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提高学生的综合和创新能力,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首要课题。我校开设了综合研究实验课——医学机能实验学,本课程整合了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门课程,将这两门课程的实验教学部分从原课程中分离出来,科学有机的整合成一门新型的独立综合研究课程。通过此课程的教学,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 标签: 综合研究型实验课 浙江中医学院 医学机能实验学 课程改革
  • 简介:心肌细胞膜上的LCa^2+通道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尤其在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膜片钳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离子通道的认识更加深入。有关LCa^2+通道的信号转导途径日渐清晰,本文分别在蛋白激酶A、蛋白激酶C、磷脂酰肌醇3激酶、G蛋白βγ亚基等途径对心肌LCa^2+通道调节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心肌细胞 L型钙离子通道 结构 信号转导 蛋白激酶 磷脂酰肌醇3激酶
  • 简介:心脏压力负荷导致心肌肥厚的过程是心衰发生的关键环节。已有研究表明,控制心脏收缩的细胞钙致钙释放过程在心肌肥厚及心衰状态下发生缺损,但分子机制尚未阐明。我们以主动脉结扎手术建立压力负荷的大鼠心肌肥厚模型:实验组分为假手术组、代偿性肥厚组(CHT)和失代偿性肥厚组(DHT),以松钳一共聚焦成像技术研究单个L-钙通道(LCC)与ryanodine受体(RyR)间的钙信号耦联。我们发现DHT中LCC—RyR分子耦联潜伏期延长49%,耦联成功率降低47%,失败概率提高72%,证明DHT进入了一种“分子间衰退”状态。出人意料的是,心功能正常的CHT也发生分子间衰退,并与锚定肌质网与细胞膜的junctophilin蛋白表达下降有关,表明分子间耦联衰退在细胞功能变化显现之前已经潜性地发生。与此一致,细胞兴奋期钙释放同步性降低,但钙释放总量和细胞钙瞬变在CHT并无变化。这些结果提示,在一个我们称为“稳定余量”(stabilitymargin)的范围内,分子间耦联衰退不会影响细胞兴奋收缩耦联能力,只有分子间耦联衰退超出稳定余量,心衰才会发生。潜性的分子间耦联衰退的发现对早期防治心衰有重要意义。

  • 标签: RYANODINE受体 兴奋收缩耦联 L-型钙通道 心肌肥厚 分子间 钙信号
  • 简介:科技创新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21世纪,是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的职业技能,加速培养高层次、复合高素质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要。实验生理科学课程面临着新的挑战,将生理学、药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实验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教改模式,将现代实验技术应用于传统实验、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教学及科研工作,推动生理科学实验教学和科研的发展与进步,是完善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的必由之路。应广大教学与科研工作者的要求,中国生理学会将在2007年7月举办“现代生理科学实验方法技术及研究教学讲习班”。届时将聘请有丰富实验教学经验的博导、教授和一线老师授课和带教,学员均有上机实践机会。

  • 标签: 中国生理学会 研究型教学 生理科学 科学技术 讲习班 验方
  • 简介:由中国生理学会主办、浙江大学医学院生理学与药理学实验室承办的“2007年全国现代生理学实验技术和研究创新型实验教学讲习班”于7月16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隆重开班。医学院常务副院长罗建红教授亲临开班仪式致词,热烈欢迎来自全国各地院校的老师。

  • 标签: 实验技术 讲习班 研究型教学 生理科学 中国生理学会 验方
  • 简介:为顺应当今信息化的世界潮流、加快期刊的信息传递速度,更方便读者阅读、作者投稿和专家评审,《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建立了自己的杂志网站,网址是:http://www.ejap.net。欢迎作者网上投稿。

  • 标签: 生理学 杂志 网站 应用 中国 传递速度
  • 简介:缺血性心脏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而治疗性血管新生为这类疾病的攻克带来了新的希望,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由其分子基础,谈到临床应用,综述了血管生成的过程与机制,促进血管新生的主要因子,以及治疗性血管新生的理论基础与主要策略,进而结合有关研究成果,对治疗性血管新生临床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和前景等方面略作探讨。

  • 标签: 临床应用 治疗性血管新生 缺血心肌 分子基础 缺血性心脏病 血管生成
  • 简介:2012年8月21-23日,第九届中国生理学会应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议在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召开。本次大会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主办,与四军大共同承办。会议的主题是:如何从现在的重大任务中提炼科学问题,做到应用工作与基础研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本次会议共收到稿件160余份,到会代表130余人,会议发言代表40余人。开幕式由会议名誉主席周兆年教授主持,第四军医大学王茜副校长到会祝贺,会议名誉主席吕永达教授发来了贺信。973顾问组专家强伯勤院士和基金委生命学部冯雪莲副主任因故未能到会,由会议主席范明教授代为介绍相关基金的新动向。为了纪念中国应用生理学的创始人蔡翘教授诞辰115周年,践行“学蔡翘精神,做蔡翘传人”,会议特邀了蔡翘教授的弟子、中国航空航天生理学的元老张立藩教授做了关于航天失重条件下心血管病理生理变化及其干预研究进展的大会报告。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卫生保障军队重大项目首席、深潜480军队重大项目首席、长期载人航天作业能力保障973项目首席助理和全军应激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等多位教授分别介绍了国内外有关进展。

  • 标签: 中国生理学会 学术交流会议 专业委员会 应用 第四军医大学 基础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