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理论性、学术性、高端性是法学期刊的显著物点。在这个意义上,如果说把其他媒介看作是传播法律文化的“形象派”的话,那么,法学学术期刊则是传播法律文化的“抽象派”。这也同时导致前者的受众远远大于后者,于是,有一个疑问似乎不可不提,那就是:既然学术期刊的读者群体只是少数专业人士甚至仅仅是一些关注某领域的精英人士,那么,学术期刊在法治建设过程究竟发挥多大的作用呢?我以为,这样的疑问摆在我们面前,不仅从逻辑上是讲得通的,而且在事实上也是极有可能成立的。综览法学学术期刊现状,可以说绝大多数都以法学理论研究成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容纳,这些理论作品由于本身的学术品位与蕴涵的智力成果价值所决定,对它们的检索、阅读、吸收、引用或者评价等作品利用行为,也多属于“贵族消费”而不是“平民消费”。

  • 标签: 法学期刊 法治建设 学术期刊 生机 法律文化 专业人士
  • 简介:从写《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一书的布罗代尔到写《现代世界体系》的沃勒斯坦,他们都认为“世界经济体系”是一种超越“市场”的资源配置方式,它使世界各国处于“核心”、“半边缘”和“边缘”等不同的交换位置。全球化和中国的快速转型,使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处在中国同一个发展时空中。全球化不同于现代化的一个特点,是它的影响也在改变一些既有的规则,使后发展国家不是走过去的老路,而是处于同一个发展时空。这使得中国这样一个发展的内陆大国,也形成了由“核心”、“半边缘”和“边缘”构成的经济体系。“核心”的大都市、“半边缘”的城郊和小城镇、“边缘”的乡村,构成了中国内部的“经济交换体系”,它们之间在重复着类似中国用数以万计的服装鞋帽交换美国的波音飞机的过程。上亿的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所遇到的问题,很多情况下就像法国的阿尔及利亚人问题和德国的土耳其人问题。

  • 标签: 全球化 中国 三农问题 《现代世界体系》 世界经济体系 李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