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评价视域下高中历史课堂评价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4
/ 2

学习评价视域下高中历史课堂评价探索

廖茂荣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     637000

摘要:历史是高中的重要学科之一,课堂评价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是主要教育工作。核心素养越发显得重要,特别是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科目,高中历史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不仅涉及历史知识的获取,更关乎学生批判性思维、文化理解力、身份认同感及公民意识的培养。确保历史教学不仅与当代教育目标保持一致,而且能够保持其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引言

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学评价作为对教育过程和成果进行价值判断的重要环节,其核心宗旨是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育品质的提升。教学评价覆盖了包括教师和学生的表现、课程内容、教学成效以及教学管理在内的多个方面。在高中历史教育领域,评价体系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树立即时评价的理念

即时评价教学的开展,对教师而言,首先且最重要的是要树立即时评价的理念。这种理念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变革,更是一种教育观念的转变。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将不再是单方面传授知识的角色,而是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每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都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步。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时刻留意学生的表情、动作和言语,以洞察他们的理解程度和学习困难。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准确判断学生是否跟上了教学进度,是否对某些概念有所困惑,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当教师真正将即时评价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理念时,他们就能在每一个教学瞬间捕捉学生的学习动态。这不仅仅是为了发现问题,更是为了给出及时的、具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通过即时评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鼓励他们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并给出具体的建议来帮助他们改进。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真正伙伴和引导者。这种关系更强调互动和合作,共同构建一个高效、充满活力且真正互动的课堂。

2设计科学有效的历史课堂评价活动

科学设计评价活动是历史课堂评价实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目前来看,个别教师在设计评价活动时未遵循符合教学目标原则、可行性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原则,这导致设计的课堂评价活动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可借助丰富的史料,灵活运用史料情境法、问题引导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手段,设置能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探索的课堂评价活动。例如,同样是在“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这节课的教学中,为达成的核心素养目标,教师可设计基于史料情境构建、任务驱动探究的课堂评价活动。首先,教师可通过PPT展示三则材料,创设史料情境。三则材料中,第一则是“东方主战场抗战”的相关史料,第二则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相关史料,第三则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相关史料。教师可先让学生阅读这三则材料,然后给出如下的小组合作探究任务:(1)三则材料分别展现了哪方面的内容?请简单说说。(2)为何说东方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之间有什么联系?(3)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意义是什么?试做简单阐述。以上任务可驱动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来获得知识与素养的提升。针对每一个小组以及小组每一位成员给出的答案,教师要科学评价,既要评价各个小组任务完成的具体情况,又要结合“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目标,告知学生他们达成这一目标的情况,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3为更好地开展课堂学习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使评价更具有普遍性,许多教师进行了评价量表设计的有益探索,将学生学习活动中可以具体量化的指标进行量化,以便对课堂教—学—评进行多维观察和分析,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提供依据。通过评价量表,教师可以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呈现水平进行多方面评估。实践应用、创新迁移和价值判断对应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习过程部分主要是引导学生全员、全过程参与历史课堂教学和掌握学习方法,实现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评价标准语句简单凝练,力求学生理解和评判。该量表中力求评价主体多元,从个人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三个角度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4从成绩评价转向核心素养教育的实践成效

新的评价模式很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不难发现,让学生参与进来,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开放性的评价,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主动,大胆试错,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在得到学生及时的评价以后,教师可以进行调整课程,使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分层作业,真正重视学生个体的兴趣,同时进行分组合作,让学生能够在合作中自主解决问题,锻炼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学科素养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主动去搜集历史资料,小组合作进行汇总。然后学生根据汇总资料表达自己的观点,接受成员之间的互相评价,重视历史证据,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有利于不断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培养家国情怀。

5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全面把握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极为关键。这一做法需要融合定量和定性评价方法,从而提供独有的见解,实现更细致的评估。定量方法,如标准化测试和测验,教师可以借此有效评估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记忆及对关键概念的基本理解;如书面作业、项目和演示的分级,则能够提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定量数据。定性方法则包括课堂观察、学生访谈和焦点小组讨论以及教师的反思和日志。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洞察课堂互动、学生参与度和教学方法是否有效,也可以借助学生访谈和焦点小组讨论,深入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的看法。教师还可以进行教学反思和书写教学日志,对教学方法和所面临挑战进行深层次分析。

结语

高中历史教学评价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多样的历史教学评价需要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的参考,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洪艳.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与实践路径分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06):75-76.

[2]司建红.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1(06):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