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 摘 要 】 目的: 讨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及情绪的影响。 方法 : 选取我院治疗的老年肺癌的患者 100 例,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在实验组中使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 结果 : 实验组的焦虑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别较大 ( P<0.05 )。对照组的抑郁评分高于实验组,差别较大( P<0.05 )。对照组的 生存质量评分 小于实验组,差别较大( P<0.05 )。 实验组中表示非常满意的患者占 60.00% ,表示一般满意的占 34.00% ,表示不满意的占 4.00% ;对照组中表示非常满意的患者占 42.00% ,表示一般满意的占 38.00% ,表示不满意的占 20.00% ;两组的差别较大 ( P<0.05 )。 结论 : 在老年肺癌的患者中使用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有利于让患者满意,改善不良情绪,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老年肺癌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6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无创正压通气以及相应护理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常规药物诊疗护理,实验组32例患者给予无创正压通气以及相应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诊疗护理5天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3.8%VS78.1%),实验组患者治疗各项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以及相应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疗效显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Ⅱ型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60名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舒适护理在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明显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的机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实践和推广。

  • 标签: 老年支气管哮喘 舒适护理 急性发作期 临床护理
  • 简介:<正>新诗,过去百年中国发生的惟一一桩事情。在二十世纪,汉语是受到严重毁损的事物之一。今天,惟独在诗歌上我们还能看到,触摸到其神圣的灵性,沐浴其原初的爱欲。汉语,像一名被迫流徙、四海为家的人,失去了他古老的家园。整整数代新诗的作者,都走在回家、归乡的路上。汉语的心灵,有待智慧、想像、现代生活的修复重建;而在当今中国,惟有诗人们在不竭从事这桩光荣

  • 标签: 爱欲 创作谈 阿索林 少年中国 我自己 今曰
  • 简介:<正>过了很多年,我仍在读舒婷的一句诗:"蝉声如雨的小巷"。这七个准确地镌刻在江南墓碑上的汉字,同样,也刻写在了我童年的水粼粼的墓碑。它矗立在我心间——那儿时夏天的江南,水乡古镇和县城,1970年代的中国江南,坍塌的旧城墙、北门,南门,朝宗门,阜成门……仍残留有许多稚嫩和古老相交错的苔痕累累的旧城砖。我最后一次穿过故乡江南的城门洞时是几

  • 标签: 世界博览会 水乡古镇 舒婷 宗门 南馆 西炮台
  • 简介:<正>龙渊桌上放着一只烟灰盅。朝阳正在冬日的窗外冉冉升起。吸烟者拿起那只玻璃的烟灰盅,刹那间感觉到一份宇宙纯然的重量,仿佛宇宙自身孤独的份量全重压在他手上,在这个霜寒遍野、晨曦迷朦的清晨……他眯眼朝四下的寂静张望,朝他的厨房看:白墙、乳白色结构精美的楼层。堆放墙角的啤酒。时间和日历。冬日的地平线尽头冉冉上升的一轮朝阳仿佛宇宙洪荒深处悄无声息的一只巨人之眼:第

  • 标签: 鱼肠剑 莱蒙托夫 剑匣 霜寒 剑身 大诗人李白
  • 简介:<正>我会在48岁那年到金沙江边。我现年42岁。我蹲在地板上看一本画册。中午,房间里没有人。在翻动那本画册时我也像往常一样漫不经心。突然,画幅上一个晦暗陌生的世界进入我心灵,无声无息,平滑而松弛。我意识到我的膝盖在动,想抬一抬,抬起来。(为什么,我累了吗?)那种进入,心灵和事物相叠加的方式,神秘而简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没有什么可作额外交代的,但却一下子忘却了周围的一切。事先没有丝毫的预兆,也并非诗人们时常夸饰的"撞击"。不,甚至连融合也说不上。我进入了。我到达了我的48岁,想象的,或比较想象而言更为美妙真实的48岁。我孤身一人的金沙江之行。我听见江水在万丈峭岩

  • 标签: 峭岩 一本 乐队指挥 左冲右突 世界尽头 三角钢琴
  • 简介:舞蹈舞蹈是我所见过的最伤感的艺术。有五名纤弱敏感的少女,全都用落叶似的轻柔的脚步走路,其中一个动作特别放松,微笑是无力的。她们细致、苍白的肢体宛如梦境,连骨头都透出凄美,向上举的手臂刹那间形成世上最深的祈祷。

  • 标签: 散文诗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真正诗人的声音有关帕斯捷尔纳克诗歌的影响,有一个权威的说法:很多苦役犯,在监狱里已经一无所有了,仍然默念着帕斯捷尔纳克的诗,给自己以必要的精神支撑,坚持活下去。瓦尔拉姆·沙拉莫夫写过一本流传很广的书,仅次于《日瓦戈医生》的《科雷马故事》。他曾说,我在监狱时,只对帕斯捷尔纳克的诗有印象,其他人的,甚至曼德尔施塔姆的作品都记不得了,因为他们诗里的那种痛苦,我已经受够了,不愿再读。帕斯捷尔纳克的诗里不是没有痛苦,但它经过了多层的情绪处理以后,带给读者的是安慰。

  • 标签: 帕斯捷尔纳克 李商隐 白银时代 曼德尔施塔姆
  • 简介:傅菲的散文,主要集中在对其生活的乡村的刻画,他笔下乡村场景本身之庸常、琐屑、刻骨,消失和变幻之快,以及作者的执着和深情,几乎形成一种风车面前的堂吉诃德式的角力场景。时代的剧烈变动,个体精神活动的细密、复杂和连续,以及一个文弱书生以柔弱方式显现的强大乡愁和不知疲倦,构成傅菲散文强烈的个人风格。

  • 标签: 乡村书写 生命意识 乡愁
  • 简介:在江水和旧书之间我选择了飒飒江风,礼拜天靠窗的公交车座位。车从骑楼和边上有花鸟市场的老街巷口转弯,一晃而过的瞬间我瞥见旧书摊的摊主蜷着身子,在冷风中徘徊

  • 标签: 旧书摊 公交车
  • 简介:温暖的阳光一首诗很高的时候我的手够不着我在底下望着它这底下——可能是个深渊沉船的舱部。火山的残骸可能是树下的一阵风(我听到了鸟鸣声)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 简介:望天山某一天,我是不是成了那个人骑马伫立在山间在天山深处我看不见我自己一阵风让我勒住草原的缰绳

  • 标签: 天山 中国 当代文学 诗歌
  • 简介:镇上有一户出殡的人家,在暗黑的厅堂板壁前用长凳和门板隔起来,上面放了很多厨房用的菜肴。切碎的猪肚,整只煮熟的肝,蜷曲在盆子里的烧鸡和豆制品,百页(千张)、菠菜、粉丝、笋片、黑木耳。我探头过去仔细看,还有炖烂泡热的蹄筋,像发白的鱼肚,也像煮熟后剥开的蛋白。

  • 标签: 豆制品 黑木耳 菜肴 猪肚 粉丝
  • 简介:赫德离开中国时,乐队在北京车站列队为他送行,演奏《可爱的家园》,这《可爱的家园》风光旖旎之旋律,也可以叫做《永康》。方岩的山顶上,有海拔并不高的一条小街,名叫"天街"。店铺十几家,多售香火纸烛,面朝不远处的"胡公殿"。终年香火缭绕。胡公名胡则,是一名古人,其名其殿,在永康历史上营造出了一种南方山里特有的缥缈虚幻之境。进入永康,

  • 标签: 永康 家园 可爱 虚幻
  • 简介:<正>大礼堂,那名画师爬在一架高高的人字梯上画我们敬爱的伟大领袖像。除了偷偷溜到走廊和后台的几个小孩,礼堂里空无一人,散发出一种演出灯光常年烘焙过的长椅油漆的味道。那味道不禁使人肃然起敬。像教堂但没有教堂那样深奥、文雅。棉纺厂大礼堂里的空气,

  • 标签: 人字梯 四类分子 你怎么知道 无所不谈 摇摇头 老鼠屎
  • 简介:一倪瓒墓前有一挖土的老头,穿一身旧的20年前的海军装,脚蹬解放鞋。我因为刚从芙蓉山头的乱石岗上,翻山过来,四处寻觅云林先生的坟冢而不得,就隔着一丛荆棘和这老头攀谈起来(边说话边试着跨越那些荆棘)。“这位师傅,我想打听——一个古代倪先生的坟,你知道在哪里?”“姓啥?”“倪——倪瓒!”“泥?……”他停下手里的锄头,偎在胸前,茫然地瞪视着我。他有一双北方蒙古人似的小眼睛,土黄色而很和善的脸,留着上古式子的小胡须。他定下神来看人时下巴略略上翘,因此整个头部的形状,像一只扁平的螳螂俯伏在树桠树顶上。

  • 标签: 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当代作品
  • 简介:一查理·卓别林(1889—1977)用他在银幕上难以计数的引人发笑的噱头在他童年生活有关贫困、饥寒、冒险、流浪的恐怖体验中遨游。这是一个黑白片时代的巨匠,其作品常给人以一系列噩梦般的观感印象,让人在眼泪和捧腹大笑之间觉得极度茫然。这茫然甚至透过既是剧作家、导演又是制片人、主要演员的卓别林举世闻名的眼神明白无误地告诉了大家,但观众仍不死一心,仍在欣赏之余在泪与笑之间左冲右突,试图做出确切的选择,其结果是身心宣泄后的极度疲惫——并且像通常情况下的健康人那样对自己如此投入惊讶不已。

  • 标签: 卓别林 幻象 童年生活 剧作家 制片人 眼泪
  • 简介:舞台上,钢琴孤零零地伫立。宛似一场夜间的雨,落在少有行人和车辆的空旷水泥地,停车场;落在经由车库出入口眺望出去的漫漫长夜。一场雨,每一颗雨珠都籽粒饱满,晶莹剔透。砸落地面时发出自天而降的空气摩擦声,和地面四溅的水花一起形成古老、繁密的雨声。但无人倾听,无人走近,如一架钢琴在舞台中央静谧圣洁的形象。

  • 标签: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自天而降 漫漫长夜 初期白话诗稿 扬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