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预置标记线在泪道内窥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估其对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泪道阻塞患者60例(60眼)进行泪道内窥镜手术,按患者住院号的单双号分为2组,单号作为对照组术中不预置标记线,即传统方法治疗;双号作为观察组,即先预置标记线。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术中泪道黏膜损伤、出血、穿孔(假道)、眼睑水肿及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可清晰地观察预置标记线的数量,结合泪道解剖学特征来判断泪道内窥镜探头所处位置,如泪道内窥镜下显示1根标记线提示在泪小管内;显示2根标记线汇聚处提示在泪总管内;显示2根标记线并且操作空间增大提示在泪囊内;显示2根标记线,可见黏膜皱襞提示在鼻泪管内。观察组术中泪道黏膜损伤发生率(16%)、术中出血发生率(13%)和眼睑水肿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2%、52%、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543,P=0.003;χ2=8.718,P=0.003;χ2=4.069,P=0.044);而术中穿孔(假道)对照组中发生了1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73)。术后组间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98,P=0.168)。2组中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均为少量,术中注水后不影响操作,术后少许出血者2 d内均能自行止血。结论:泪道内窥镜手术中应用预置标记线能更好地操控内窥镜检查及手术,能准确定位操作所处的位置,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泪道内窥镜 泪道置管术 预置标记线 泪道阻塞
  • 简介:摘要: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小学的课改过程中起到的是推进作用,并且作为所有学科的基础,为未来学习和其他学科的认知提供了保障。本文将从课题研究背景出发,了解小学语文教师在专业发展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有效措施。

  • 标签: 小学语文 教师专业发展 问题现状 促进策略
  • 简介:摘要:体育教师体现出的展业发展情况会影响学校体育教育的质量,通过专业发展构建更高水准的教师队伍,立足教师队伍构建提高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研究指出大部分体育教师未能关注到展业发展的重要价值,也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专业发展方案,不能给体育教学提供有效的师资支持。所以本文分析初中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综合多种资源利用打造更高水准的专业成长平台,立足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这样可以给初中生开展更高质量的教育。

  • 标签: 体育教师 专业发展 初中生 师资支持 综合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液气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肺吸虫病(LFD)预防误诊的方法。方法分析1例以"胸痛、胸闷、气促、咳嗽4个月,水肿、心悸1个月"为主诉,影像学表现为液气胸的LFD患者的临床诊疗经过,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本例以液气胸为主要表现的LFD患者被误诊长达4个月。结论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PEOS)对LFD的诊断和疗效分析有重要意义。科学分析EOS并详细询问个人史,及时进行肺吸虫抗原皮试(IDTP)是LFD早发现、早诊断的关键。

  • 标签: 液气胸 肺吸虫病 嗜酸性粒细胞 肺吸虫抗原皮试
  • 简介:摘要:本文从油气田体化集成装置功能介绍、运维模式等方面进行介绍,设计研究了体化集成装置远程监测诊断系统,提高了售后服务水平,且掌握了装置的运行情况,为装置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撑。

  • 标签: 一体化集成装置 远程监测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肺吸虫病误诊的方法,分析血小板(PLT)和嗜酸性粒细胞(EOS)在肺吸虫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报告1例以"咳嗽4个月,右侧胸背部包块2个月"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肺吸虫病患儿的诊疗过程中PLT和EOS水平变化,分析PLT和EOS在肺吸虫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因本例患者仅以临床症状、体征、胸部CT结果为诊断依据,未仔细询问个人史,未辨证分析PLT和EOS变化,导致多次误诊,并因误诊实施全身麻醉下包块切除术,经规范治疗患者PLT和EOS水平逐步恢复正常。结论辨证分析PLT和EOS是临床发现肺吸虫感染的关键,抗原和抗体检查是其确诊的依据。PLT和EOS为反映疗效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肺吸虫病 血小板 嗜酸性粒细胞 肺吸虫抗原皮试 肺吸虫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