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噪声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建筑工程噪声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

祁路斌

130125199611187058

摘要:近些年,国内经济实现了迅速发展,但城市建设过程中容易产生噪声污染问题。建筑工程噪声污染主要包含机械噪声、作业噪声、人为噪声等类型,具有后发性、强度高、持续时间长、不持久等特性。文章通过对建筑施工现场噪音源、噪音传播途径、噪音接收等多方面分析,从设计源头、施工工艺方法和研制新型隔音装置等方面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噪音防治技术,促进建筑施工环境的改善,降低噪音污染对市民生活、工作的干扰,推动建筑施工的文明和科学化,从而实现建筑事业的突飞猛进。

关键词:噪声污染;施工现场;降噪措施;环境保护

1 引言

在建设工程施工作业中,因其施工工序多样性、施工作业时间长、施工机械量多等特点,不可避免地容易产生噪声等问题,同时,随着市民对周边环境的品质需求逐渐增加,怎样在不影响周边群众工作生活的基础上,保证施工作业的正常开展,成为建筑工程建设领域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场界排放标准的基础上,以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噪声声源、传播路径、接收者为解决对象,从各个方面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降噪措施,促进建设工程节能环保落实,推动建设工程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处。

2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噪声的来源及危害

2.1 噪声来源

施工噪声也被归类为声波的一种,其特性和声波相似,都是因为物体遭受了振动,从而引起或释放出噪声。根据所处的环境,建筑施工噪声可被划分为三个类别。

2.1.1 现场作业产生的噪声

在建筑施工现场,工作人员通过现场作业形成的噪声,即为作业噪声。这也是当前现场施工领域最为常见的噪声,它的影响覆盖面也最为广阔。施工噪声的源头,主要涉及挖掘机作业、打磨机处理地面、打桩机打桩、混凝土浇筑、钢筋切割等。作业噪声瞬间可达130分贝以上。

2.1.2 机械噪声

这种噪声主要是设备通过摩擦、不同部件相互撞击,或者在气体动力效应下所形成的噪声,主要源头为空压、鼓风、打磨、挖掘、起重等设备。这些噪声大多超过人们能够承受的区间,而且噪声持续的时间整体较长,在建筑现场施工过程中,是最为严重的噪声。

2.1.3 人为噪声

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会发出一些噪声,如工人的大声喧哗等。

2.2 噪声的危害

噪声的危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居民正常的听觉受到不同噪声程度的影响。根据权威信息调研,长期噪声较高的环境容易伤害人体的听觉系统,可使人慢性耳聋,噪声越大对听力越有害。若是噪声处于25~40db,那么对人体的听力会产生轻微损伤;若是噪声处于40~65db,那么会对人们的听力带来损伤,进而导致耳聋;若是噪声超过65db,就会对人们的听力带来严重损伤,进而导致严重耳聋。

(2)夜晚施工所产生的噪声,将会对周边群众的睡眠带来负面影响。高质量睡眠能够显著提升人们身心健康度,有助于新陈代谢,并能对脑力与体力进行科学协调。若是噪声持续时间过长,强度过高,就会对人们的睡眠质量带来显著负面作用,并由此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

(3)噪声环境容易伤害人们自身的生理健康,对消化、神经系统都会带来负面作用,导致人们患上相关慢性病。若是噪声强度过高,甚至会对人们的交流、对话产生负面作用。

3 建设工程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

根据GB 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规定,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现场噪声不能超出所明确的设定值。

4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降噪技术措施

4.1 声源控制

从噪声源对施工噪声进行控制大致可分三个方面:

(1)利用EPC优势优化设计方案,从设计源头减少噪声源。

(2)优化施工工艺方法,利用先进的机械改造机械,以达到减少噪声源产生目的。

(3)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空间进行科学分配,最大限度规避噪声源叠加,而导致噪声强度过高问题。

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1)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及结构形式,如优先考虑装配式、钢结构等环保的结构形式替代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基坑支护形式优先考虑低噪声的软咬合灌注桩替代地下连续墙、旋挖灌注桩+止水帷幕(旋喷桩、搅拌桩等)等超高噪声施工工艺,从而减少了噪声源的产生。

(2)设计阶段利用BIM+技术,优化设计各个专业相互碰撞、洞口预留、施工重点难点等方面,减少因设计、施工失误而造成的返工,从而减少了噪声源的产生。

(3)旧建筑或基坑支护等结构需要拆除的工程,优化施工工艺,将传统使用砼破碎机拆除工艺优化成绳锯切割或液压钳静力破除施工工艺,将切好的砼块运至场外专门负责消纳的场所处理。

(4)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阶段需用到许多大型机械设备,如旋挖机、全回转套筒钻机、旋喷搅拌机、履带吊、汽车吊、挖机等施工机械,该阶段是建筑工程噪声最为暴发的阶段。对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改造安装低频消音器或对机械设备改造升级,如:履带吊、挖机安装低频消音器,该消音器主要是对大型车辆设备排气口噪声的二次消声,对管道截面突变、共振腔组合展开细致设计,在容易引起噪声的低频段,带来阻抗的变化,从而对声能进行有效的干涉与反射,从而降低向外辐射的声能,具有低频性能优异、耐高温、安装与维护便捷的特点。对旋挖机钻头改造升级,由原来旋转撞击使渣土掉落改造成钻头升降顺带挤出渣土。

(5)其他各个施工阶段中,积极采用新型、先进的机械设备,如低噪音振动棒、新能源运输车等低噪音机械。同样,也能减少项目噪声声源的产生。

(6)合理布置施工总平,对噪声较大的噪声源尽可能远离,例如钢筋加工棚等。

(7)合理安排施工计划,与周边单位建立信息互通,将加工产生的噪声与周围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进行错开,最大限度将机械设备的作业时间分配至白天。

4.2 传播路径控制

4.2.1 隔音棚核心技术

对于局部高噪声但位置相对固定的区域机械设备,则需要将其设置在专门的隔音棚中进行施工,将噪声源与接收主体之间,形成分隔,从而显著弱化噪声的传播强度,由此实现降噪隔音的效果。本次研究新型隔音棚,其主龙骨框架采用12#槽钢和5#角钢焊接制作,吸音材料为铝蜂窝芯,铝蜂窝板表面有小孔,声音通过小孔进入蜂窝芯内分隔成多个封闭空间,阻止空气流动,减小施工噪声,进而实现降噪效果。新型隔音棚的建造需要一定的成本,但其具有可拆卸性与重复使用性,不仅满足文明与绿色施工需求,亦为和谐社会构建作出相应贡献。

4.2.2 隔音屏技术(隔音围挡)

在场地边缘区域,配置专门的隔音屏障,再和建筑维护进行配合使用,使得接受人员更好地身处声影区,弱化噪声向周围接收人员的传播强度,从而弱化噪声污染问题。隔音屏现在已经是一款成熟的产品,它的特点是重量轻、强度高,而且可以循环使用。原主要用于市政及运输工程,近年来被普遍用于建筑工程中。建筑隔音屏主要由承重柱和百叶窗吸音板组成。承重柱为其核心受力件,选用的材料为H型钢。对于百叶吸声隔音板来说,其核心吸声材料为玻璃棉,将其固接至立柱之上的高强弹簧片部件之上,就能产生整体呈现出片状的隔音屏,这样就能让噪声源与周边人居环境实现良好隔离,显著降低了噪声污染水平。

4.3 接受者控制

这实际上就是对操作者展开噪音保护,可以通过配置头盔和耳塞等措施,为高强度声源附近的操作人员减少噪音的接收。

总结

以传出场界的噪声值为标准,从声源、传播路径、接收主体这几个层面,给出对应降噪举措,使之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并将多种措施相结合,可以明显降低噪声带来的污染,保证场界噪声排放值低于相关标准要求,实现建设工程与周边居民和谐共处,为建筑业持续健康进步提供良好的驱动效用。

参考文献

[1]杨文娟.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7):119-120.

[2]崔丽丽,张庆环.噪声污染防治现状与相关问题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3(03):104-107.