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报道1例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后使用司美格鲁肽治疗的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为24岁男性,因“血糖升高2年,血糖控制不佳1年余”就诊,完善各项检查,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予口服降糖药物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后,效果不佳,后改用司美格鲁肽1.0 mg每周1次皮下注射治疗,血糖控制良好,体重减轻。司美格鲁肽是一种兼顾降糖和保护心血管并发症的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周制剂,可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

  • 标签: 糖尿病,2型 司美格鲁肽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周制剂 心血管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产妇产后采取综合性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产妇心理、生命体征、产后出血、并发症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在产后24-28h后,观察组血压、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产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产妇产后采取综合性护理方法,可明显减少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妊娠高压综合征 产后综合护理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OSAHS)合并肺泡低通气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1月至2021年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睡眠中心就诊、经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确诊为OSAHS且完成日间清醒期经皮二氧化碳(PtcCO2)监测的患者资料。共纳入患者177例,其中男167例,女10例,年龄为(40±8)岁。以日间清醒期PtcCO2>45 mmHg(1 mmHg=0.133 kPa)定义为日间肺泡低通气,分为日间肺泡低通气组、非日间肺泡低通气组;分析体质指数(BMI)预测日间肺泡低通气的临界值,并以BMI临界值进行分组;128例OSAHS患者进行了夜间持续PtcCO2监测,根据是否发生日间肺泡低通气进行分组;分别比较组间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日间肺泡低通气组(n=52)BMI[27.57(26.55,30.33)比26.60(25.06,28.09)kg/m2]、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评分[9.50(6.25,12.00)比7.00(4.00,10.75)分]、氧减指数(ODI)[38.00(15.23,64.93)比26.80(11.30,44.30)次/h]、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TS90%)[11.24%(1.88%,32.44%)比 4.35%(0.72%,9.87%)]均高于非日间肺泡低通气组(n=125,均P<0.05);夜间最低氧饱和度(LSaO2)[74.50%(60.25%,82.00%)比 79.00%(73.00%,84.50%)]、夜间平均氧饱和度(MSaO2)[94.00%(91.00%,95.00%)比 95.00%(94.00%,96.00%)]低于非日间肺泡低通气组(均P<0.05)。BMI预测日间肺泡低通气的临界值为27.04 kg/m2,据此将患者分为高BMI组(90例)、低BMI组(87例)。高BMI组主诉日间嗜睡的比例、ESS评分、高血压的患病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日间清醒期PtcCO2水平均高于低BMI组(均P<0.05)。128例患者接受夜间持续PtcCO2监测的患者中,日间肺泡低通气组(n=40)的BMI、日间清醒期PtcCO2水平、睡眠期PtcCO2水平、发生睡眠相关肺泡低通气的比例均高于非日间肺泡低通气组(n=88)(均P<0.05)。结论OSAHS合并日间肺泡低通气的患者BMI较高,夜间缺氧更严重;BMI>27.04 kg/m2患者更易发生睡眠相关肺泡低通气障碍。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肥胖低通气综合征 肺泡低通气 体质指数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OSAH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因AIS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且在睡眠中心行多导睡眠监测(PSG)的患者资料,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所有患者分成OSAHS组和单纯AIS组。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一般临床资料、血液学指标包括糖脂代谢指标和炎症指标、PSG参数、神经功能评分量表包括入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出院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RS),比较上述指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另外,根据mRS评分将OSAHS组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共纳入OSAHS组112例,单纯AIS组89例。OSAHS组的非快眼动睡眠1+2期(N1+N2)比例、觉醒指数、氧减指数(ODI)、脉氧饱和度<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TS90)均显著高于单纯AIS组,而N3期比例、夜间最低脉氧饱和度(LSaO2)均显著低于单纯AIS组(均P<0.05)。两组脑卒中病灶分布(皮质、皮质下、脑干、小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OSAHS组发生多部位脑卒中者占比更大(P=0.032)。两组入院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OSAHS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P=0.004)和出院mRS评分(P=0.010)均明显高于单纯AIS组。OSAHS患者中预后良好组74例,预后不良组38例,预后不良组的入院NIHSS评分和NLR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入院NIHSS评分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1)。结论AIS合并OSAHS患者具有睡眠结构紊乱、夜间低氧更严重、发生多部位卒中的比例高、出院时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差、炎症指标NLR高的特点;其中预后不良者睡眠效率更差,入院NIHSS评分高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疾病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青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OSAHS)患者失眠表型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关系。方法筛选了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因打鼾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睡眠中心就诊并进行了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年龄30~60岁的OSAHS患者,均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睡眠质量。按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鼾症组(AHI<5次/h)、轻中度OSAHS组(5≤AHI≤30次/h)和重度OSAHS组(AHI>30次/h),三者又根据PSQI评分结果分为非失眠组(PSQI评分总分<8分)和失眠组(PSQI评分总分≥8分)。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OSAHS失眠表型与MCI的关系。结果研究最终纳入符合入排标准的患者2 098例,年龄(42.7±8.4)岁,体质指数(BMI)(26.3±3.6)kg/m2,其中鼾症组398例(包括无失眠组254例,失眠组144例)、轻中度OSAHS组754例(无失眠组446例,失眠组308例)、重度OSAHS组946例(无失眠组722例,失眠组224例)。在轻中度OSAHS组中,与无失眠组相比,失眠组女性比例较高,BMI较低,病情严重程度较轻和缺氧程度较轻(均P<0.05);在重度OSAHS组中,失眠患者的一般特征与轻中度OSAHS组的类似,且失眠组MoCA评分低于无失眠组[(26.3±2.7)比(25.5±2.9)分](P=0.001)。在PSQI各项目评估中,轻中度OSAHS组、重度OSAHS组的失眠患者在总分和日间功能障碍项目中计分都高于鼾症组[(11.2±1.9)、(12.8±2.2)比(10.9±2.1)分,(1.5±0.4)、(1.9±0.8)比(0.5±0.5)分],而在入睡时间项目中计分都低于鼾症组[(1.5±0.5)、(1.5±0.5)比(2.1±0.8)分](均P<0.05)。校正OSAHS疾病严重程度、缺氧程度、觉醒次数、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BMI、助眠药物、吸烟和饮酒史的影响后,重度OSAHS患者失眠组比无失眠组MCI的患病风险增高49%(OR=1.49,95%CI:1.05~2.11)。结论失眠表型是中青年OSAHS患者常见的一种临床表型,合并失眠与中青年重度OSAHS患者罹患MCI有关。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临床表型 失眠 认知障碍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日间高碳酸血症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OSAHS)患者逻辑记忆和工作记忆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1—11月因打鼾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睡眠中心就诊确诊为OSAHS的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一般临床资料,进行记忆功能评分,检测日间经皮二氧化碳分压(PtcCO2),以及夜间多导睡眠监测(PSG)。逻辑记忆评分采用逻辑记忆测试(LMT),工作记忆评分采用数字广度测试(DST)和剑桥神经心理自动化成套测试中的图形再认记忆(PRM)、空间广度(SSP)、空间工作记忆(SWM)。根据日间PtcCO2将所有患者分成正常碳酸血症组和高碳酸血症组,比较上述指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并通过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OSAHS患者各项记忆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OSAHS患者123例,其中正常碳酸血症组79例,高碳酸血症组44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碳酸血症组打鼾年限比正常碳酸血症组长(P<0.05)。与正常碳酸血症组相比,高碳酸血症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ODI)、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TS90)均更高(均P<0.05),而其他PSG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即时逻辑记忆、PRM即刻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延迟逻辑记忆、言语和空间工作记忆、执行功能更差,表现为LMT延迟、DST倒背、SSP得分均更低(均P<0.05),SWM组间错误和策略分均更高(均P<0.01)。经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PtcCO2≥45 mmHg(1 mmHg=0.133 kPa,OR=3.055,95%CI 1.359~6.868,P=0.007)和更高的BMI(OR=1.132,95%CI 1.005~1.275,P=0.041)为DST倒背表现差的影响因素;PtcCO2≥45 mmHg为LMT延迟、SSP、SWM组间错误和策略分表现差的独立影响因素,OR=3.109、3.941、3.238、2.785(均P<0.05)。结论高碳酸血症对OSAHS患者的逻辑记忆和工作记忆产生影响,表现在延迟逻辑记忆、言语工作记忆和空间工作记忆方面受损。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高碳酸血症 逻辑记忆 工作记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仰卧位相关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OSAHS)及快速眼动(REM)期相关型OSAH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睡眠中心进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的轻中度OSAHS患者[5次/h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30次/h]的一般资料及PSG参数,根据体位分型分为仰卧位相关型及非仰卧位相关型,根据睡眠期分型分为REM期相关型及非REM期相关型,比较不同分型OSAHS患者的人口学及PSG特征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共纳入757例轻中度OSAHS患者,年龄(46.7±13.4)岁,其中男623例(82.3%)。仰卧位相关型共476例(62.9%),其中仰卧位为主型213例(28.1%),单纯仰卧位型263例(34.7%);REM期相关型311例(41.1%),其中REM期为主型212例(28.0%),单纯REM期型99例(13.1%);另外,仰卧位REM期重叠型有212例(28.0%)。仰卧位相关型与非仰卧位相关型OSAHS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仰卧位相关型患者主诉记忆力下降比例、呼吸暂停比例、夜间憋醒比例、指脉氧饱和度<90%的比例、呼吸相关微觉醒指数均高于非仰卧位相关OSAHS患者(均P<0.05);单纯仰卧位型患者的AHI、氧减指数(ODI)均低于仰卧位为主型的OSAHS患者(均P<0.05)。REM期相关型患者的体质指数(BMI)、女性比例、主诉多梦的比例均高于非REM期相关型OSAHS患者(均P<0.05),年龄、AHI、ODI均低于非REM期相关型OSAHS患者(均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女性发生REM期相关型OSAHS的风险是男性的2.055倍(OR=2.055,95%CI:1.359,3.109)。单纯REM期型患者AHI、ODI均低于REM期为主型OSAHS患者(均P<0.05),主诉入睡困难的比例、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B项(入睡时间)得分高于REM期为主型OSAHS患者(均P<0.05)。重叠型患者女性比例、BMI、主诉夜间多梦及入睡困难的比例均高于仅有仰卧位相关型OSAHS患者(均P<0.05),主诉记忆力下降的比例高于仅有REM期相关型OSAHS患者(P<0.05)。结论仰卧位相关型及REM相关型OSAHS是轻中度OSAHS患者常见的临床表型,根据各型的临床特征,有助于指导个体化治疗。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仰卧位 疾病特征 快速眼动睡眠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民众正常生活都离不开电力,电网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变电站,变电站运行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电网的运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强,各行各业对电力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行业自身所存在的自动化水平低、难以满足社会对高质量电能的要求等问题日益突出,于是提出对老式变电站进行改常规控制、人工操作为主的控制模式为以计算机监控系统为基础的综合自动化改造或新建,以利于提高电能的质量及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出现在电力系统的实际应用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成为我国电力工业推行技术进步的重点之一。基于此,本文就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对策进行分析,可供参阅。

  • 标签: 综合自动化系统 故障分析 处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针对ICU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生命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ICU接收治疗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共92例),作为参考对象。根据数字随分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46例,试验组46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根据所得数据,对比两组患者Barthel 指数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治疗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宫腔镜手术中,应用综合性保温措施辅助手术室护理的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共计60例,均选取于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行宫腔镜手术的病例,分组原则上,基于手术编号的单复性,将其分为研究组(n=30,综合性保温措施+常规手术室护理)、对照组(n=30,单纯应用常规手术室护理),分析其在体温变化以及并发症方面的区别。结果 体温情况方面,术前以及手术结束后2h,两组基本一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开始后0.5/1h,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护理后,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宫腔镜手术中,应用综合性保温措施辅助手术室护理的价值符合研究预期,能够较为理想地改善患者术后并发症,提升手术质量。

  • 标签: 综合性保温措施 护理 手术室 体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孕期胎儿染色体异常(FCA)高危孕妇羊水细胞胎儿染色体核型(FK)及其介入性产前诊断(IPD)指。方法选择2014—2018年,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羊膜腔穿刺术羊水细胞FK检测的63 581例FCA高危孕妇(孕龄为19~27+6孕周)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孕妇不同IPD指及其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FKA)检测结果。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通过该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医学科研2019伦审批第(077)号]。结果①本组63 581例中孕期孕妇的FKA检出率为3.13%(1 989/63 581)。这63 581例孕妇的IPD指分别为高龄(预产期年龄≥35岁)(25 648例)、血清学筛查高风险(29 009例)、无创产前筛查(NIPT)高风险(333例)、夫妇一方为染色体异常携带者(603例)、超声筛查发现胎儿结构异常及超声软指标异常(2 647例)、异常儿生育史(1 546例)、于外院进行羊水细胞FK分析结果异常者(7例)、孕妇智力低下及合并智力低下家族史(149例)、孕妇早孕期有害物质接触史(1 400例)、其他(2 239例),FKA检出率分别为3.26%(836/25 648)、2.04%(593/29 009)、65.17%(217/333)、34.33%(207/603)、3.51%(93/2 647)、1.68%(26/1 546)、85.71%(6/7)、4.03%(6/149)、0.14%(2/1 400)、0.13%(3/2 239)。②351例孕妇的IPD指为超声筛查发现胎儿结构异常中,IPD指为胎儿淋巴水囊瘤、皮肤水肿的FKA检出率最高,为26.09%(6/23)。2 296例孕妇的IPD指为胎儿超声软指标异常中,IPD指为胎儿颈项透明层(NT)值≥2.5 mm的FKA检出率最高,为7.74%(66/853)。结论孕妇高龄、血清学筛查高风险、NIPT高风险、夫妇一方为染色体异常携带者、超声筛查发现胎儿结构异常及超声软指标异常等,均为中孕期孕妇FCA的IPD指,孕妇IPD指类型不同,FCA风险不同。羊膜腔穿刺术羊水细胞FK检测,可预测有IPD指孕妇的妊娠结局,为降低FKA出生率提供参考。

  • 标签: 产前诊断 核型分析 染色体畸变 产前诊断指征 血清学筛查 无创产前筛查 妊娠中期 孕妇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鼻内镜下鼻窦炎伴鼻息肉手术治疗患者实施术前综合治疗干预,研究其治疗效果以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鼻内镜下鼻窦炎伴鼻息肉手术治疗患者,本研究的时间范围为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分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为30例。在本试验中, 两组患者均进行双侧全组鼻窦开放手术治疗,参照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前运用药物综合治疗,治疗一周后再开展手术。比较两组鼻内镜下鼻窦炎伴鼻息肉手术治疗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鼻内镜下鼻窦炎伴鼻息肉手术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参照组,临床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鼻内镜下鼻窦炎伴鼻息肉手术治疗患者实施术前综合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术前综合治疗 鼻内镜下鼻窦炎伴鼻息肉手术治疗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