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情况。方法 对22例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采取有创通气治疗的患者,在肺部感染得到控制后,拔除气管插管,采用无创呼吸机面罩压力支持,PSV水平逐渐降低,直至脱离呼吸机。动态监测患者的氧合指数、有创和无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VAP)以及住院时间。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可显著降低VAP、总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精细护理是控制肺部感染,实施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重要方法。

  • 标签: 慢性阻塞肺疾病 序贯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11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成各58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及研究组(心理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更低,Morisky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负面情绪,提高用药依从性,对病情稳定有利。

  • 标签: 心理护理 老年高血压 负面情绪 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支持模式下的协同护理干预在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98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其等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9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患者同伴支持模式下的协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家庭功能、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对早期宫颈癌患者实施同伴支持模式下的协同护理干预后,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的家庭适应性和亲密度量表(FACES)评分、健康促进方式生活量表(HPLP)得分、癌症康复评价量表(CARES-SF)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同伴支持者参与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的协同护理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家庭功能,使得患者养成并维持乐观、正确、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从而改善宫颈癌患者术后的整体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运用和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同伴支持 协同护理 早期宫颈癌 居家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采用糖尿病护理小组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对其血糖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到2021年4月在我院治疗140位糖尿病病患,根据数字随机法将他们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位,对对照组病患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观察组病患采取糖尿病护理小组的模式进行护理,对比并分析两组病患的自护行为得分情况。结果 在用药行为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的其他自护行为得分都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糖尿病护理小组模式进行护理的观察组比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对照组更能提高病患的血糖自我管理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大量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护理小组模式 血糖自我管理水平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探讨了护理安全标识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护理安全标识是最直观、最快捷、最具有影响力的方法和手段之一,它不仅对护士起到了警示、提醒的作用,强化护士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促进医患、护患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和患者满意度,同时帮助护工重视患者的病情特殊观察、特殊治疗、特殊护理措施等,而且有利于患者参与患者安全,并起到督促作用。认为护理安全标识的应用是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通过规范护理标识,可以完善护理安全管理预警系统,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原则,而且鼓励患者参与到患者安全中去,让患者帮助识别和纠正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安全警示牌 护理安全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医学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热点及趋势,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的医学教育质量保障文献,以知识图谱的形式,运用词频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和聚类分析从高频关键词角度探究其研究热点。借用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SATI 3.2和Excel表格对文献关键词进行字段提取、词频统计;借助SPSS 20.0根据高频关键词共现相似矩阵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249篇文献,高频关键词33个,我国医学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热点分为4类:医学教育质量保障的实践应用、医学教育质量保障的有效方法、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探索、医学教学质量保障的管理。结论我国医学教育应完善保障措施,形成特色理论框架,探索尝试医学教育质量保障的其他方法,建立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未来的研究应顺应国家"双一流"建设及与国际医学教育接轨的发展趋势,强化内涵式质量保障研究

  • 标签: 医学 教育质量保障 可视化 知识图谱
  • 作者: 蔡素萍 张达人 罗小玲 黄龙翔 王婷婷 许婷婷 刘旭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暨南大学附属深圳眼科医院,深圳 518040,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厦门 361016,深圳市人民医院眼科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 51802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福州 350005,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眼科,厦门 361021,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厦门 361016 深圳市人民医院眼科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 51802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汉族Wagner综合征一家系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原因,分析VCAN基因变异与患者表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家系调查研究方法,于2020年1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收集中国汉族Wagner综合征一家系共3代3名成员,其中患者5例,各代均有发病。所有家系成员均接受全面的病史采集和眼科常规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眼前节检查、直接检眼镜检查等;先证者和部分患者采用眼前节照相检查眼前节情况,经彩色眼底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眼底情况,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房角情况。采集所有成员外周静脉血并提取基因组DNA,通过高通量目标区域捕获测序和Sanger测序进行致病基因变异分析验证,采用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指南对变异位点进行评分,通过蛋白结构和功能预测网站PredictProtein对变异位点结构和功能进行预测。结果该Wagner综合征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所有患者均无全身病史和其他异常表现,眼部病变共同特征为悬韧带异常、早发白内障、玻璃体空腔、玻璃体浓缩、玻璃体腔中面纱状增生膜、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变薄、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色素沉着。先证者已行双眼白内障手术,术后出现双眼人工晶状体脱位。遗传学分析发现该家系中VCAN基因上的1个杂合剪接位点变异c.9265+1G>A,与疾病表型共分离,ACMG指南评级为可能致病性变异。蛋白质功能预测结果显示,该变异碱基对取代可引起截短1 754个氨基酸的蛋白质产物形成,导致单倍体剂量不足,糖胺聚糖附着位点严重减少,使得Versican蛋白功能出现异常。结论本研究在国内首次报道了中国Wagner综合征一家系,通过分子遗传学分析确定了该家系存在VCAN基因c.9265+1G>A杂合变异。

  • 标签: Wagner综合征 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遗传学分析 表型 家系 VCAN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一体化管理理念在提高肿瘤放疗护理工作效率中的效果。方法:样本收录时间为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将本院接受放疗干预的72例肿瘤患者为样本,分组后分析一体化管理理念为指导的护理措施应用价值。结果:肿瘤患者放疗医疗单位阶段,需要联合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保证整体的医疗干预质量,有效提升优化患者身心健康表现;本次调研阶段落实一体化管理护理措施,能更好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P<0.05);一体化管理理念为指导的护理工作在肿瘤患者放疗病情干预阶段的开展能够显著促进患者身心状态的有效调节;该措施的有效落实使干预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得到明显的改善有重要的价值体现(P<0.05)。结论:肿瘤患者放疗干预阶段,一体化管理理念为指导的护理干预措施,更好地优化了整体的护理工作,显著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有效降低放疗引起的生理不适反应、同时护理干预阶段,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得到显著的改善。

  • 标签: 一体化管理理念 肿瘤放疗护理 工作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躯体化障碍患者用心理治疗对待心理障碍症状的有效性和预后情况。方法 用2020年7月-2021年1月院内收治的64例出现心理障碍症状的躯体化障碍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32例。参照组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用心理治疗,比较相关评分。结果 治疗后,相关评分较好的为观察组,参照组略差,差异大(P<0.05)。结论 心理治疗能减轻精神、心理上的压力,促进睡眠等,有助患者休养,治疗效果显著,可保障预后。

  • 标签: 心理治疗 躯体化障碍 心理障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