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作者: 徐建芳 姜洁 杨丽 钱姣 王涵 陈海明 刘红建 宋词 徐昕 朱凤才 朱立国 翟祥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丹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传与免疫规划科,丹阳 212310,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大项目办公室,南京 210009,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厦门 361102,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京 210029,张家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科,张家港 215600,泰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大项目办公室,泰兴 225400,南京医科大学肿瘤个体化医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南京 210029,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肠道病原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09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等对活动HBsAg携带(IHC)发生乙型肝炎(乙肝)再活动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规范慢性HBV感染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10年建立的江苏省慢性HBV感染队列,通过2012-2020年的6次随访,分析IHC发生乙肝再活动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超重、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对乙肝再活动的影响。结果2 527例IHC随访至2020年,共随访17 730人年,平均随访时间为7.0人年,共发生乙肝再活动98例,累积发生率3.9%,发病密度为5.53/1 000人年;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基线HBV DNA是IHC发生乙肝再活动的独立危险因素,与≥60岁年龄组相比,40~49岁组(aHR=2.16,95%CI:1.20~3.90)及20~29岁组(aHR=5.48,95%CI:2.07~14.48)发生乙肝再活动的风险显著升高;与基线时HBV DNA<100 IU/ml相比,存在低病毒水平(HBV DNA=100~1 999 IU/ml)发生乙肝再活动的风险显著升高(aHR=1.67,95%CI:1.11~2.52);按照年龄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50岁年龄组中,暴露于≥2个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发生乙肝再活动的风险显著高于无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aHR=2.73,95%CI:1.08~6.96)。结论江苏省社区人群中IHC仍有发生乙肝再活动的风险,尤其是青壮年和低病毒活动水平的IHC;对于≥50岁且合并≥2个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的IHC,发生乙肝再活动的风险显著升高。对这部分人群应加强监测和管理,对于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应及时启动治疗,降低疾病进展的风险。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代谢性疾病 队列研究 非活动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 乙型肝炎再活动
  • 作者: 徐建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四川省荥经县人民医院四川雅安625200)【中图分类号】R18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09-01在我们的生活中稍微不注意就会患上有的疾病,但是不论是哪一种疾病,都会受到这类疾病的影响,疾病比较严重的时候影响会更大,神经性耳鸣就是经常见到的一种影响比较大的疾病。神经性耳鸣主要有三种,感音性、周围以及中枢,感音神经耳鸣是来源于耳蜗,周围神经性耳鸣是来源于听神经。我们经常见到的神经性耳鸣也可以称为感音神经性耳鸣,主要说的是病人在主观上的感受,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人们出现了异常声音的感觉。比如耳内会感觉到嘶嘶声、嗡嗡声以及蝉鸣声等等这类单调的声音,又或者是混杂的一些声响,如果耳鸣是持续性的,特别是会有头痛、眩晕以及耳聋的症状。造成神经性耳鸣的原因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有很多,因此,要对神经性耳鸣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以便有效及时的预防以及治疗,以下是关于神经性耳鸣较为具体的原因以及危害:1造成神经性耳鸣的原因第一,耳部的一些疾病。外耳异物、耵聍栓塞、外耳道炎等等,中耳部的耳硬化症、鼓膜穿孔、急慢性炎症等等。内耳部的神经瘤、美尼尔氏综合症等等,上述关于耳部的一些症状都会导致耳鸣的产生。第二,血管方面的疾病也会导致耳鸣。比如血管瘤、颈静脉的球体瘤、血管畸形、耳内的小血管扩张等等,由于静脉因素产生的耳鸣感觉到的多是嘈杂声,由于动脉产生的耳鸣和脉搏中的搏动是一样的。第三,全身性的一些疾病。营养不良、植物神经的紊乱、糖尿病、脑供血的缺乏、贫血、中风早期、低血压以及高血压等等,此外,过度的使用一些对耳部有伤害的药物,比如卡那霉素、链霉素以及庆大霉素等等,这些也会造成听力下降以及耳鸣,同时出现耳鸣的情况会早于听力下降。第四,噪声。一些暴震声以及长时间接触一些噪声都会造成听力下降以及耳鸣。有的工作是属于强度比较高的一种噪声环境,这类人需要重视噪声的防护,比如降低噪声的声源或者是佩戴耳塞以及耳罩等等。另外,应当重视不能长期处于音量比较大的环境之中,不要长时间使用耳机等等。第五,不良的习惯。咖啡因以及酒精往往会加重耳鸣的症状,吸烟会让血氧减低,但是耳内部的毛细胞是属于对氧非常敏感的一种细胞,因此缺氧就会在极大程度上损害毛细胞,所以要重视对不良习惯的改正。除了上述所说的有些生理方面的疾病,大家应当重视生活中的一些习惯,只有这样才可以较少出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变应咽炎,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与抗组胺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变应咽炎的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施以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以及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对比分析患者7天、14天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两种药物治疗7天后,其临床症状得到了有效的减轻,14天后,患者病情显著好转,前后数据经过对比,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变应咽炎患者,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与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抗组胺 变应性咽炎 治疗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