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弱视患儿和正常儿童对光照环境下的适应情况。方法: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20年1-1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门诊就诊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作为弱视组,并选择同期门诊就诊的视力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利用偏振片+中灰密度镜(ND)定量测量不同光照环境下(分别为15、220、2 000 lx)的眼间抑制情况,分析弱视儿童的抑制深度与环境亮度的相关性,并比较弱视儿童和正常儿童对光照环境的适应情况。数据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共纳入弱视组27例,对照组10例。与15 lx相比,2 000 lx下弱视组(近距离q=5.76,P<0.001;远距离q=4.85,P=0.0027)和对照组(近距离q=6.93,P<0.001;远距离q=8.31,P<0.001)的眼间抑制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种光照环境下弱视组与正常组的眼间抑制差别不同,在2 000 lx光照时差别较明显(近距离P=0.0114、P=0.0014、P=0.0018;远距离均P<0.001)。弱视患儿在15 lx时的抑制深度与在220 lx(近距离r=0.9318,P<0.001;远距离r=0.9172,P<0.001)和2 000 lx时(近距离r=0.8699,P<0.001;远距离r=0.7445,P<0.001)的抑制深度均有相关性。结论:眼间抑制受不同光照环境影响,环境越亮的情况下眼间抑制越深。与正常儿童相比,弱视儿童存在对亮环境代偿更差的现象,且受环境亮度的影响较大。

  • 标签: 弱视 眼间抑制 环境亮度 定量检测
  • 简介:摘要在高速公路建设中,为减少对路面交通的影响或保持城市美观,经常采用地下隧道的形式穿越重要区域。本文以某高速公路特长明挖隧道工程为例,着重介绍其各项施工技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施工安全得到保证,为同类工程的开展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 标签: 高速公路 明挖隧道 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