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HER-2过度表达乳腺采用曲妥珠单抗联合护理措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病例区间为2021年6月-2022年6月,选择本院收治乳腺患者,共计60例,依据信封抽签法,纳入到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根据2021版CSCO乳腺诊疗指南给与治疗,研究组则联合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对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数据提示P<0.05;干预前,比对两组心理指标评分,差异并不显著,数据提示P>0.05;干预后,比对两组心理指标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数据提示P<0.05。结论:Her-2表达乳腺患者采用靶向治疗联合护理措施,在保证相同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心理指标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可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曲妥珠单抗 HER-2 乳腺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BG)水平与乳腺组织p53蛋白表达的关系,及二者与乳腺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患者共177例,并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病理特征、p53蛋白表达及术前1周内血浆FBG水平等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的血浆FBG水平与一般临床病理特征及p53蛋白的关系,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及COX回归分析法分别进行无浸润疾病生存期(invasive disease-free survival,IDFS)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及肿瘤组织p53阳性与血浆FBG>2.75 g/L呈显著正相关(P值分别为<0.001及0.006)。多因素分析结果示,肿瘤组织p53蛋白阳性(OR 2.256,95% CI 1.192~4.271,P<0.001)及年龄>50岁(OR 3.712,95% CI 1.967~7.002,P<0.001)是血浆FBG>2.75 g/L的独立相关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T>2 cm、淋巴结转移、Ⅲ期、血浆FBG>2.75 g/L、肿瘤组织p53蛋白阳性是IDFS的不良预后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FBG>2.75 g/L(HR 6.226,95% CI 3.863~10.033,P<0.001)、肿瘤组织p53蛋白阳性(HR 1.864,95% CI 1.133~3.066,P=0.014)及Ⅲ期(HR 10.382,95% CI 5.942~18.141,P<0.001)是IDFS的不良预后因素,而辅助内分泌治疗(HR 0.427,95% CI 0.275~0.663,P<0.001)是IDFS的良好预后因素。结论乳腺p53的表达血浆FBG水平显著相关,且p53表达血浆FBG水平均与乳腺的不良预后相关。在传统病理预后指标的基础上,检测血浆FBG及肿瘤组织p53蛋白可能有助于增加乳腺患者的预后信息。

  • 标签: 乳腺癌 纤维蛋白原 p53蛋白 无浸润性疾病生存期
  • 简介:【摘要】目的:以乳腺作为案例,研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共计80例肿瘤科乳腺患者,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常规护理。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方面指标。结果:对比得出,研究组自护能力、护理服务满意度、癌性疲乏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乳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理想。

  • 标签: 乳腺癌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对乳腺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基于2019年10月-2020年5月区间,纳入30例乳腺病例样本作为观察对象,以护理模式差异性分组,15设置为对比组(常规护理)、15例设置为研究组(整体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GQOL-74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对比组更高(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00%较对比组73.33%更高(P<0.05)。结论:在乳腺患者临床治疗期间配合整体护理,有助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实际护理效果理想可观。

  • 标签: 乳腺癌 整体护理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量化活动训练应用于行乳腺根治术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乳腺根治术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均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实施量化活动训练。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量化活动训练可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乳腺癌根治术 量化活动训练 肩关节活动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乳腺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研究。方法:选择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乳腺患者共计100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本次使用对比的研究方法,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参照组(常规护理)50例、另外50例为研究组(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之后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护理后,各组心理状况对比,研究组心理状况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乳腺癌 术后康复护理 应用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KLF10 在肥大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和分布 。 方法 将培养的原代 心肌 细胞 随机 分为空白对照组( Con 组),血管紧张素模型组( AngⅡ 组) , 通过 Rt -PCR 、 western-blot 等方法 观察 KLF10 在肥大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和分布。 结果 KLF10在 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中表达下调,并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KLF10在肥大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和分布。方法将培养的原代心肌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组),血管紧张素模型组(AngⅡ组),通过Rt-PCR、western-blot等方法观察KLF10在肥大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和分布。结果KLF10在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中表达下调,并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前病变的超声特征。方法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61例,其中癌前病变患者23例,非癌前病变患者38例,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前病变的超声特征。结果癌前病变结节最大直径、纵横比、阻力指数均明显大于非癌前病变结节,癌前病变结节的边界清晰率明显低于非癌前病变结节,癌前病变结节的微钙化率、导管扩张率均明显高于非癌前病变结节,非癌前病变结节的彩色血流频谱明显好于癌前病变结节,(P<0.05)。诊断准确率为98.4%。结论超声检查是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前病变的有效诊断方法。

  • 标签: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癌前病变 超声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脾胃虚弱慢性肠炎患者实施针灸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间收治的脾胃虚弱慢性肠炎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各有30例的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前者接受药物治疗,后者接受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并对比分析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针灸 药物 联合 脾胃虚弱型慢性肠炎
  • 简介:摘要英语语法是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然而,目前几乎所有高校的语法课堂都是采用传统的“规则-例句-练习”教学方式,其效果自然使师生都不满意。本文尝试将任务教学法运用到语法教学中,建立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 标签: 语法教学英语专业现状任务型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青光眼(AACG)护理的运用效果观察。方法:取我院一年间(2021年3月-2022年3月)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50例/组)。分别以常规护理与联合心理护理,比较效果(视力眼压、SAS、SD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视力偏高,眼压偏低,SAS、SDS评分偏低,(p<0.05)。结论:针对急性AACG患者,联合心理护理的效果更优,患者的视力、眼压及SAS、SDS评分有明显的改善,且患者术后疗效得到提升,护理优势突出,可在临床大量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急性 闭角型青光眼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阴虚阳亢高血压患者借助加味地黄汤治疗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对比治疗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所纳入患者共计为 60例,于本院 2019年 10月至 12月门诊接诊患者中选取,随机抽取组中 30例,以常规方式用药,即对照组,余下 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加味地黄汤,即观察组。分析治疗效果。 结果结合对两组整体治疗效果,以及血脂TC、 TG水平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 P<0.05。 结论 针对阴虚阳亢高血压患者借助加味地黄汤进行治疗,能够对血脂水平进行改善,帮助患者恢复。

  • 标签: 加味地黄汤 阴虚阳亢型高血压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脾虚胃热慢性胃炎实施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2020年1月至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脾虚胃热慢性胃炎患者88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各有44例的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前者接受西药进行治疗,后者接受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并对比分析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有效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半夏泻心汤 加减 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宫腔灌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于薄子宫内膜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66例薄子宫内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3例。试验组予以激素替代治疗加宫腔灌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以戊酸雌二醇片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NK细胞亚型CD56+CD16-、CD56+CD16+以及临床妊娠总计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试验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搏动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试验组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56+CD16-和CD56+CD16+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56+CD16-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试验组CD56+CD1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D56+CD16+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临床妊娠率为42.42%,对照组为18.18%,试验组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薄子宫内膜患者实行激素替代治疗的同时增加宫腔灌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

  • 标签: 宫腔灌注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薄型子宫内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