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民族团结教育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纽带,中学阶段是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不可或缺,尤其是语文学科,肩负着人文性的一面,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是有力的传授渠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传播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提升学生对于民族团结的认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民族团结意识。目前,我国中学语文教学中对民族团结教育重视程度还不够,未能将教育作用性充分发挥,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如何让中学语文教学与民族团结教育碰撞出“火花”展开积极探讨。

  • 标签: 语文教学 民族团结 重要性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1年4月第1次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103例ADPK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肾功能时期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因素。结果103例ADPKD患者中,年龄(51.23±10.99)岁,男性49例(47.6%)。肾外表现以多囊肝为主(64/71)。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肉眼血尿(25例,24.3%)、腰胀腰痛(37例,35.9%)、高血压(69例,67.0%),且可出现在疾病的整个过程。早期治疗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58例,56.3%),其次是肾囊肿穿刺抽液(34例,33.0%),少数行外科手术治疗(11例,10.7%);进入终末期肾病阶段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28/34)。实验室检查发现血红蛋白、血小板、淋巴细胞百分比、血白蛋白在慢性肾脏病4~5期低于1~3期(均P<0.05),凝血酶原时间(PT)、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浆渗透浓度在慢性肾脏病4~5期高于1~3期(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血红蛋白(β=0.249,P=0.005)、血小板(β=0.207,P=0.005)、淋巴细胞百分比(β=0.305,P<0.001)、血浆渗透浓度(β=-0.362,P<0.001)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相关。结论ADPKD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高血压、腰胀腰痛、肉眼血尿,可贯穿慢性肾脏病全期,肾外表现以多囊肝多见。血红蛋白、血小板、淋巴细胞百分比、血浆渗透浓度可能与ADPKD疾病进展相关。

  • 标签: 多囊肾,常染色体显性 肾功能不全,慢性 危险因素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陶行知先生认为,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德是人一生中必须具备的素养。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定型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仅敏感,而且价值观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特征,所以班主任应当充分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与品质。隐形德育教育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其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各项事务中,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得到熏陶和感染。基于此,对隐形德育思想在初中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的路径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初中班主任 隐形德育思想 专业化发展
  • 简介:摘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导致终末期肾病最常见的遗传病。ADPKD以肾小管上皮细胞失去极性,囊肿进行性增多增大、囊内充满液体为特点,肾功能进行性下降,最终导致终末期肾病。随着对ADPKD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ADPKD具有部分"肿瘤"特性。本文从基因变异、囊肿代谢改变、信号通路、微环境、临床表现及治疗等多方面综述ADPKD与肿瘤的相似点。

  • 标签: 多囊肾,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变异 肿瘤 代谢改变 微环境
  • 简介:摘要:现阶段,在部分教师的初中语文课堂上,学生学习效率不高,教师的教学方式略显陈旧,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需要有所改变。但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慢慢地积累。高效课堂说明教师一节课的教学效果非常好,即教师充分地利用课堂上的时间讲完课文内容,学生也在这节课上主动、积极地学习。打造初中语文高效教学课堂是一个很艰难、复杂的工程,教师和学生都需要积极地参与。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新课标背景下 初中语文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