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推进生化项目检验结果互认中的作用。方法比较14家医院检验科采用PDCA循环管理前后质量控制情况和生化项目新鲜血标本比对总体通过率、比对合格率。结果改进前(2016年)14家医院检验科14项生化项目总体通过率≥75%的18家(58.0%),改进后(2017和2018年)分别为28家(90.3%)和31家(100%)。2016年14项生化项目比对合格率>90%的仅1项(7.1%),2017和2018年分别为8项(57.1%)和13项(92.9%)。结论PDCA循环管理可使实验室生化项目总体通过率和比对合格率有效提高,有利于推动地区检验结果互认工作。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推进生化项目 检验结果互认 应用
  • 简介:摘要:“信息技术”主要指电子信息技术,其中,微电子技术是控制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前提,同时,微电子技术又是与计算机技术综合在一起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其主要特点是智能化、科学化和高效化等。“信息技术”以拥有强大的规模集成与新型计算机系统的组装、软件工程、人工智能、以及综合产品电路等为主要特点,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各个行业之中。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中,不仅可以对检测工作带来便利,还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从而更好的确保建筑材料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公正性,本文将对建筑材料检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 标签: 建筑材料 信息技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动脉阻力指数(renal resistive index,RRI)和肾能量多普勒超声(power Doppler ultrasound,PDU)半定量评分联合指标对入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非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的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于沧州市中心医院急诊ICU住院的非脓毒症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一般资料;于入ICU 6 h内应用医学超声仪完成RRI和PDU半定量评分测量。入ICU第5天依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标准评估肾功能,按肾功能情况分为AKI 3期组(入ICU 5 d内进展为AKI 3期)和AKI 0~2期组(未发生AKI或发生AKI 1或2期)。分别在非脓毒症和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比较不同AKI分期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ney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分析RRI、PDU评分、RRI-RDU/10、RRI/PDU和RRI+PDU对AKI 3期的预测价值。使用Delong检验方法比较每个预测因子之间ROC曲线下面积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10例非脓毒症危重患者(无AKI 51例,AKI 1期21例,AKI 2期11例,AKI 3期27例),其中急性心力衰竭患者63例(无AKI 21例,AKI 1期15例,AKI 2期7例,AKI 3期20例)。在非脓毒症患者及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AKI 3期患者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动脉乳酸水平、机械通气比例、血管活性药物比例、28 d病死率、肌酐、RRI、RRI-PDU/10、RRI/PDU、RRI+PDU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比例均明显高于AKI 0~2期患者(P<0.05);而尿量和PDU评分明显低于AKI 0~2期患者(P<0.05)。非脓毒症患者中,RRI/PDU[曲线下面积(AUC)=0.915,95%可信区间(CI):0.846~0.959,P<0.01)及RRI+PDU(AUC=0.914,95%CI:0.845~0.959,P<0.01)对AKI 3期的预测价值最高,且两者与RRI(AUC=0.804,95%CI:0.718~0.874,P<0.01)和PDU评分(AUC=0.868,95%CI:0.791~0.925,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RI/PDU预测AKI 3期的最佳临界值为0.355(灵敏度92.6%,特异度81.9%,约登指数0.745);RRI-PDU/10(AUC=0.899,95%CI:0.827~0.948,P<0.01)对AKI 3期的预测价值亦优于RRI和PDU评分,但较RRI/PDU和RRI+PDU略差,仅RRI与RRI-PDU/10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RRI/PDU(AUC=0.962,95%CI:0.880~0.994,P<0.01)及RRI+PDU(AUC=0.962,95%CI:0.880~0.994,P<0.01)对AKI 3期的预测价值亦最高,且两者与RRI(AUC=0.845,95%CI:0.731~0.924,P<0.01)和PDU评分(AUC=0.913,95%CI:0.814~0.969,P<0.01)两两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RI/PDU预测AKI 3期的最佳临界值为0.360(灵敏度95.0%,特异度90.7%,约登指数0.857);RRI-PDU/10(AUC=0.950,95%CI:0.864~0.989,P<0.01)对AKI 3期的预测价值亦优于RRI和PDU评分,但较RRI/PDU和RRI+PDU略差,仅RRI与RRI-PDU/10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RI和PDU评分的联合指标可有效预测非脓毒症患者发生AKI 3期,尤其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表现更优。RRI与PDU评分的比值对AKI 3期的预测价值以及实用价值最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肾动脉阻力指数 肾能量多普勒半定量评分 非脓毒症危重患者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高龄不孕症女性试管婴儿采用抗苗勒管激素对治疗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20年3月-2021年6月本院生殖科收治的高龄(≥35岁)不孕女性患者中选择120例设定为研究组,将同期<35岁的不孕女性患者120例设定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抗苗勒管激素水平,比较试管婴儿结局的差异。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进行移植胚胎数、BMI、流产率的比较,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相比于对照组,hFSH、临床妊娠率、活产率、累及临床妊娠率低,AMH、可移植胚胎数、优质卵泡数、获卵数、D3优质胚胎数少,两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苗勒管激素有利于预测高龄不孕症女性胚胎数量与质量,促进妊娠,提高活产率,值得临床借鉴、采纳和推广。

  • 标签: 高龄 试管婴儿 治疗结局 抗苗勒管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T2期胃癌根据固有肌层浸润深度进一步分期为pT2a期和pT2b期在胃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国际抗癌联盟和美国癌症联合会提出的第8版胃癌TNM分期系统,从2008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中,筛选出术后病理T分期为pT2期的患者,根据肿瘤浸润深度的不同分为pT2a期组(侵犯浅肌层)和pT2b期组(侵犯深肌层),比较两组患者的无病生存和总生存情况。结果1 411例术后病理T分期为pT2期的患者中位随访68.8个月,1 347例(95.46%)获得完整随访资料,5年无病生存率为67.83%,5年总生存率为65.85%。709例pT2a期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为73.91%,5年总生存率为72.50%;638例pT2b期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为61.13%,5年总生存率为58.46%,两组之间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按照N分期进行分层分析,pT2aN0M0(274例)、pT2aN1M0(192例)、pT2aN2M0(147例)、pT2aN3aM0(59例)和pT2aN3bM0(37例)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4.67%、77.08%、67.35%、54.24%和35.14%,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58%、72.40%、68.71%、54.24%和35.12%。pT2b期组患者中,pT2bN0M0(209例)、pT2bN1M0(166例)、pT2bN2M0(127例)、pT2bN3aM0(78例)和pT2bN3bM0(58例)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0.86%、69.28%、54.33%、35.90%和15.52%,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6.08%、62.05%、56.69%、37.18%和17.24%。N分期为N0、N1期时,pT2a期组与pT2b期组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99和0.090);N分期为N2、N3a、N3b期时,pT2a期组与pT2b期组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7、0.022和0.025);在N分期相同的情况下,pT2a期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均优于pT2b期组(P值分别为0.023、0.034、0.034、0.043和0.018)。结论固有肌层浸润深度不同的pT2期胃癌患者预后存在明显差异,根据固有肌层浸润深度分为pT2a期和pT2b期,并结合淋巴结转移数目,将可以更加精准评估pT2期胃癌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胃肿瘤 TNM分期 固有肌层 浅肌层 深肌层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T2期胃癌根据固有肌层浸润深度进一步分期为pT2a期和pT2b期在胃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国际抗癌联盟和美国癌症联合会提出的第8版胃癌TNM分期系统,从2008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中,筛选出术后病理T分期为pT2期的患者,根据肿瘤浸润深度的不同分为pT2a期组(侵犯浅肌层)和pT2b期组(侵犯深肌层),比较两组患者的无病生存和总生存情况。结果1 411例术后病理T分期为pT2期的患者中位随访68.8个月,1 347例(95.46%)获得完整随访资料,5年无病生存率为67.83%,5年总生存率为65.85%。709例pT2a期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为73.91%,5年总生存率为72.50%;638例pT2b期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为61.13%,5年总生存率为58.46%,两组之间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按照N分期进行分层分析,pT2aN0M0(274例)、pT2aN1M0(192例)、pT2aN2M0(147例)、pT2aN3aM0(59例)和pT2aN3bM0(37例)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4.67%、77.08%、67.35%、54.24%和35.14%,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58%、72.40%、68.71%、54.24%和35.12%。pT2b期组患者中,pT2bN0M0(209例)、pT2bN1M0(166例)、pT2bN2M0(127例)、pT2bN3aM0(78例)和pT2bN3bM0(58例)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0.86%、69.28%、54.33%、35.90%和15.52%,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6.08%、62.05%、56.69%、37.18%和17.24%。N分期为N0、N1期时,pT2a期组与pT2b期组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99和0.090);N分期为N2、N3a、N3b期时,pT2a期组与pT2b期组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7、0.022和0.025);在N分期相同的情况下,pT2a期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均优于pT2b期组(P值分别为0.023、0.034、0.034、0.043和0.018)。结论固有肌层浸润深度不同的pT2期胃癌患者预后存在明显差异,根据固有肌层浸润深度分为pT2a期和pT2b期,并结合淋巴结转移数目,将可以更加精准评估pT2期胃癌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胃肿瘤 TNM分期 固有肌层 浅肌层 深肌层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全程营养干预在局部进展期Siewert Ⅱ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nCR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8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90例局部进展期Siewert Ⅱ型和Ⅲ型AEG行nCRT病人的临床资料。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病人行nCRT联合个体化全程营养干预设为试验组,行nCRT联合常规营养干预设为对照组。观察指标:(1)入组病人分组情况。(2)病人nCRT治疗期间和术前等待期营养指标及生命质量变化情况。(3)nCRT疗效评价及不良反应。(4)手术及恢复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或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1)入组病人分组情况: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病人90例,男77例,女13例;中位年龄为62岁,年龄范围为26~74岁。90例病人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病人nCRT治疗期间和术前等待期营养指标及生命质量变化情况:①试验组病人nCRT期间(第3、6周)及术前等待期(第9、12、15周)体质量分别为(67±10)kg、(66±9)kg、(67±10)kg、(68±10)kg、(70±10)kg,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65±9)kg、(59±8)kg、(62±8)kg、(64±8)kg、(66±9)kg,不满足球性检验(χ²=195.010,P<0.05),采用多变量检验结果显示:两组病人体质量变化的时间效应、交互效应、干预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3.974,60.638,4.144,P<0.05)。②试验组病人nCRT期间(第3、6周)及术前等待期(第9、12、15周)总蛋白分别为(66±4)g/L、(65±4)g/L、(65±4)g/L、(68±4)g/L、(71±5)g/L,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65±4)g/L、(62±5)g/L、(63±5)g/L、(65±5)g/L、(67±6)g/L,不满足球性检验(χ²=652.524,P<0.05),采用多变量检验结果显示:两组病人总蛋白变化的时间效应、交互效应、干预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72.507,6.424,5.057,P<0.05)。③试验组病人nCRT期间(第3、6周)及术前等待期(第9、12、15周)白蛋白分别为(40±3)g/L、(38±4)g/L、(38±4)g/L、(39±4)g/L、(40±4)g/L,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39±4)g/L、(35±5)g/L、(36±4)g/L、(36±4)g/L、(37±5)g/L,不满足球性检验(χ²=289.324,P<0.05),采用多变量检验结果显示:两组病人白蛋白变化的时间效应、交互效应、干预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 210.683,5.013,7.330,P<0.05)。④试验组病人nCRT期间(第3、6周)及术前等待期(第9、12、15周)前白蛋白分别为(228±41)mg/L、(222±56)mg/L、(223±47)mg/L、(227±46)mg/L、(233±53)mg/L,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202±49)mg/L、(174±68)mg/L、(179±54)mg/L、(185±51)mg/L、(193±57)mg/L,不满足球性检验(χ²=297.324,P<0.05),采用多变量检验结果显示:两组病人前白蛋白变化的时间效应、交互效应、干预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71.545,6.111,14.426,P<0.05)。⑤试验组病人nCRT期间(第3、6周)及术前等待期(第9、12、15周)血红蛋白分别为(124±14)g/L、(121±14)g/L、(125±13)g/L、(127±13)g/L、(128±13)g/L,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21±18)g/L、(114±14)g/L、(116±14)g/L、(117±16)g/L、(118±22)g/L,不满足球性检验(χ²=257.560,P<0.05),采用多变量检验结果显示:两组病人血红蛋白变化的时间效应、交互效应、干预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 533.553,4.142,4.985,P<0.05)。⑥试验组病人nCRT期间(第3、6周)及术前等待期(第9、12、15周)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分分别为(4.4±1.2)分、(6.3±1.4)分、(5.5±1.4)分、(4.3±1.4)分、(3.4±1.7)分,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4.9±1.2)分、(7.4±1.7)分、(7.3±1.6)分、(6.3±1.4)分、(6.0±1.5)分,不满足球性检验(χ²=289.543,P<0.05),采用多变量检验结果显示:两组病人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分变化的时间效应、交互效应、干预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48.583,41.906,26.098,P<0.05)。⑦试验组病人nCRT期间(第3、6周)及术前等待期(第9、12、15周)胃癌病人生命质量问卷评分分别为(13±3)分、(16±6)分、(16±4)分、(14±4)分、(12±5)分,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5±4)分、(21±6)分、(20±4)分、(17±4)分、(15±5)分,不满足球性检验(χ²=279.865,P<0.05),采用多变量检验结果显示:两组病人胃癌病人生命质量问卷评分变化的时间效应、交互效应、干预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10.238,7.261,16.794,P<0.05)。(3)nCRT疗效评价及不良反应:45例试验组病人nCRT后25例部分缓解、20例疾病稳定,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5.6%(25/45)和100.0%(45/45);45例对照组病人中18例部分缓解、27例疾病稳定,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40.0%(18/45)和100.0%(45/45);两组病人nCRT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人nCRT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恶心、食欲减退分别为27例、25例、19例、30例、34例,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37例、34例、29例、39例、42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5.409,3.986,4.464,5.031,5.414,P<0.05)。(4)手术及恢复情况:试验组病人nCRT后均成功行手术治疗;对照组2例病人术前腹腔镜探查发现腹膜转移,行转化治疗,未行手术治疗,43例病人行手术治疗。试验组病人术后胃管拔除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0 d(1.5 d,3.0 d)、6.0 d(5.0 d,11.0 d)、2.0 d(1.5 d,2.5 d)、2.0 d(1.5 d,2.5 d)、7.0 d(6.0 d,14.0 d),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3.0 d(2.0 d,4.0 d)、7.0 d(5.5 d,14.0 d)、2.0 d(1.5 d,3.0 d)、3.0 d(2.0 d,3.5 d)、8.0 d(6.0 d,17.0 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477,-4.398,-3.068,-5.786,-3.395,P<0.05)。结论对于局部进展期Siewert Ⅱ型和Ⅲ型AEG行nCRT的病人,营养师参与的个体化全程营养干预有利于改善病人营养状况,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病人生命质量,促进术后近期恢复。临床试验注册:在美国clinicaltrials.gov注册,注册号为NCT01962246。

  • 标签: 食管肿瘤 胃肿瘤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Siewert分型 进展期 个体化营养干预 营养师参与 新辅助同步放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