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当今具有重要运输功能的高速铁路建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一直高度重视高速铁路建设。努力提高施工水平,特别是高铁路基工程的质量和技术管理是国内高铁交通项目发展的重点.随着高铁运行速度的加快,工程设计和施工内容日益复杂,施工环境多元化,高速铁路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贵广高速铁路GGTJ-7标段,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境内,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路基施工作为高速铁路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包括路堤填筑、路堑开挖、过渡段施工、特殊路基加固处理及路基边坡防护五大部分。

  • 标签: 岩溶地貌 高速铁路 路基施工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难度较大,主要是我国地形复杂,南北方气候不同,从寒带到温带,东西部地域差异,从沿海到内地,导致地质状况的多样化。作为高铁建设者,应对各种不同的外部环境条件,以科学先进的施工方式顺利完成施工任务,是我们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施工水平的动力。贵广高速铁路GGTJ-7标段,地处广西桂林市境内,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路基施工作为高铁施工中重要一环,包括路堤填筑、路堑开挖、过渡段施工、特殊路基加固处理及路基边坡防护五大部分。

  • 标签: 岩溶地貌  高速铁路  路基施工
  • 简介:摘要岩溶又称为喀斯特地貌,岩溶地区地质情况复杂,地基处理施工难度较大。本文将结合某场地岩溶地质情况,对地基处理技术以及桩基施工技术进行详细探究。

  • 标签: 岩溶地区 地基处理 桩基施工
  • 简介:摘要:本文围绕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及基础工程展开讨论,通过系统性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在岩溶地区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及基础工程设计时的一些关键问题和应对措施,对规避工程风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岩溶地区 岩土工程勘察 基础工程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与评价的重要性和方法。首先从岩溶地貌和地质特点入手,阐述了岩土工程在岩溶地区的特殊性及其挑战。其次,详细介绍了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包括地质勘察、水文勘察等;随后,着重分析了岩土工程评价的原则与标准,强调了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改进建议以完善岩土工程在岩溶地区的勘察与评价体系,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岩土工程勘察 岩土层 工程性质 基坑 基础,方案
  • 简介:以胜任特征理论为基础,运用开放式问卷调查、行为事件访谈、德尔菲法等方法,构建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结构模型。结果表明,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结构由职业素质、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社会角色和动机五个维度所构成。

  • 标签: 高校辅导员 胜任特征 结构模型
  • 简介:摘要:19世纪末,德国精神病学家Kraepelin(1856-1926)首次提出混合状态的概念,他认为混合状态是抑郁症状和躁狂症状共存的病理状态,有六种表现形式:伴思维飘忽的抑郁症、兴奋型抑郁症、抑郁-焦虑型躁狂、伴思维贫乏的少动型躁狂症、抑制性躁狂症和躁狂型。本文介绍了双相障碍伴混合特征的概念历史演变、临床特征以及目前常用的诊疗进展,未来还需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的一致性,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 标签: 双相障碍伴混合特征 临床评估 诊疗进展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事业也处在不断发展之中。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惠及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其可用来防止洪水和灌溉农田,对于百姓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我国大力发展水利水电工程,一方面解决了贫困地区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另一方面有防止汛期河水暴涨导致的洪涝灾害问题。本文从水利水电地质若干问题探讨的角度出发,旨在寻找地质问题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的影响,及寻找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 标签: 水利水电 工程地质 特征
  • 作者: 林莹 刘欣 张晓伟 陈勇 王春萌 王升平 王坚 罗志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 2021年第02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上海 200032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 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软组织外科,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 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诊断科,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 200032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mTOR抑制剂治疗晚期PECom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2020年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断并治疗的17例PEComa患者信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评价疗效,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结果PEComa主要发生在中年女性,最常见发病部位包括盆腔、肺及腹腔,根治术后复发高峰期为术后2年内。局限期PEComa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对于复发病灶局限者手术切除仍是主要治疗手段。13例晚期恶性PEComa患者接受mTOR抑制剂治疗的客观缓解率为4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7.6个月(95%CI为4.7~50.5个月)。2例患者分别因肺炎伴呼吸困难及发热终止mTOR抑制剂治疗。结论mTOR抑制剂是治疗晚期恶性PEComa的有效药物,依维莫司相关肺毒性需要关注。

  • 标签: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mTOR抑制剂 依维莫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临床及MRI影像特征预测分析肝细胞癌(HCC)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5年3月至2019年6月期间180例手术切除的HCC患者的临床和MRI影像资料,对比分析低分化HCC与中高分化HCC患者甲胎蛋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D-二聚体水平、中国肝癌分期、Child-Pugh评分、肿瘤大小、表观扩散系数(ADC)、强化类型等临床和影像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低分化HC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80例HCC患者中低分化59例,中高分化12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甲胎蛋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D-二聚体水平、中国肝癌分期、Child-Pugh评分、肿瘤长径、包膜是否完整、瘤体ADC值、最大层面ADC值、强化类型与HCC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优势比(OR)=4.524,P<0.05]、D-二聚体水平(OR=8.576,P<0.05)、中国肝癌分期(OR=5.598,P<0.05)、肿瘤长径(OR=0.498,P<0.05)、强化类型(OR=2.988,P<0.01)、瘤体ADC值(OR=0.059,P<0.05)是预测低分化HC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MRI影像特征可以作为术前有效预测HCC分化程度的指标,同时结合D-二聚体、甲胎蛋白值准确预测价值更高。

  • 标签: 癌,肝细胞 D-二聚体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实验室检测方法和临床特征,实现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快速鉴别和诊断。方法应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长沙市第一医院2021年12月16日至2022年1月5日境外输入的80例核酸检测者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和突变基因检测,同时做全基因组测序验证,并收集其中鉴定为Omicron突变类型的22份样本患者的临床特征数据。结果荧光PCR法检出Omicron变异株的特异度达100%(58/58),阳性预测值达100%(21/21),敏感度为95.5%(21/22),阴性预测值为98.3%(58/59)。测序验证发现Omicron变异株病毒基因组约存在45~50个核苷酸突变位点,S基因上约存在25~30个氨基酸突变位点。临床资料显示临床分型以轻型(59.1%,13/22)为主,无重型和危重型,临床分型与年龄呈正相关(ρ=0.698,P<0.001),临床分型与基础疾病呈正相关(ρ=0.636,P<0.001)。结论Omicron感染者临床分型以轻型为主,年龄和基础疾病与临床分型呈正相关,早期可有AST/ALT升高。通过荧光PCR检测技术可实现对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的快速筛查。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Omicron变异株 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分析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FIGO分期早期宫颈癌及局部晚期宫颈癌手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复发模式的异同,以期基于证据有效进行随访及术后患者的管理及治疗。方法收集2011—2016年在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并进行根治性手术和/或辅助治疗后复发转移病例165例。基于FIGO分期分为早期(107例)和局部晚期(58例)宫颈癌2个组,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初次手术组织学类型、病理特征,复发时间及间隔、复发转移类型及部位(盆腔局部受累、远处受累或多部位受累)情况。结果总计1 784例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60个月,术后即失访患者65例(失访率3.6%)。复发转移患者共165例(复发率9.2%)。两组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差异,局部晚期高于早期宫颈癌,P<0.05。但组织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肌层浸润及脉管癌栓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从治疗结束到复发转移中位时间分别为16月和17月。两组间复发时间及复发类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最常见的复发部位是盆腔中心复发。结论本研究提示FIGO分期与复发时间及复发部位无显著的关联,早期宫颈癌及局部晚期宫颈癌的复发模式无明显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术后2年内,需加强随访复查。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早期宫颈癌 局部晚期宫颈癌 复发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PLC)自发性破裂出血的CT影像特征,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癌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20年8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确诊PLC自发破裂的81例患者纳入病例组,选取同期肿瘤位于肝脏外周而未发生破裂的年龄、性别和巴塞罗那肿瘤分期匹配的8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基础疾病、实验室检验指标以及瘤体位置、分布、大小、形态等CT影像特征的差异,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组共纳入81例患者,其中男性72例,女性9例,年龄(53.69±10.34)岁;对照组纳入81例患者,男性64例,女性17例,年龄(54.78±9.04)岁。瘤体CT影像特征中肝硬化、瘤体贴近膈肌、跨叶分布、伴有门静脉阻塞、肿瘤最大径>10 cm、侵犯肝包膜(弓弦比>1)、肿瘤外凸≥25%与PLC自发破裂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肝硬化(OR=2.796,95%CI:1.721~10.834)、伴门静脉阻塞(OR=3.586,95%CI:1.272~10.107)及肿瘤外凸≥25%(OR=2.831,95%CI:1.668~22.210)可作为PLC自发性破裂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肿瘤外凸≥25%、肝硬化、伴门静脉栓塞与PLC自发性破裂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PLC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肝肿瘤 原发性 破裂 危险因素 多层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0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治疗的7例妊娠合并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血培养、超声心动图、诊治经过及母婴结局等资料。对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本单位同期妊娠合并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率为0.27‰(7/25 832)。7例患者年龄(26.0±2.7)岁,均有先天性心脏病史;发病孕周为(28.7±6.6)周,主要表现为心脏杂音、发热、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和肺部湿啰音。合并贫血7例,低蛋白血症7例,低氧血症6例,肺动脉高压5例。5例血培养阳性。(2)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主要位于肺动脉瓣(4例)、三尖瓣(3例)、右心室流出道(3例)。4例经胸部X射线片诊断为脓毒性肺栓塞。(3)所有患者进行静脉抗生素治疗。1例孕中期发生胎儿宫内死亡,行剖宫取胎术;5例孕晚期行剖宫产术;1例孕晚期经阴道分娩。4例住院期间行心脏手术治疗,其中2例心脏手术与剖宫产同期进行,2例在剖宫产术后行心脏手术;3例本次入院未行心脏手术。(4)7例患者住院26 d(12~76 d)。6例治愈,1例患者产后自动出院后死亡。6例新生儿中1例发生窒息,家属放弃治疗死亡,其余5例存活。随访5年(3~10年),这些儿童的生长发育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妊娠合并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少见且病情危重,需尽早诊断,制定最优治疗方案,降低母婴病死率。

  • 标签: 妊娠并发症 心内膜炎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喀什部分地区跌倒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中心收治的894例跌倒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跌倒发生地点、跌倒发生月份、跌倒高度、主要受伤部位、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及格拉斯哥评分(GCS)等。分析跌倒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结果894例患者中男性占72.3%(646/894),86.9%(777/894)的患者从1~6 m高度跌倒,年龄主要集中在15~59岁(74.3%,664/894)。家是跌倒的高发场所(60.2%,538/894),夏季(6~8月)发生跌倒的患者最多(32.3%, 289/894)。21例(2.3%,21/894)患者死亡。死亡患者与未死亡患者的主要受伤部位、是否输血、ISS评分及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头面颈部受伤[OR=10.936, 95%CI:1.177~101.627,P=0.035]、GCS评分≤12分[OR=5.640, 95%CI:2.658~11.968,P<0.001]是喀什部分地区2019年至2020年跌倒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15~59岁男性是跌倒的高风险人群,6~8月为高发月份。头面颈部受伤、GCS评分≤12分的跌倒患者死亡风险高。

  • 标签: 意外跌倒 住院患者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