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RNA干涉(RNAi)在昆虫遗传功能基因研究方面广泛应用。近年来,RNAi被认为是具有应用潜力害虫防治新方法。具有良好抗虫性状RNAi生物技术作物已研究成功,预示其商业化应用成为可能。因此,有关RNAi作物生态风险是商业化应用前人们所关心问题。要建立RNAi生物技术作物环境安全评价准则,监管者、受益各方及风险评估者必须要了解RNAi理论及其在生物技术领域应用。科学分析并准确提出RNAi作物生态风险问题,如非期望基因沉默、靶外结合或脱靶效应、靶标害虫抗性、小干涉RNA(siRNA)环境持久性不确定性,并通过研究获得科学数据,将为政府依法监管提供依据。RNAi生物技术作物环境风险评估主要包括功能基因及其表达特征(如dsRNA序列、长度、表达浓度及沉默效果持续性)、杀虫谱及对非靶标生物影响环境残留问题、功能性状持续稳定性。现行生物技术作物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内容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以适应今后RNAi生物技术作物发展应用。

  • 标签: RNAI 生物技术作物 害虫防治 环境风险评估
  • 简介:转基因技术研发为提高我国水稻产量减少劳动力投入提供巨大机遇。我国对转基因水稻研发进行了大量投入,目前已培育具有不同新性状转基因水稻品系,许多品系已进入生物安全评价阶段。风险评价对转基因水稻安全生产至关重要,是其商品化生产之前必须解决问题,其中包括转基因逃逸及其潜在环境影响。对水稻抗虫转基因逃逸及其潜在环境风险评价包括3个重要环节:(1)通过田间试验模型模拟检测转基因漂移到非转基因栽培稻及其野生近缘种频率;(2)检测转基因在栽培稻野生近缘种后代中表达;(3)确定转基因对野生近缘种群体适合度进化潜力影响。大量研究表明,在近距离空间范围内栽培稻品种之间基因漂移频率很低(〉0.1%),但栽培稻与其野生近缘种基因漂移频率变异很大。进一步研究还表明,Bt抗虫转基因在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后代中均能正常表达,但在其不同生长阶段,表达量有很大变异。在有较高水平害虫虫压下,含有抗虫转基因栽培稻及野生近缘种杂交后代与不含转基因对照相比,抗虫性显著提高且适合度利益明显;但是,在虫害发生水平较低时,含有抗虫转基因群体与不含抗虫转基因群体相比没有显著适合度优势。综上,转基因逃逸到非转基因水稻频率极低,并且可以通过空间隔离阻断其逃逸。虽然抗虫转基因向杂草稻以及与栽培稻距离较近野生稻群体逃逸无法避免,但是野生稻杂草稻群体周围环境总体虫压较低,所以基因漂移带来环境影响应十分有限。

  • 标签: 栽培稻 基因渐渗 天然杂交 生物安全 生态风险 野生近缘种
  • 简介:转基因技术可以打破物种界限,实现作物性状定向改造,在解决粮食增产、环境污染、节水增效,以及改进农产品质量等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同时,转基因技术具有潜在风险,转基因生物安全性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本文介绍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状况,包括法规制度体系、安全评价体系安全监管体系,旨在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知识。

  • 标签: 农业转基因生物 安全管理 安全评价 安全监管
  • 简介:背景】转基因棉花在商业化种植之前,必须评价其环境安全性。其中新型棉花材料生存竞争能力对物种丰富影响是评价重要内容。【方法】以转Cry1Ac+Cry2Ab基因棉试验材料,转Cry1Ac棉花中棉所41非转基因棉花中棉所49对照品种,分别于2014年5~9月对棉花株高、主茎叶片数、叶绿素含量、比叶面积、果枝数、蕾铃数生长参数进行比较,同时对二代、三代四代棉铃虫发生期棉田物种丰富度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转Cry1Ac+Cry2Ab棉花生长势与转Cry1Ac棉花非转基因棉花基本相当,没有表现出明显竞争优势;产量构成参数在成铃脱落等方面比非转基因棉表现出良好优势。对棉田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影响表明,转Cry1Ac+Cry2Ab棉花对靶标害虫棉铃虫具有良好控制效果,对主要刺吸性害虫棉蚜、棉蓟马、烟粉虱、绿盲蝽与天敌龟纹瓢虫、草间小黑蛛、草蛉小花蝽种群丰富度在个别时期有所影响,但总体上与转Cry1Ac棉田非转基因棉田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与意义】转Cry1Ac+Cry2Ab棉花无竞争优势,但目标性状优势较好;对棉田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无明显影响。研究结果新型转Cry1Ac+Cry2Ab棉花对棉田环境安全方面的研究进一步补充内容,转基因棉花环境安全评价提供科学数据。

  • 标签: 转Cry1Ac+Cry2Ab棉花 生长势 节肢动物 物种丰富度
  • 简介:[背景]红火蚁入侵后对新发生地区生物多样性影响及与土著物种关系是入侵生物学研究重点之一,解释红火蚁与类似生态位土著蚂蚁关系对全面了解该蚁入侵生态学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野外模拟设置蚁巢,观察、记录距离红火蚁黑头酸臭蚁蚁巢30(3Ill处诱集到黑头酸臭蚁工蚁在红火蚁人侵前、入侵中及移除后数量变化,研究短期入侵红火蚁实验种群与荒草地荔枝园黑头酸臭蚁间干扰竞争。[结果]红火蚁实验种群短期入侵对荒草地生境黑头酸臭蚁干扰较明显,而对荔枝园生境黑头酸臭蚁干扰较小;红火蚁未入侵荒草地生境黑头酸臭蚁受干扰最明显,移除红火蚁20rain后,处理诱饵上召集黑头酸臭蚁数量才与入侵前差异不显著;红火蚁未入侵荔枝园生境黑头酸臭蚁受干扰最小,移除红火蚁仅5min后,处理诱饵上黑头酸臭蚁数量就恢复到入侵前,甚至超过入侵前数量。[结论与意义]红火蚁入侵对黑头酸臭蚁觅食行为存在较大干扰抑制作用,其影响程度与生境复杂性有着密切关系。研究结果可为了解红火蚁入侵生态学效应提供证据。

  • 标签: 红火蚁 黑头酸臭蚁 短期入侵 干扰竞争
  • 简介:[背景]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是农业上常用杀虫剂。[方法]在室内测定0.25g·L-1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0.01%噻虫嗪胶饵对红火蚁毒力。[结果]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对红火蚁有良好触杀作用,触杀时间短,致死量大,具备毒力传导作用;噻虫嗪胶饵能通过虫体间交哺传导毒力,室内防治整巢红火蚁效果可达93.50%以上。[结论与意义]这2种药剂都具有有效防治红火蚁潜力。

  • 标签: 红火蚁 高效氯氟氰菊酯 噻虫嗪 毒力测定
  • 简介:背景】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是全球种植面积最大一类转基因植物,以除草剂抗性基因作为检测靶标的分子鉴定方法研究与应用,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测与监测有重要意义。【方法】根据除草剂抗性基因aad1dmo核苷酸序列设计PCR检测引物,并进行PCR反应体系优化、方法特异性、灵敏度、再现性等方面的测试,分别建立aad1基因dmo基因特异性PCR检测方法。【结果】建立PCR检测方法在56~64℃退火温度范围内均能获得一致性结果,具有良好稳健性。该方法可将含有aad1基因dmo基因转基因作物与其他转基因作物区分开,其灵敏度可分别达到20个拷贝40个拷贝。通过将aad1基因dmo基因检测引物放入同一管PCR反应体系中,还能在一次PCR中同时检测这2个靶标基因,双重PCR检测灵敏度与单一PCR一致。【结论与意义】建立分子方法可精准检测出含有aad1基因dmo基因转基因作物,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特点,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筛选检测提供可靠技术支撑。

  • 标签: 转基因生物 除草剂抗性基因 分子检测 PCR方法
  • 简介:[背景]褐拟谷盗分布广泛,成虫幼虫都可取食谷物、豆类、干果及其加工品.危害后发出难闻气味,并在受害物上呈现明显损害痕迹,是粮谷储藏中最重要害虫之一.[方法]通过分析褐拟谷盗在我国传入、定殖、扩散可能性,危害影响、危害管理难度等方面内容,依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中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原则,采用指标综合评估方法来计算褐拟谷盗风险程度,建立了一、二级评判标准计算模型,对褐拟谷盗传入我国风险进行评估.[结果]通过定性定量风险分析,对其传入中国风险做出综合评价,得出风险评估值R=2.22.[结论与意义]褐拟谷盗在我国属高度危险有害生物,需要在全国各口岸加强检疫,分析结果可为开展褐拟谷盗检疫防控提供参考.

  • 标签: 褐拟谷盗 风险分析 多指标综合评估
  • 简介:[背景]红火蚁是一种危险性入侵生物,虫生真菌对其防治效果会受到外界环境因子影响。[方法]应用致病力测定方法研究不同剂量金龟子绿僵菌M09对红火蚁毒力,同时研究含水量土壤类型对绿僵菌毒力影响。[结果]红火蚁死亡率与金龟子绿僵菌剂量呈正相关,处理4d后LG500.37g。金龟子绿僵菌在砂土、壤土粘土中对红火蚁致死率均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中在砂土中毒力最强。此外,在不同含水量土壤中,金龟子绿僵菌致死率也不相同(P〈0.01)。[结论与意义]土壤类型土壤湿度会显著影响金龟子绿僵菌M09对红火蚁防治效果。选择高湿砂土类型土壤施用金龟子绿僵菌M09可以达到较好效果。

  • 标签: 红火蚁 金龟子绿僵菌 土壤环境 致病力
  • 简介:生物安全学报》是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与福建省昆虫学会共同主办面向生物安全科学国际前沿中英文学术杂志,2010年创刊,于2011年起正式在国内外出版发行,征稿要求(简介)如下:

  • 标签: 《生物安全学报》 期刊 编辑部 作者 征稿简则
  • 简介:生物安全学报》是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与福建省昆虫学会共同主办面向生物安全科学国际前沿中英文学术杂志,2010年创刊,于2011年起正式在国内外出版发行,征稿要求(简介)如下:

  • 标签: 《生物安全学报》期刊 编辑部 作者 征稿简则
  • 简介:生物安全学报》是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与福建省昆虫学会共同主办面向生物安全科学国际前沿中英文学术杂志,2010年创刊,于2011年起正式在国内外出版发行,征稿要求(简介)如下:1.主要登载有关生物入侵、农业转基因生物、农用化学品、新技术带来生物安全科学问题原始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及研究简报。2.论文内容力求充实,文字精练流畅,论点明确,数据可靠。论文基本要素齐全,包括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 标签: 《生物安全学报》 期刊 编辑工作 征稿
  • 简介:[背景]土壤微生物群落对植物种群建立、生长及其营养都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植物入侵进程也可能与植物—土壤微生物互作相关.[方法]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从紫茎泽兰入侵土壤(IS)本地植物生长土壤(NS)中获得生物群落对外来杂草紫茎泽兰与本地植物生长及其互作影响.[结果]接种来自IS接种剂紫茎泽兰,特别是与黄花苜蓿或狗尾草共同种植时,较接种NS接种剂具有更高丛枝菌根侵染率.来自IS接种剂促进了与本地植物狗尾草共同栽培紫茎泽兰生长,但这一本地植物种生长却未受影响.接种IS接种剂紫茎泽兰抑制与其临近种植2种本地植物生长,而接种NS接种剂时,未受此影响.接种IS接种剂时,所有种植组合中紫茎泽兰对接种剂均呈正响应;而接种NS接种剂时,单独种植或与黄花苜蓿共同种植紫茎泽兰对接种剂呈负响应.[结论与意义]存在于紫茎泽兰根周包括丛枝菌根真菌在内土壤微生物,增强了这一入侵杂草与本地植物种竞争力,这可能是外来植物入侵一个重要机理.

  • 标签: 紫茎泽兰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对植物的反馈 外来植物 入侵机理 根周
  • 简介:[背景]红火蚁入侵可能对土著生物产生各种各样影响,而其入侵对农作物影响是值得研究,可为准确评估该蚁经济危害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模拟建巢大田迁移蚁巢试验研究红火蚁对玉米及绿豆种子萌发影响。[结果]红火蚁室内种群对玉米及绿豆种子有啃咬破坏作用,但对萌发无影响。大田红火蚁种群显著抑制玉米、绿豆种子萌发,高密度区域对玉米未正常萌发种子数增加了2.86倍;高、低密度区域绿豆未正常萌发种子数分别增加了1.210.98倍。[结论与意义]红火蚁入侵旱地生境后对玉米及绿豆种子萌发具有明显负面作用,将会直接导致农业生产损失。研究结果可为了解红火蚁入侵对农作物影响提供参考。

  • 标签: 红火蚁 旱地作物 种子 萌发 生物入侵
  • 简介:自然界中蚂蚁与蚁运植物互惠关系是一种普遍现象。蚁运植物种子油质体是两者发生联系纽带,它能为蚂蚁提供营养物质,且蚂蚁在消耗油质体同时,搬运并散布种子。红火蚁是近年来在华南地区严重发生一种入侵性蚂蚁,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为优势种,造成人侵地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单一化,是世界范围内最具危险社会性昆虫之一。由于该入侵蚂蚁极具侵略性、觅食能力强、种群庞大特点,对蚁运植物具有深远影响。为了深入、全面地了解红火蚁对蚁运植物种子影响,本文综述红火蚁对蚁运植物种子油质体喜好及搬运行为,以及对蚁运植物种子直接影响(搬运、取食、划痕或毁坏)及间接影响(排挤本地蚂蚁),最后展望未来红火蚁对蚁运植物影响研究方向。

  • 标签: 红火蚁 蚁运植物 种子 互惠共生 生物入侵
  • 简介:[背景]在防控红火蚁工作中,有效控制该虫传播途径、降低传播风险是预防关键。随草皮调运传播是红火蚁扩散重要方式之一。[方法]采用活蚁巢密度、诱集比率、诱集工蚁数量、发生率多个指标,调查评价广东省主要草皮种植地区广州石基、广州增城、深圳南山、惠州博罗草皮种植场城市绿化草坪红火蚁发生程度。[结果]广东省草皮种植场红火蚁发生普遍,携带该虫扩散传播风险极大。不同地区草皮种植场红火蚁发生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惠州博罗草场红火蚁发生程度最重,活蚁巢密度、诱集比率、诱集工蚁数量发生率分别为0.0085个·m^-2、56.75%、16.80头·个^-183.60%;深圳南山发生程度最轻,各项指标分别为0.0011个·m^-2、9.62%、0.92头·个^-124.50%。城市绿化草坪红火蚁发生较为普遍。调查3个城市中惠州发生程度最重,活蚁巢密度、诱集比率、诱集工蚁数量发生率均最高,分别为0.0149个·m2、10.46%、14.30头·个-162.86%。不同品种草坪草红火蚁发生程度不同,以假俭草最高,以上4个指标分别为0.0140个·100m^-2、6.85%、5.57头·个^-151.43%。城区类型不同红火蚁发生程度不同,老城区红火蚁发生较轻,新城区较重,发生点常在移植草坪、绿化苗木区域。[结论与意义[广东省主要草皮种植区城市草坪红火蚁发生均较为普遍,运输携带该虫传播风险极大,研究结果可为加强草皮检疫、防止携带红火蚁传播提供依据。

  • 标签: 红火蚁 草皮 草坪 风险
  • 简介:任何转基因作物在进入商业化应用之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环境风险评价。评价转基因作物特别是抗虫作物对农田重要非靶标节肢动物生态影响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当前,全球种植转基因抗虫作物大多表达对鳞翅目害虫具有活性Cry1或Cry2类杀虫蛋白。由于非靶标鳞翅目昆虫如斑蝶、家蚕与靶标害虫具有较近亲缘关系,其幼虫可能同样对这类杀虫蛋白敏感。因此,这类转基因抗虫作物对非靶标鳞翅目害虫潜在影响引起了研究者广泛关注。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数据基础上,系统分析转基因抗虫作物对非靶标蝶类蚕类昆虫潜在影响,获得以下结论:虽然蚕类蝶类昆虫对Cry1或Cry2类杀虫蛋白敏感,但在自然条件下这类非靶标昆虫暴露于Cry杀虫蛋白水平很低,抗鳞翅目害虫转基因作物种植不可能显著影响田间蝶类昆虫种群密度,也不会给我国蚕丝产业带来负面影响

  • 标签: 转基因抗虫作物 鳞翅目 蝶类 家蚕 非靶标影响
  • 简介:[背景]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重要组成部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及其所在红树林生态系统正遭受严重的人类活动介导多种侵扰,如烈性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入侵.很多研究调查红树林生态系统底栖动物群落对互花米草入侵响应,但互花米草移除对生物群落影响鲜有报道.[方法]选取位于山口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3个断面(山角、永安和北界),分别在3个断面定量采集互花米草拔除前拔除后底栖动物,比较其物种组成、栖息密度生物量,研究人工拔除互花米草对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影响.[结果]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在互花米草拔除前后发生了显著变化:在选取3个断面上共观测到1~3种拔除前后共有的物种,且优势种在3个断面上均发生了变化;物种丰富度在2个断面(永安和北界)上略有增加,在一个断面(山角)上降低;在3个断面上,互花米草拔除后生物栖息密度生物量都显著降低.[结论与意义]底栖动物群落这些显著变化会对其栖息地内以及周边红树林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及红树林生态功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当大规模人工移除互花米草时,需充分考虑这些变化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制定合理、有效互花米草清除策略,保护脆弱红树林生态系统.

  • 标签: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 红树林 互花米草 生物量 物种丰富度 物种栖息密度
  • 简介:背景】节肢动物群落是农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转基因作物种植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影响环境安全评价重要内容之一。转植酸酶基因玉米是我国首例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粮食作物。【方法】以转植酸酶基因玉米10TPY005、非转基因亲本玉米蠡玉35当地常规品种郑单958试验材料,在大田种植条件下,采用直接观察法定期调查玉米田间主要节肢动物种类发生数量,通过分析比较3个玉米品种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天敌亚群落害虫亚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以及优势集中性指数,研究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影响。【结果】在各个调查时间,转植酸酶基因玉米10TPY005与亲本玉米蠡玉35相比,各群落指数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玉米生育期延长,各群落指数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结论与意义】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短期种植,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没有明显影响

  • 标签: 转植酸酶基因玉米 节肢动物群落 多样性
  • 简介:背景】转基因手段已成为改良玉米品种重要途径之一,具有诸多优点转基因玉米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转基因玉米带来巨大经济社会效益同时,其安全风险问题也引发人们广泛关注,因此有必要对转基因玉米进行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方法】采用直接观察法陷阱法对种植转EPSPS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及其对应非转基因对照郑58田间节肢动物进行调查,分析其群落组成、群落结构及主要类群动态。【结果】转基因玉米CC-2无论是喷施除草剂还是不喷施除草剂处理,与其对应非转基因对照郑58相比,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群落结构,以及田间主要节肢动物类群动态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与意义】初步认为转EPSPS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对节肢动物多样性无安全风险,转EPSPS基因抗除草剂玉米推广提供一定生态安全数据。

  • 标签: 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 节肢动物 种群动态 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