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鄂伦春"部落"组织即"某某千",这种组织在某种程度上一直保留到现在,对鄂伦春族社会和文化影响深远.这种组织形式即使不是在满族八旗制度影响下产生,也是受了八旗制度相当大影响和规范.这种组织历久不衰,保存至今,与满族八旗制度有直接关系.

  • 标签: 鄂伦春族 “部落”组织 满族 八旗制度 十八站 猎民村
  • 简介:有关鄂伦眷族研究主要涉及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语言学和民间文学等学科和领域。本文以中国学者研究为主轴。同时考虑日本学者和俄罗斯学者研究。把这一学科历史划分为清代、20世纪20—40年代、20世纪50—6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等4个主要阶段。

  • 标签: 鄂伦春族 研究 主要阶段 特点
  • 简介:驯鹿鄂温克人森林牧鹿经济是从传统森林狩猎经济中衍生出来,这一衍生过程始于1961年试割驯鹿茸,止于2003年8月“生态移民”和禁猎。与传统森林狩猎经济相比,森林牧鹿经济不仅使驯鹿鄂温克人由猎人变为森林牧鹿人,而且也使他们在森林中移动频率大大降低。

  • 标签: 驯鹿鄂温克人 森林牧鹿 驯鹿茸 禁猎
  • 简介:俄罗斯文化对驯鹿鄂温克文化真正影响是从19世纪中叶开始,其性质是涵化。但与其他涵化相比,这一过程没有伴随双方之间冲突,是一个特例。而涵化结果是被借用俄罗斯文化元素最终整合到了驯鹿鄂温克人固有的文化中,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

  • 标签: 俄罗斯文化 驯鹿鄂温克文化 影响 涵化
  • 简介:阿尔泰语系各族传统民居共有三种基本类型:仙人柱、蒙古包、草房-瓦房.这三种民居虽然在外形上各不相同,但内部格局却有着惊人相似之处:1.门均朝向日出方向;2.室内均分为三个铺位,其中与门相对铺位均为神灵-尊者位,门两侧铺位均为家人之位;3.火塘均位于居室正中央.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与阿尔泰语系各族共同信仰--萨满教有关,具体地说是与萨满教中崇日、崇火、崇天等习俗有关.

  • 标签: 阿尔泰语系 民族 民居 内部格局 仙人柱 蒙古包
  • 简介: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办“影像·记忆——镜头下赫哲族”研讨会于2007年6月2—3日在北京香山别墅召开。

  • 标签: 赫哲族 北京 镜头 记忆 影像 中央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