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阻塞型呼吸暂停(OSA)事件持续时间的整夜变化趋势,探讨机体对周期性呼吸紊乱的病理生理后果的适应能力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睡眠中心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的打鼾患者89例,其中男61例,女28例,年龄23~74(44.5±12.7)岁,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非OSAHS组(10例)、轻度OSAHS组(15例)、中度OSAHS组(29例)和重度OSAHS组(35例)。将整夜总记录时间平均分为4段,比较各组平均呼吸暂停持续时间(MAD)和最长呼吸暂停持续时间(LAD)随睡眠时段变化的趋势,并与人口学指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指标和睡眠相关指标做相关性分析,此外绘制呼吸暂停次数-时间变化曲线进行拟合分析。结果重度OSAHS患者MAD为26.1(20.9,31.4)s,LAD为56.5(46.5,82.0)s,均显著高于非OSAHS、轻度OSAHS和中度OSAHS患者(P<0.001),且重度OSAHS患者第3时段和第4时段MAD[分别为(28.4±9.0)和(27.3±9.8)s]显著高于第1时段[(22.3±9.9)s,P=0.046],第3时段LAD[56.5(38.5,71.0)s]显著高于第1时段[41.0(28.0,53.0)s,P=0.018]。所有受试者第3时段和第4时段的MAD和LAD均显著高于第1时段[MAD分别为20.3(10.3,29.2)、18.5(11.3,24.2)和12.9(0.0,21.8)s,P<0.001;LAD分别为28.0(10.3,50.5)、28.0(12.0,44.5)和14.5(0.0,32.3)s,P<0.001]。所有受试者不同睡眠时段的最低SpO2(LSpO2)、平均SpO2(MSpO2)、SpO2<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T9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AD与阻塞型呼吸暂停指数(OAI)呈正相关(OR=1.660,P=0.025),其余各项指标与MAD、LAD均不相关(P>0.05)。在睡眠起始(第1~31个OSA事件)平均每次呼吸暂停MAD增加0.22 s,此后平均每次呼吸暂停增加0.04 s,增加的速度减慢5.5倍。结论OSAHS患者MAD、LAD随睡眠时段的推移出现逐渐延长的趋势,且重度OSAHS患者延长趋势最明显,而SpO2的动态变化趋势不明显。OSAHS患者可能存在多种对反复低氧发作的适应机制,且这种适应有阶段性,睡眠起始MAD快速增加,此后增加的速度明显减慢。重度OSAHS患者表现出最完全的变化形式,提示其病理生理改变最严重。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平均呼吸暂停持续时间 最长呼吸暂停持续时间 低氧 觉醒阈值
  • 简介: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其睡眠中发生的慢性间歇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常对全身多个系统造成损害。T90%是PSG数据中的常见指标,指整夜睡眠过程中血氧饱和度(SpO2)<90%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 AH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minSpO2)相比,能更准确、更直观地反映OSAHS患者整个睡眠期低氧的情况。多项研究表明T90%与OSAHS相关合并症密切相关。本文就T90%与OSAHS常见相关合并症的关系加以综述,有助于全面而准确地评估OSAHS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对OSAHS合并症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合并症的风险、减少合并症的危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合并肥胖低通气综合征(OHS)的临床特征,分析OSA合并OH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睡眠中心确诊的OSA患者179例,根据是否合并OHS分为OSA组(n=147);OSA合并OHS组(n=32),OHS组又分病态肥胖组11例,非病态肥胖组21例。比较OSA组与OSA合并OHS组以及病态肥胖组与非病态肥胖组的临床特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OSA合并OHS的危险因素。结果合并OHS组腰围、吸烟比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ODI)、微觉醒指数、夜间血氧饱和度小于90%时间占监测时间的百分比(SIT90)均高于OSA组,分别为腰围(126.68±18.66) cm比(115.54±13.76) cm,AHI(74.13±32.40)次/h比(57.33±30.60)次/h,ODI(73.70±33.40)次/h比(53.66±30.79)次/h,微觉醒指数(51.15±31.64)次/h比(33.69±21.66)次/h,SIT90(44.59±30.95) %比(19.75±21.80)%(P<0.05);夜间平均SpO2,夜间最低SpO2,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低于OSA组,分别为FEV1(2.51±0.94比3.00±0.90)L,FVC(3.23±0.99比3.73±1.01) L,(P<0.05)。病态肥胖组颈围、腰围、ODI均高于非病态肥胖组,夜间平均SpO2低于非病态肥胖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腰围、BMI、AHI、SIT90为OSA合并OH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OSA合并OHS患者睡眠质量更差,夜间缺氧更明显。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肥胖低通气综合征 多道睡眠描记术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接受眼科治疗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在接受玻璃体注药术、激光光凝术治疗后恢复术前呼吸状态的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并接受手术的ROP早产儿临床资料。在接受玻璃体注药术、激光光凝术治疗后恢复术前呼吸状态根据ROP术后48 h内是否恢复呼吸基线将患儿分为恢复基线组和未恢复基线组。收集相关病历资料,包括术前呼吸基线和术后(24 h、48 h、72 h、96 h、5 d和7 d)的呼吸状态,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性别,手术时矫正胎龄,手术时体重,激光点数,手术地点。分析所有早产儿在ROP手术后恢复到术前呼吸基线的时间及影响因素。连续变量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分类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 精确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86例ROP患儿,其中157例患儿在接受治疗48 h内未恢复到术前呼吸基线。术后48 h内未恢复基线组患儿的来源、性别、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手术时矫正胎龄、手术时体重、术前呼吸支持比例与48 h内恢复基线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组的手术方式及手术地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注药术组患儿在24 h、48 h、72 h、96 h时恢复呼吸基线比例与光凝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7%比14%,82比33%,86%比58%,89%比76%;均P<0.01),在治疗后5 d和7 d 2组患儿回基线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比86%,95%比92%;均P>0.05)。在治疗48 h后未恢复呼吸基线的157例患儿中,108例(68.8%)需额外给氧,而153例(98.5%)需要更密集的呼吸支持方法(P<0.001)。在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中,接受光凝术治疗的患儿在48 h内恢复呼吸基线的可能性较注药术患儿小(OR=0.099,95%CI:0.060~0.164),其独立危险因素为手术时矫正胎龄小(OR=1.147,95%CI:1.009~1.302)。结论ROP患儿接受玻璃体内注药术较接受激光光凝术在术后能更快回到呼吸基线状态,且差异持续最多4 d。接受光凝术治疗的患儿手术时矫正胎龄越小,在48 h内恢复呼吸基线的可能性越小。

  • 标签: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激光光凝 玻璃体内注药 呼吸基线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与慢阻肺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特征,研究合并OSAHS对慢阻肺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2016年9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126例,其中男112例,女14例,年龄48~89岁,中位年龄67岁。以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为界值,分为单纯慢阻肺组(31例)和慢阻肺合并OSAHS组(95例),比较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呼吸道症状、肺功能、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反映患者的患者心功能的超声心动图E/e′比率、左心房前后径(LA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等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纯慢阻肺患者与慢阻肺合并OSAHS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呼吸道症状、肺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项夜间血氧饱和度水平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HI≥30次/h的合并严重OSAHS的患者与AHI<30次/h的非严重OSAHS的患者相比,超声心动图指标E/e′(P=0.013)、LAD(P=0.006)、LVMI(P=0.051)、LVEF(P=0.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P<0.001)。按轻中重度对慢阻肺合并OSAHS患者严重程度进行分组后,E/e′及LAD与严重程度明显相关(P=0.045,P=0.011)。夜间血氧饱和度水平方面,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和E/e′、LAD、LVMI均有显著相关性(r=-0.195,P=0.033;r=-0.197,P=0.030;r=-0.195,P=0.044);血氧饱和度≤90%的比例与LAD有显著相关性(r=0.209,P=0.02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AHI每增加一个单位时E/e′平均增加0.070,氧减指数每增加一个单位时E/e′平均增加0.084。结论慢阻肺合并重度OSAHS的患者与慢阻肺合并非重度OSAHS患者相比,左心舒张功能显著降低且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心病的风险显著增加,且慢阻肺合并OSAHS的严重程度与左心舒张功能受限的严重程度相关,AHI越高、氧减指数越高,左心舒张功能受限及结构改变越严重。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左心房前后径 充血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和探究小儿科呼吸功能不全采用儿科呼吸机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选择了 2015 年 2 月 ~2017 年 2 月本院儿科收治的小儿呼吸功能不全患者 60 例进行研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治疗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儿科呼吸机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和血气指标与不良反应进行详细记录,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成功上比对照组患者多,患者在治疗之后的动脉血氧饱和度与动脉血氧的分压比对照组高,此外,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比对照组患者低,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对照组患者低的多,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将儿科呼吸机在小儿呼吸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具有较好地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小儿呼吸功能不全 儿科呼吸机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接受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实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方法,对其效果展开分析。方法我院在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之间所接收的进行呼吸机治疗的高龄患者总共76例,将其纳入研究并实施随机平均分组,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性,研究组护理方法为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方法,将两组肺炎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肺炎发生率比对照组高,且研究组取得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患者在接受呼吸机机械通气时容易出现相关性肺炎,有必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 标签: 高龄患者 呼吸机相关肺炎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接受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实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方法,对其效果展开分析。方法 我院在 2017年 9月至 2018年 9月之间所接收的进行呼吸机治疗的高龄患者总共 76例,将其纳入研究并实施随机平均分组,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性,研究组护理方法为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方法,将两组肺炎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肺炎发生率比对照组高,且研究组取得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高龄患者在接受呼吸机机械通气时容易出现相关性肺炎,有必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 标签: 高龄患者 呼吸机相关肺炎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相比于知识理论在声乐艺术中的重要程度来说,唱歌技术的实际运用更为重要,掌握极多的技巧对于学习声乐艺术是及其重要的,而在这些众多项技巧当中,呼吸训练此项就显得尤其重要。表演者在唱歌的过程中进行科学的呼吸技巧锻炼,可以让自身清晰的由内而外的认知到声音的产生,科学有理化的呼吸方式能够使得自身在进行唱歌表演时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能够更好的拨动观众心理的琴弦,从而激发观众的热情同时引起共鸣,从而对自身唱歌能力能进行有效地提升。发声、、吐字、呼吸和表达是整个唱歌过程的主要内容。此文章从作品唱歌呼吸的体现、唱歌呼吸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唱歌呼吸训练在声乐艺术中的重要性此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 标签: 声乐艺术 唱歌 呼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空气质量对儿童儿童呼吸造成的影响,依照全国不同城市情况进行监测,对不同区域进行详细调查。方法选择XX城市对污染严重区域对幼儿园、小学进行抽取调查,所选调查对象均都是幼童。结果在对抽取儿童的调查过程当中发现,患有哮喘、咳嗽、咯痰、喘鸣等症状,咳嗽与喘鸣症状发生较为频繁。调查发现幼童的发病率相对高学龄孩童较高,以及在男性与女性之间,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较低于发生率为(OR=0.70,96%CI=0.50-0.99),两者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轻度污染区域,儿童发病率低于高污染区域的发生率,调查高污染区域时,我们发现高污染区域的儿童喘鸣样症状,相比低污染区高,所发生率为(OR=1.51,96%CI=1.02-2.26),而部分儿童居住在沿街地带,发生呼吸系统疾病也相对比其它区域较高,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许多车道路线距离居住及学校较为接近,近年来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也相对以往较为增加,而发生这种呼吸道疾病主要诱发原因为室外空气与易感因素接触发生高,儿童呼吸系统发病率均可能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易感患儿发病较高,而无其他因素影响的儿童反之发病相对较低。结论室外空气污染是主要影响儿童呼吸系统的主要因素之一。

  • 标签: 空气质量 感染率 儿童呼吸系统
  • 简介:摘要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难点在于其易形成生物被膜和耐药。本文探讨了PA治疗中三方面的问题:(1)PA肺炎、支气管扩张症合并PA感染等急、慢性PA感染的治疗目标和策略;(2)基于抗菌活性和药代动力学特性优化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3)气道廓清、抗生物被膜等非抗菌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吸入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呼吸机相关肺炎等耐药菌引起的难治性感染,其临床疗效取决于患者选择、药物特点和给药方式。本文重点讨论吸入抗菌治疗的适应证、理想的吸入药物应具备的理化及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特点、给药方式,藉此澄清常见用药误区,并对吸入抗菌药物的研发加以展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念珠菌阳性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上海市26家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COPD急性加重住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将下呼吸道标本念珠菌阳性的502例患者设定为试验组,将下呼吸道标本真菌阴性的304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对念珠菌阳性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1)念珠菌构成比以白色念珠菌居第一位,所占比例为85.48%;光滑念珠菌第二位,所占比例为7.66%;其次为热带念珠菌和酵母样菌,所占比例分别为2.82%和2.62%;最后为近平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所占比例分别为1.01%和0.40%。(2)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后发现,试验组患者年龄、入院时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呼吸困难量表评分、吸烟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VC、合并哮喘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脑卒中、按需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吸入糖皮质激素(ICS)、ICS/LABA、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使用天数、住院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氢离子浓度指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动脉血氧分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发现,年龄>70岁、入院次数>4次、按需吸入SABA、吸入LABA、ICS、ICS/LABA、住院时间>30 d以及住ICU时间>25 d为AECOPD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念珠菌阳性的危险因素。结论AECOPD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念珠菌阳性危险因素主要为年龄>70岁、入院次数>4次、按需吸入SABA、吸入LABA、ICS、ICS/LABA、住院时间>30 d以及住ICU时间>25 d,下呼吸道念珠菌定植的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危险因素 急性加重 念珠菌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入我院于2018年4月—2019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64例,以随机数表法法的形式将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为32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总满意率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差异(P

  • 标签: 综合护理 重症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呼吸内科慢性咳嗽患者症状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7月呼吸内科收治的慢性咳嗽患者150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接受氨茶碱治疗,研究组接受氨茶碱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症状评分差异不大(p > 0.05),治疗后研究组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 0.05)。结论氨茶碱和孟鲁司特钠联合使用的呼吸道内、慢性咳嗽患者可以显着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治疗安全性。

  • 标签: 呼吸内科 慢性咳凑 症状 治疗方案,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 随着我国的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 现阶段,我国中医呼吸系统疾病研究展现出无穷无尽的局面,并且逐步进行深入研究。随着呼吸系统疾病著作的连续出版,使我国中医呼吸系统疾病研究体系不断完善,对中医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应治疗办法进行深入总结,而中医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需要对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运用,展开正规的临床研究,为中医药制剂的研发奠定基础条件。该文阐释了中医呼吸系统疾病研究的现状,并且基于此,对中医呼吸系统疾病未来临床研究思路进行分析,期望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中医 呼吸系统疾病 研究现状 临床 研究思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方式,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随机分组方式,将我院 2017年 8月至 2018年 12月收治的 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组 25例患者。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选择常规治疗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呼吸功能与血气指标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患者呼吸功能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呼吸功能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气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就气血指标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0%,比对照组的 76.0%高, 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治疗,选择常规治疗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方式,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呼吸内科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护理的COPD患者开展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的COPD患者55例分成两组,针对A组27例患者实施基础性护理,针对B组28例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两组COPD患者护理后的呼吸机撤机时间、焦虑评分、血气指标及护理满意度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开展无创呼吸机治疗的COPD患者配合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有效性较为显著,改善患者血气指标,缩短呼吸机通气治疗时间,促进患者预后及身心状态的改善。

  • 标签: COPD 无创呼吸机 人性化护理 护理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对患者心理状态和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的收治的80例慢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中的40例患者归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其余的40例患者归为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的心理状态指标及住院时间。结果采取循证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不仅生活质量的心理状态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循证护理干预模式 慢性肾炎 心理状态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国呼吸专科医师临床实践中对于门诊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诊断和评估工具应用现状,为推广实施诊疗规范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通过问卷星平台对中国慢阻肺联盟(含94家单位)、北京市慢阻肺联盟(含108家单位)和中国基层呼吸疾病联盟(覆盖除港澳台及西藏外30个省市自治区)的呼吸专科医师发放和回收由研究者自行编制的问卷,调查我国呼吸专科医师对于门诊稳定期慢阻肺诊断和评估工具的应用情况,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3 204份。71.7%(2 297/3 204)的受访医师来自三级医院。75.4%(2 415/3 204)的医师依据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的肺功能结果诊断慢阻肺,且三级医院高于二级医院(78.7%比66.9%,P<0.01)。99.3%的医师在诊断过程中会询问/评估呼吸困难症状,但26.8%的医师未使用评分系统(慢阻肺评估测试问卷和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进行量化评估。尽管83.8%的医师会在工作中使用指南推荐的综合评估(即ABCD分组),但只有45.1%完全依据分组制订初始治疗方案。另外,28.5%的受访医师没有常规检查血嗜酸粒细胞计数,20.1%的医师没有主动询问肺结核病史。结论虽然大多数呼吸专科医师在临床实践中能够基本依照指南对门诊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进行诊断和评估,但在评估工具的使用上仍有所不足,在诊治规范的推广和培训中应予以重点关注。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问卷调查 诊断 评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