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作者: 徐建芳 姜洁 杨丽 钱姣 王涵 陈海明 刘红建 宋词 徐昕 朱凤才 朱立国 翟祥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丹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传与免疫规划科,丹阳 212310,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大项目办公室,南京 210009,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厦门 361102,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京 210029,张家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科,张家港 215600,泰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大项目办公室,泰兴 225400,南京医科大学肿瘤个体化医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南京 210029,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肠道病原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09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等对活动HBsAg携带(IHC)发生乙型肝炎(乙肝)再活动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规范慢性HBV感染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10年建立的江苏省慢性HBV感染队列,通过2012-2020年的6次随访,分析IHC发生乙肝再活动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超重、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对乙肝再活动的影响。结果2 527例IHC随访至2020年,共随访17 730人年,平均随访时间为7.0人年,共发生乙肝再活动98例,累积发生率3.9%,发病密度为5.53/1 000人年;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基线HBV DNA是IHC发生乙肝再活动的独立危险因素,与≥60岁年龄组相比,40~49岁组(aHR=2.16,95%CI:1.20~3.90)及20~29岁组(aHR=5.48,95%CI:2.07~14.48)发生乙肝再活动的风险显著升高;与基线时HBV DNA<100 IU/ml相比,存在低病毒水平(HBV DNA=100~1 999 IU/ml)发生乙肝再活动的风险显著升高(aHR=1.67,95%CI:1.11~2.52);按照年龄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50岁年龄组中,暴露于≥2个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发生乙肝再活动的风险显著高于无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aHR=2.73,95%CI:1.08~6.96)。结论江苏省社区人群中IHC仍有发生乙肝再活动的风险,尤其是青壮年和低病毒活动水平的IHC;对于≥50岁且合并≥2个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的IHC,发生乙肝再活动的风险显著升高。对这部分人群应加强监测和管理,对于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应及时启动治疗,降低疾病进展的风险。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代谢性疾病 队列研究 非活动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 乙型肝炎再活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笔者首先对教师如何营造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氛围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创设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情境、重视知识经验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挖掘教材中创造教育因素,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然后结合语文教学本身的特点,从注重阅读教学、加强作文训练、抓作业练习等几方面来说明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品质。

  • 标签: 语文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核脑膜炎患者接受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选取自 2016年 10月~ 2017年 9月来我院接受结核脑膜炎治疗的患者 46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 23例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对照组有 23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人数少于对照组( P<0.05);而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对结核脑膜炎患者实施康复护理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康复护理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对卵巢交界肿瘤(BOT)患者预后及生育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9—2019年确诊治疗的280例卵巢交界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组(保留组,167例)和未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组(未保留组,113例),收集患者年龄、术前血清CA-125水平、手术方式、病理类型、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2014)、肿瘤部位、是否合并局灶癌变等信息,并对患者术后的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无病生存率差异,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卵巢交界肿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280例BOT患者的年龄[M(Q1,Q3)]为35.0(26.0,51.0)岁,术后随访时间[M(Q1,Q3)]为55.2(34.7,79.3)个月。随访期间,保留组共有25例(15.0%)患者复发,未保留组共有11例(8.7%)复发。保育组和保育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4.4%和90.1%(P=0.223)。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与FIGO Ⅰ期患者相比,FIGO Ⅱ/Ⅲ期患者复发的风险更高,HR值(95%CI)为2.872(1.283~6.431)(P=0.010),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未增加患者复发风险(P=0.116)。共随访到72例患者有妊娠意愿,39例(54.2%)患者成功妊娠,其中37例成功分娩,2例选择终止妊娠。结论保育手术并未增加BOT患者肿瘤复发的风险且生育结局良好;FIGO分期是BOT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 标签: 卵巢疾病 卵巢交界性肿瘤 保留生育功能治疗 无病生存率 妊娠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紫杉醇脂质体注射剂和紫杉醇注射液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无法手术切除宫颈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PubMed、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收集有关紫杉醇脂质体注射剂和紫杉醇注射液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无法手术切除宫颈癌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21年1月15日,检索语言为中文和英文。由2名研究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和R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9篇文献共666例无法手术切除的宫颈癌患者。紫杉醇脂质体注射剂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无法手术切除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优于紫杉醇注射液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分别为81.4%(272/334)和68.7%(228/332),RR为1.19,95% CI为1.09~1.29, P=0.000 1]。紫杉醇脂质体注射剂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降低了血液系统不良反应[骨髓抑制分别为50.3%(168/334)和65.1%(216/332)]、胃肠道不良反应[分别为34.4%(115/334)和55.1%(183/332)]、脱发[分别为42.2%(94/223)和63.3%(140/221)]、过敏反应[分别为11.6%(23/198)和27.6%(54/196)]的发生率(均P≤0.000 1),降低了外周神经炎[分别为43.0%(52/121)和54.9%(67/122)]、肌肉关节酸痛[分别为20.3%(16/79)和34.6%(28/81)]的发生率(均P<0.050 0)。结论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宫颈癌,紫杉醇脂质体注射剂总体有效率优于紫杉醇注射液,且安全更高。

  • 标签: 子宫颈恶性肿瘤 紫杉醇脂质体注射剂 紫杉醇注射液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紫杉醇脂质体注射剂和紫杉醇注射液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无法手术切除宫颈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PubMed、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收集有关紫杉醇脂质体注射剂和紫杉醇注射液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无法手术切除宫颈癌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21年1月15日,检索语言为中文和英文。由2名研究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和R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9篇文献共666例无法手术切除的宫颈癌患者。紫杉醇脂质体注射剂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无法手术切除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优于紫杉醇注射液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分别为81.4%(272/334)和68.7%(228/332),RR为1.19,95% CI为1.09~1.29, P=0.000 1]。紫杉醇脂质体注射剂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降低了血液系统不良反应[骨髓抑制分别为50.3%(168/334)和65.1%(216/332)]、胃肠道不良反应[分别为34.4%(115/334)和55.1%(183/332)]、脱发[分别为42.2%(94/223)和63.3%(140/221)]、过敏反应[分别为11.6%(23/198)和27.6%(54/196)]的发生率(均P≤0.000 1),降低了外周神经炎[分别为43.0%(52/121)和54.9%(67/122)]、肌肉关节酸痛[分别为20.3%(16/79)和34.6%(28/81)]的发生率(均P<0.050 0)。结论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宫颈癌,紫杉醇脂质体注射剂总体有效率优于紫杉醇注射液,且安全更高。

  • 标签: 子宫颈恶性肿瘤 紫杉醇脂质体注射剂 紫杉醇注射液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