门控系统运行高精度、高工作频率及高实时性。针对此方法基本原理、运行流程及些关键部分实现作出了详细论述,如串口部分及其传输协议,乘法模块实现以及大气后向散射避免方法等。

  • 标签: 距离门 Sprtan-3 XC3S200 高实时性 高重复率卫星激光测距
  • 简介:本文介绍了利用GPS卫星广播星历表计算卫星坐标和速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消除广播星历中随机噪声,使卫星坐标精度达到广播星历应有的精度。同时卫星速度精度也可达到相当于坐标精度水平。

  • 标签: 人造卫星动力学 轨道改进 全球定位系统 GPS 广播星历表 坐标
  • 简介:介绍了采用曝光时间小于10高速CCD以及相应图像卡成功实现白天强背景光下实时显示激光束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卫星激光测距白天测距能力。

  • 标签: CCD 卫星激光测距 视频查找表 LUT
  • 简介:本文介绍了用于R-C系统(Rithey-Chrétien)望远镜装校方法。这种主光路自校方法不需要晚上观测恒星来进行光学调试,可以不受大气影响,白天圆项室内进行装调,装校时间短,精度高。这种方法已成功地用于1.56望远镜R-C系统主光路装校。

  • 标签: 天文望远镜 R-C系统 光学装校 大气 圆顶室
  • 简介:本文把对分法应用于求得确定疏散星团恒星自行成员概率最大似然函数中参数估值,并给出计算实例,表明这种方法对初值要求低,不需计算偏导数,收敛也较快。

  • 标签: 疏散星团 最大似然函数 自行 参数估值 对分法
  • 简介:天文国介般都从地球大气局部运动来解释天文时纬残差波动原因,但长期得不出确定结论。本文从残差波动异常同台站周围强震活动关系出发,论述了地下物质运动与构造活动也是产生天文时纬波动异常可能原因,其中关键是地方铅垂线变化。作者认为,天文时纬仪器特长是能检测铅垂线连续变化,若经改进,它即能铅垂线变化,又能对地震预测提供有益信息。

  • 标签: 天文时纬观测 地球物理 残差波动异常 地震 构造活动
  • 简介:根据北斗二代导航系统扩频信号结构及其性质,研究和仿真了B1频点I支路导航信号捕获算法,设计了滑动相关器来实现相关,并使用匹配滤波法剥离导航电文上调制Neumann-Hoffman码。最后对捕获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该算法对接收信号载波多普勒频移和初始码相位进行粗估计,为导航数据解调、用户接收机定位创造了必要条件。

  • 标签: BDS 捕获 多普勒频移 相关 匹配滤波
  • 简介:中国--德国VLBI测地计划(Chinese-GermanVLBIGeodeticCampaign(CGVGC))从1989年开始,历时3年,每年观测个月左右,使用上海天文台佘山站25米射电望远镜(中国)和Wettzell基本站20米射电望远镜(德国)。第年得到UT1结果,其趋势与国际射电干涉网(IRIS)给出了加强观测结果相同。但有大约0.2-0.3ms系统偏离得不到解释。其原因在能是位于太平洋网佘山站坐标与位于大西洋网或欧洲网台站联合观测中不协调引起。

  • 标签: 射电观测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天文大地网 VLBI测地计划
  • 简介:建立了3板块绝对运动模型。即假定太平洋海岭相对固定于下地幔而得到PRF-ITRF2000板块绝对运动模型;根据热点资料推得HS2-ITRF2000板块绝对运动模型和由ITRF2000得到NNR-ITRF2000无整体旋转板块绝对运动模型。比较了这3板块绝对运动模型利弊,综合起来看PRF-ITRF2000可能是个比较合适基于空间数据绝对参考架。

  • 标签: 无整体旋转 热点参考架 岩石圈 漂移速度 板块运动模型
  • 简介:本文采用上海吴淞验潮站1945年至1994年期间海平面月均值资料序列,通过小波变换时频分析和跳步时序模型等数据新技术分析了上海地区海平面变化规律。对未来2010年,2030年和2050年海平面长期上升趋势进行了预测估计。

  • 标签: 海平面变化 验潮站 小波变换 时频分析 跳步时序模型
  • 简介:为了了解SA效应对GPS时间比对影响,我们从1991年底到1992年初进行了些实验,并对两状态下GPS时间比对时域特性进行了比较。本文描述了得到些结果。1、方差分析表明:SA效应影响结果比正常状态结果相差较大。(1)短期(取样时间为10秒,数据长度为13分钟)结果为时间比对精度降低了5-10倍,频率稳定度降低了约2倍多;(2)长期(取样时间为1天,数据长度为1个月)结果为时间比对精度降低了3-5倍,频率稳定度降低了4-15倍。2、短期噪声特性分析表明:正常状态下GPS时间比对噪声过程为调相白噪声,受SA效应影响GPS时间比对噪声过程呈波浪性变化,主要是低频噪声。为同取样时间内出现噪声过程如下。

  • 标签: 时间比对 全球定位系统 GPS 观测精度 噪声 方差分析
  • 简介:针对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用于日长变化预报过程中,样本输入方式对预报结果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2输入方式:即样本按不同跨度输入以及按连续输入,对日长变化进行预报。最终证明不同样本输入方式对日长变化预报精度影响较大,样本按跨度输入超短期预报中预报精度较高,样本采用连续输入方式短期和中期预报中预报精度较高。

  • 标签: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日长变化预报 输入方式 相关性
  • 简介:基于商用计算机技术和高速网络通信技术发展e—VLBI技术在数据记录系统、数据格式、传输协议等方面发展迅速,并己得到广泛应用。中国VLBI网所属观测站及数据中心通过通信网络连接,成为具备实时e—VLBI能力测量系统,探月工程历次任务中,实现了对观测数据快速可靠采集、传输和处理,为月球探测器提供了重要实时测定轨数据。为适应未来天体物理、天体和大地测量宽带科学观测需求,e—VLBI面临新机遇及挑战。

  • 标签: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实时数据传输 e—VLBI 中国VLBI网
  • 简介:对影响中国古代星表数据各种误差进行了讨论。指出利用现代数据处理方法剔除数据中明显差错后,大部分系统误差可以通过现代星表处理方法得到削弱,从而能对星表精度水平有个相对客观了解。

  • 标签: 中国 古代星表 系统误差 精度 数据处理 浑仪
  • 简介:本文利用PSMSL(平均海平面服务局)提供太平洋和中国沿海海平面资料,分析了太平洋各纬度带以及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规律。主要结果有:太平洋中纬度区(20°S-40°S,20°N-40°N),北太平洋平面上升速率比南太平洋快,其中,东北太平洋(20°N-40°N,180°E-80°W)自1960年以来海平面上升速率已达2.3mm/yr;赤道区(10°S-10°N),西太平洋上升速率接近2mm/yr,高于东太平洋上升速率;高纬度区(40°S-70°S,40°N-70°N),西北和西南太平洋平面都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其速率分别为1.5mm/yr和2.5mm/yr,这证实了南极洲冰盖消融对平面变化影响要比格陵兰岛强烈;对中国沿海十二个验潮站海现磁资料分析表明,自1960年以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正以约2.0mm/yr速率上升,上海附近东海海域上升速率近达3.0mm/yr。

  • 标签: 天文地球动力学 海平面变化 太平洋 上升速率 验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