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说明口腔修复中采取正畸治疗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口腔科提供可借鉴依据。方法 筛选研究者医院在2020年10月至2023年3月时间范围内,需要口腔修复治疗病人58例,均自愿知情纳入本次研究中,借鉴随机单复数法均等分组各29例,其中实施口腔科直接修复方式作为对比组,另外一组则采取正畸治疗方式作为探析组,观察病人修复效果。结果:探析组病人修复总效率为96.55%(28/29)相较对比组72.41%(21/29)显著升高,且在咬合力以及美观方面评估分析较对比组更优,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于需要口腔修复治疗病人,采取正畸治疗手段对牙齿修复效果良好,可改善口腔牙齿咀嚼和咬合功能,同时提高整体口腔美观度,推广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口腔修复 正畸治疗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和转录组学对痰菌阴性肺结核病变组织的活动性生物标志物筛选并进行初步临床验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胸外科手术治疗的9例痰菌阴性肺结核患者作为发现组,其中男4例,女5例,年龄20~57岁,平均36岁,术前均行PET-CT扫描,术后将切除的标本按照术前PET-CT表现分为氟代脱氧葡萄糖(FDG)代谢增高区域[标准摄取值(SUV)max>3]和FDG代谢基本正常区域(SUVmax≤3)。样本处理后先对不同区域组织进行总RNA的提取,然后行全基因转录组测序。对两组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两个区域全基因转录组数据差异的表达谱,并筛选出候选生物标志物。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80例痰菌阴性肺结核患者作为验证组,其中男37例,女43例,年龄20~62岁,平均39岁,分为SUV增高组(40例)和CT影像无病灶组(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者外周血浆中候选生物标志物的蛋白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生物标志物进行效果评估。使用student t检验来判断两组之间蛋白水平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C1QB、CCL19、CCL5和HLA-DMB的表达水平与痰菌阴性肺结核病变组织的代谢活性相关。通过验证组进一步筛选验证,证实SUV增高组患者外周血浆中C1QB蛋白水平高于CT影像无病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5±0.34)mg/L比(2.75±0.21)mg/L,t=4.12,P<0.001]。ROC曲线显示,C1QB蛋白水平的曲线下面积为0.731,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结论C1QB蛋白水平可用于评估痰菌阴性肺结核患者病变的活动性,是一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结核,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生物学标记 转录组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医疗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估、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有明显的优势,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还可以调节患者的情绪,避免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改善护患关系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内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的常见危害及其防护措施。方法 将近两年来我院收集的100例抗肿瘤药物危害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的危害及其防护措施。结果 经过调查,结果表明药剂使用不科学52份,溶剂用法不当25份,给药速度不当9份,药物使用不合理7份,给药顺序不合理4份,给药剂量不科学3份。结论 抗肿瘤药物具体使用的过程中,相关医护工作者需要和静脉配置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尽量减低药物危害的发生几率。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静脉配置中心 危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达性书写在中青年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1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中青年结直肠癌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4)。对照组患者实施结直肠癌患者住院期间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表达性书写干预。分别于患者入院后1~2 d及出院前1 d完成简式简明心境问卷、人生意义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测评。结果最终对照组回收有效问卷44份,观察组回收有效问卷43份。干预后,两组患者简式简明心境问卷中紧张-焦虑、抑郁-沮丧、疲乏-迟钝、迷惑-混乱、精力-活力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人生意义问卷中的存在生命意义感和寻找生命意义感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达性书写对中青年结直肠癌患者改善负性情绪和人生意义感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表达性书写 情绪 睡眠 人生意义 中青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取自体腓骨肌腱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骨关节科收治的6例和苏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11例取自体腓骨长肌腱行膝关节ACL重建治疗的患者,男13例,女4例,年龄(23.2±6.2)岁,年龄范围为16~32岁。比较患者术前与末次随访的一般情况、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Lysholm评分、美国骨科足踝学会(AOFAS)评分及Lachman试验、轴移(Pivot-shift)试验结果。结果17例患者均接受随访,随访时间(19.0±5.1)个月,随访时间范围为12~28个月。术后1年膝关节MRI评估移植物连续性良好显示15例,中等显示2例。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可达到伤前劳动能力水平,且未发现并发症。所有患者末次随访的IKDC评分[(92.8±3.8)分]、Lysholm评分[(94.5±3.7)分]较术前[(55.2±6.7)分、(62.2±4.8)分]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所有患者末次随访踝关节AOFAS评分[(96.7±1.5)分]与术前[(97.1±1.9)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前体格检查示Lachman试验阴性1例,阳性16例,末次随访阴性16例,阳性1例;Pivot-shift试验术前阴性5例,阳性12例,末次随访阴性17例,阳性0例。结论取自体腓骨长肌腱行膝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是治疗ACL损伤的有效术式,膝关节术后可获得较高的稳定性及相关功能学评分,且供区踝关节功能良好。

  • 标签: 膝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重建 腓骨长肌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比较发作期和临床治愈期的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静息态下缰核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特征。方法对35例发作期抑郁症患者(first-episode current MDD,fMDD)、35例经住院治疗达到临床治愈期抑郁症患者(remitted MDD,rMDD)和性别、年龄、教育年限相匹配的30例健康对照被试(healthy controls,HC)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估患者的严重程度。以缰核为感兴趣区进行FC分析,比较组间差异,并对差异脑区FC值与病程、HAMD17评分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与HC组相比,fMDD组缰核与左侧枕中回(x,y,z=-48,-84,3,t=-4.335,P<0.05)FC减低,缰核与左侧缘上回(x,y,z=-66,-30,36,t=4.876,P<0.05)、左侧额上回(x,y,z=-6,-33,51,t=4.402,P<0.05)、双侧顶下小叶(左侧:t=3.300,P<0.05,右侧:t=3.557,P<0.05)FC增强;与HC组相比,rMDD组缰核与左侧枕中回(x,y,z=-48,-84,3,t=-4.321,P<0.05)、左侧丘脑(x,y,z=-9,3,3,t=-3.971,P<0.05)FC减低,缰核与左侧颞中回(x,y,z=-48,-39,9,t=4.062,P<0.05)、左侧缘上回(x,y,z=-51,-15,45,t=2.906,P<0.05)、左侧额上回(x,y,z=-24,-21,39,t=3.044,P<0.05)、双侧顶下小叶(左侧:t=2.880,P<0.05,右侧:t=3.512,P<0.05)FC增强;(2)fMDD组缰核与右侧眶额皮层(t=-3.899,P<0.05)、左侧颞中回(t=-4.023,P<0.05)功能连接低于rMDD组,缰核与左侧缘上回(t=4.157,P<0.05)、左侧额上回(t=3.327,P<0.05)、左侧丘脑(t=3.316,P<0.05)、左侧顶下小叶(t=3.909,P<0.05)FC高于rMDD组;(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以上差异脑区FC值与HAMD17总分均无相关性,缰核与左侧枕中回FC值与病程具有边缘相关性(r=0.328,P=0.063)。结论发作期与临床治愈期MDD患者缰核与默认网络、视觉网络、奖赏网络功能连接异常,可能参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rMDD患者缰核功能连接未恢复正常。

  • 标签: 抑郁症 发作期 临床治愈期 缰核 功能连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达临床治愈后突显网络功能连接的变化。方法选取22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和17例临床治愈抑郁症患者(临床治愈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扫描,抑郁症患者在临床治愈基线期以及治愈6个月时分别进行扫描,对rs-fMRI数据进行常规预处理,利用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提取突显网络,采用t检验比较基线期、治愈6个月临床治愈组与对照组的突显网络功能连接差异,并对结果进行AlphaSim校正。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基线期临床治愈组背外侧前额叶(t=2.84)功能连接值增高(P<0.01,AlphaSim校正);与基线期相比,治愈6个月的抑郁症患者内侧前额叶(t=4.08)功能连接值增高,而楔前叶(t=-3.06)和背外侧前额叶(t=-2.98)功能连接值减低(P<0.01,AlphaSim校正)。结论抑郁症患者达临床治愈后突显网络功能连接水平在6个月中并不稳定,基线期临床治愈抑郁症患者突显网络仍存在功能连接异常的脑区,而临床治愈6个月未见突显网络功能连接异常脑区。

  • 标签: 抑郁症 磁共振成像 突显网络 临床治愈 功能连接
  • 简介:摘要: 在我国进入 21 世纪的新时期,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 ,群众生活方式发生了一定的转变,生活要求也在不断的变化,对于食品、药品的质量安全有了更高的关注度。尤其是在现代医学发达的今天,药品是否安全有效,质量可靠成为了社会大众极为关注的问题。药品研发实力是制药企业竞争力的直接体现,在药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过着中,对药品开发过程中的质量进行合理的监控非常重要。因此做好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及持续改进是企业发展过程当中应当关注的问题。随着新《药品管理法》的实施,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及药品一致性评价的开展,药品注册、生产等环节的监管也越来越严格,现阶段,不少制药企业在研发过程的质量管理,如研发过程数据可靠性管理逐渐加强,但还存在不少问题。

  • 标签: 制药企业 药品研发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髌骨脱位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的常见膝关节损伤,常表现为持续性膝前疼痛、反复性髌骨外脱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治疗髌骨脱位的手术方法有很多,其中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是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而术中采用何种技术仍存在较大分歧,致使术后临床效果的不确定。目前内侧髌股韧带重建并没有一个规范的手术方案共识,对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中移植物的选择、定位及固定方式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髌骨脱位 内侧髌股韧带 移植物 定位 固定方式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临床治愈患者的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on,FC)变化及抑郁症康复机制的脑影像基础。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方法,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病房收入17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抑郁症临床治愈患者,分别进行基线期(rMDD)及6个月追踪期(sMDD)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扫描。招募22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与治愈组患者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HCs组),给予同样脑静息态fMRI扫描。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ICA)分别提取静息状态下rMDD、sMDD及HCs组的默认网络脑区,以比较抑郁症临床治愈患者治愈及6个月后脑功能FC变化及其与正常对照组的脑网络差异。结果临床治愈抑郁症患者rMDD期右侧内侧眶额皮质(MNI:x,y,z=3,54,-9)、右侧后扣带回(MNI:x,y,z=6,-51,30)、楔前叶(MNI:x,y,z=9,-54,27)的FC水平显著高于HCs组,未发现FC水平低于HCs组的脑区。sMDD与HCs组比较未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sMDD与rMDD比较,sMDD的内侧眶额皮质(MNI:x,y,z=3,54,-9)、左侧内侧前额叶(MNI:x,y,z=-3,66,12)的FC水平显著低于rMDD,左侧角回(MNI:x,y,z=-57,-57,33)的FC水平显著高于rMDD。结论抑郁症患者达到临床治愈标准后,其DMN网络仍未完全恢复正常水平,在后续的6个月治疗中DMN网络损伤还在不断恢复,提示DMN网络功能恢复迟滞于临床症状恢复,且与抑郁症的康复有关。

  • 标签: 临床治愈抑郁症 默认网络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功能连接 独立成分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在老年胃癌病人中应用全程分期护理对化疗期癌因性疲乏、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纳入 2016年 12月至 2017年 7 月我院接受胃癌手术后首次化疗的 80例病人,按照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 n=40)和观察组( n=40),对照组病人实行住院期间及出院前健康宣教,第一次化疗出院后电话随访实施分期护理,观察组实行全程分期护理,化疗出院后实行电话随访,了解病人营养状况及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制定 应对措施,对比两组病人化疗期癌因性疲乏、依从性的改善情况。结果 在老年胃癌病人中采取全程分期护理对化疗期癌因性疲乏、依从性的影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全程分期护理对老年胃癌病人化疗期癌因性疲乏、依从性的改善情况影响较好,临床具有广泛使用意义。

  • 标签: 全程分期护理 胃癌 依从性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6月在我院就诊的5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跨伤椎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经伤椎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出血量更少,

  • 标签: 跨伤椎固定 经伤椎固定 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对策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80例产后因子宫收缩乏力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分析出血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80例产后因子宫收缩乏力而出血产妇,其中72例产妇平均出血量(600±150)ml,占90%;8例产妇出血量大于800ml,占10%。有3例产妇发生休克。均成功治愈,无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于出血的产妇,应给予积极的止血、采血等治疗,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子宫收缩乏力 产后出血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取康复训练结合针灸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8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8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7%;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5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68.4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为(35.28±8.47)分、对照组评分为(28.58±8.11)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效果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康复训练 针灸 脑卒中偏瘫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老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0月90例老龄患者下肢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观察组进行右美托咪定辅助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老龄患者下肢手术麻醉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压升高、心率降低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流动力学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静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老龄患者下肢手术麻醉中的效果确切,可提高麻醉和镇静作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并发症。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腰丛-坐骨神经 阻滞 老龄患者 下肢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